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6220-2023呼吸防护长管呼吸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6220-2023呼吸防护长管呼吸器.docx(3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 13.340.30CCS C 73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62202023代替GB62202009呼吸防护长管呼吸器2023-12-28发布RespiratoryprotectionAirlinerespirator2025-01-01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目次前言m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产品分类和组成45技术要求45.1 材料45.2 结构45.3 密合型面罩55.4 开放型面罩和送气头罩55.5 附加防护功能65.6 总泄漏率(TIL)65.7 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65.8 呼吸阻力65.9 呼吸导管75.10 送气管75.11
2、连接强度75.12 12制造商设计最低送气量(MMDF)85.13 流量调节阀85.14 高低温适应性85.15 部件可燃性85.16 送气装置85.17 肺动阀95.18 噪声95.19 移动压缩空气供气系统95.20 转换装置105.21 清洗和消毒105.22 实用性能106测试方法106.1 试验样品106.2 试验环境条件116.3 表观检查116.4 预处理116.5 总泄漏率(TlL)116.6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136.7 呼吸阻力136.8 呼吸导管146.9 送气管156.10 送气管耐压性186.11 送气量186.12 可燃性216.13 送气装置226.14 噪声
3、226.15 金属和非金属高压部件强度236.16 低压警示装置耗气量236.17 实用性能237标识237.1 一般要求237.2 送气管的标识238制造商提供的信息24参考文献25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62202009呼吸防护长管呼吸器,与GB6220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09年版的第3章);b)增加了开放型面罩和送气头罩的技术要求(见5.4);c)增加了附加防护功能(见5.5);d)更改了总泄漏率的技术要求(见5.6,2009年版
4、的5.2.2);e)更改了呼吸阻力的技术要求(见5.8,2009年版的5.2.3);f)增加了呼吸导管的技术要求(见5.9);g)增加了送气管的技术要求(见5.10);h)更改了制造商设计最低送气量(见5.12,2009年版的5.2.1);i)增加了部件可燃性的技术要求(见5.15);j)增加了清洗和消毒的技术要求(见5.21);k)增加了实用性能的技术要求(见5.22);D增加了总泄漏率的测试方法(见6.5);m)更改了呼吸阻力的测试方法(见6.7,2009年版的6.4);n)增加了呼吸导管的测试方法(见6.8);o)增加了送气管的测试方法(见6.9);P)更改了送气量的测试方法(见6.11
5、,2009年版的6.8);q)增加了部件可燃性的测试方法(见6.12);r)增加了噪声的测试方法(见6.14);s)增加了金属和非金属高压部件强度的测试方法(见6.15);t)增加了实用性能的测试方法(见6.17);u)增加了制造商提供的信息(见第8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提出并归口。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6年首次发布为GB62201986.GB62211986; 2009年第一次修订为GB62202009;一本次为第二次修订。呼吸防护长管呼吸器1范围本文件给出了长管呼吸器的产品
