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docx
《2022-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2-2023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50题)1、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反映了他把()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A.教书育人B.尽职尽责C.关心学生D.提高业务【答案】A2、2015年1月29日,时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表示,高校教师必须守好()oA.政治底线、法律底线、思想底线B.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C.思想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D.思想底线、法律底线、社会底线【答案】BA.教育与爱国主义相结合B.教育与品德培养相结合C.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D.
2、教育与价值体系建设相结合【答案】C4、确立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性原则的依据是道德的()。A.层次性B.自律性C他律性D.实践性【答案】C5、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是()。A.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动机B.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C.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D.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答案】C6、关于良心和义务之间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良心和道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德范畴B.良心是义务的内化形式C.义务和良心都来自于主体内部,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道德责任D.教师道德良心是教师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答案】C7、教师职业道德关系到学生心理的塑造,影响着整个社
3、会的前途和未来,这主要体现了教师道德的哪种特征()。A.道德意识的高标准B.道德行为的示范性C.道德规范的严格性D.道德影响的广泛性【答案】D8、()反映了师德养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规律。A.引导性原则B.内化性原则C.差异性原则D.连贯性原则【答案】DA.康有为B.梁启超C.蔡元培D.杨昌济【答案】B10、以下关于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教师道德一般功能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实现B.教师道德的最基本作用是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C.教师的道德水平不仅影
4、响学生的道德成长,还影响学生的智能发展D.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影响对象是学生,对社会难以产生影响【答案】DHs教师职业产生的前提是()。A.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D.教育理论的发展【答案】C12、关于高校教师求实道德品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求实道德品质对高校教师能否履行自己的基本职能影响较小B.求实道德品质直接影响高校教师能否承担社会赋予的神圣使命C.大搞学术腐败是缺乏求实道德品质的表现D.高校教师在科研中探索的科学知识是真实的,容不得半点虚伪和浮夸【答案】A13、职业的要素包括特定社会责任、专门业务以及()。A.主要生活来源B.职责权利C.职业劳
5、动D.生活方式【答案】A14、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真实的集体”理论的是()oA.康德B.黑格尔C.马克思D.恩格斯【答案】C15、教师道德他律,则是指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对教师职业行为具有外在的()。A.约束功能B.导向功能C.调节功能D.制导功能【答案】D16、()是影响教师成长的深层心理活动,是其教学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它在教师选择教学目标和认知策略以完成工作任务中起导向作用。A.教学目的B.教学要求C.教学理念D.教学方针【答案】C17、教书育人以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实现()的教育目标。A.培养社会主义人才B.社会主义德育C.立德树人D.博雅教育【答案】
6、C18、教师劳动最具影响力的手段是()。A.团结协作B.言传身教C.依法从教D.课堂教学【答案】B19、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观点。杜威的观点反应了高校劳动具有的特征是()oA.高校教师劳动的专业性B.高校教师角色身份多重性C.高校教师劳动具有实践性D.高校教师劳动具有探索性【答案】C20、倡导并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民教育家是()oA.陶行知B.蔡元培C.徐特立D.竺可桢【答案】A21、尽管不同历史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有所不同。但不同历史时期,也存在着共同的教育伦理关系,表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oA.可变性B.差异性C.历史继承性D.多元化【
