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苏轼的诗意人生.docx
《教育论文:苏轼的诗意人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苏轼的诗意人生.docx(3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育论文:苏轼的诗意人生摘要人生短促,如何才能使“生年不满百”的一生更加丰富且具有意义?人生多变,除了生老病死的自然演变之外,还有顺逆交替、祸福无常的人事变迁,如何才能在变化莫测的一生中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苏轼一生中既遭遇了宦海中的大起大落,也经历了人事上的悲欢离合,他究竟是如何对待人生的呢?本文从立足于性情的道德观、重视实践的认识论、愉快的生活态度、平易近人的智者、苏轼的精神家园等五个层面对此加以论述,并指出苏轼对后人有着巨大的的启迪,有助于后人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和诗意。关键词苏轼;人生;道德观;认识论;生活态度;智者;精神家园人生短促,如何才能使“生年不满百”的一生更加丰富且具有意义?人生
2、多变,除了生老病死的自然演变之外,还有顺逆交替、祸福无常的人事变迁,如何才能在变化莫测的一生中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对于这两个问题,历代的哲人无不绞尽脑汁进行探讨,并给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儒家主张以“立德、立功、立言”的事业建树来实现人生的不朽,从而达到人生意义的最大值。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以顺应自然的态度追求长生,从而享受生命的最大值。宗教家则以幻想的方式来对待人生:道教既希望保持人间的物质享受,同时又追求白日飞升的仙境。佛教则主张离弃人世,以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脱离苦海而归于西天极乐世界。在现实世界中,人们更是以形形色色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墨翟为了有利于天下不惜磨顶放踵,杨朱却主张“拔一毛而利天
3、下,不为也”。屈原自沉汨罗以杀身成仁,张仪却朝秦暮楚绝无操守。颜回在陋巷中箪食瓢饮自得其乐,石崇却在金谷园里画卵雕薪犹嫌不足。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主父偃却以“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的心态追求富贵。诸葛亮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来建功立业,马少游却认为优游乡里即足以了此一生。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上,冯道却“历五朝、事十帝”且自号“长乐老”。那么,对于人生的两大问题,苏轼给出了什么答案呢?苏轼一生中历尽坎坷,阅尽沧桑,他既遭遇了宦海中的大起大落,也经历了人事上的悲欢离合,他究竟是如何对待人生的呢?一、立足于性情的道德观苏轼的人生观非常复杂,举凡儒、道、释各家思想中
4、的合理因素,他不但兼收并蓄,而且融会贯通。但是苏轼的人生观又非常独特,“三教合一”不是他思考人生的终点,而只是其起点,他的人生观是自成一家的。苏门弟子秦观曾在给傅彬老的一封信里高度评价苏轼的人生观:“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其次则器足以任重,识足以致远。至于议论文章,乃其与世周旋,至粗者也。阁下论苏氏而其说止于文章,意欲尊苏氏,适卑之尔!”这话深中肯繁,秦观真不愧是苏轼的入室弟子。苏轼曾在祭龙井辩才文中明白地揭示他对“三教合一”的态度:“孔老虽异,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交攻。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由于这是一篇吊祭僧人的文章,所以对佛家说得更多一点,其实苏轼的人生观首