6、分类和组成,规定了长管呼吸器的技术要求和标识,描述了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工业领域需要使用长管呼吸器的作业场所O本文件不适用于消防作业场所O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26一般压力表GB26262019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8112019头部防护安全帽GB28902022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GB/T3609.12008职业眼面部防护焊接防护第1部分:焊接防护具GB/T3609.22009职业
7、眼面部防护焊接防护第2部分:自动变光焊接滤光镜GB/T3785.1电声学声级计第1部分:规范GB/T5099.1钢质无缝气瓶第1部分:淬火后回火处理的抗拉强度小于IlOOMPa的钢瓶GB/T5703用于技术设计的人体测量基础项目GB/T9572橡胶和塑料软管及软管组合件电阻和导电性的测定GB/T12903个体防护装备术语GB148662023眼面防护具通用技术规范GB/T165562007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23465呼吸防护用品实用性能评价GB/T28053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GB/T31975呼吸防护用压缩空气技术要求GB/
8、T32166.2-2015个体防护装备眼面部防护职业眼面部防护具第2部分:测量方法GB/T34527空气呼吸器用气瓶阀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GB/T1290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长管呼吸器airlinerespirator使佩戴者的呼吸器官与周围空气隔绝,并通过长管得到可供呼吸空气的防护用品。注:长管呼吸器按供气方式分为自吸式长管呼吸器、连续供气式长管呼吸器和按需供气式长管呼吸器。3.1.1自吸式长管呼吸器non-poweredairlinerespirator靠佩戴者自主呼吸得到可供呼吸空气的长管呼吸器(3.1)o3.1.2连续供气式长管呼吸器Continuousflow
9、airlinerespirator以送气装置或压缩空气作为气源,为佩戴者持续输送可供呼吸空气的长管呼吸器(3.1)。注:连续供气式长管呼吸器由面罩或头罩、呼吸导管、流量控制阀、固定带或腰带、送气管和送气装置(仅送气装置供气方式)等组成.3.1.3按需供气式长管呼吸器airlinerespiratorwithdemandvalve以压缩空气或高压气瓶作为气源,由佩戴者的呼吸控制,在吸气时开启输送可供呼吸空气的长管呼吸器(3.1)3.2呼吸导管breathinghose;breathingtube将可呼吸空气输送到面罩或头罩的柔性、气密导气软管。来源:GB3086420143.53.3腰带或固定带
10、beltorstr叩S用于将送气管固定在佩戴者腰部的带0注:固定带或腰带包括带扣、环或套.3.4低压送气管lowpressureairline用于输送可供呼吸低压空气的气密、可弯曲的导气管。3.5中压送气管mediumpressureairline承受移动压缩空气供气系统减压器输出压力的气密、可弯曲的导气管。3.6高压送气管highpressureairline直接承受高压气瓶气流输出压力的气密、可弯曲的导气管。3.7密合型面罩tightfittingfacepiece能罩住口和鼻,或能罩住眼睛、口和身,与头面部密合的面罩。注:密合型面罩分半面罩和全面罩.来源6826262019,3.4,有修
