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装饰工程施工规范标准详.doc
《水电装饰工程施工规范标准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电装饰工程施工规范标准详.doc(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 . . 一、电器施工的一般要求为保证电气装置配本规。本规适用于建筑物、构筑物中1KV与以下配线工程的施工与验收。1、 配线工程的施工应按已批准的设计图纸进行。当修改设计时,应经原设计单位同意,方可进行。2、 采用的器材与其运输和保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尚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3、 器材到达施工现场后,应按以下要求进行检查: 技术文件应齐全。 型号、规格与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的规定。4、 配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和国家现行标准与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5、 配线工程施工前,建筑工程应符合以下要求: 对配线工程施工有影响的模板、脚手架等应拆
2、除,杂物应清除。 对配线工程会造成污损的建筑装修工作应全部完毕。 在埋有电线保护管的大型设备基础模板上,应标有测量电线保护管引出口座标和高程用的基准点或基准线。6、 埋入建筑物、构筑物的电线保护管、支架、螺栓等预埋件,应在建筑工程施工时预埋。7、 预留孔、预埋件的位置和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应埋设牢固。8、 配线工程施工完毕后,应将施工中造成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孔、洞、沟、槽等修补完整。9、 电气线路经过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应装设两端固定的补偿装置,导线应留有余量。10、 电气线路沿发热体表面上敷设时,与发热体表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11、 电气线路与管道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
3、本规附录A的规定。12、 配线工程采用的管卡、支架、吊钩、拉环和箱体等黑色金属附件,均应镀锌或涂防腐漆。13、 配线工程中非带电金属部分的接地和接零应可靠。14、 配线工程的施工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的规定。15、 电源主导线和空气开关的选择与使用围(1)导线使用 2.5平方毫米塑铜线时,三根导线穿同一管时,可以带最大负载为4千瓦。插座面板不得小于10A,空开使用10A-20A。(照明开关使用断路器,插座开关使用漏电其保护器保护电流不大于30毫安时/0.1秒。)(2)导线使用4.0平方毫米塑铜线时,三根导线穿同一管时,可以带最大负载为7千瓦。插座面板不得小于
4、10A空开使用16A-32A。(照明开关使用断路器,插座开关使用漏电保护器其保护电流不大于30毫安时/0.1秒。)(3)导线使用6.0平方毫米塑铜线时,三根导线穿同一管时,可以带最大负载为10千瓦。空开使用20A-50A。(照明开关使用断路器,插座开关使用漏电保护器其保护电流不大于30毫安时/0.1秒。)(4)空调设备的电源导线截面不得低于4.0平方毫米的塑铜线,要设置独立的空气开关,插座面板不得低于16A。(插座开关使用漏电保护器其保护电流不大于30毫安时/0.1秒。)(5)电热水器等大功率设备的电源导线截面不得低于4.0平方毫米的塑铜线,要设置独立的空气开关,插座面板不得低于16A。(插座
5、开关使用漏电保护器其保护电流不大于30毫安时/0.1秒。)16、 弱电线路改造施工弱电线路是点到点的线路施工,禁止导线断点连接。网路线路长度不许超过80米。在布放前,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标明起始和终端位置以与信息点的标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17、 强弱电点位增加和移位的项目原主电源线路的导线对地绝缘阻值不得低于0.5兆欧。原有导线的截面必须与负载相匹配,在独立的一个电源回路中不要过多增加电源插座和其它功能点位,遵循导线载流量的要求,禁止超负载运行。 18、 强电点位移位时必须遵守以下技术要求:(1)可检修的接线盒接线盒原有导线与新做导线连接时,必须检查原导线是否机械损伤,并进行导线绝
6、缘阻值测试,管口处必须做防护口处理防止导线损伤。导线线头连接时,所带负载功率在不大于3KW时情况下,可已使用导线连接器进行导线连接。如果负载大于3KW时,禁止使用导线连接器进行导线连接,导线连接必须涮锡处理。(2)封闭的接线盒时(不可检修的)接线盒原有导线与新做导线连接时,必须检查原导线是否机械损伤,并进行导线绝缘阻值测试,管口处必须做防护口处理防止导线损伤。导线连接必须做涮锡处理。在封闭接线盒时盒禁止使用可燃物体进行填充,接线盒做好防潮、防水处理。(3)接线盒移位墙体不能开槽时接线盒原有导线与新做导线连接时,必须检查原导线是否机械损伤,并进行导线绝缘阻值测试,管口处必须做防护口处理防止导线损
7、伤。选用导线时必须使用双层保护的护套线(RVV),禁止使用塑铜线(Bv),导线连接必须做涮锡处理。在封闭接线盒时盒禁止使用可燃物体进行填充,接线盒做好防潮、防水处理。19、 弱电点位禁止移位,导线禁止断点连接,如果客户强力要求弱电点位必须移位不更换导线时必须要求客户出具书面文件。回路20、 强电主电源回路合理划分60-80平米的房子,主电源电路划分不得小于5-6个回路,(根据负载设置,照明1-2回路,普通插座1-2回路,厨房插座1-2回路,空调1-2回路,大功率设备(热水器、浴霸等)要单独设置回路。)80-120平米的房子,主电源电路划分不得小于6-8个回路,(多楼层照明回路,每层照明根据负载
8、设置1-2回路,普通插座2-3回路,厨房插座2-3回路,空调1-2回路,大功率设备(热水器、浴霸等)要单独设置回路。)120-220平米的房子,主电源电路划分不得小于7-10个回路,(多楼层照明回路,每层根据负载设置1-2回路,平层照明回路2-3回路,普通插座3-4回路,厨房插座2-3回路,卫生间插座单独回路,空调1-2回路,大功率设备(热水器、浴霸等)要单独设置回路。)220-350平米的房子,主电源电路划分不得小于10-14个回路,(多楼层照明回路,每层根据负载设置1-2回路,平层照明2-3回路,普通插座3-4回路,厨房插座2-3回路,卫生间插座1-2回路,空调2-3回路,大功率设备(热水
