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细胞外囊泡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docx
《2023细胞外囊泡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细胞外囊泡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细胞外囊泡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在炎症性肠病中的研究进展摘要: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肠道菌群在疾病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外囊泡(EV)是由多种细胞释放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的纳米级囊泡,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介质,参与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过程。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EV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参与IBD的发生、发展,并在诊断、治疗和预后中显示出了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本文将以EV与肠道菌群-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探讨不同来源的EV在IBD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IBD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
2、ease,IBD)是一种慢性且无法治愈的终身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ICeratiVecolitis,Ue)和克罗恩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普遍认为是遗传易感性、环境、微生物和免疫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口。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在IB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IBD患者普遍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虽然已经开展了多种治疗肠道菌群失调的方案,如通过饮食、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粪菌移植(fecal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FMT)等方法恢复IBD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并显示出一定效果2,但IBD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仍面临巨大挑战。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
3、rvesicle,EV)是由细胞分泌的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的封闭球体,其可将小分子物质转移到其他细胞。研究发现,EV具有将小分子物质递送至宿主细胞,进而参与宿主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功能引。在IBD患者中,EV可以发挥调节肠道免疫稳态,恢复肠黏膜屏障完整性,以及重建肠道微生态的作用,显示出巨大的潜在临床价值4o本文将对EV在IBD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着重探讨EV与肠道菌群-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一、肠道菌群在IBD中的作用人类肠道中存在着数以亿万计的微生物,主要由细菌组成,也包括真菌、病毒、古生菌和原生动物,与人体保持共生关系。肠道微生物群作为一个”隐藏的器官”,广泛参与机体各种生理病理过程,如消化
4、吸收、能量代谢、免疫反应等。肠上皮细胞通过分泌黏液层充当宿主的物理防御层,保护底层组织免受共生菌或致病菌的侵害,并为细菌提供结合位点和能量来源5。由于肠道屏障的存在,肠道菌群主要通过其分泌的代谢产物、EV等间接作用与宿主交流6。目前研究已经证实肠道菌群参与IBD的疾病进程,针对IBD微生态病因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向:持续病原体理论、细菌过度移位理论和生态失调理论。持续性病原体理论认为IBD可能是由肠道病原体如鸟分枝杆菌副结核亚种、艰难梭菌和黏附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E.Coli)持续感染引起的;细菌过度移位理论认为肠道菌群在肠道屏障上的过度移位是引发IBD的原
5、因;生态失调理论认为有益菌与致病菌之间的平衡失调会导致IBD7这3种理论并不冲突。研究发现,IBD患者具有特殊的微生物特征,主要表现为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等致病菌丰度增高,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等有益菌丰度降低,产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fattyacidzSCFA)的细菌如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prausnitzii)x人罗氏菌(ROSebUriahominis)等减少8o在IBD中除了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发生改变外,相关代谢产物也发生广泛改变,肠道菌群及其产生的SCFA、胆汁酸、色氨酸等代谢产物通过调节肠道免疫反应、屏障功能、黏膜愈合、能量代谢等
6、参与IBD进程9。因此,治疗肠道菌群失调、重建肠道微生态对于改善IBD至关重要。二、EV的分类、成分与功能1983年,Pan和JOhnStOne10的研究首次发现转铁蛋白受体存在于网织红细胞释放的囊泡上,后来该囊泡被命名为EV。EV在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广泛存在,作为细胞间通讯的一种新模式参与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EV根据大小、形成过程或功能主要分为外泌体(直径为30150nm)、微囊泡值径为1001000nm)和凋亡小体值径为5005000nm)3类,外泌体是由多泡体膜与细胞质膜融合释放的尺寸均匀的囊泡彳散囊泡直接来源于质膜,而凋亡小体是凋亡细胞分解的产物11。同一细胞产生
7、的EV包含重叠的物质,很难对EV进行绝对准确的分类与分离,因此,本综述将其统称为EVo随着多组学技术的进步,EV的成分逐渐被揭示,EV中含有蛋白质、脂质、核酸、糖类和代谢产物等多种物质12。但EV的成分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的病理生理条件下,如暴露于缺氧、酸性或炎症环境中,EV的组成可以发生改变4。虽然目前EV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已有研究证明,EV除了参与机体正常生理和病理过程,也可以作为诊断及预后标志物、治疗靶点、治疗药物、药物递送平台在IBD等疾病中发挥临床价值13o三、EV介导肠道菌群-宿主相互作用对IBD的影响在肠道中微生物群与宿主间的相互交流并非直接接触,因此,微生物群和宿主来源
8、的EV成为两者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既往证据表明,EV可以与免疫细胞、肠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通过调节免疫反应、维持肠黏膜屏障参与IBD的疾病进程14,15,而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的深入研究,逐渐发现EV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在IBD中发挥重要作用。加拿大的一项研究对儿童IBD患者行结肠镜检查时,对从黏膜与肠腔交界处抽吸物中分离的EV进行了蛋白质组学检测,结果其在显示IB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IBD患者EV中宿主防御蛋白(如产生活性氧化剂的酶等)升高,可加剧肠道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进而加剧肠黏膜炎症的发展16。因此,IBD中EV的变化与宿主-肠道菌群异常的相互作用有关
9、,EV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间接维持肠道稳态;相反,肠道菌群也可以通过分泌EV参与调节肠道免疫、屏障功能3。1 .EV调控肠道菌群参与IBD的发生、发展:研究发现,人类和小鼠粪便中肠上皮细胞和同源域特有蛋白X(homeodomainonlyproteinX)阳性细胞来源的EV中的微RNA可以进入细菌,如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nucleatumzFn)和E.coli,特异性调节细菌基因转录,进而影响细菌生长17,该研究说明宿主来源的EV可以发挥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随着对EV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不同来源的EV可以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参与IBD的发生、发展。Gu等口8研究发现,给
10、予人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EV可以显著增加乳杆菌(LaCtObaeillUS)等有益菌群,调节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sodiumsulfate,DSS)诱导的小鼠肠道菌群紊乱,改善结肠炎症。OCanSey等19研究表明,人脐带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EV可以重塑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上调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瘤胃菌科(RUminoeOCCaCeae)未分类(unclassifiedgroup)-014、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Akk)等有益菌的丰度,进一步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发现,该类型EV通过改变代谢产物水平,上调与胆汁酸代谢相关的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细胞 外囊泡 肠道 相互作用 炎症 性肠病 中的 研究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68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