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专业基础及技能知识科目考试说明.docx
《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专业基础及技能知识科目考试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专业基础及技能知识科目考试说明.docx(8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二、专业基础及技能知识科目大学语文及应用文写作科目考试说明1经济学基础与应用科目考试说明5法律基础与法律实务科目考试说明13教育学及教学设计科目考试说明53高等数学及其应用科目考试说明59化学基础与分析检验科目考试说明63人体解剖学科目考试说明72管理学原理及应用科目考试说明89艺术概论与欣赏科目考试说明99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及应用文写作科目考试说明I.考试内容与要求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汉语基础知识、文学文化常识、阅读分析鉴赏和写作。主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等五种能力。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一、汉语基础知识该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在汉语文字、词汇、语法
2、、修辞、标点符号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能力。1 .理解现代汉语常用字词的含义,识记其读音和字形;2 .掌握汉语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双关、对偶、排比、夸张、通感、象征、反复、反问、设问);3 .掌握现代汉语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引号、冒号、破折号、问号、感叹号);4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识别古今词义不同的常用文言词语,识别常见的通假字和古今字;5 .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之、于、以、因、与、乎、所、其、而、且、乃、者、盖、焉)的含义及用法;6 .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特殊语法现象(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词类活用)。二、文学
3、文化常识1.识记附录1中所列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的基本信息。作家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时代、国别、代表作等;作品基本信息包括作者、时代、文体、基本内容等;文学流派基本信息包括时代、成员、代表作品、文学主张或风格特色等;7 .默写附录2中指定的篇目,根据要求默写出经典名句;8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三、阅读分析鉴赏(一)古代诗文阅读1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2 .分析古代诗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及情感内容;3 .掌握古典诗词中常用的抒情手法,鉴赏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二)现代文阅读1.整体感知作品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的主旨;4 .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5 .理解重点词语、句子在
4、文中的意义和作用;6 .辨析作品所属的文体类别,分析其文体特征;7 .分析并理解作品中的主要表现手法;8 .赏析作品中的文学形象,品味作品的语言特色;9 .理解并评价作品表现的思想内涵。四、写作(一)应用文写作具备常见应用文的写作能力。能够根据情境,选择恰当的文种。主要的文种包括公务文书中的通知、通报、请示、函,日常文书中的证明信、介绍信、自荐信、启事等。基本要求:主旨明确,条理清楚,格式规范,结构完整,表述得体。(二)普通文写作根据所给材料或者提示,运用适当的文体样式,撰写记叙类、议论类文章。基本要求:切合题意和文体要求,立意积极向上,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数不少于800
5、字。11.考试形式与题型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二、考试题型考试题型从以下类型中选择: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文言文翻译题、阅读分析题、写作题。III .参考书目徐中玉.应用文写作(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ISBN9787040450538.IV .附录附录1文学常识考查范围一、中国古代文学诗经;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左传;战国策;楚辞;贾谊过秦论;司马迁史记;建安风骨;诸葛亮出师表;王羲之兰亭集序;陶渊明;刘义庆世说新语;萧统昭明文选;初唐四杰;王勃滕王阁序;山水田园诗派;孟浩然;王维;边塞诗派;李白;杜甫;韩愈;刘禹锡陋
6、室铭乌衣巷;白居易;李商隐;杜牧;李煜;苏轼;辛弃疾;陆游;李清照;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豪放派;婉约派;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唐宋八大家;江西诗派;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元曲四大家;施耐庵水浒传;罗贯中三国演义;吴承恩西游记;汤显祖牡丹亭;归有光项脊轩志;蒲松龄聊斋志异;曹雪芹红楼梦;桐城派。二、中国现当代文学鲁迅;郭沫若;冰心;徐志摩;闻一多;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戴望舒;艾青;钱钟书围城;山药蛋派;荷花淀派;梁实秋雅舍;朦胧诗;汪曾祺大淖记事;贾平凹;路遥平凡的世界;史铁生我与地坛;余秋雨文化苦旅;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林语堂读书的艺术;
7、杨绛我们任;余华活着;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附录2背诵篇目王风黍离、邺风击鼓(诗经)九章橘颂(屈原)论语六则(为证以德、子游问孝、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己欲立而立人、贫而无谄、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庄子)东门行(乐府)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蒿里行(曹操)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陶渊明)蜀道难(李白)秋兴八首(其一)(杜甫)长恨歌(白居易)锦瑟(李商隐)渔歌子(张志和)卜算子咏梅(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8、)(马致远)牡丹亭游园(原来娓紫嫣红开遍)(汤显祖)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纳兰性德)沁园春长沙(毛泽东)再别康桥(徐志摩)乡愁(余光中)致橡树(舒婷)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经济学基础与应用科目考试说明I.考试内容与要求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微观部分含供求理论、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等。宏观部分含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衡量、国民收入的决定、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在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上,注重对经济学基本知识的分析、计算与运用能力的考查,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一、导论