5、先是立足于儒家思想的,尤其是在关于人生的意义等重大问题上,苏轼的价值判断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而发展起来。苏轼曾耗费心血撰写了易传、书传和论语说这三部经学著作,其中有大量关于人生观的表述。苏轼生活在一个特别重视易学研究的学术环境里。北宋是一个变古疑经的思潮此起彼伏的时代,宋以前能从思辩的角度研究周易的学者寥若晨星,而入宋以后,易学研究即蔚然成风,在苏轼的同时代人中间,欧阳修、司马光、张载、程颐、刘牧等人都写有易学专著,学者们热切地期望着从古老的周易中阐发出新的义理来。苏轼生长的蜀地更是易学特盛的地区,易学又是苏轼的家学,苏洵专心治易,对爻象中刚柔顺逆之理深有心得,可惜未及成书,临终时嘱咐苏轼兄弟继
6、承遗志完成此书。苏轼在凤翔的诗中有“易可忘忧家有师”的句子,就是指苏洵治易而言。苏轼的易传后来成为易学史上的重要著作,清人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指出其主要特色是“多切人事”,确实,此书多方面地表达了苏轼关于社会与人生的思考,而不是拘泥于抽象地谈论哲学理念。例如关于“阴阳”与“道”等形而上的概念,苏轼说:“阴阳果何物哉?虽有娄旷之聪明,未有得见其仿佛者也。阴阳交然后生物,物生然后有象,象立而阴阳隐矣。凡可见者皆物也,非阴阳也。然谓阴阳为无有可乎?虽至愚知其不然也。物何自生哉?是故,指生物而谓之阴阳,与不见阴阳之仿佛而谓之无有者,皆惑也。圣人知道之难言也,故借阴阳以言之,日一阴一阳谓之道J虽然此说受
7、到朱熹等人的批评,但是它说理明白易懂,而且稍一涉及深奥的概念后立即返回具体的事物,正是苏轼谈易的特色。再如关于如何治理国家,苏轼认为:“世之方治也,如大川安流而就下。及其乱也,溃溢四出而不可止。水非乐为此,盖必有逆其性者。泛溢而不已,逆之者必衰,其性必复,水将自择其所安而归焉。古之善治者,未尝与民争,而听其自择然后从而道之J这正是苏轼反对王安石剧烈变法的政治观点的哲学依据,而其说理是多么的简明、畅达!苏轼在易传中阐述得最深刻的是关于性情的内容。他说:“君子日修其善,以消其不善。不善者日消,有不可得而消者焉。小人日修其不善,善者日消,亦有不可得而消者焉。夫不可得而消者,尧舜不能加焉,桀纣不能亡焉
8、,是岂非性也哉!君子之至于是,用是为道,则去圣不远矣!情者,性之动也。溯而上,至于命;沿而下,至于情,无非性者。性之与情,非有善恶之别也。方其散而有为,则谓之情耳。命之与性,非有天人之辨也。至其一而无我,则谓之命耳。”在苏轼看来,命是由性上溯的抽象存在,情却是由性顺势而下的自然发动,所以情就是具体可感的性,其间并无善恶之别。既然情出于性,那么情外无性,性外无情,也就是理所当然的结论了。苏轼所谓的性情其实不是它物,正是人们出于自然的种种欲求,他在扬雄论中说:“人生莫不有饥寒之患、牝牡之欲,今告乎人曰:饥而食,渴而饮,男女之欲,不出于人之性也。可乎?是天下知其不可也。圣人无是,无由以为圣。而小人无
9、是,无由以为恶。圣人以其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御之而之乎善,小人以是七者御之而之乎恶。由此观之,则夫善恶者,性之所能之,而非性之所能有也。且夫言性者,安以其善恶为哉!”苏轼认为人们的自然欲求是圣人、小人所共有的,不同的仅是人们“御之”的态度或方法,所以性情本身是无所谓善恶的,只有在具体的表现中才能体现为或善或恶。苏轼还认为礼也是本于情的,他特地写了一篇礼以养人为本论来阐述他的思想:“夫礼之初,缘诸人情。因其所安者,而为之节文。凡人情之所安而有节者,举皆礼也。则是礼未始有定论也。然而不可以出于人情之所不安,则亦未始无定论也。执其无定以为定论,则途之人皆可以为礼。“他还尖锐地批评后世腐儒拘泥于繁文缚节
