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站所智能巡检机器人集中管控平台解决方案.docx
《配电站所智能巡检机器人集中管控平台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电站所智能巡检机器人集中管控平台解决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配电站所智能巡检机器人集中管控平台解决方案一、配电站所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配电站所智能巡检机器人系统主要针对配电站房、开关室等室内场景的内部设备及其周边环境实现自主化无人巡检。配电站所智能巡检机器人由电路板、升降机构、行走机构、高清摄像头、红外热像仪、局放传感器等核心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组成。室内智能巡检运行模式如图Ll所示。机器人采用吊轨式行走,确保检测精度、避免人员触碰;采用多节升降模块确保对竖直检测面的覆盖;采用三轴分立式云台结构设计实现传感器模块在竖直轴和水平轴的转动自由度,保证设备检测图Ll机器人运行方式图L2机器人激光避障为确保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配电站所智能巡检机器人搭载了激
2、光避障模块,通过激光传感器实时探测其水平、垂直方向上的障碍物,一旦检测到障碍物,立刻停止运行,待障碍物移走后继续执行巡检任务。如图1.2所示。配电站所智能巡检机器人结构如图1.3所示。其智能检测模块由人机交互模块、局放传感器、红外热像仪、可见光相机等模块组成,实现机器人仪表图像识别、红外测温、局放检测等功能;检测模块采用三轴分立式设计,可在垂直、水平方向上自由旋转,实现传感器检测位置的最优化选择,杜绝检测盲区;红外热像仪和可见光相机采用共体双向结构,能够对两侧的设备进行同时检测,极大的提高了巡检效率。拾音器人机交互界面局放传感器-红外热像仪可见光相机图L3室内智能巡检机器人结构图1.1 指针类
3、仪表设备识别实现方式采用基于HOUgh直线检测和对称性检测算法,完成指针边缘的精确提取,根据指针偏转角度计算获取仪表读数。首先基于Canny边缘检测算法提取图像边缘,获取表计图像梯度,对梯度进行非极大值抑制,采用双阈值算法初步滤除伪边缘。随后,基于指针的对称性特征,提取图像中的对称边缘点对,并采用Ransac共线性检测去除伪指针边缘像素对,最后对边缘点对进行聚类合并,获取指针对称轴,从而准确识别指针位置,滤除传统指针识别算法中的环境干扰,并提升指针识别的位置精度,提高识别准确率,识别精度可达小数点后3位。如图1.4所不O图1.4基于对称特性的指针识别1.2 数字类仪表设备识别实现方式采用基于A
4、leXNet卷积神经网络完成字符识别、基于CaSCadeClassifica-1ion目标检测完成小数点定位。AleXnet卷积神经网络共有卷积层5个,池化层3个,全连接层3个(其中包含输出层),撰弃了传统神经网络中需要人为指定图像特征的缺点,利用卷积神经网络中的卷积层自动完成特征提取工作,并用多层小卷积叠加来替换单个的大卷积,提升卷积层的厚度和宽度,优化卷积层表达能力;并使用重叠的最大池化,避免平均池化的模糊化效果。识别的准确性和快速性得到了显著提升,对字符的适应性更强。图15AleXNet卷积神经网络13电气指示类设备识别实现方式基于指示灯和背景区域的亮度,采用自适应二值化、阈值化方法进行
5、指示灯亮灭、指示灯颜色的自主识别与检测。传统的二值化方法通常采用全局阈值法,即将图像中低于某个阈值的像素设置为黑色,而其他的设置为白色。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室内空间的各类设备可能会受到吊灯、窗户、移动的影子、自身颜色等影响,人类的视觉系统能自动补偿这些,但是机器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因此导致识别效果较差。为此,采用一种阈值自适应的二值化算法,根据每个像素的背景亮度来改变阈值,这种基于局部特征的二值化方法,对各类环境和设备类型具备更好的适应能力,如图1.6所示。图1.6自适应二值化方法效果1.4 机械状态指示类设备识别实现方式电力设备机械指示种类繁多,根据机械状态的类别不同,采用基于直线检测的偏转角
6、度计算、基于AIeXNet网络的状态分类方法、模板匹配、颜色检测方法等多种检测算法,有针对性的完成对不同种类机械状态指示的准确识别。1.5 局部放电检测实现方式高压电力设备在天气潮湿、绝缘污损等情况下极易发生局部放电,导致绝缘强度不断下降,是使高压设备绝缘损坏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目前配电站所内没有能够在线检测高压柜、变压器局放的检测设备,无法实现对设备局放情况的实时在线监测。机器人搭载局部放电传感器,利用暂态地电波+超声波检测的手段获取电力柜局部放电数据,结合局放图谱库实现对设备局放的实时在线监测。图1.7机器人局放检测1.6 设备测温实现方式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导体连接或接触不良、电压
7、分布不均匀、泄露电流过大等原因,会出现不正常的发热现场。普通运维方式下,需运维人员手持红外测温仪定期巡检。消耗人力物力的同时,效率无法提高,已不能满足自动化运维的要求。在机器人上配备红外摄像仪,拍摄设备红外图像,结合红外智能提取技术,自主获取设备、环境温度,实现对室内站房设备及环境温度的高密度、高颗粒度监测与多维度分析管理。图1.8设备柜红外测温1.7 环境监测实现方式配电站所部分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和环境传感器,然而这些设备目前均属于孤网运行状态,大部分检测获取的数据仍需通过人工方式进行查看、记录和分析,不利于对设备运行环境的实时监控;另一方面,室内环境是一个受温湿度、水位、气体浓度等多方面因
8、素影响的状态量,检测设备的孤网运行不利于多维数据互联互通的实现。将室内所有环境检测设备集控式接入机器人系统,对环境状态信息进行统一汇总和综合分析,并分别根据环境与设备异常状况,提出需要重点关注的室内场景,辅助配网运维决策管理。潟温唐_SF6水位检测对象辅助决策。图19多维信息交互二、智能巡检机器人集中管控平台智能巡检机器人集中管控平台的建设将充分融合传统巡检工作与智能新技术数据,通过创新的感知手段、联动技术,梳理配网运维数据、挖掘重要信息、分析复杂异常、提供智能化运维辅助建议。开关柜变压器控制柜电缆沟辅助设备站所环境智能巡检机器人集中管控平台作为配网智能巡检建设核心,起到衔接配电站所智能巡检管
9、理端与现场作业端的作用。一方面,运维人员可以借助中心下达巡视信息,获取现场设备工作情况、现场环境预警等信息,充分融合全过程管控、多源信息展示功能。另一方面,智能巡检机器人集中管控平台还将接入智能巡检各模块,实现站内设备与环境的智能联动与分析。配电站所智能巡检的建设可以对物联网数据进行实时感知、可视化展示、监控预警与分析,同时可针对相关环境设备(如水泵、风机等设备)进行智能联动控制。智能巡检机器人集中管控平台在各业务系统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再次融合智能感知、分析与联动业务,通过远程联动、智能告警等技术的应用,贯通配电站所智能巡检的工区管理端与现场作业端,实现站所环境、设备状态的精益化管控,通过过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配电 智能 巡检 机器人 集中 平台 解决方案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54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