课题1燃烧和灭火.docx
《课题1燃烧和灭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1燃烧和灭火.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燃烧的条件1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2 .燃烧条件的探究:(1)如下图所示,观察并分析热水中白磷、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产生的不同现象。3 .着火点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的着火点不同,每种物质具有对应的着火点。4 .燃烧的条件 可燃物 瓶气(或空气) 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注意: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二1.(2022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O0Co如图实验,三支试管里面充满氮气,初始温度25,升温至60C后,用注射器同时向试管中迅速注入足量氧气。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只有中有燃烧现
2、象B.由现象说明可燃物达者火点未必燃烧C.若继续水浴升温,则中一定会燃烧D.该实验能总结出燃烧的条件【答案】C【详解】A.试管中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试管中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试管中红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则只有中有燃烧现象,该选项说法正确;B.中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但却没有燃烧,说明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未必燃烧,该选项说法正确;C.正常情况下水的沸点是IooC,水浴温度最高达到IO(TC无法达到红磷的着火点240,所以红磷不能燃烧。一定不会燃烧。该选项说法错误。D.由现象对比说明燃烧需与氧气接触,由现象对比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该选
3、项说法正确;故选C。1. (2022山东济南校考模拟预测)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答案】B【详解】A、实验1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分析燃烧的条件:都与空气接触,都具有可燃性,通过红磷未燃烧,说明了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图2中水下白磷能燃烧,是因为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符合燃烧条件,故B错误,符合题意;C
4、、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因为没有了氧气,白磷不能燃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v通过实验1和2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o2. (2023秋全国九年级随堂练习)足量的蜡烛在密闭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见图甲),用氧气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见图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实验不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B.蜡烛熄灭是因为温度低于其着火点C.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D.蜡烛熄灭后集气瓶内只有C02和水蒸气【答案】C【分析】根据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9.56%,当氧气的体积分数
5、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开始时瓶内含有其它气体,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据此结合题意、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该实验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选项说法正错误。B、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蜡烛熄灭不是因为温度低于其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C,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
6、气,故选项说法正确。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还应有水蒸气、燃烧前瓶内的其它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理解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掌握蜡烛燃烧的实验、空气的主要成分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 (2011江苏镇江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对比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A.氧气B.可燃物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D.以上都是【答案】C【详解】由装置可知,白磷与氧气充分接触,不同的是两块白磷的温度,一块在热水中,一块在冷水中,对比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才能燃烧.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燃烧条件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
7、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 .灭火的原理: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要使燃烧不会发生或不再燃烧(即灭火),只要破坏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就能达到目的。(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助燃性的物质)(3)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2 .实验探究(1)探究灭火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分析点燃3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个烧杯(编号1);将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编号分别为2、3);然后向3号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1号烧杯中蜡烛逐渐熄灭烧杯隔绝了氧气(或空气)2号烧杯中蜡烛正常燃烧同时具备燃烧的三个条件3