10、的礼学思想今儒者之论则不然,以为礼者,圣人之所独尊,而天下之事最难成者也。牵于繁文,而拘于小说,有毫毛之差,则终身以为不可。论明堂者,惑于考工、吕令之说;议郊庙者,泥于郑氏、王肃之学。纷纷交错者,累岁而不决。或因而遂罢,未尝有一人果断而决行之。此皆论之太详而畏之太甚之过也。”若与苏轼讥讽程颐在司马光丧礼上的举止的言论相对照,便可看出苏轼的见解是一以贯之的,他对程颐的嘲讽并非一时冲动的产物。正因苏轼把情看作人类最根本的自然属性,所以在他的人生观价值体系中,情感就具有最基本、最重要的本体论的意义。在苏轼看来,政治理想也好,人伦道德也好,都应根于人情,而不应违背人情。苏轼认为儒家经典都是本于人情的,
11、他在诗论中说:“夫六经之道,惟其近于人情,是以久传而不废。”他在中庸论中也说:“圣人之道,自本而观之,则皆出于人情。”即使在议论朝政的奏章中,苏轼也表现出重视人情的思想特征,正如曾国藩所云:“古今奏议,推贾长沙、陆宣公、苏文忠三人为超前绝后。余谓长沙明于利害,宣公明于义理,文忠明于人情。”在乌台诗案中受到御史们追究的苏轼文章中有一篇灵璧张氏园亭记,国子博士李宜之检举此文中有“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的话,并指责苏轼“教天下之人无尊君之义,亏大忠之节”。李宜之所云当然是断章取义、深文周纳,但是苏轼的这两句话确实不大符合当时一般人的观念:士人当然应该出仕以实现忠君报
12、国的理想,怎么可以“不必仕,不必不仕”呢?其实苏轼完全是从其性情论出发来立论的,既然性情是人类最根本、最自然的属性,那么只有符合性情的举动才是合理的,否则的话只能是矫情伪饰或屈己从人,那就无法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了。所以苏轼认为出仕与否,也应该顺应自己的性情:“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可惜世人不明这个道理,所以不能正确地对待出仕或不仕,苏轼接着说:“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犯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蹉步市朝之上,闭门而
13、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他所以推崇张氏的做法,就是因为他们或仕或隐,无不顺应其真性情,于是出仕则能从容、安详,隐居则能优游、逍遥,这样就与仕则躁进、隐则颓放的不良倾向绝缘了。如果与苏轼一生的行为相对照,就可看出上述言论几乎是苏轼的“夫子自道”。从表面上看,苏轼的性情论与儒家的传统观念如出一辙,礼记礼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但是儒家又认为应抑制这种欲念,当告子声称“食、色,性也”时,孟子即不以为然。在孟子的整个理论体系中,他也是否认这个判断的,他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
14、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在孟子看来,人们的种种欲望虽是出于人之本性,但是它们应该受到“命”的制约,所以不能称之为“性:只有仁义道德才是合于“命”的,所以它们反而应被视为“性二所以孟子的性善说其实是以后天的道德规范置换了内在于人的自然本性,这种观点的出发点当然是为了证明仁政的合理性,但是它在逻辑上也完全可以导致南辕北辙的结果,从而与荀子的“性恶论”殊途同归。程朱理学所揭蕖的“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正是与孟子一脉相承的。苏轼则与之分道扬镶,他再三强调人的本性就是出于自然的真实情感,而道德也应是立足于人的性情再作向上一路的追求,
