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地球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docx
《高等学校《地球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学校《地球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等学校地球科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章凤奇,石许华,杨小平,曹龙,励音骐,张丰,刘艳,程晓敢,陈汉林,杨树锋1.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浙江省地学大数据与地球深部资源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58;2.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杭州3100581引言“板块构造理论”是20世纪自然科学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学术创新之一,不仅掀起了整个地球科学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而且成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成功典范。进入到21世纪,地球科学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变革,即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地球系统科学方向发展,这样的融合并不仅仅局限于地球科学的各分支学科,还涉及信息科学、数理科学、生物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杨树锋,2022)o浙江大学是一
2、所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学科几乎涵盖除军事以外的所有学科门类Q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隶属理学部,经过八十五年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现在已经形成了一支涵盖固体地球科学(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等)和表层地球科学(地理学、海洋科学和大气科学)和数字地球科学(GIS、遥感和地学时空大数据等)各个领域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基本具备多学科融合发展地球系统科学的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为此,学院抓住学校“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双一流学科”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等建设的契机,突破单一性地学学科发展的瓶颈和困局,提出以地球系统科学为目标的多学科融合发展战略,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新方法新范式,奋力推进发展大数据与地球系
3、统科学的快车道。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不仅要体现在科学研究领域,而且也要贯穿到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教学的实践和创新性地学人才的培养中去。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导论课程就是在多学科融合发展背景下,新建设的一门面向地质学、地理学和大气科学三个本科专业的地球科学类平台基础课。按照地球系统科学的人才培养要求,课程改革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在此我们将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和探索实践过程中的粗浅认识与思考分享给国内外同仁,以期抛砖引玉。2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与策略2.1 夯实基础、拓宽视野,促进地球系统科学的教学与发展地球科学导论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涵盖固体地球科学、表层地球科学和数字地球科学的方方面面,
4、教学内容涉及学科多、覆盖面广。因而如何夯实地球科学基础,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促进地球系统学科的教学与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课程固体地球科学部分的教学内容包括:地球的起源和演化,地球圈层结构,地球物质成分,地球生命演化与地质年代学,板块构造理论,火山、地震、地质构造与造山作用以及地球资源与能源等;表层地球科学的教学内容包括:海洋科学,陆地水资源与流水地貌、冰川作用与冰川地貌、风沙作用与干旱地貌,天气学、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等;数字地球科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地球数据的获取与表达技术、虚拟地球系统、地球大数据、人工智能地学应用等。在上述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基本知识和概念、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的
5、系统性,另一方面更要关注不同学科体系之间的关联性。在课程后期,重点安排了23次综合性专题性讲座(比如青藏高原隆升及资源、环境和气候效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专题),通过这样的专题讲座和讨论,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方法和研究新范式,将固体地球科学和表层地球科学进行有机的关联,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球系统有机统一的内涵,启发学生关注不同圈层系统相互作用的学习,推动学科交叉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意识的培养。2.2 课程思政、铸魂育人,加强专业教育与立德树人的融合教育部2022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
6、根本标准”。而要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因此,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如何将价值观引导更好地贯穿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德识双馨”的价值导向(舒良树等,2022),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面临的一项战略性课题。古今中外地球科学的发展历史本身就是一座科学精神和奋斗精神的丰碑,蕴含丰富的具有地学特色的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把科学史、热点问题与专业知识教学相结合Q如,在地球宇宙环境章节,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发展过程中,讲述科学家是如何为坚持科学真理而奋斗的血泪史;在板块构造理论章节
7、,介绍从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的提出、被搁置到板块构造理论的创立并掀起的地球科学革命,向同学们展现重大科学理论发展的曲折性;在介绍黄土、沙漠等干旱地质作用章节,注意融入中国黄土之父一一国家最高科学奖获得者刘东生院士的科学发现和成就,展现中国黄土研究与国际深海沉积和极地冰芯研究在重要科学发现上相互印证之美;在讲解全球气候变暖和碳排放等问题时,介绍我院杰出校友丁仲礼院士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为捍卫国家发展利益发表言之凿凿、荡气回肠的演讲和访谈等。通过上述这些丰富而鲜活的案例,积极弘扬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学成报国、为民服务的家国情怀Q同时,笔者也十分注重把身边师长、校友等科
8、研实践和事迹,有机地融入到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比如,在讲解冰川地貌一节,介绍杰出校友、“中国冰川之父”施雅风院士的科学成就以及我院师生校友前赴后继前往南极和北极开展极地科考的事迹;在讲述地球能源章节,结合我院构造地质团队数十年如一日持续奋战在中国西部油气勘探最前沿;再如在矿产资源方面,将杨树锋院士团队在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研究以及我院岩矿团队将地球深部资源勘查等科研实践和贡献融入教学;在介绍第四纪地质相关章节,把我院师生在地质灾害、活动构造到第四纪沙漠研究,以及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等研究成果丰富到教学当中,激励学生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总书记提出的“堪当民族复兴重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科学导论 高等学校 地球科学 导论 课程 教学改革 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59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