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2024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4年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1.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机构指:()A、国务院办公厅B、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C、国务院有关部门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参考答案:C2 .确保行政紧急权力正当行使的基本条件,防止行政紧急权力滥用的最好手段是:()A、实行信息公开B、贯彻责权一致原则C、将政府强制最小化D、采取分级负责制参考答案:A3 .突发事件应对法于O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会议通过。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7月10日;C、2007年9月20日;D、2007年10月1日4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依据是有:()A
2、、客观情况B、上级指示C、人民群众的意见D、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参考答案:D5 .突发公共事件预警级别分为特别严重、严重、较重、一般四级,其中橙色表示()A、特别严重B、严重C、较重D、一般参考答案:B6 .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都有预兆和“导火索”,因此,公务员首先要提高发现、捕捉、判断危机信息的能力,需具有:()A、以人为本B、危机风险意识C、为人民服务的意识D、责任到人参考答案:B7 .突发事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基础是:()A、忧患意识B、培训演练C、自救互救技能D、风险分析参考答案:D8 .根据应急管理的时间序列,应急预案的运行机制可以划分的阶段不包括:
3、()A、预测与预警B、应急处置C、恢复重建D、宣传培训参考答案:D9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突发事件的最高级别是:()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参考答案:A10 .我国国务院的应急管理办事机构是:()A、国务院常务会议B、国务院办公厅C、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D、国务院派出工作组参考答案:C11 .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舆论引导和舆情分析工作,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核实、审查和管理,为积极稳妥地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体现了:()A、宣传普及公共安全和应急防护知识B、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C、国际交流与合作D、应急培训参考答案:B12 .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4、、()和社会安全事件。A、地质灾害;B、森林火灾;C、公共卫生事件;D、洪涝灾害参考答案:C13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出现下列哪一情节会受到处分的:()A、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B、不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的C、未按规定及时发布突发事件警报、采取预警期的措施D、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或者处置不当参考答案:B14 .金融危机属于:()A、自然灾害B、事故灾难C、涉外突发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参考答案:D15.2008年6月份贵州瓮安县发生的事件属于:()A、恐怖袭击B、经济安全事件C、群体性治安事件D
5、、涉外突发事参考答案:C16 .()是本行政区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A、党委书记B、政府主要领导C、政府分管领导D、应急办主任参考答案:B17 .全国统一急救电话号码是()。A、110;B、120;C、112;D、114参考答案:B18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分级制度适用的事件包括:()A、自然灾害B、自然灾害、事故灾难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D、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参考答案:C19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最高级别为I级,用()表示。A、橙色;B、红色;C、黄色;D、蓝色;参考答案:B20 .行政人员在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措施之前,应当告知相对人相应的
6、事实、理由和根据,在十分紧急的情况下也可以事后告知,体现了:OA、社会动员原则B、信息公开原则C比例原则D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原则21 .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对象是:()A、所有危险源、危险区域B、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C、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D、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参考答案:A22 .下列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阐述,错误的是()。A、它属于公法范围;B、它具有强制性;C、它是一部行政法规;D、它是一部综合性法律;参考答案:C23 .O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
7、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A、国务院;B、县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企事业单位参考答案:C24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不包含下列哪一原则:()A、以人为本原则B、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原则C、分级管理原则D、及时准确原则参考答案:D25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应对的工作的原则是OoA、处置为主、预防为辅B、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C、预防为主、处置为辅;D、处置与预防并重;参考答案:B26 .现代法制政府行使权力时所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反映了社会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的历史进程的是:()A、依法行政B、以人为本C、统一领导D、比例
8、原则参考答案:A27 .根据危机的类型与影响程度的差别由不同层级、类型的指挥机构来统一指挥并为其设定相应的动员权限,这一做法体现的原则是OA、以人为本原则B、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原则C、分级管理原则D、快速反应原则参考答案:C28 .应急预案的层次可分为综合预案、()、现场预案。A、单位预案;B、专项预案;C、个体预案;D、普通预案参考答案:B29 .突发事件监测的主体是:()A、国务院B、省级人民政府C、国务院以及省级人民政府D、国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工作部门参考答案:D30 .对突发事件管理本身的有效性进行的评估活动是:()A、风险评估B、影响评估C、管理评估D、损失评估31 .对突发
9、事件中失去住房的人员提供居住条件,及时为受灾人员提供临时居住场所指:()A、抚慰B、补偿C、安置D、抚慰参考答案:C32 .我国第一部应急管理的专门法律是:()A、国家自然灾害救助预案B、突发事件应对法C、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参考答案:B33 .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履行统一领导或者组织处置工作的政府应当对应急处置措施:()A、继续执行B、暂停执行C、停止执行D、请示是否继续执行参考答案:C34 .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对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进行:()A、征用B、征收C、收购D、没收参考答案:A35 .O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
10、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A、分级响应;B、统一指挥;C、公众动员机制;D、以人为本;参考答案:C36 .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包括:()A、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B、自然灾害信息系统C、事故灾难信息系统D、综合信息系统和专门信息系统参考答案:D37 .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并提供:()A、经济支持B、政策优惠C、心理及司法援助D、指导、帮助参考答案:C38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出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报送备案的主体是:()A、上级人民政府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省级人民政府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参考答案:B39 .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机制