11、改3.7.1半面罩half-facefacepiece与头面部密合,能罩住口和鼻,或覆盖口、鼻和下颌的面罩。来源6828902022,3.3,有修改3.7.2全面罩fullfacepiece与头面部密合,能罩住眼、面、鼻、口和下颌等的面罩。来源:6828902022,3.2,有修改3.8开放型面罩loose-fittingfacepiece只罩住眼、鼻和口,与头面部形成部分密合,用于正压式呼吸器的送气导入装置O来源:GB308642014,3.73.9送气头罩100Se-fittinghood能完全遮盖头、眼、鼻、口直至颈部,也可遮盖部分肩,或与防护服连用,用于正压式呼吸器的送气导入装置。来源
12、68308642014,3.8,有修改3.10流量:调节阀Continuousflowvalve在连续供气式长管呼吸器(3.1.2)中,允许佩戴者在指定范围内对呼吸器的空气流量进行调节的装置。3.11低阻过滤器lowresistancefilter在自吸式长管呼吸器(3.1.1)中,在送气管的进气端为防止异物进入而装设的过滤装置。3.12肺动阀Iungdemandvalve由肺的呼吸动作控制,在需要时开启,以供应所需的适量呼吸空气的装置O3.13减压器pressurereducer将高压气源压力降低到较低压力的装置0来源:ISol69722020,3.184,有修改3.14警示装置warnin
13、gdevice在呼吸器将要或已经失去有效防护功能时,呼吸器所具备的能够通知佩戴者和监护者采取相应行动的装置。来源:68308642014,3.12,有修改3.15移动压缩空气供气系统mobilepressureairsupplysystem能提供可呼吸空气的移动高压气源。注:移动压缩空气供气系统包括空压机、过滤装置、压缩空气瓶等。3.16转换装置switchoverdevice长管呼吸器(3.1)发生管路故障或断开时,能将气源自动换到佩戴者随身携带的应急供气装置的部件。3.17制造商设计最低送气量manufacturer1sminimumdesignedflowrate;MMDF制造商承诺的,
14、保证呼吸器满足相应性能要求的最低送气流量或通气流量0来源68308642014,3.19,有修改3.18最大供气量maximumflowrate供气系统能提供的最大空气流量,该流量受送气管的最小长度、内径和供气压力的影响。3.19吸入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arbondioidecontentofinhalationair从前一次呼气中被重新吸入的气体的体积,用二氧化碳在吸入气中的体积分数表示04产品分类和组成长管呼吸器按照供气方式分为3类:自吸式长管呼吸器、连续供气式长管呼吸器和按需供气式长管呼吸器。长管呼吸器的组成见表I0表1长管呼吸器的分类及组成分类系统组成主要部件与次序供气气源自吸式全面罩
15、,呼吸导管a低压送气管,低阻过滤器,大气连续供气式密合型面罩、开放型面罩或送气头罩,呼吸导管“+流量控制阀&低压送气管,过漉器,电动风机大气减压器b+过滤器。空压机或压缩空气b按需供气式密合型面罩,呼吸导管b+肺动阀b中压送气管b减压器C过滤器C移动压缩空气供气系统,所处环境工作现场环境工作保障环境a承受低压部件.b承受中压部件。C承受高压部件。5技术要求5.1 材料5. 1.1与佩戴者的皮肤直接接触或可能影响呼吸空气质量的材料,不应采用已知的可导致皮肤刺激或对健康产生任何不利影响的材料。制造商应提供相应的风险评估声明。6. 1.2若制造商声称其呼吸器可用于潜在爆炸环境,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处于