9、1.考核知识点(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2)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发展(3)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5)怎样学习西方经济学2.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概念,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了解主要学派及其主要观点、代表人物。(2)理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理解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异同。(3)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前提假设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二、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考核知识点(1)需求理论(2)供给理论(3)市场均衡理论(4)弹性理论(5)供求分析的应用事例2 .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1)了解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弹性、支持价格、限制价格。(2) 了解需
10、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3) 了解其他需求弹性、弹性和收益的关系。(4)理解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影响供给量的其他因素。(5)理解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6)掌握需求规律、供给规律、市场均衡的变动。(7)掌握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分类、供给价格弹性及其分类。(8)熟练掌握需求弹性理论的应用及其计算。三、消费者选择1 .考核知识点(1)效用理论概述(2)无差异曲线(3)预算约束线(4)消费者均衡2 .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1) 了解效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消费者均衡。(2)理解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边际替代率、预算约束线的变动。(3)理解收入变动、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11、(恩格尔曲线、价格一消费扩展线)。(4)掌握边际效用及其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条件、消费者剩余。(5)熟练掌握消费者均衡的计算。四、企业的生产和成本1.考核知识点(1)企业(2)生产函数(3)短期生产函数(4)长期生产函数(5)短期生产成本(6)长期生产成本2.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1)了解企业和企业的其他目标,了解生产函数、短期和长期、生产三个阶段、边际技术替代率。(2)理解等产量曲线及其性质,理解等成本线、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规模经济及长期各类成本曲线的形状。(3)掌握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4)掌握机会成本、正常利润、经济利润、
12、规模报酬、规模经济的概念。(5)熟练掌握边际产量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本概念。五、完全竞争市场1 .考核知识点(1)企业收益、市场结构和利润最大化(2)完全竞争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3)完全竞争企业的短期均衡(4)完全竞争企业和市场的长期均衡2 .考核目的及基本要求(1) 了解市场结构的含义。(2)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行业特征。(3)掌握完全竞争的含义;完全竞争的个体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并说明厂商通过何种决策原则来实现这一目标;解释厂商收支相抵和停业的条件,以及它们与竞争市场的相关性;解释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的条件;完全竞争行业长期供给曲线含义。(4)熟练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利润最大化
13、的相关计算。六、不完全竞争市场1 .考核知识点(1)垄断、寡头、垄断竞争(2)价格歧视2 .考核目标及基本要求(1) 了解垄断、寡头、垄断竞争的概念和特征。(2) 了解价格歧视的概念、掌握厂商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3) 了解垄断的类型。七、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1 .考核知识点(1)垄断(2)外部性(3)收入分配中的不平等2 .考核目标及基本要求(1)理解市场失灵的原因。(2)掌握外部性对产量的影响,掌握公共物品和外部性之间的联系。(3)理解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概念。(4)掌握政府纠正市场失灵的措施。八、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1 .考核知识点(1) GDP及其核算(2) GNP.NNP、N
14、I、DPI(3)价格水平的衡量及其与通货膨胀的关系(4)失业及其衡量(5)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2 .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1) 了解宏观经济问题和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2)理解GDP的概念及核算GDP的基本方法;失业的含义及其衡量;GDP.CPl和失业率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3)掌握GDP的内涵及对GDP指标的评析;核算GDP的支出法;GDP与GNP、NNP、NLDPl的关系;GDP平减指数及其应用;CPl指数及其应用;通货膨胀的含义;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的关联;失业的类型。(4)熟练掌握核算国民收入。(5)对GDP指标的评析。九、短期国民收入决定:收入一支出模型1 .考核
15、知识点(1)国民收入决定的一般原理(2)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消费及消费函数、储蓄及储蓄函数(3)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投资及投资函数(4)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政府支出与税收(5)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国外需求(6)乘数理论2 .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1) 了解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的决定因素以及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2)掌握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及模型构建的思路与方法。(3)理解乘数原理及作用机制。(4)熟练掌握均衡国民收入、乘数的计算。十、短期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与AD曲线1 .考核知识点(1) IS曲线(2) 1.M曲线(3) ISLM模型(4) AD
