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31日在阳江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docx
《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31日在阳江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31日在阳江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docx(3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31日在阳江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阳江市市长余金富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3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广东,对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让我们倍受鼓舞、倍增信心。这一年,省委主要领导在阳江推进现代化建设关键之时亲临阳江,为阳江发展把脉定向,鼓励阳江在攻坚克难、向上突围中推动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这一年,市委立足当下、着眼长远,谋划实施“433”工作安排,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
2、阳江新篇章。这一年,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监督支持下,我们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433”工作安排,坚定不移走“向海发展、产业立市”之路,脚踏实地推动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为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1.8亿元、增长3.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5%、增速连续8个月稳居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增长46.9%和37.7%、增速分别居全省第二和第一。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坚持融湾
3、导向,突出精准发力稳增长,发展韧劲显著增强。主动对接融入“双区”和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在服务湾区所需中加快自身发展,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深挖潜促消费、拓市场稳外贸,真抓实干推动经济稳中求进。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债券资金超64亿元,落实“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要求,实行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和常态化调度等机制,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2.3万亩、获省奖励用地指标8329.5亩,推动113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76.6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举办交通高质量发展项目推介会,开展重点交通项目“百日攻坚”行动,推动36个重点交通项目完成投资超130亿元。广湛高铁阳江段、阳信高速公路
4、阳江段、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阳江海陵大堤至溪头段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阳江机场选址通过专家评审。亿吨大港加快建设,完成阳江港进港航道改造,J5#-J6#、22#等10个泊位建成。以超常规力度推进招商引资,完善招商体制机制,组建招商引资、企业筹建、企业服务三支队伍,在北京、杭州等地增设7个招商联络处,在上海进博会、世界媒体峰会、世界粤商大会等平台宣传推介阳江,组团到香港、苏州、武汉以及东南亚、欧洲、中东等国内外多地开展17场招商活动,全年签约项目189个、总投资1412.9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37个,多项招商数据创下历史新高。聚焦提振消费信心、创新消费场景,发布“漠阳品幸福购”消费品牌和消费地图
5、,启动夜经济示范街区建设,出台“房地产28条”等优惠政策,开展“购房办证消费券”“惠民购车”等促消费活动,有力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增长30.l%o抢抓机遇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整治提升旅游消费环境,“牧海耕田诗意阳西”之旅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成功创建大澳渔村4A级旅游景区,举办南海(阳江)开渔节、“绿美阳江中国蛀都”程村蛀美食文化周等特色活动,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65.人、113.1%,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出台“稳外贸6条”等政策措施,实施“阳货行天下”工程,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启动建设清关中心,新增阳江海关备案跨境电商企业57家,外贸综合服务企
6、业实现零的突破。深化对外开放合作,开通“阳江一盐田”海铁联运班列,成功举办海陵岛国际风能大会(2023)、第22届刀博会等展会活动,阳江国际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有序开展新一轮对口帮扶协作,完成组建合作园区管委会。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颁布实施,阳江全域纳入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建设范围,从“战略性对接融入湾区”跨步迈入“实质性融湾入圈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二)坚持制造业当家,突出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壮大,产业立市全面起势。实施“产业振兴工程”,以“4+4”支柱产业为主攻方向,出台阳江市高质量建设制造强市实施方案,集中精力和资源大抓产业、抓大产业,工业投资增长63.5%、增速居全省第一,其中制造业投资
7、增长32.3%。绿色能源与新型储能、先进材料和装备制造三大千亿级产业支撑更加有力,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83.8%。倬粤锌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天然气热冷电联产一期、铁骑重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动工、投产;绿能示范产业园建设顺利启动,中国(阳江)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园落户阳东。五金刀剪、食品加工、新型建材、轻工纺织等百亿级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金龙鱼(金厨)等龙头企业项目和安辰蛋白等一批高附加值项目建成投产,王麻子科技等项目加快建设,阳东五金刀剪产业集群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阳西县纳入省首批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蓝色海洋名片加快打造。海上风电开发提速,纳入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装机容量达2000万千瓦,青洲一
8、、二、四等150万千瓦项目完成建设,三山岛300万千瓦项目完成竞争配置,南网区域首个海上风电配套建设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并网投产。启动建设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核心区,东方海缆、中材叶片、天顺风能、蓝水海工装备基地等海上风电、高端海工装备制造项目动工、投产。捷龙三号、长征十一号等运载火箭,在阳江附近海域成功发射。海洋牧场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完成规划编制,重力式深水网箱增至866口、年产量超10万吨,数量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二;“海洋牧场+海上风电”融合发展取得实效,全球首台“风渔融合一体化智能养殖网箱”实现首网收鱼,国内首创的渔风融合智慧渔业养殖平台项目开工。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增强,出台金融支持承接产