15、他在易传中指出:“道者,其所行也。德者,其行而有成者也。理者,道德之所以然,而义者,所以然之说也。君子欲行道德,而不知其所以然之说,则役于其名而为之尔。夫苟役于其名而不安其实,则小大相害,前后相陵,而道德不和顺矣。譬如以机发木偶,手举而足发,口动而鼻随也。此岂若人之自用其身,动者自动,止者自止,曷尝调之而后和,理之而后顺哉!是以君子贵性与命也。欲至于性命,必自其所以然者溯而上之。”的确,如果像孟子那样强调仁义道德才是人的本性,那么必然会导致以道德来制约情感的结果,由此得到的“性善”其实已是第二性的、外在于人心的,从而不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及至程、朱等人,便必需用“天理”来压抑甚至消灭“人欲”了。
16、而像苏轼那样把道德视为从人的真情实感出发“溯而上之”的结果,才可能是自然发生的,从而具有本体论的意义。试将程颐、朱熹等理学家与苏轼的行为进行对照,便会觉得程、朱等人都是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学究,与他们一再标榜的“莺飞鱼跃”的境界尚有不小的差距。苏轼曾讥刺程颐等人说:“何时打破这敬字?朱熹抓住此语大加诘责,其实这不但体现出二者不同的行为表现,而且说明双方的道德观的逻辑起点也是不同的。苏轼平生的举止潇洒自在、无拘无束,即使在面折廷争或颠沛流离之际也不乏活泼生动的精神风貌,然而他在道德追求上所达的高度却丝毫不逊于程、朱。黄庭坚赞扬苏轼“逢世爱憎怡怡,立朝公忠炯炯”,可谓知言。而黄庭坚教导子弟的一番话
17、:“视其平居,无以异于俗人,临大节而不可夺,此不俗人也J也可视作苏轼的道德观的一个注脚。清人张问陶称赞苏轼说:“宋时多拘儒,惟公有生气。“这颇可代表多数后人对苏轼人格境界的体认。二、重视实践的认识论苏轼重视实践,不尚空谈。他偶然也会论及虚幻,例如在黄州时曾让别人以“姑妄言之”的态度来谈神说鬼,但那只是穷极无聊时以此消磨时间而已,所以他自己的态度也就是“姑妄听之”,并不当真。苏轼不承认世间有“生而知之”的圣人,他认为一切知识和才能都必需来自实践。他在日喻中用两个寓言来说明这个道理:天生目盲的人当然无从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他不具备用于实践的视觉器官,即使其他人想方设法为他讲解太阳的状态,也不
18、可能使他获得正确的知识。同样,生于南方水乡的人自幼与水打交道,丰富的实践使他们熟知水性。北方少水,那里的勇士即使心无畏惧,且向水性好的人打听过潜水经验,但由于他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入水即溺。苏轼认为那些不重实践而徒尚空谈或浅尝辄止不求精进的人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知识,更不用说博大精深的“道”了。苏轼对待各家的学说也取类似的态度,就是重视切合实际、有益于世事的理论,反对谈空说有的清谈,他写信给刘巨济说:“近时士人多学谈理空性,以追世好,然不足深取J苏轼任杭州通判时,与知州陈襄(字述古)交好,两人都爱好禅学,但苏轼只取禅学中有益于人生修养的内容,陈述古却专喜那些玄妙虚空的禅理,两人格格不入。苏轼在给毕
19、仲举的信中回忆这段往事说:“若世之君子所谓超然玄悟者,仆不识也。往时陈述古好论禅,自以为至矣,而鄙仆所言为浅陋。仆尝语述古: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是啊,龙肉固然难得,或许真为人间之绝味,但是谁有机会一尝其味呢?庄子曾说过朱泮漫学屠龙之术的故事,此人耗费千金去学屠龙之术,但是“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因为世间根本无龙可屠。苏轼的说法也许正是从庄子而来,他认为与其空谈子虚乌有的龙肉,不如饱吃实实在在的猪肉。也就是说与其沉溺于玄虚奥妙而不切实际的高论,不如掌握浅显而实用的学说并付诸实践为好。苏轼还指出繁复庞杂的