16、爆炸环境的部件如使用铝、镁、钛及其合金材料,应采取涂层和其他材料包覆。制造商应提供相应的风险评估声明。5.2 结构5.2 .1部件应不易产生结构性破坏,其设计、组成和安装不应对使用者造成任何危险。与佩戴者直接接触的任何部件,不应有尖锐的边缘和毛刺。5.3 .2面罩或头罩的佩戴装置应可调节,并能牢固佩戴,且不应出现明显的压迫或压痛现象。面罩或头罩的设计应避免由于空气流速或分布不当而引起佩戴者任何紧张或不适。5.4 .3呼吸导管及面罩或头罩不应限制使用者的头部活动或行动,且不应出现限制、阻塞气流的情形。5.5 .4电动风机外接电源出现故障或停止工作时,应能改为电池供电模式或自吸工作模式,并启动警示
17、装置;连续供气式长管呼吸器在气源停止工作时,应能快速转换到备用供气装置(如装备),并向监护者报警。5.6 .5移动压缩空气供气系统气量不足、供气故障或停止工作时,应启动报警装置,若装备有应急供气装置,应能转换到应急供气装置供气。5.7 .6自吸式长管呼吸器的送气管长度不应大于IOm,且不可连接两根及以上的送气管。其他长管呼吸器的送气管总长度不应大于80m,送气管的接头不应超过3处;若长度超过80m,制造商应提供额外的测试说明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5.8 .7长管呼吸器正常工作时,应设计成每根送气管只能为一个面罩或头罩供气,特殊情况下最多能为两个面罩或头罩供气。5.9 .8使用压力范围不同
18、的连接件应不能互换,应不能将送气管直接连接到面罩或头罩上05.10 9自吸式长管呼吸器的进气端,应安装防止异物进入的低阻空气过滤器。该过滤器可防止直径大于或等于0.15mm的异物通过。5.11 10长管呼吸器应设置一个腰带或固定带,将送气管、流量调节阀(若适用)和呼吸导管连接到腰带或固定带上。腰带或固定带的宽度不应小于40mm。腰带或固定带上的扣环不应打滑、无故松开,应能将呼吸导管固定在佩戴者的身后或侧面而不影响操作。不应将空气过滤器设计及安装在腰带或固定带以及面罩上。5.12 11需要佩戴者操作的部件应触手可及,并可通过触摸加以识别。所有可调节部件在使用中不应出现意外变动。5.13 合型面罩
19、密合型面罩(包括半面罩和全面罩)的呼气阀保护装置、呼吸阀气密性、视野和头带强度应分别符合GB28902022中5.141、5.142、5.1.7和5.1.11的要求。全面罩视窗的透光率和抗冲击性能应满足GB28902022中5.L9的要求,按GB/T32166.2-2015中5.3测试透光率,按GB/T32166.22015中6.L2测试抗冲击性能;高速粒子冲击防护性能符合GB148662023中8.3的要求,按GB/T32166.22015中6.6测试。5.14 放型面罩和送气头罩5.14.1 1应提供固定装置以便将面罩或头罩稳定佩戴在身上,其设计和结构应提供适当的紧固力,并应可调节或具备一
20、定的伸缩性,以适合一定范围的头型和(或)体型。在6.17中评价。5.14.2 声称具有对眼部、面部和头部防护功能等本文件要求以外防护功能的(如防机械伤害、非电离辐射等),这些附加的功能不应妨碍本文件规定的呼吸防护性能。在6.17中评价。5.14.3 野开放型面罩和送气头罩的总视野不应低于70%,若开放型面罩或头罩有多个型号,每个型号均应满足本要求按GB28902022附录D的D.4测试。声称具有焊接防护功能的面罩或头罩不适用本要求。5.14.4 窗视窗应满足以下要求。a)面罩或头罩的视窗不应对视线造成影响,不应使视觉失真。镜片或视窗起雾时,不应严重影响视线。在6.17中评价。b)若呼吸器不具有
21、滤光功能,视窗的可见光透射比应不低于85%,按GB/T32166.220155.3测试。声称具备焊接防护功能的面罩或头罩不适用本要求。c)若安装了外部滤光镜片或防护罩时,其拆卸不应损害呼吸防护水平o外部滤光镜片的防护性能应满足其声称性能的要求c按6.3检直。d)面罩或头罩的视窗若声称具备防护机械伤害功能,视窗的抗冲击性能符合GB14866-2023中8.2的要求,按GB/T32166.22015中6.1.2测试。5.15 加防护功能若面罩或头罩声称具备呼吸防护以外的性能,则应满足相应的要求.a)若面罩或送气头罩声称具备头部防护功能,应满足GB2811-2019中5.2.16抗冲击吸收性能要求和