9、业有序转移、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政策,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13.3%。推动178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改,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3家。百亿级工业企业增至7家,省级产业链链主企业2家、数量并列粤东西北地区第一。新兴铸管球墨铸铁管产品获评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阳江十八子获认定“中华老字号”。(三)坚持城乡统筹,突出实施“百千万工程”,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建立贯穿市县镇村四级指挥体系,并实现实体化运作、具体化推进,创新制定“一图五清单”。阳西县、东平镇、沙扒镇、春湾镇和53个行政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阳东区纳入省“百
10、社联百村一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试点。推动县域产业集聚化、特色化发展,阳西县、阳春市分别上榜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发展潜力十五强,阳东东城镇、阳西织簧镇上榜全省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百强。高标准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规划总面积超76平方公里,获省第一档资本金2.4亿元,承接产业转移项目55个、计划总投资超205亿元。推进实施73个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39.7亿元,启动首个市产业新空间建设,新建成标准厂房17万平方米。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实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行动,新增城镇污水管网169公里、改造老旧管网72公里,江城区和阳西县入选国家级、阳春市入选省级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美丽坪镇、美丽乡
11、村加快建设,完成农房风貌品质提升和微改造超2万户,整治农村黑臭水体6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72%,建成8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其中“牧海耕田”示范带获省1亿元奖励,531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江城那蓬村、阳春石上村、阳西渡头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阳西县荣获省田长制先行县综合评价第一档第三名,全市粮食生产取得二十连丰的可喜成绩。实施特色农业“双十工程”,投入6000万元新建8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阳西县荣获第三届省乡村振兴大擂台六强县,程村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阳东菠萝蜜、阳春圭岗也仔鱼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新认定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
12、,闸坡国际海产交易市场、漠阳农批粤西水产品交易市场建成运营。基本完成阳东区省级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任务,全市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0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窄至1.52:1。(四)坚持改革创新,突出解决影响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制约,动力活力竞相迸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加快建设,成功复制推广一批改革创新事项,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分期竣工联合验收、分期产权登记等新模式,社会投资一般产业类项目审批时间从111.5个工作日压缩至50个工作日以内。“数字阳江”省市联建、市县统建体制基本形成,“数字政府”基础能力均衡化发展全面提速,获批“一网通办2.0”
13、建设省级试点,新增省内跨市通办事项313个,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创新建立“粤水安”平台,填补广东水上安全治理“一网统管”空白,入选省政务服务创新案例。建立政企直通车企业服务、市场主体诉求快速响应等机制,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个体工商户服务中心,以优质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壮大,市场主体数量增长12.8%、突破23万家,365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市属国企资产总额增长17.7%。两大省实验室建设成效突出,通过启动建设期考核评估,累计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48项。挂牌成立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阳江研发基地,成功组建广东海洋大学阳江研究院等一批研发平台,
14、获批设立阳东南药等5个国家级“科技小院”。梯次培育科技型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11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各1家。引进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单位高水平创新科研团队4个,新设省级科技专家工作站1个、博士工作站10个,认定高层次人才259人。推进质量强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建成不锈钢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挂牌成立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获评全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考核“优秀”等次。(五)坚持“两山”理念,突出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绿美阳江底色更浓。深入实施绿美阳江生态建设“六大行动”,阳春市、阳西县全面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
15、启动建设金鸡岭森林公园等5个绿美示范点,因地制宜建设同心林、青年林、巾帼林,成功打造一批森林乡村、绿美古树乡村和绿美红色乡村,阳春市晋级绿美广东竞风华全省十强,海陵岛入选全国“和美海岛二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完成林分优化提升6万亩、森林抚育提升12万亩。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新种植红树林超1200亩,海陵岛红树林、寿长河红树林被认定为省级重要湿地,阳江抽水蓄能电站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常态化开展漠阳江等河流清漂,建成碧道32.3公里。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完成整治入河(海)排污口206个,8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
16、,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97.7虬加强大气污染物排放管控,主要污染物指标连续四年全面达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6.7%o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创建,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超33万吨/年。制定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清洁能源年发电662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651万吨,绿色贷款增长17%、占各项贷款比重居全省前列,阳江高新区成功创建省级节水标杆园区。(六)坚持人民至上,突出增进民生福祉和维护安全稳定,群众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攀升。克服财政“紧平衡”压力,完成市十件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比近八成。落实落细稳就业各项政策,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减负稳岗,城镇新增就业超L8万人。全面建设省基础