20、阐释丝毫无益于某种思想的价值,他发现西晋的袁宏在后汉纪中所叙述的佛教道理十分简洁,于是推导出一个结论:“此殆中国始知有佛时语也。虽若浅近,而大略具是矣。野人得鹿,正尔煮食之矣。其后卖与市人,遂入公庖中,馔之百方。鹿之所以美,未有丝毫加于煮食时也!”正因重视实践,苏轼对于各家的思想学说都采取循名责实的态度而不尚虚名。苏轼曾与宋宝国进行过一次有趣的交谈。宋宝国非常推崇王安石的华严经解,并认为王安石所以只取华严经八十卷中的一卷作解,是相中了此卷所载皆“佛语”,而它卷则为“菩萨语二苏轼诘问宋宝国,如果把几句佛语置于菩萨语中,或反过来把几句菩萨语置于佛语中,你能分辨出来吗?宋回答说不能。苏轼说,不但你不
21、能,连王安石也不能。于是苏轼讲了一个故事:“予昔在岐下,闻汾阳猪肉至美,遣人置之。使者醉,猪夜逸,置它猪以偿,吾不知也。而与客皆大诧,以为非他产所及。已而事败,客皆大惭。”苏轼用他的亲身经历说明,世人经常会徒尚虚名而不求其实,而且身陷谬误仍毫无知觉,因为这种谬误会受到虚假名义的掩盖。苏轼所以能对诸家思想作出实事求是的取舍而不受虚名的误导,除了他天才卓牵、长于思辨的先天因素外,其重视实践的人生态度也是重要原因。苏轼在人生实践中旗帜鲜明地体现了上述理论倾向。苏轼的政治主张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子由说苏轼“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确为的论。其实苏轼也像所有的儒者一样,把传说中的尧舜禹
22、三代视为最高的治世典范,他在儒者可与守成论中说:“禹、汤、文、武之威德,亦儒者之极功,而陆贾、叔孙通之流,盖儒术之粗也J然而在现实政治中,苏轼并不奢谈尧舜,无论是向神宗上书,还是为哲宗进讲,他谈论得最多的还是汉、唐以来明君良相的事迹。他还把陆贽的奏议编集进呈,让哲宗作为行政之典范。众所周知,所谓尧舜之世其实只是儒家根据他们的政治理念而虚构出来的理想境界,正像古希腊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一样。不同的是古希腊人崇拜诸神,又偏爱哲学,所以柏拉图虚构的“理想国”是由诸神与哲学家共同统治的;中国的先民不语怪力乱神,又重视史学,故而儒家虚构的尧舜之世带有信史化的倾向。服膺儒学的苏轼当然认同尧舜之治的理想,
23、但他在实践中却把切实可行的汉、唐治世经验视为真正的典范。正因如此,苏轼虽然对道家、佛家都有相当的好感,但是他在涉及政治时却只取二氏与儒家相通的部分,对那些玄妙空虚的教义及繁琐的清规戒律则弃之若敝屣。苏轼在六一居士集叙中指出:“自汉以来,道术不出于孔氏,而乱天下者多矣。晋以老庄亡,梁以佛亡,莫或正之。”又指责时弊说:“欧阳子没十有余年,士始为新学,以佛老之似,乱周孔之真,识者忧之。”苏轼对当时士大夫沉溺于佛老的思想状态持严厉的批判态度,他在议学校贡举状中说:“今士大夫至以佛老为圣人,鬻书于市者,非庄老之书不售也。读其文,浩然无当而不可穷。观其貌,超然无著而不可挹。岂此真能然哉?盖中人之性,安于放
24、而乐于诞耳。使天下之士,能如庄周齐死生,一毁誉,轻富贵,安贫贱,则人主之名器爵禄,所以砺世摩钝者,废矣。陛下亦安用之?而况其实不能,而窃取其言以欺世者哉!”他还尖锐地批评佛教徒沉溺于清规戒律和无稽空言而无益于世的行为,甚至在一篇为佛寺所作的中和胜相院记中说:“佛之道难成,言之使人悲酸愁苦。其始学之,皆入山林,践荆棘蛇虺,袒裸雪霜。或到割屠脍,燔烧烹煮,以肉饲虎豹鸟乌蚊蜗,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年而后成。其不能此者,犹弃绝骨肉,衣麻布,食草木之实,昼日力作,以给薪水粪除,暮夜持膏火薰香,事其师如生。务苦瘠其身,自身口意莫不有禁,其略十,其详无数。终身念之,寝食见之,如是,仅可以称沙门比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论文 诗意 人生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7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