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江省绍兴市域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及解读.docx
《2024《浙江省绍兴市域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及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浙江省绍兴市域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及解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浙江省绍兴市域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绍兴市持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构建“区域统筹、城乡同步、多元保障、资源共享、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模式。至目前,绍兴市共有幼儿园573所,在园幼儿14.1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9.9%,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79%,全市6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认定。一、坚持“三个优先”解决“入园难”问题一是规划优先谋发展。坚持将学前教育纳入五年规划,自“十二五”起,每个五年规划都明确学前教育入园率、幼儿园教师待遇等重要指标,将幼儿园建设纳入五年规划项目库和学校布局专项规划,三轮五年规划共安排学前
2、教育重点项目421个。坚持将学前教育纳入教育现代化愿景规划,市委市政府在2020年制定了“1610”教育现代化愿景规划(即1个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2035纲要、6大实施意见、10大行动计划),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纳入五大创建行动计划,并梳理了20212025年各县(市、区)的争创节点、年度任务和整改重点。坚持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螺旋式开展标准化幼儿园建设、达标升等、民办园扶持发展、幼儿教师素质提升等四大工程,城区实现5分钟社区生活圈有1所幼儿园,乡镇实现中心园全覆盖。二是资源优先配到位。2011年以来,绍兴市、县两级政府先后出台幼儿园园舍安全实施计划民办学前教育发展奖补暂行办法等30
3、多个政策性文件。优先保障学前教育发展的土地供给、项目建设、设施落地。教育部门作为城乡规划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参与城建规划和小区规划建设审核。十二年来,全市投入资金99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50所,新增学前教育建筑面积361万平方米。优先保障保教人员配备,通过用好员额制教师、储备教师等新型编制,盘活中小学、幼儿园剩余事业编制,择优招聘男教师及本科以上高学历教师,统一招考合同制教师,使全市“两教一保”全部按标准配置到位。近三年,绍兴新增在编幼儿教师694人,现有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73.7%,市级以上名优教师651人,为普及普惠提供了充足的优秀师资。三是资金优先强保障。2020年,绍兴出台关
4、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地按要求建立了“政府主导、多元筹措、分层推进”的经费保障机制,并做到学前教育专项发展经费全覆盖、财政投入两个“只增不减:2011年以来,市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中每年用于学前教育的占比从3.3%大幅提升到9.2%,学前教育年度财政性投入从2.3亿元增长到164亿元,学前教育发展年度专项经费支出从0.3亿元增加到4.5亿元,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从每年200元增加到900元。另外,幼儿园在编教师工资、绩效、年终奖等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一视同仁,非编教师收入由财政专项补助,实现“同工同酬二二、坚持“限高”解决“入园贵”问题一是公办普惠抓扩面。抓好政府兴建公办园,20
5、11年以来财政投入资金75亿元,新建、改扩建公办园371所,新增公办学位4.3万个。抓好小区配套公办园,2011年,绍兴全面实施住宅小区配套公办园建设制度,做到幼儿园与小区开发在规划、设计、建设、验收、交付“五同步”,累计交付使用公办小区配套园163所。抓好农村改建公办园,通过将中小学网点调整后的闲置校舍改建为公办园,把乡镇中心园、中心村园全部改制为公办,把部分有意愿的民办园通过关停奖补方式转办成公办园,并通过改造提升农村薄弱园办园标准,累计新建、改扩建农村公办园150所。二是扶持民办普惠发展。政府对普惠民办园实施系列兜底政策。坚持公用经费全额补助,对普惠性民办园生均公用经费实行与公办园同标准
6、奖补。坚持教师收入定额补助,2007年起设立非编幼儿教师收入专项补助制度,补助标准逐年提高至2022年底人均每年3万元,非编教师年度收入也大幅递增到人均超10万元。坚持专项支出政府买单,财政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支付幼儿园安保人员工资,全额支付在职在岗所有幼儿教师培训费,近四年投入培训费3798万元,实现幼儿教师培训“零收费”、继续教育“全覆盖:坚持设施财政资助,对民办园的园所租赁及维修、设施配置等实施优惠或奖补,大大降低了民办园运行成本。三、坚持“全域共建”解决“入好园”问题一是组建优质发展共同体。2022年,绍兴市出台关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背景下学前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构建“五同步
7、”的城乡学前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即一所城区园结对一所农村园,通过教师双向流动、师徒结对,做到师资同盘;通过全覆盖配备数字化设施,一体化、在地化设置课程内容,做到课程同享;通过统筹教师培训和园本研修活动,做到培训同频;通过一体化考核保教质量、队伍建设、绩效奖励,做到考核同体。目前,已培育12个“融城乡、跨领域、多质态”的示范性学前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示范单位,带动了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二是落实农村幼儿园提质二十条。2020年,出台绍兴市农村幼儿园提质二十条,聚焦农村园关键堵点设立20条指标,引导具备规模、确需保留的275所农村园改善办园条件、提升办园水平。针对师资配备,严格设置每班配备两教一
8、保、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参加1次县级及以上专业发展培训等指标。2021年以来,全市新增省二级及以上农村园47所,全市农村省二级及以上在园幼儿覆盖面达86.5%o四、坚持“督导压实”解决“入园好”问题一是以“必督”提升规范度。绍兴市委市政府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纳入对各县政府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市人民政府督导委员会落实五项必督,即必督教师工资收入等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必督园舍安全、师德师风等5项重点指标,必督农村园、民办园、准办园、教学点等薄弱园整改,必督教育部关于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中“两教一保”、班额等短板指标达成,必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提升办园规范度。二是以整治提升均衡
9、度。全市推出“学前教育先进乡镇”“市教育优质均衡示范乡镇”等抓手,通过教育、公安、卫生、消防等部门联动,会同属地镇(街)实施三项整治工程。实施园舍安全工程,确保园舍设置在安全区域内,消防监测、建筑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全市成功创建为全省校舍园舍安全建设示范区。实施无证园消除工程,集中整治全市188所无证幼儿园,停办158所、整改达标后发证30所,整治率达100%。实施薄弱园撤并工程,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和奖补引导政策,通过转型为03岁照护机构、并入相近幼儿园、彻底关停等方式,撤并薄弱园107所。2020年以来,幼儿园总量下降21.3%,学位数增长22.2%,实现镇镇学前教育质量达标。三是以