22、GB28112019中5.2.17耐刺穿性能。若适用于易燃易爆环境测应符合GB28112019中5.3.6防静电性能要求。b)若面罩或头罩声称具有焊接防护功能,应满足GB/T3609.12008中5.4和5.5的要求,若装备自动变光焊接滤光镜,则自动变光焊接滤光镜应符合GB/T3609.22009中5.1和5.2的要求。c)若面罩或头罩声称具备高速粒子冲击防护性能,应满足GB148662023中8.3的要求,按GB/T32166.22015中6.6测试。5.16 泄漏率(TIL)由10名受试者在呼吸器正常运行及正确使用的条件下,每个受试者所戴呼吸器的总泄漏率不应超过表2要求。按6.5进行测试。
23、表2长管呼吸器的总泄漏率类别面罩或头罩类型总泄漏率/%自吸式全面罩0.05连续供气式半面罩0.5全面罩0.05开放型面罩0.5送气头罩0.05按需供气式全面罩0.05注:测试过程中将长管呼吸器处于工作现场环境的部分放入测试仓内.5.17 入气体中二氯化碳的含量测试呼吸器应包括面罩或头罩在内的整套长管呼吸器,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应不大于1%。按6.6进行测试。5.18 吸阻力长管呼吸器呼吸阻力应满足表3的技术要求。按6.7进行测试。表3长管呼吸器呼吸阻力技术要求单位为帕斯卡类别面罩或头罩类型吸气阻力呼气阻力自吸式全面罩1000300半面罩-100-4501000连续供气式全面罩-100-45
24、01000开放型面罩面罩或头罩内压力应大于0500送气头罩按需供气式全面罩0-50010005.19 吸导管长管呼吸器的呼吸导管(如装备)应满足以下要求。a)呼吸导管应柔韧不扭结,按6.3检查。b)呼吸导管的耐挤压性能按6.8.2测试,测试时气流的减少不能超过制造商给出的最低设计送气量(MMDF)或指定测试流量的50%0测试完成5min后应无明显的变形。5.20 送气管送气管应满足以下要求。a)送气管应气密,并能够抵抗外界液体的渗透。b)抗扭结性能:D将低压送气管布置成直角弯曲形状,并夹紧一端,空气流量的减少不应大于50%。按6.9.1.1测试。2)将中压送气管保持标准近圆形环路,并从这个环路
25、形成螺旋时所测得的流量与管道为直管和无应力时的测量值相比,空气流量的减少不应大于50%o按6.9.Ll测试。c)柔韧性:当加压到声称的最大工作压力时,送气管应能够绕着直径为300mm的卷筒绕一圈。d)耐挤压性能:对送气管施加表4规定的径向力,空气流量的减少不应大于50%。按照6.9.2测试。e)若送气管声称具备耐热性能,其耐热性能按照6.9.3进行测试,并应按照7.2d)进行标记,测试时送气管外表面与发热物体表面、沸水直接接触时不应有损坏或失效迹象。经送气管送出的空气质量不会受到显著影响,应满足GB/T31975规定的空气质量要求。f)送气管的耐压性能。中压送气管(含连接件)应能承受持续时间1
26、5min,2倍声称工作压力或3MPa的压力,取两者高者作为测试压力;低压送气管应能承受持续时间15min.2MPa的压力,泄压后目视检查,按6.10测试。g)若送气管声称具备抗静电性能,其抗静电性能按照GB/T9572进行测试,送气管电阻应大于IO3Q且小于108。,并应按照7.2e)进行标记。h)压缩空气送气管应包括一个可用于在断开连接时封闭压缩空气供应的自密封接头,按6.3检查。表4送气管耐挤压性能要求单位为牛顿类别径向力中压送气管1000低压送气管2505.11连接强度5.11.1 呼吸导管或肺动阀的连接强度对呼吸导管或肺动阀施加以下轴向拉力。a)呼吸导管与半面罩或开放型面罩的连接强度应
27、能承受50N、持续IOS的轴向拉力。b)呼吸导管与全面罩或送气头罩的连接应能承受250N、持续IOS的轴向拉力。c)肺动阀与全面罩及之间的连接应能承受250N、持续IOS的轴向拉力。按68.1测试,不应出现滑脱、断裂或变形。5.11.2呼吸导管与流量调节阀的连接强度呼吸导管与安装流量调节阀(含连接件)的腰带之间的连接应能承受250N、持续IOS的拉力,不应出现滑脱、断裂或变形。按6.8.1测试。5.11.3送气管、腰带或固定带和连接件的连接强度安装流量控制阀(含连接件)的腰带或固定带被固定在直立的测试人体模型上,对中压送气管施加IooON的拉力,持续5min低压送气管施加250N的拉力,持续I