16、曲线2 .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1) 了解IS曲线的含义,了解IS曲线斜率与移动的原因。(2) 了解LM曲线的含义,了解LM曲线移动的原因。(3) 了解AD曲线(总需求曲线)的含义,了解AD曲线(总需求曲线)变动的影响因素。(4)掌握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共同均衡决定产出水平与利率水平;了解IS曲线、LM曲线的移动对均衡产出与均衡利率的影响。十一、失业、通货膨胀1 .考核知识点(1)失业的宏观经济学解释(2)奥肯定律(3)通货膨胀(4)菲利普斯曲线(5)通货紧缩(6)滞胀2 .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1) 了解理解失业的涵义和类型。(2)理解失业的经济学解释以及影响。(3)理解通货膨胀的类型、成因及影响,
17、理解菲利普斯曲线的涵义及其政策含义。十二、宏观经济政策1 .考核知识点(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财政政策(3)货币政策(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 .考核目标和基本要求(1)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选择。(2)理解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概念。(3)熟练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具体工具及其运用。IL考试形式与题型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二、考试题型考试题型从以下类型中选择: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11L参考书目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编写组.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
18、019年9月.ISBN:9787040525533o2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西方经济学编写组.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ISBN:9787040525540o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法律基础与法律实务科目考试说明I.考试内容与要求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内容。主要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能力层次。具体内容与要求如下。第一部分习近平法治思想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一)识记1 .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2 .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政治方向3 .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
19、宏伟蓝图4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二)理解1.社会主义法治的显著优势2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新飞跃3 .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科学方法(一)识记1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主要内容2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逻辑理据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任务4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核心5 .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的区别与联系6 .在法治下推进改革(二)理解1 .党的领导是我国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法治最大的区别2 .依法保障人民权益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3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
20、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4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总抓手5 .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点6 .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7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8 .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三)应用1 .坚持和体现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2 .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3 .涉外法治工作的战略布局4 .推进法治专门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全过程各环节第二部分宪法一、宪法概论(一)识记1.宪法的概念6 .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二)
21、理解宪法的特征、分类(三)应用1 .我国宪法制定、宪法修改的主体和程序2 .我国宪法解释机关二、国家性质(一)识记1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显著特征、主要内容和形式(二)理解1 .国家性质的概念2 .政党制度的概念(三)应用1 .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2 .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三、经济制度(一)识记1 .我国宪法关于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规定2 .我国宪法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定(二)理解1 .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地位2 .我国宪法对于公共财产和公民合法私有财产的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江西省 普通高校 专业 基础 技能 知识 科目 考试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70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