10、监测提升满意度。绍兴市人民政府每年梳理省对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结果、教育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形成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情况通报并下发给各县(市、区)政府。各县(市、区)政府统筹发挥责任区督学作用,“一园一策”引导幼儿园推进课程建设,加强园舍安全管理,改善办园条件,指导幼儿园补短板强弱项。教育部教育督导局负责人就关于认定一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通知答记者问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认定一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认定上海金山区等148个县(市、区、旗)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教育部教育督导局负责人就通知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一、为什么要开展这项工作?答:主要有三方面
11、考虑: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开展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三次会议时强调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学前教育规律,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健全学前教育政策保障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并明确提出制定普及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办法,以县为单位对普及学前教育情况进行评估,省级为主推动实施,国家审核认定。二是县级人民政府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些地方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还不足,学前教育经费保障还不到位;有的地方教职工配备不足、待遇保障不到位,对幼儿
12、园安全和卫生保健工作监管不到位。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为抓手,促进各地加快完善学前教育薄弱环节,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三是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20年2月,教育部印发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建立了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认定制度。2020年12月,教育部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了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工作启动会,正式启动了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工作。自2020年启动以来,已有21个省份的190个县通过了省级评估认定。通过这项工作,各地普遍加强了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强化了幼儿园
13、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了教职工待遇保障水平,解决了许多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受疫情影响,2021年、2022年未大范围开展评估认定工作。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有必要继续推进这项工作,促进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二、评估认定的标准是什么?答:办法从普及普惠水平、政府保障情况、幼儿园保教质量保障情况等3个方面,提出了17条具体指标和标准。在评估认定过程中,着重把握五个方面:第一,普及普惠程度达标。核心是三项指标:一是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确保该上、想上幼儿园的孩子都能顺利入园,基本解决“入园难问题。二是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保证普通家庭孩子能上质优价廉的幼儿园。
14、三是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体现以公办园为主导的导向,同时又为社会力量办园留足空间。第二,保教质量合格。关键是三方面:一是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保证幼儿自主游戏时间,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多样的活动形式,特别要保证幼儿户外活动。二是注重全面发展。幼儿园活动内容要涉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全面发展。三是没有小学化现象。幼儿园不能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不能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或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训练。第三,教师队伍建设合格。核心是四方
15、面:一是教师数量达标。要足额配备教职员工,落实每班两教一保(即两名专任教师,一名保育员)要求。二是教师资质合格。专任教师要全员持证上岗。三是教师待遇有保障。公办园编内编外教师要同工同酬,编外教师在工资收入、福利、培训、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与编内教师同等权益。编外教师工资收入应由财政保障,纳入财政预算。各类幼儿园应为教职工足额足项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四是师德师风规范。不能发生师德失范行为重大事件。第四,经费保障到位。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不低于600元/年人,并及时拨付到位。二是落实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健康稳定发展。第五,群众满意。面向家长、教师
16、、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般群众等群体开展的社会认可度调查,社会认可度要达到85%以上。三、评估认定的程序是什么?答:督导评估按照办法规定的县级自评、市级初核、省级评估、国家认定的程序开展。其中,县级教育督导部门对照办法规定的标准要求开展自评,自评合格的于每年4月底前申请市级初核;市级教育督导部门依据已有数据、日常工作掌握情况和县级自评情况进行初核,初核合格的于当年5月底前申请省级评估;省级教育督导部门对申报县指标进行审核,对指标合格的县开展实地督导评估,实地督导评估前要向社会发布公告,督导评估结果要向社会公示至少5个工作日,通过省级督导评估的县于当年9月底前申请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国家督导评估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绍兴市域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2024 浙江省 绍兴市 全面 推进 学前教育 普及 发展 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60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