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力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与图示(教师版).docx
《22力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与图示(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力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与图示(教师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讲练22力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示意图与图示1.力的单位和概念【知识点的认识】(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前者是施力物体,后者是受力物体。如马拉车时,马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2)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单独存在;只要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我们平常所说,物体受到了力,而没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是存在的,不管是直接接触的物体间的力的作用,还是非接触的物体间的力的作用。也不管是宏观物体间力的作用,还是微观物体间力的作用,都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3)力的作用: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
2、提、压、排斥、吸引等叫做力的作用。(4)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这是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伊萨克牛顿而命名的。【命题方向】从力的定义方面出题,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找出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是本知识点的命题方向。例1: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好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作用在物体上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力是不会单独存在的,所以A正确;B、力是改变物
3、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既能使物体发生形变,也能改变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所以B正确;C、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所以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选项ClH确;D、两个磁铁尽管没有接触,两个磁极间仍然有磁力作用。空中飞翔的小鸟仍受重力作用,所以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综合性很强,既考查了学生对力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考查了对力的作用效果和力作用的相互性的理解和掌握。这是学习物体受力分析的基础,同学们应联系实际,认真分析和领会。例2: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A.地球B.水桶C.绳子D.手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4、分析拉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就可以得出答案来。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拉力是绳子和手之间的相互作用。受力物体是手,施力物体是绳子。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找到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解题方法点拨】(1)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用手提水桶;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和铁钉相隔一定距离也会有吸引力。(2)在分析物体受力时,一定要找出施力的物体,如果没有施力体,这个力就不存在。如:正在空中向前飞行的子弹,受到重力和空气的阻力,地球和空气是施力体,子弹是受力体。有人说,因为子弹正在向前飞行,所以它还应受到一个向前的推力作用,这是不对的,因为找不出推
5、力的施力物体。一.力的单位和概念(共2小题)1 .人从高处往下跳时,为了防止受伤,一般都是脚掌先着地,然后屈膝下蹲。这是为了()A.减小脚与地面的作用时间B.减小脚与地面接触面积C.增大人对地面的压强,使人站得更稳D.延长停下时间,减小地面对人脚作用力答案与解析:人在和地面接触时,人的速度减为零,由动量定理可知(F-mg)t=ZXmv;脚掌先着地,然后屈膝下蹲可以增加人着地的时间,可以减小动量的变化率,故减小受到地面的冲击力。故选:D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用力把乙推到,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只有有生命或是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
6、不会施力C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也是施力物D.大小两物体相互作用时,大物体对小物体的作用力一定比小物体对大物体的作用大答案与解析: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此选项错误;B、无论有无生命或有无动力,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此选项错误;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在施加力的同时,一定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此选项正确;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此选项错误。故选:Co2.力的作用效果【知识点的认识】(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一是指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发生了改变.如物体从快到慢、
7、从慢到快、从静止到运动和从运动到静止都是速度大小在改变;二是指物体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如左转弯、右转弯等都是说明其运动方向在改变;三是指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了改变.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并不是说物体只要受力,其运动状态就一定要改变,“可以”不是“一定”.(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用手拉弹簧使弹簧变长了;揉面时,面团形状不断变化;刀片能划破纸等,都表面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命题方向】生活中力的作用效果的现象有哪些,判断其是改变运动状态还是形状都是中考的命题方向例1: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8、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D.用力把铅球推出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解: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橡皮泥的形状发生变化,所以选项A属于力改变物体的形状;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速度在减小,所以选项B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苹果受重力竖直下落,苹果在重力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快,所以选项C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用力把铅球推出,铅球在重力作用下,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在发生改变,所以选项D属于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力的这两个作用效
9、果有明显的不同,比较容易辨别.例2:下列事例中,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是()A.紧急刹车B.骑自行车加速前进C.做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球员后,运动方向发生改变D.两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分析: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物体的形变包括:形状的变化和体积的变化.解:A、紧急刹车时,刹车皮和轮胎内圈之间的摩擦力使轮胎由运动变为静止,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B、骑自行车加速运动,对自行车施加的作用力改变了自行车的运动速度,速度的改变是运动状态改变的一种;C、运动方向的改变就是运动状态改变的种;D、两手对竹条的作用力是竹条的形状变弯了.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是一道基础题.【
10、解题方法点拨】(1) 一个物体只要发生了运动状态的改变或形状的改变,这个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2) 一个物体若受到了力的作用,则物体要么改变了形状,要么改变了运动状态,要么两者都发生了改变,要根据题意判断是哪一种情况,不能盲目地下结论.二.力的作用效果(共5小题)3 .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C.力可
11、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答案与解析: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小铁球具有惯性,而不是受到向前的作用力,故A错误;B、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磁铁对小铁球有作用力,故B错误;C、铁球受到磁铁吸引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故C正确;D、尽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但不能从题干提供的信息得出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的结论,故D错误;故选:Co4 .如图所示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图a、c;其中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图b、d(均填写字母)。答案与解析:踢球、头球攻门、打球时都改变了球
12、的运动状态,故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图a.c;熊猫弄弯竹子和手把气球捏瘪都是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图b、do故本题答案为:a、c;b、do5 .千古神话“嫦娥奔月”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卫星在太空多次通过喷射燃气实现变轨(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实际上是运用了物理学中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理。在绕月飞行的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嫦娥一号”卫星是运动(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答案与解析:卫星是在火箭里头的,也就是说火箭包括里面的卫星是通过火箭快速喷出气体来控制整个物体的受力的。获得的作用力是指卫星受到的力。而力的作用效果