28、min.腰带扣不应出现打滑现象或损坏;送气管、连接件和流量控制阀(若安装)不应与腰带分离按6.9.4测试。5. 12制造商设计最低送气量(MMDF)连续供气式长管呼吸器单个面罩或头罩的实际送气量和制造商设计的最低送气量(MMDF),在使用密合型面罩时不应低于95Lmin,使用开放型面罩或送气头罩时不应低于120Lmir按6.11测试。5.13 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阀应安装在腰带或固定带上且方便佩戴者调节,即使意外减少供气流量时,调节阀也不会低于5.3规定的流量要求。按6.11测试,并在6.17中评价。5.14 高低温适应性将长管呼吸器处于工作现场环境中的部件分别在高温环境(502)C、低温环境(
29、-202)。C中静置3h,取出后5min内完成相应测试,并满足如下要求:a)应无僵硬、破裂、零部件脱落和发黏;b)呼吸阻力满足5.8的要求。5.15 部件可燃性若部件声称具备阻燃性,暴露于火焰的长管呼吸器部件,从火焰中移开后,不应燃烧;如果燃烧,续燃时间不应超过5s。部件在试验后可能有变形,仍应保持气密,符合呼吸阻力要求,不应出现供气中断现象。按6.12测试,并应按7.2f)进行标记.5.16 送气装置5.16.1连续工作性能将面罩或送气头罩佩戴在测试头模上,使用送气装置(如电动风机)通过送气管向面罩或送气头罩供气,在满足5.12条件下,送气装置应能连续正常工作24h若制造商声称送气装置可以使
30、用电池驱动,在满足5.12的条件下,其制造商设计持续使用时间不应低于240mino按6.13测试。5.16.2出口风压连接送气管后,出口风压应不低于1300Pa按6.13测试。5.17 肺动阀肺动阀应设置自动正压机构,并应便于与全面罩连接。在肺动阀和腰带或身体上的连接器之间装有手动接头的情况下应带有自密封装置,以防止压缩空气供应管中的空气流失O按6.3检查。5.18 噪声头模上佩戴面罩或头罩,在头模耳屏处的噪声不应大于80dB(八)重复测试3次,每次测试均应满足不高于80dB(八)要求,记录测试最大值。按6.14测试。5.19 移动压缩空气供气系统5.19.1移动压缩空气供气系统应提供符合GB
31、/T31975要求的呼吸空气,并配备减压器、压力表和低压警示装置。按6.3检查。5.19.2减压器减压器应满足以下要求。a)减压器的输出端应设置安全阀。按6.3检查。b)减压器输出压力若可调整,应有锁紧装置。按6.3检直。c)在2MPa30MPa范围内,减压器输出压力应在设计值范围内。按6.3检查。d)安全阀应能在输入不超过3MPa的气压下通过400Lmin空气流量。安全阀工作时,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不应超过2500Pa按GB/T165562007中6.10测试。e)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与全排气压力应在减压器输出压力最大设计值的110%170%,安全阀的关闭压力不应小于减压器的最大压力设计输出值。按
32、6.3检查。5.19.3压力表压力表及其连接应满足以下要求Oa)外壳应安装橡胶保护套(嵌入式安装的压力表除外)。在连接高压气源(气瓶)时,高压压力表应能显示气瓶中的压力,以便能分别测量单瓶压力或平衡压力;中压压力表应能显示减压器的输出压力。b)压力表的位置应能方便地读出压力值,在光照不良条件下应明显易读。c)高压压力表的量程为OMPa40MPa,精度不应低于1.6级,最小分格值不应大于1MPa;其他性能应符合GB/T1226的规定。d)中压压力表的量程为OMPa1.6MPa,精度不应低于1.6级,最小分格值不应大于0.1MPa;其他性能应符合GB/T1226的规定.按6.3检查,并在6.17中