9、器、浴霸等)要单独设置回路。)配管一般规定21、 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与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22、 当线路暗配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应减少弯曲。23、 埋入建筑物、构筑物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24、 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宜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25、 电线保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26、 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27、 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以下规定: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
10、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4倍。当线路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28、 当电线保护管遇以下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接线盒或拉线盒,且接线盒或拉线盒的位置应便于穿线: 管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 管长度每超过20m,有一个弯曲。 管长度每超过15m,有二个弯曲。29、 垂直敷设的电线保护管遇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增设固定导线用的拉线盒:30、 管导线截面为50mm2与以下,长度每超过30m。31、 管导线截面为7095mm2,长度每超过20m。32、 管导线截面为120240mm2,长度每超过18
11、m。33、 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保护管,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径的1燉2。34、 在TNS、TNCS系统中,当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盒(箱)、塑料电线保护管、塑料盒(箱)混合使用时,金属电线保护管和金属盒(箱)必须与保护地线(PE线)有可靠的电气连接。钢管敷设35、 潮湿场所和直埋于地下的电线保护管,应采用厚壁钢管或防液型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干燥场所的电线保护管宜采用薄壁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36、 钢管的壁、外壁均应作防腐处理。当埋设于混凝土时,钢管外壁可不作防腐处理;直埋于土层的钢管外壁应涂两度沥青;采用镀锌钢管时,锌层剥落处应涂防腐漆。设计有特殊要
12、求时,应按设计规定进行防腐处理。37、 钢管不应有折扁和裂缝,管应无铁屑与毛刺,切断口应平整,管口应光滑。38、 钢管的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39、 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燉2;连接后,其螺纹宜外露2.3扣。螺纹表面应光滑、无缺损。40、 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套管采用焊接连接时,焊缝应牢固严密;采用紧定螺钉连接时,螺钉应拧紧;在振动的场所,紧定螺钉应有防松动措施。41、 镀锌钢管和薄壁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或套管紧定螺钉连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42、 钢管连接处的管表面应平整、光滑。43、 钢管与盒(箱)或设备的
13、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44、 暗配的黑色钢管与盒(箱)连接可采用焊接连接,管口宜高出盒(箱)壁35mm,且焊后应补涂防腐漆;明配钢管或暗配的镀锌钢管与盒(箱)连接应采用锁紧螺母或护圈帽固定,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端螺纹宜外露锁紧螺母23扣。45、 当钢管与设备直接连接时,应将钢管敷设到设备的接线盒。46、 当钢管与设备间接连接时,对室干燥场所,钢管端部宜增设电线保护软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后引入设备的接线盒,且钢管管口应包扎紧密;对室外或室潮湿场所,钢管端部应增设防水弯头,导线应加套保护软管,经弯成滴水弧状后再引入设备的接线盒。47、 与设备连接的钢管管口与地面的距离宜大于200mm。48、 钢管的
14、接地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49、 当黑色钢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的两端应焊接跨接接地线或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50、 镀锌钢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的跨接接地线宜采用专用接地线卡跨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51、 安装电器的部位应设置接线盒。52、 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表2.2.8的规定;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150500mm。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表2.28敷 设 方 式钢 管 种 类钢 管 直 径 (mm)15202532405065以上管 卡 间 最 大 距 离 (m)吊架、支架或沿墙敷设厚壁钢管1.52.02.53.5
15、薄壁钢管1.01.52.0-金属软管敷设53、 钢管与电气设备、器具间的电线保护管宜采用金属软管或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54、 金属软管的长度不宜大于2m。55、 金属软管应敷设在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干燥场所,且不应直埋于地下或混凝土中。当在潮湿等特殊场所使用金属软管时,应采用带有非金属护套且附配套连接器件的防液型金属软管,其护套应经过阻燃处理。56、 金属软管不应退绞、松散,中间不应有接头;与设备、器具连接时,应采用专用接头,连接处应密封可靠;防液型金属软管的连接处应密封良好。57、 金属软管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软管外径的6倍。 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1m,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的距