13、之一就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嫦娥一号”卫星在绕月飞行的过程中,卫星飞行的速度远远大于地球运动的速度,所以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嫦娥一号”卫星是运动的。故分别填写: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6 .为了探究力能否是玻璃瓶发生形变,小林把玻璃瓶装满水,然后用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塞紧瓶口,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细玻璃管上有刻度,便于观察细玻璃管内水面的变化。小林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于是他得出结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表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小华却认为: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可能是由于手挤压玻璃瓶壁时,瓶内水的温度升高所致,因此不能说明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要求只
14、利用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证明力能使玻璃瓶发生形变。请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相应的实验现象。答案与解析: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l,松手后细玻璃管内的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壁,可以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也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2;h2小于hl.这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7 .如图几幅图片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请你观察图片,想象图片中运动项目比赛的情景,提出两个物理问题,并对提出的物理问题尝试解答。篮球足球羽毛球赛艇BasketballFootballbadmintonRowing示例:问题:踢球时,足球为什么会有
15、微小的变形?解答: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问题1:为什么踢了出去的足球仍然向前运动?。解答:因为足球具有惯性,问题2:篮球碰到地面被弹起来,说明了什么?。解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答案与解析:问题1:为什么踢了出去的足球仍然向前运动?解答:因为足球具有惯性。问题2:篮球碰到地面被弹起来,说明了什么?解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8 .力作用的相互性【知识点的认识】(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由于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当我们讨论某个力时,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在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受力物体对
16、它的作用,即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3)当受力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时,同时也给施力物体一个力,这两个力互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命题方向】找出施力物体及受力物体,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是中考命题点.例1: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A.桨对水的推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C.人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推力分析:依据力的相互作用去解释,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解:在湖水中划船时,浆向后拨水,对水有一个向后的力,同时水也会对浆有一个向前的推力,使船前进;故A、B、C都不符合题意,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此类题目考查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总
17、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2:我们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对立双方的势力悬殊非常大,鸡蛋(弱者)很容易被碰的“头破血流”,而石头(强者)却完好无损,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鸡蛋受到力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受到力的作用B.鸡蛋受到较大的力的作用,石头受到较小力的作用C.它们相互作用力大小一样,只是石头比鸡蛋硬D.以上说法都不对分析: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方向相
18、反的: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受力的同时,石头也受到鸡蛋对它的作用力;故A错误;B、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方向相反的;即鸡蛋和石头受的力是相等的;故B错误;C、鸡蛋和石头受的力是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是相等的,之所以鸡蛋破是因为石头比鸡蛋硬;故C正确;D、因为C是正确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考虑,即个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必然也受力,另一个物体在受力的同时必然也是施力物体;且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解题方法点拨】(1)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以下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消灭,同时增大,同时减小.
19、性质相同,如小孩对墙的力是推力,墙对小孩的力也是推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必须成对出现(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有力的作用,就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它同时也受到其他物体对它的反作用力.三力作用的相互性(共11小题)8. 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A.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B,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弹起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答案与解析:A、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由于惯性会向前倾倒,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故A符合题意;B、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给
20、踏板施加了一个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踏板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上的力,使身体向上跳起,故B不符合题意;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墙也给运动员一个力,使身体离墙而去,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不符合题意;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给水施加了一个向后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也会给人的身体一个向前的力,使身体前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o9. 一航天探测器完成对月球的探测任务后,在离开月球的过程中,由静止开始沿着与月球表面成一倾斜角的直线飞行,先加速,再匀速运动。探测器通过喷气而获得推动力。以下关于探测器匀速运动时喷气方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沿直线向后喷气B.竖直向下喷气C.与直
21、线成某角度向后下方喷气D.不需要喷气答案与解析:探测器匀速运动,受力平衡,合力为零,已知受到的月球的万有引力竖直向下,则受到的气体的反冲力竖直向上,因此,探测器竖直向下喷气,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o10. 2011年6月9日,持续绕月9个多月的“嫦娥二号”卫星加速以离开月球,并继续进行深空探测,如图所示,A、B为卫星的两个喷气发动机。根据表中指令可知,使“嫦娥二号”卫星加速离月的信号应为()指令信号发动机A00100发动机BIlOll点火10001熄火OlllOA.OO10010001B.0010001110C.IlOIl10001D.IlOllOIllO答案与解析:图片有一个向右的加
22、速箭头,代表卫星向右运动加速离开,选择左边的喷气式发动机A,点火后发动机A喷气推动卫星向右运动。如果选熄火,则发动机A不工作,也就没有动力了。故选:Ao11.春天来了,长江边上的湿地很松软,人在湿地上行走时容易下陷。在人匀速下陷时()A.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就是他受的重力B.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大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C.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等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D.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小于湿地地面对他的支持力答案与解析:(1)人对湿地地面的压力和人受的重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但是二者的性质不同,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2)人对湿地的压力和湿地对人的支持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二力一定相等,故B、
23、D错误,C正确;故选:Co12 .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小朋友站在水平地面上做手拉手比力气游戏,结果甲把乙拉了过来,对这个过程中作用于双方的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拉乙的力一定比乙拉甲的力大B.甲对乙的拉力与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甲拉乙的力和乙拉甲的力一定大小相等D.只有在甲把乙拉动的过程中,甲的力才比乙的力大,在可能出现的短暂相持过程中,两个力才一样大答案与解析:做手拉手比力气游戏时,一方对另一方有一个拉力作用,同时另一方也受到这一方对他的拉力,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选:Co13 .如图所示,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2 作用 效果 示意图 图示 教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71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