11、的内容不包括:()A、预警信息的发布B、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的发布C、突发事件危害警告、建议的发布D、法律责任的发布参考答案:D40 .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发布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宣布:()A、解除警报B、调整预警级别C、停止应急措施D、恢复重建4L增强社会公众的危机意识可以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提高公众对危机的关注意识B、提升公众应对危机的防范意识C、增强政府的危机意识D、提高公众应对危机的道德意识参考答案:C42 .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责
12、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B、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C、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D、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参考答案:A43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立即组织制定恢复重建计划的机关是:()A、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C、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D、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参考答案:C44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可以锻炼和考验广大领导干部、党员、公务员和社会公众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等多方
13、面的能力。这一论述体现了突发事件:()A、促使设备更新B、导致制度变革C、促使人员能力和素质提高D、重塑组织形象参考答案:C45 .突然发生,事态复杂,对一定区域内的公共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或严重生态环境破坏的突发公共事件属于:()A、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B、重大突发公共事件C、较大突发公共事件D、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参考答案:B46 .善后阶段突发事件管理的重心由应急处理逐步转向:()A、评估分析B、应急救援C、恢复重建参考答案:C47 .()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
14、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A、县级人民政府;B、省级和市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公【敏感词】安部门参考答案:A48 .个人违反突发事件应对法,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给他人人身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OA、行政责任B、刑事责任C、民事责任参考答案:B49 .以下属于突发事件特征的是:()A、发生的常规性B、发展的确定性C、后果的可预见性D、采取措施的必要性与广泛的公共性参考答案:D50 .对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或者在应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A、民事责任;B、行政责任;C、经济责任;D、刑事责
15、任;参考答案:D51.2004(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年5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省急预案框架指南中,明确指出应急预案的制定要遵循的工作原则是:()A、公开公平B、及时准确C、全面透明D、资源整合参考答案:D52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报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的过程是:()A、信息报告B、先期处置C、应急响应D、应急结束53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指:()A、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向应急主管机关传输突发事件信息的行为B、应急主管机关向其上级机关传送突发事件信息的行为C、应急主管机关向其他国家机
16、关或相关单位传送突发事件信息的行为D、信息报告员向应急主观机关传送突发事件信息的行为参考答案:B54 .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保证是:()A、执政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B、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C、广大党员的模范作用D、各级人民政府参考答案:B55 .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A、及时向国务院报告B、及时发布信息广而告之C、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参考答案:C56 .我国有权对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进行规定的主体是:()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省级人民政府参考答案:C57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
17、人员依法给予:()A、救助B、补偿C、安置D、抚慰参考答案:D58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目的是:()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B、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C、避免经济损失D、促进社会发展参考答案:A59 .决定着公务员的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在公务员的诸项素质中处于主导和统帅地位的是:()A、公务员的政治素质B、公务员的心理素质C、公务员的业务素质D、公务员的知识素质60 .需要多个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处置的突发事件,由该类突发事件的O牵头,其他部门予以协助。A、业务主管部门B、上级领导机关C、行政主管部门D、行业指导部门参考答案:A61 .突发事件应对法共有几章和几个条文()。A、7章、70条;B、8章
18、、70条;C、6章、60条;D、5章、60条;参考答案:A62 .我国预算法规定,各级政府预算用于当年的自然灾害救灾开支及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的预备费,应当占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比例是:()A、1%2%B、1%3%C、2%4%D、3%5%参考答案:B63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除包括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外,还包括:OA、事件经过B、救援措施C、预警级别D、公共信息参考答案:C64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
19、挥机构的作用体现了:()A、以人为本,减少危害B、居安思危,预防为主C、统一领导,分级负责D、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参考答案:C65 .国务院和O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A、省级;B、地市级;C、县级;D、乡镇级;66 .根据有关突发事件的监测信息和风险评估结果,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确定相应预警级别,发布相关信息,采取相关措施的机制指:()A、突发事件监测机制B、突发事件预警机制C、应急处置机制D、社会动员与参与机制参考答案:B67 .应当对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周边环境开展
20、:()A、登记备案B、隐患排查C、调查整理D、监测监控参考答案:B68 .能够有效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避免社会财富的进一步浪费的手段是:()A、预防B、应急准备C、应急处置D、事后恢复与重建69 .根据发生的诱因、领域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突发事件分为:()A、自然性的突发事件和社会性的突发事件B、战争状态的突发事件和一般状态的突发事件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D、紧急状态和戒严参考答案:A70 .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主要原则”理解不正确的是:()A、公开透明的原则B、上行下效原则C、最小代价原则D、把突发事件的预防和控制放在突出位置的原则参考答案:B7L国家突发事件总体
21、应急预案的制定主体是:()A、国务院B、国务院各部门C、国务院办公厅D、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参考答案:A72 .有权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敏感词】察部【敏感词】队和民兵组织,参加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是:OA、国家主席B、国务院C、中央军【敏感词】事委员会D、国务院、中央军【敏感词】事委员会参考答案:D73 .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行政领导机关是:()A、国务院B、国务院常务会议C、国务院办公厅D、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参考答案:A74 .党政干部深入到突发事件的第一现场,到困难最大、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体现了:()A、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B、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突发事件应对法 2024 突发事件 应对 知识 考试 题库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69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