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书社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docx
《齐鲁书社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鲁书社小学五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教案.docx(6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一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一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一、学情分析:有人曾经说过:没有经典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没有经典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生。作为源头活水,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再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学习现代语文知识上,而6-13岁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成为他们的文化积淀,使他们终身受益。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蒙书诵读、诗词诵读一、魅力汉语、古代都城、饮食文化、诗词诵读二、传统戏曲、历史名臣、科学技术九个单元。三、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丛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
3、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身受益。四教学措施:1传统文化旨在培养血神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不得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得背诵过多的内容,给学生造成太多的学习压力,教学形式一定采取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多种形式。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4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
4、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教材是围绕科学技术、诗歌朗诵、传统戏曲、历史名臣等主题来编排的,本学期共学习五个单元,古诗四首京剧李时珍是精读课文,饮食文化是略读课文。本组涉及知识能力方面的内容主要有:1、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认识生字、掌握词语;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了解中华古代科学技术和对外文化交流对世界的贡献。2、扩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抓住人物言行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品质。另外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特别是对神话传说,要让学生明
5、白,它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不能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二.学生现状分析:学生对民间传说故事有一定了解和比较感兴趣,个别学生可以讲述。三.教学目标;1、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3、能背诵古诗,有学习中古传统文化的兴趣。4、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5、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
6、,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四.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2、能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五.教学措施;示范读、泛读和学生自读相结合六.教学进度安排(学期总课时卜第一单元蒙书诵读第1课声律启蒙(一)教学内容: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教学过程:一、简介声律启蒙。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早教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
7、、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知识链接:第2页六、拓展活动:第2页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
8、资料,声律启蒙一剩余部分,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2课声律启蒙(二)一、教学内容:来对往,密对稀,燕舞对莺飞。风清对月朗,露重对烟微。霜菊瘦,雨梅肥,客路对渔矶。晚霞舒锦绣,朝露缀珠矶。夏暑客思欹石枕,秋寒妇念寄边衣。春水才深,青草岸边渔父去;夕阳半落,绿莎原上牧童归。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9、,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知识链接:第4页六、拓展活动:第4页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声律启蒙二剩余部分,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3课声律启蒙(三)一、教学内容:优对劣,凸对凹,翠竹对黄花。松杉对杞梓,菽麦对桑麻。山不断,水无涯,煮酒对烹茶。鱼游池面水,鹭立崖头沙。百亩风翻陶令秫,一畦雨熟邵平瓜。闲捧
10、竹根,饮李白一壶之酒;偶擎桐叶,啜卢同七碗之茶。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
11、放声齐读。五、知识链接:第6页六、拓展活动:第6页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3、课外搜集资料,声律启蒙三剩余部分,先讲给父母听,到校后与老师、同学交流。第4课、笠翁对韵一、开场白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知道笠翁对韵作何解释吗?“翁”就是李渔自称。“笠”就是下雨天穿的蓑衣。“对韵”就是古代人对对子,讲押韵。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三、释读1
12、、师读第一段讲解第一段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青春2、学生一起说文意。三、朗读一东、二冬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一东、二冬。2、收集对联。第二单元诗词诵读5、登金陵凤凰台教学目标:1、体会诗歌通过写景、怀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能运用比较、想像、联想、品味关键词语等方法鉴赏诗歌。教学重点:把握诗歌景与情的关系。教学难点:能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诗歌进行鉴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是诗的国度,有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路漫漫在屈原脚下求索,诗
13、悠悠在汨罗江畔飘零,秋雨是杜甫笔下的残梦,月亮是李白头顶的乡愁.我们通过诗歌了解诗人,通过诗人更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今天让我们走进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世界.二、检查积累(李白诗中的名句)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4、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7、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9、