8、号烧杯中有气泡产生,火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焰熄灭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其密度比空气大,可隔绝空气。(2)灭火器原理装置正立时(图I),放在小试管中的浓盐酸与碳酸钠溶液不接触,因而不能引发反应。当装置倾斜倒置时(图I),浓盐酸会与碳酸钠溶液接触,发生反应;Na2CO3+2HCI=2NaCI+H2O+CO2K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装置中的气压增大,强大的气压使二氧化碳气体夹带液体一并从装置中溢出,喷射在可燃物的表面以达到隔绝氧气(或空气)及降温的作用。3.灭火器的灭火原理以及使用范围(1)基本原理:利用C02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灭火时,灭火器喷射出的C02
9、覆盖在燃着的可燃物表面,阻止可燃物与空气接触,从而实现灭火。(2)几种灭火器及使用范围: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喷射出大量的C02和泡沫黏附在可燃物上,达到隔绝空气的目的。此类灭火器主要用于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火灾。干粉灭火器:用压缩CCh吹出干粉(主要含NaHCo3)来灭火。除扑灭一般可燃物外,还可扑灭油、气等燃烧引发的火灾。二氧化碳灭火器:钢瓶内装着的被压缩的液态二氧化碳喷射出来变为气态二氧化碳灭火。该灭火器主要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的火灾。(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时候,一定要握住灭火器的木柄,以免冻伤。)4.火灾自救知识发生火灾时不要惊慌,要沉着应对。如果火势不大,可根
10、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材将火扑灭。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1.(2023秋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扇子扇蜡烛,一扇就灭隔绝氧气B.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C.木柴架空燃烧更旺一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一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答案】A【分析】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
11、空气;使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氯气);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详解】A、用扇子扇蜡烛,一扇就灭,是因为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蜡烛的温度降到其着火点之下,从而熄灭,故A说法错误;B、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是利用隔离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故B说法正确;Cx木柴架空燃烧更旺,是因为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燃烧更旺,故C说法正确;D、氧气中氧气浓度高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故D说法正确;故选A。1. (2023秋湖南长沙九年级统考期末)森林火灾一旦发生,非常难以扑灭
12、。下列有关森林防火说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公园应设置防火警示牌B.进入林区,禁止吸烟C.砍伐隔离带是森林救火的手段之一,利用了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D.发现森林火灾,应第一时间报警,非专业人员需确认安全情况下参与灭火【答案】C【详解】A、森林公园中含有枯树枝、干草等大量可燃物,应设置防火警示牌,故A说法正确;B、进入林区,禁止吸烟,防止发生火灾,故B说法正确;C、砍伐隔离带是森林救火的手段之一,利用了隔绝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故C说法错误;D、发现森林火灾,应第一时间报警,非专业人员需确认安全情况下参与灭火,故D说法正确;故选C。2. (2023春河南洛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情况中所采取的灭
13、火方法,不正确的是A.正在工作中的电器设备失火,可立即用水浇灭B.身上衣服着火时可就地打滚C.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引起的火灾【答案】A【详解】A、正在工作中的电器设备失火,若立即用水浇灭,可能会因水的导电性而使扑火者触电,或引发电路短路而引起更大面积的燃烧,所以不能用水灭火,应该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A方法不正确;B、身上衣服着火时,就地打滚可以使身上燃烧物随翻滚而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故B方法正确;C、锅里的油着火,用锅盖盖住,可以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目的,故C方法正确;D、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热,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燃
14、烧、也不支持燃烧,会覆盖在图书档案的表面而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不留有痕迹,不会造成图书档案的损坏,所以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引起的火灾,故D方法正确;故选A。3. (2020春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图书、档案着火用水浇灭B.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D.若发现家中天然气泄漏,可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答案】C【详解】A、图书、档案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选项A错误;Bx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煤炉上放一盆水不可防止煤气中毒,故选项B错误;C、炒
15、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故选项C正确;D、天然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开灯会产生电火花,不能开灯查明泄漏原因,故选项D错误;故选:Co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 .易燃物和易爆物:(1)易燃物:是指那些易燃的气体和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遇火就能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如硫、磷、酒精、液化石油气、面粉等。(2)易爆物:指的是受热或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如黑火药、硝酸铁等。安全意识: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要注意采取一些防范措施。记忆口诀为:易燃爆物要注意,轻拿轻放防撞击;分开放置避暴晒,标