7、答案】C22、以下关于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教师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教师道德一般功能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实现B.教师道德的最基本作用是指导教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处理协调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保证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和教育任务的完成C.教师的道德水平不仅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还影响学生的智能发D.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影响对象是学生,对社会难以产生影响【答案】D23、教育活动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A.生生关系B.师师关系C.师生关系D.教师与社会的关系【答案】C24、大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旨在()A.求真崇善B.开拓创新C.独立自治D.理性批判【答案】A25
8、、我国古代第一次用学规的形式对教师提出规范要求的是()oA.岳麓书院揭示B.岳麓书院条例C.白鹿洞书院揭示D.白鹿洞书院教条【答案】D26、比较符合师生关系实际的是师生之间关系模式是()。A代际关系模式B.朋友关系模式C.法律关系模式D.代际一朋友关系模式【答案】D27s重视在思想品德上自我省察,强调“吾日三省吾身”的是()。A.孟子B.孔子C.荀子D.庄子【答案】B28、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四个统一”,即“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A.理论与实践相统一B.教学与科研相统
9、一C.教书育人与服务社会相统一D.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答案】D29、部分教师上课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或者仪表不整、举止粗俗,这反映了这些教师的道德现状存在的问题是()。A.价值观念单薄B.育人意识退化C.角色意识淡化D.敬业精神弱化【答案】C30、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观点,这体现了高校教师的劳动具有()oA.专业性B.多重性C.探索性D.实践性【答案】D31、习近平对全国教师提出好老师的“四有”要求: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实知识;要有()oA.良好心理素质B.较强的科研能力C.仁爱之心D.家国情怀【答案】C32、对教师正直道德品质的说
10、法错误的是()。A.正直品德是教师在履行义务时的人格特征的表现B.教师必须以自己的言行做示范,教育青年学生本分做人C.教师要自己认真履行道德义务而少参与进违背教师道德的人和事的斗争D.教师要以自身正直的道德人格力量引导和感召学生【答案】C33、有关道德行为的论述错误的是().A.是知、情、意的归宿B.是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C.是一种内在心理因素D.是心理的外显34、道德的目的是()A.自律和他律的统一B.认识和实践的统一C.权利和义务的统一D.个人和社会的统一【答案】A35s“人类创造了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能力,技术成了一种无政府状态,成了一种破坏力量。”以上观点属于()
11、。A.技术决定论者B.技术价值中性论者C.技术乐观主义D.技术悲观主义【答案】D36s教育劳动对象的双重性是指()oA.学生既有积极性又有消极性B.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C.学生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D.学生的惰性和创新性3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精神的内涵表现在()。A.从价值角度说,要有人文社会价值取向B.从功能角度讲,要以广义的科技文化作为动力C.从社会角度讲,要落实到塑造文明主体上D.以上都是【答案】D38、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是1681年()的“基督教兄弟会”创办的。()oA.德国B.英国C.法国D.意大利【答案】C39s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是()。A.主体性标准B.
12、善的标准C.人的全面自由发展D.学生的需求为标准40、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从职业道德的高度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的是()oA.德谟克里特B.昆体良C.维多思若D.蒙台涅【答案】B41、人们常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教师()的意义。A.埋头苦干B.为人师表C.公平公正D.开拓创新【答案】B4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oA.为人民服务B.责权利统一C.集体主义D.按劳分配43、倡导并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民教育家是()。A.陶行知B.蔡元培C.徐特立D.竺可桢【答案】A44、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是1681年()的“基督教兄弟会”创办的。()oA.德国B.英国C.法国D
13、.意大利【答案】C45、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从职业道德的高度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的是()oA.德谟克里特B.昆体良C.维多思若D.蒙台涅【答案】B46、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四个统一”,即“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A.理论与实践相统一B.教学与科研相统一C.教书育人与服务社会相统一D.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答案】D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用来比喻教师()的意义。A.教书育人B.为人师表C.教育公正D.教育人道精神【答案】B48、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是()。A.道德