17、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新建、改扩建阳江一中初中部等学校19所,新增公办学位超2.2万个,春湾中学恢复高中办学,阳江技师学院四期、五期等项目动工建设。扎实推进医疗资源均衡发展,完成市第三人民医院搬迁等项目,阳西县入选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省对地市医改考核成绩居粤东西北地区第一。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南海I号”考古发掘历时十年、全面完成,成功举办纪念关山月诞辰HO周年等活动,阳春市荣获“中国楹联文化城市”,阳东两安村、八一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南恩路列入省历史文化街区。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阳江综合文化中心基本建成,阳春市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新增省级科普教育基地6
18、家,阳西县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县。承办、举办2023年全国帆船冠军赛、阳江国际风筝邀请赛、海陵岛马拉松等赛事活动,体育健儿在各赛场上摘金夺银、捷报频传。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国卫生城市复审顺利通过,中洲大道北段、四围大道二期等市政道路竣工通车,蔡屋村路、岭东街等瓶颈路成功打通,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3个,新建社区体育公园8个、5G基站超千个,城南公租房二期建成配租、688户困难家庭实现“安居梦”。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256户,建成“长者饭堂”39家,阳东北甘村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完成省妇女维权和信息服务站(阳江站)升级改造,阳春市获评省儿童友好示范县(市、区
19、),漠阳湖社区获评“全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二圆满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综合试点、单位清查等前期工作任务。扎实推进法治阳江平安阳江建设,平安建设考评获省通报表扬,阳西县获评省委平安建设最高奖“平安鼎二深入开展政治安全十个专项行动,扎实推进敏感节点和重大活动维稳安保工作,有效防范化解房地产、财政等领域重大风险,阳春市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连续两年获得全省第一。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全市治安形势持续平稳向好。推进基层信访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阳春市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江城城北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获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二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在全省率先引入零售药店监
20、管标准化检查员管理机制。扎实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大力开展水上安全治理大行动,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市移动应急指挥平台和气象应急“叫应”平台,完成15宗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成功创建5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面对“泰利”“苏拉”等5次台风、11轮强降雨等极端天气的轮番来袭,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科学研判、精准调度,广大党员干部战风斗雨、冲锋在前,用责任担当筑起防灾减灾救灾坚固防线,坚决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此同时,民族宗教、外事、对台、港澳、侨务、审计、国防、人防、海防、地震、供销社、档案、地方志、工会、社科联、残联、双拥、红十字会等工作取得新成绩。一年来
21、,我们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扎实成效。坚持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62件市人大代表建议、153件市政协提案全部办结。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圆满完成“八五”普法中期评估工作,阳江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阳江市石望铸钱遗址保护条例颁布实施。加强廉洁政府建设,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
22、而不息纠治“四风”,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大兴调查研究,形成干净干事、实干担当的浓厚氛围。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在稳中求得进步空间,在难中求得成事关键,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奋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向驻阳中央和省有关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民警、消防救援指战员,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
23、人,向多年支持阳江发展的珠海市及有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市发展依然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我市经济增长恢复不及预期,进出口总额负增长,部分中小微企业经营比较困难。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较低,新的动能尚未形成。县域发展不够充分,镇村建设任务依然繁重。民生社会建设欠账较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等民生重点领域仍有不少短板,统筹发展和安全、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四风”问题仍然屡有发生,营商环境对比先进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二、2024年工作安排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24、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内外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交织叠加、相互转化,城市之间竞争愈加激烈,惟奋斗者进,惟实干者强,惟搏击者胜。经过多年接续奋斗,阳江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比较优势更加凸显,正处于各种优势和潜力最能有效释放的关键期、跨越赶超的窗口期和蓄势跃升的突破期。特别是市委八届五次、六次全会以来,阳江发展方向更加清晰、实施路径更加精准,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抓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呈现出人人奋发进取、事事争先进位的生动局面。立足当下,时与势趋我利我,面向未来更当把握机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府工作报告 2024 31 阳江市 第八 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 会议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65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