14、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1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1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1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1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1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1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17、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鹘鹄飞。越中览古18、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把酒问月1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三、学生介绍诗人李白及其有关写作趣事:介绍李白(略)写作趣事:黄鹤楼与凤凰台黄鹤楼与凤凰台同为中国历史
15、名胜。它们的出名,是与两位诗人分不开的。传说崔颠游览黄鹤楼,留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不久,李白登黄鹤楼见到崔颠的诗,非常欣赏。当时有人要李白题诗,出于对崔颗的尊重,李白谦虚地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颗题诗在上头。”于是“无作而去,为巨匠敛手”。文坛因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然而,李白毕竟属于那种充满创作天才的诗人,在登临黄鹤楼时没有尽情尽意,于是他“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也就是过后不久,李白在游览金陵凤凰台时,步崔颗原韵,作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
16、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此诗一出,马上博得了“与崔默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的赞许。确实,崔颠的黄鹤楼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同为登临怀古的双璧。不过,细读起来,不难发现李诗的概括力和意境都比崔颗高。李诗前两句概括了崔诗前四句的意境,腾出第二联怀古,丰富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崔颜怀古为“思乡”,而李白怀古却是“忧国”,两者相比,李白的思想境界也要比崔颖的高。四、朗读诗歌(反复读)五、翻译诗歌(略)六、分析鉴赏:师以“诗言志”,“一切景语皆情语”,好的诗歌能做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等语导入:1、介绍传说(略)
17、2、提问、交流:A/凤去台空江自流的“自”是什么意思?此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是独自、孤独的意思。慨叹时间的流逝,六朝繁华一去不返,只有大自然才是永恒的。B/“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吴王的富丽宫苑如今被荒径埋没,东晋的名门贵族留下的只是荒冢,威风不再,恒赫难久,诗人在感慨时间的无情,叹息人世的无常。C/“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写远景,所写景色有何特点?有何作用?若隐若现(半隐半现气象万千、雄伟壮美。意在揭示人世无常,江山永恒的主题。D/“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长安不见”暗点诗中的哪个字?尽管奸臣当道君王昏庸,诗人仍然翘首
18、长安,这说明诗人当时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1)比喻:“浮云能蔽日”,比喻奸臣遮拦贤臣,或喻皇帝被奸臣包围。借代: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2)“长安不见”暗点诗题中的“登字。触景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3)皇帝被奸邪小人包围,而且自己报国无门,心情沉痛,可见他内心的赤诚。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旨意深远,意境阔大,使是人产生强烈的共鸣。3、小结:意境是古代诗歌特有的一个美学范畴,它主要由诗中的“景”和所要抒发的“情”所构成。一首优美的诗,其外是美丽动人的景,其内是深邃感人的情。只有景”和“情”很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才能构成摄人心魄的意境。4、分析景情关系:情景结构特点无外乎以下几种形式:1/先景后
19、情;2/先情后景;3/纯景含情;4/先事后景5、分析诗中景与情存在怎样的关系?小结并板书:(1)景与情的关系:景中含情,为抒情张本(2)景情结构特点:先景后情第6课、古诗两首一、开场白今天我们要学习古诗两首,汴河怀古作者是唐代诗人皮日休,题乌江亭作者是唐朝的杜牧。二、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要求: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三、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四、学生练读1、学生认真跟读。2、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
20、,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3、小组交流。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知识链接:第14页六、拓展活动:第15页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第7课诗词两首一、开场白今天我们要学习诗词两首,分别是唐朝刘禹锡写的西塞山怀古,和元朝张养浩写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二、学习西塞山怀古1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
21、律。2、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全班交流。、教师小结。3、学生练读、学生认真跟读。、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小组交流。、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三、知识链接:第17页四、学习山坡羊潼关怀古1 .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结合注释初步感知、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2、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
22、子的意思。、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全班交流。、教师小结。3、学生练读、学生认真跟读。、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小组交流。、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五、知识链接:第19页六、拓展活动:第19页七、课外延伸1、与父母一起多形式诵读。2、与父母交流诵读心得。第8课诗词两首一、开场白今天我们要学习第8课诗词两首,分别是唐朝章碣写的焚书坑,和宋朝辛弃疾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二、学习
23、焚书坑1.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2、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全班交流。、教师小结。3、学生练读、学生认真跟读。、学生自读。(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小组交流。、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师生共同放声齐读。三、知识链接:第21页四、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教师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齐鲁 书社 小学 年级 下学 传统文化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59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