14、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动机B.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C.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D.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答案】C49、()是影响教师成长的深层心理活动,是其教学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它在教师选择教学目标和认知策略以完成工作任务中起导向作用。A.教学目的B.教学要求C.教学理念D.教学方针【答案】C50s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观点。杜威的观点反应了高校劳动具有的特征是()oA.高校教师劳动的专业性B.高校教师角色身份多重性C.高校教师劳动具有实践性D.高校教师劳动具有探索性多选题(共20题)1、教师作为独立的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
15、的产生要求以下条件()。A.人类教育活动的出现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基础B.教育理论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理论前提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产生的根本原因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前提【答案】ACD2、教师实现人生价值体现在()。A.人生价值的实现体现在个人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中B.从人生价值实现上来讲,个人应注重对社会的创造与贡献C.人生价值体现在个人同自身的关系中D.教师人生价值的实现,需更关注人生的自我价值【答案】ABC3、学术诚信的三项简单而有效的原则为()。A.当你声称自己做了某项工作时,你确实是做了B.当你发表言论时,你应该就熟悉的领域陈述真实的想法C.当你介绍研究资
16、料时,你应该公正真实地介绍它们D.如果你使用了别人的工作,你要公开准确地引注它4、以下关于应用伦理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应用伦理学是对规范伦理学的实践B.应用伦理学诞生于古希腊时期C.应用伦理学从根本上说是现实需要推动产生的D.应用伦理学不是一门单一独立学科【答案】ACD5、下列选项中,对教师道德评价的认识错误的是()。A.对教师道德行为进行评价的最一般概念是“善”和“恶”B.教师道德评价首先涉及的问题是教师道德评价的主体C.历史上少有伦理思想家提出有关善恶标准的解释和观点D.历史上的“义”“利”之争实质上就是教师道德评价【答案】BCD6、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通过自觉的师德修养培养
17、的品质有()。A.对本职业深厚的道德情感B.对学生、社会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师德良心C.尽心尽力、乐于奉献的职业信念和道德意志D.诲人不倦、为人师表等职业道德品质7、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具有以下特点()。A.反思性B.继承性C.全球性D.符号性【答案】ABCD8、处于自律机制中的教师,在与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的关系上,具有的特点是()。A.师德规范体系对于教师来说是他内在心灵和行为个性的有机构成因素B.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是出于按照自己的良心行事C.教师在认知心理上更注意教师道德的实质内核和良心指向的真正实现D.教师成为自主自为进行自我抉择和自我调控的积极主体【答案】ABCD9、以
18、下属于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师职业道德思想的是()。A.教师的责任在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怀抱德性的智慧B.学生向善的时候,给他理论、活力和勉励C.应当培养学生善良的感情、判断、意志D.重视教师的榜样作用【答案】ACD10、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包括的要素有()。A.教师道德原则B.教师道德评价C.教师道德规范D.教师道德范畴【答案】ACDHs教学过程中的伦理矛盾体现为()。A.师生之间的矛盾B.教师个人的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不能适应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引起的矛盾C.师师之间的矛盾D.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不能满足教学工作要求引起的矛盾【答案】ABD12、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外部条件包括()。A.
19、社会历史条件B.教师的具体生活环境和条件C.特定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D.教师道德规范体系【答案】ABCD13、以下属于明末清初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的观点的有()。A.教师担负着提升“正人心”的任务B.教师应当教人树立理想志向C.教师自身必须勤奋好学掌握渊博的知识D.教师应当关心国家社会的进步事业【答案】ABCD14、以下关于应用伦理学的说法错误的是()。A.应用伦理学是对规范伦理学的实践B.应用伦理学诞生于古希腊时期C.应用伦理学从根本上说是现实需要推动产生的D.应用伦理学不是一门单一独立学科【答案】ACD15、科技伦理的现实意义在于()。A.可以使科学技术的运用得到明确的道德理性的指导B.最
20、大限度地减少科技成果被随意滥用或出于邪恶目的利用的可能性C.可以弥补单纯的科技理性之不足,增强科技工作者对于科技开发之后果的道德责任意识D.最大限度地消解科技理性在社会消极层面上的负面作用【答案】ABCD16、有关学习这种师德修养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师德修养的基本方法B.只有加深对教育事业的认识,才能坚定从教的信念C.通过勤奋学习,教师能获得教师道德知识的科学认识D.有助于教师确立科学的是非观、善恶观【答案】ABCD17、教师道德修养的特点有()。A.自觉性B.长期性C.主观性D.曲折性【答案】ABD18、关于道德目的和道德手段间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A.道德目的决定道德手段的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年高 教师 资格证 高校教师 职业道德 提升 训练 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67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