16、志名称要看清;常通风并灭烟火,消防设施要保证;常检查来不轻心,消除隐患为第一。2 .常见的几种安全标志:3 .爆炸:实验探究:粉尘爆炸实验步骤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胶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罐。从胶皮管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人距离该位置远一些),使面粉充满金属罐实验现象听到“砰”的一声响,金属罐内发生爆炸,将塑料盖掀起实验分析鼓入空气将面粉吹起,干燥的面粉与金属罐内空气充分接触,遇到明火发生燃烧,在有限空气内急速燃烧放热,使罐内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发生爆炸实验结论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17、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注意】任何可燃性气体、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遇明火都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者粉尘,应该严禁烟火,防止爆炸。(1)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可燃性气体或粉尘跟氧气(或空气)混合,由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表面积很大,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因此,加油站、面粉厂、煤矿矿井等处要严禁烟火。(2)爆炸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气球爆炸、轮胎爆炸。化学性爆炸:火药爆炸、煤矿瓦斯爆炸、氢气或者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爆炸。(3)爆炸
18、极限:导致爆炸的空气中可燃性气体的体积分数范围。由于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将发生爆炸,因此,可燃性气体性质实验之前,务必检验气体纯度(常用的方法是:收集一试管该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将试管移近酒精灯火焰,放开拇指,观察气体燃烧情况。如果气体安静燃烧或仅听到很小的声音,说明该气体是纯净的;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发生了爆炸,此气体不纯)。(4)燃烧与爆炸的关系:1. (2023春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爆炸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面粉厂要禁止烟火,以防发生爆炸事故B.吹入空气使蜡烛剧烈燃烧导致爆炸C.发生爆炸后容
19、器内温度升高、氧气不充分蜡烛熄灭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答案】B【详解】A.面粉是可燃物,面粉厂空气中混有大量的可燃性悬浮颗粒,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面粉厂要禁止烟火,以防发生爆炸事故。正确。B,吹入空气的作用是将面粉分散到空气中,以使面粉和氧气充分接触,及使面粉运动到燃着的蜡烛附近使温度达到面粉的着火点。错误。C.发生的爆炸是面粉在有限空间内燃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发生爆炸后容器内温度升高,消耗氧气,导致氧气不充分蜡烛熄灭。正确。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以免玻璃破碎迸溅造成较大危险,正确。故选:B。1. (2023春山东泰安八年级统考
20、期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B.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C.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D.燃烧一定有火焰产生【答案】C【详解】Ax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不一定会引起爆炸,当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可能会引起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B、物质和氧气的反应不一定是燃烧,如人的呼吸是与氧气的反应,不是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C、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例如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而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D、燃烧不一定有火焰产生,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2.
21、 (2023秋河北廊坊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面粉尘B.汽油C.酒精D.氯气【答案】D【详解】发生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物质和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是否发生爆炸,要看气体是否有可燃性。A、面粉粉尘是可燃物,空气中含有氧气,面粉粉尘和氧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故A不符合题意;Bx汽油具有可燃性,和空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B不符合题意;C、酒精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引起爆炸,故C不符合题意;D、氨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遇到明火不能发生爆炸,故D符合题意;故选D
22、。3. (2023秋广东广州九年级统考期末)严禁在居民房楼道给电动车充电,否则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有以下说法:可能引起电动车燃烧,会产生剧毒气体;非常安全,不会出现事故;可能引起爆炸;可能造成短路、串电事故发生;可能引起电池漏电。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B.C.D.全部【答案】C【分析】严禁在居民房楼道给电动车充电,否则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详解】可能引起电动车燃烧,会产生剧毒气体;正确;非常不安全,会出现事故;不正确;可能引起爆炸;正确;可能造成短路、串电事故发生;正确;可能引起电池漏电。正确。综上所述:正确,即选择C。1. (2023秋黑龙江牡丹江九年级统考期末)在加油站、油库、纺织厂内都应张
23、贴的图标是人【答案】D【详解】Av有毒品标志,加油站不必粘贴,不符合题意;B、腐蚀品标志,加油站不必粘贴,不符合题意;C、节约用水标志,加油站不必粘贴,不符合题意;D、禁止烟火标志,加油站必须粘贴,符合题意。故选Do2. (2023春黑龙江绥化九年级统考期末)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可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且杯内壁变黑,由此可以得到启发:从失火的高层楼房逃生,应选择的正确方法是A.用干毛巾捂住口鼻,往楼下冲B.尽量往楼顶跑C.尽量贴近地面爬行撤离D.若得不到及时救援,可跳楼【答案】C【分析】尽管二氧化碳密度比较大,但在玻璃杯很小的空间内,两支蜡烛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受热密度变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题 燃烧 灭火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51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