16、离宜为300mm。 与嵌入式灯具或类似器具连接的金属软管,其末端的固定管卡,宜安装在自灯具、器具边缘起沿软管长度的1m处。 金属软管应可靠接地,且不得作为电气设备的接地导体。塑料管敷设58、 保护电线用的塑料管与其配件必须由阻燃处理的材料制成,塑料管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m的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标。59、 塑料管不应敷设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60、 塑料管管口应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应采用插入法连接;连接处结合面应涂专用胶合剂,接口应牢固密封,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管与管之间采用套管连接时,套管长度宜为管外径的1.53倍;管与管的对口处应位于套管的中心。 管与器件连接时,插入
17、深度宜为管外径的1.11.8倍。 硬塑料管沿建筑物、构筑物表面敷设时,应按设计规定装设温度补偿装置。 明配硬塑料管在穿过楼板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应采用钢管保护,其保护高度距楼板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直埋于地下或楼板的硬塑料管,在露出地面易受机械损伤的一段,应采取保护措施。 塑料管直埋于现浇混凝土,在浇捣混凝土时,应采取防止塑料管发生机械损伤的措施。 塑料管与其配件的敷设、安装和煨弯制作,均应在原材料规定的允许环境温度下进行,其温度不宜低于15。 塑料管在砖砌墙体上剔槽敷设时,应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61、 明配硬塑料管应排列整齐,固定
18、点间距应均匀,管卡间最大距离应符合表2.4.10的规定。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为150500mm。硬塑料管管卡间最大距离(m)表2.4.10敷 设 方 式管 径 (mm)20与以下254050与以上吊架、支架或沿墙敷设1.01.52.062、 敷设半硬塑料管或波纹管宜减少弯曲,当直线段长度超过15m或直角弯超过三个时,应增设接线盒。配线一般规定63、 配线所采用的导线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不同敷设方式导线线芯的最小截面应符合本规附录B的规定。64、 配线的布置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室外绝缘导线与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本规附
19、录C的要求;室、室外绝缘导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本规附录D的要求;室、室外绝缘导线与地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本规附录E的要求。65、 导线的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当设计无特殊规定时,导线的芯线应采用焊接、压板压接或套管连接。 截面为10mm2与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和单股铝芯线可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截面为2.5mm2,与以下的多股铜芯线的线芯应先拧紧搪锡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多股铝芯线和截面大于2.5mm2的多股铜芯线的终端,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应焊接或压接端子后再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熔焊连接的焊缝,不应有凹陷、夹渣、断股、裂缝与根部未焊合的缺陷;焊缝的外形尺寸
20、应符合焊接工艺评定文件的规定,焊接后应清除残余焊药和焊渣。 锡焊连接的焊缝应饱满,表面光滑;焊剂应无腐蚀性,焊接后应清除残余焊剂。 压板或其他专用夹具,应与导线线芯规格相匹配;紧固件应拧紧到位,防松装置应齐全。 套管连接器和压模等应与导线线芯规格相匹配;压接时,压接深度、压口数量和压接长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 剖开导线绝缘层时,不应损伤芯线;芯线连接后,绝缘带应包缠均匀紧密,其绝缘强度不应低于导线原绝缘层的绝缘强度;在接线端子的根部与导线绝缘层间的空隙处,应采用绝缘带包缠严密。 在配线的分支线连接处,干线不应受到支线的横向拉力。 瓷夹,瓷柱、瓷瓶、塑料护套线和槽板配线在穿过墙壁或隔墙
21、时,应采用经过阻燃处理的保护管保护;当穿过楼板时应采用钢管保护,其保护高度与楼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8m,但在装设开关的位置,可与开关高度相同。 入户线在进墙的一段应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500V的绝缘导线;穿墙保护管的外侧,应有防水弯头,且导线应弯成滴水弧状后方可引入室。 在顶棚由接线盒引向器具的绝缘导线,应采用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或金属软管等保护,导线不应有裸露部分。 塑料绝缘导线和塑料槽板敷设处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15。66、 明配线的水平和垂直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1.8的规定。67、 当配线采用多相导线时,其相线的颜色应易于区分,相线与零线的颜色应不同,同筑物、构筑物的导线,其颜色选择应统一;保
22、护地线(PE线)应采用黄绿颜色相间的绝缘导线;零线宜采用淡兰色绝缘导线。明配线的水平和垂直允许偏差表3.1.8配线种类允许偏差(mm)水平垂直瓷夹配线55瓷柱或瓷瓶配线105塑料护套线配线55槽板配线5568、 配线工程施工后,应进行各回路的绝缘检查,绝缘电阻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有关规定,并应作好记录。69、 配线工程施工后,保护地线(PE线)连接应可靠。对带有漏电保护装置的线路应作模拟动作试验,并应作好记录。管穿线70、 对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其额定电压不应低于500v。71、 管穿线宜在建筑物抹灰、粉刷与地面工程完毕后进行;穿线前,应将电线保护管的积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电 装饰 工程施工 规范 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