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变电站工程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2022.04.docx
《陕西省变电站工程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2022.0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变电站工程消防设计(技术)审查要点-2022.04.docx(5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我电站工程箭外设牙(技术)年布亮立陕为住房墟乡建设万2022年4月编制锡明一、为规范变电站工程消防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根据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建设部51号令)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细则,编制本要点。二、本要点规定的审查内容依据现行相关法规(本要点所称法规系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政府主管部门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编写,主要包括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以下简称强条);现行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含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对消防安全性影响较大的部分非强条条文;法规中涉及技术管理且需要在消防设计中
2、落实的规定。三、本要点适用于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消防设计审查和有关审查机构进行消防设计技术审查。四、审查机构应对注册执业人员以及相关人员签章和签字的情况进行审查。五、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一)国家标准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500162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3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4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5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512496 .
3、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7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8 .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9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10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21911 .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GB5089812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13 .干粉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47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5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16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17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GB5130918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工程设计规范GB/T50980(二)
4、行业标准19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20 变电站总布置设置技术规范DL/T505621 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T545722 22OkV75O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DL/T521823 22OkV50OkV户内变电站设计规程DL/T549624 变电站和换流站给水排水设计规程DL/T514325 油浸变压器排油注氮装置技术规程CECS18726 发电厂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DL/T503527 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539028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L建(构)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防火间距及消防道路12 .建(构)筑物的
5、安全疏散和建筑构造83 .变压器及其他带油电气设备144 .电缆及电缆敷设175 .消防给水、灭火设施及火灾自动报警196 .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387 .消防供电、应急照明、蓄电池室431建(构)筑物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防火间距及消防道路序号审查点审查内容参考依据1火灾危险性分类审查变电站内各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2911.1.1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分类,并应符合表11.1.1的规定。表11.1.1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建(构)筑物名称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主
6、控制楼T二级继电器室T二级阀厅T二级户内直流开关场单台设备油量60kg以上丙二级单台设备油量60kg及以下T二级无含油电气设备戊二级配电装置楼(室)单台设备油量60kg以上丙二级单台设备油量60kg及以下T二级无含油电气设备戊二级油浸变压器室丙一级气体或干式变压器室T二级电容器室(有可燃介质)丙二级干式电容器室T二级油浸电抗器室丙二级干式电抗器室T二级柴油发电机室丙二级空冷器室戊二级检修备品仓库有含油设备T二级无含油设备戊二级事故贮油池丙一级生活、工业、消防水泵房戊二级水处理室戊二级雨淋阀室、泡沫设备室戊二级污水、雨水泵房戊二级11.1.2同一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任一防火分区布置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的
7、房间时,建筑物或防火分区内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当火灾危险性较大的房间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5%,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至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变电站总布置设置技术规范DL/T50565.5.1变电站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应符合表5.5.1的规定。表551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序号建(构)筑物名称火灾危险性耐火等级3电缆夹层丙二级11干式铁芯电抗器室T二级16电锅炉房T二级17安全与检修工器具间戊二级19警传室(单独设置)戊二级20电缆隧道丙二级注1:除本
8、表规定的建(构)筑物外,其他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及符合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注2:主控通信楼、继电器室,当未采取防止电缆着火后延燃的措施时,:应为丙类。时火等级应k灾危险性注3:当地下变电站、城市户内变电站将不同使用用途的变配电部分布置在移动建筑物或联合建筑物内时,则其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除另有防火隔离措施外,需按火灾危险性类别高者选用。注4:当电缆夹层采用A类阻燃电缆时,其火灾危险性可为戊类。2总平面布局审查变电站的选址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变电站总布置设置技术规范DL/T50564.0.3变电站总体规划应根据工艺布置要求以及施工、运行、检修和生态环境保护需
9、要,结合站址自然条件按最终规模统筹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分期建设时,应根据负荷发展要求,合理规划,分期或一次征用土地。总体规划应根据上述原则,对站区、水源、给排水设施、进站道路、防排洪设施、进出线走廊、终端塔位、站用外引电源及周围环境影响等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布局。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DL/T52183.0.7站址选择应满足防洪及防涝的要求,否则应采取防洪及防溃措施。审查变电站内各建(构)筑物与相邻建(构)筑之间的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防火设计标准GB5022911.L5变电站内建(构)筑物及设备的防火间距不应小表11.1.5变电站内建(构)筑物
10、及设备之间于表11.1.5的规定。的防火间距(In)建(构)筑物、设备名称丙、丁、戊类生产建筑耐火等级屋外配电装置每组断路器油量(t)可燃介质电容器(棚)事故贮油池生活建筑耐火等级、二级三级1、*级级丙、丁、戊类生产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1012101051012三级12141214屋外配电装置每组断路器油量(t)110油浸变压器、油浸电抗器单台设备油量(t)5,1010见第11.1.9条105152010,502530可燃介质电容器(棚)101051520事故贮油池5551012生活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101210151067三级121412201278注:1建(构)筑物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构
11、)筑物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计算,如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或难燃构件时,则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变压器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相邻变压器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变压器与带油电气设备的防火间距应为变压器和带油电气设备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变压器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为变压器外壁与建筑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2相邻两座建筑较高一面的外墙如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屋顶无天窗,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Ih,或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门、窗等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分隔水幕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3符合第1L2.1条规定的生产建筑物与油浸变压器或可燃介质电容
12、器除外;4屋外配电装置间距应为设备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11.1.6 相邻两座建筑两面的外墙均为不燃烧墙体且无外露的可燃性屋檐,每面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各不大于外墙面积的5%,且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标准表11.1.5减少25%o11.1.7 电台油量为2500kg及以上的屋外油浸变压器之间、屋外油浸电抗器之间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11.1.7的规定。表11.1.7屋外油浸变压甥之间、屋外油浸电抗器之间的最小间距电压等级最小间距(m)35kV及以下566kV6IlOkV8220kkV及330kV10500kkV及750kV15100OkV17注:换流变压器的电压等级应按交
13、流侧的电压选择。11.1.8 当油量为250Okg及以上的屋外油浸变压器之间、屋外油浸电抗器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能满足本标准表11.1.7的要求时,应设置防火墙。防火墙的高度应高于变压器油枕,其长度超出变压器的贮油池两侧不应小于1m。11.1.9 油量为250Okg及以上的屋外油浸变压器或高压电抗器与油量为6(X)kg以上的带油电气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m。11.1.10 总油量为250Okg及以上的并联电容器组或箱式电容器,相互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m,当间距不满足该要求时应设置防火墙。审查变电站内消防车道的设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防火设计标准GB5022911.1.11
14、 当变电站内建筑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且建筑的占地面积超过3000m2时,变电站内的消防车道宜布置成环形;当为尽端式车道时,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地。消防车道宽度及回车场的面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11.1.12 变电站站区围墙处可设一个供消防车辆进出的出入口。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7.1.7 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边缘距离取水点不宜大于2m。7.1.8 消防车道应符合下列要求:1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2转弯半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的要求;3消防车道与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
15、;4消防车道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5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7.1.9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m12m;供重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m18mo消防车道的路面、救援操作场地、消防车道和救援操作场地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重型消防车的压力。消防车道可利用城乡、厂区道路等,但该道路应满足消防车通行、转弯和停靠的要求。3平面布置审查变电站内各设备用房防火分隔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6.2.7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灭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变配电室等
16、,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L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设置在丁、戊类厂房内的通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LOOh的防火隔墙和0.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和变配电室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设备房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6.2.9建筑内的电梯井等竖井应符合下列规定:5电梯层门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LOOh,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梯层门耐火试验、完整性、隔热性和热通量测定法GB/T27903规定的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2建(构)筑物的安全疏散和建筑构造序号审查点审查内容参考依据1建(构)筑物的安全疏散和建筑构造审查变电站内各建(构
17、)筑物的建筑构件、疏散门、安全出口、楼梯间、疏散距离的设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防火设计标准GB5022911.2.4 地上油浸变压器室的门应直通室外;地下油浸变压器室门应向公共走道方向开启,该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干式变压器室、电容器室门应向公共走道方向开启,该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蓄电池室、电缆夹层、继电器室、通信机房、配电装置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当门外为公共走道或其他房间时,该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配电装置室的中间隔墙上的门可采用分别向不同方向开启且宜相邻的2个乙级防火门。11.2.5 建筑面积超过250?的控制室、通信机房、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阀厅、户内直流场、电缆夹层,其
18、疏散门不宜少于2个。11.2.6 地下变电站、地上变电站的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Om2。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防火分区面积可增大1.0倍;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LO倍计算。11.2.7 主控制楼当每层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400m2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当每层建筑面积大于400nf时,应设置2个安全出口,其中1个安全出口可通向室外楼梯。其他建筑的安全出口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11.2.8 地下变电站、地上变电站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2个。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
19、时,应在地上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分完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11.2.9 地下变电站当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或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IOm时,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防烟楼梯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有关规定。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6.1.1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建筑的基础或框架、梁等承重结构上,框架、梁等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防火墙的耐火极限。防火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层。当建筑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0.5
20、0h时,防火墙应高出屋面0.5m以上。6.4.1疏散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Lom;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4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5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6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确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
21、6.4.3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6.4.1条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置防烟设施;2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3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m2。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0m2;4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5除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前室外,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内的墙上不应开设除疏散门和送风口外的其他门、窗、洞口;6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前室,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6.4.5室外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1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0m,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
22、.90m;2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3梯段和平台均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LOOh,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4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外开启;5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梯段。6.4.6用作丁、戊类厂房内第二安全出口的楼梯可采用金属梯,但其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丁、戊类高层厂房,当每层工作平台上的人数不超过2人且各层工作平台上同时工作的人数总和不超过10人时,其疏散楼梯可采用敞开楼梯或利用净宽度不小于0.90m、倾斜角度不大于60。的金属梯。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标准GB50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变电站 工程 消防 设计 技术 审查 要点 2022.04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56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