33、评价。5.19.4高压气源高压气源应满足以下要求。a)钢质气瓶应符合GB/T5099.1的规定;复合气瓶应符合GB/T28053的规定。b)气瓶阀应满足GB/T34527的要求。c)若使用多只气瓶供气,各气瓶组输出端至减压器通道之间应设置单向阀,单向阀不应逆向从减压器向气瓶阀排气。各气瓶阀输出端至减压器通道之间宜设置泄气开关,方便更换气瓶作业。按6.3检查,并在6.17中评价。5 .19.5金属和非金属高压部件应测试金属高压部件的耐压性能,承受高压的金属部件应能至少承受1.5倍气瓶工作压力;非金属部件至少承受2倍气瓶工作压力。按6.15测试。6 .19.6低压警示装置移动压缩空气供气系统的低压
34、警示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a)警示信号应为连续声响或间歇性声响.按6.3检杳,并在6.17中评价。b)在离警示装置Im位置测得的峰值声压级应至少达到90dB(八),频率范围应在2000Hz-4000HZ之间。按6.14测试。c)当气瓶内压力下降到(5.50.5)MPa,或当气瓶中剩余气体至少为200L时,警示装置应启动,直至气压降至IMPa为止。警示装置的平均耗气量应不大于5Lmim按6.16测试,并在6.17中评价。5.20 转换装置当长管呼吸器配置有转换装置时,应满足以下要求Oa)应能连接应急供气装置的气瓶。b)应急供气装置的气瓶应符合GB/T28053的规定,公称工作压力为30MPa,公称
35、容积不应小于2L。c)当长管呼吸器出现故障或送气中断时,转换装置应自动转换到应急供气装置供气,同时应发出声响警示或振动报警,提示使用者开始使用应急供气装置气源。d)若安装了声响转换警示装置,警示信号应为连续声响或间歇性声响。在离警示装置Im位置测得的峰值声压级应至少达到90dB(八),频率范围应在2000Hz4000Hz之间。按6.14测试。5.21 清洗和消毒呼吸器应能耐受制造商推荐的清洗和消毒处理方法O清洗和消毒后,应满足呼吸阻力和总泄漏率要求,并能通过6.17实用性能评价。5.22 实用性能在模拟使用的条件下,对其他测试方法难以评估的性能,由受试者提供主观评价。自吸式长管呼吸器的受试者在
36、任何活动期间,任何受试者由于呼吸器不适合其设计目的而未能完成选定的活动,则应视为该长管呼吸器实用性能测试失败。若呼吸器不能通过测试,实验室应详细描述测试方法,便于其他实验室能够重复该测试过程。6测试方法6.1 试验样品除非另有要求,对长管呼吸器的测试需要至少4套样品,3套为收到样,另1套为按6.4预处理后的样品。若面罩或头罩有不同型号,每个型号应提供2个样品。6.2 试验环境条件除非另有要求,试验应在以下环境条件下进行。a)温度范围:1632cb)相对湿度范围:20%80%。6.3 表观检查在进行实验室或实用性能测试之前,应进行外观检直,检直材料和结构的符合性、设备的完整性和制造商提供的信息和
37、标识。6.4 预处理按照以下顺序对处于工作现场环境的长管呼吸器样品进行温湿度预处理,温度调整时应缓慢渐变避免造成热冲击,预处理顺序如下。a)在(603)C和相对湿度至少95%或制造商规定的最高温度和湿度(以较高者为准)下静置24h0b)在(-303)。C下或制造商规定的最低温度(以较低者为准)静置24h0c)在下一步试验之前,应至少在试验环境中静置4h6.5 总泄漏率(TIL)6.6 .1样品要求2套样品,其中1套为收到样,另1套为6.4预处理后样。如果面罩或头罩有不同号型,每个号型的面罩或头罩至少1个样品。在面罩或头罩的呼吸区安装采样管,采样管与检测器和面罩的连接应气密。采样管的布置应避免测
38、试中因受试者运动而对面罩或头罩的佩戴位置产生影响。如果呼吸器面罩或头罩使用了硬质视窗,则视窗可对采样管提供支撑;如果视窗使用柔软的材料,则应使用适当的固定材料(如:头箍)来布置采样管,见图Io标引序号说明:I一被测头罩样品;2头维;3塑料材质的可调节支撑臂;4一采样管。图1软材质头罩的采样管布置示意图6.5.2 受试者和测试数量选择10名受试者,应包括男女受试者,测试密合型面罩类呼吸器的男性受试者应刮净胡须,按GB/T5703的要求测量并记录受试者的形态面长和面宽数据。受试者应阅读被测呼吸器使用说明书,必要时,应教会使用,并使受试者熟悉测试步骤和方法。若呼吸器面罩或头罩设计有不同号型,每个号型
39、的面罩或头罩应提供1个样品,由受试者根据自己的脸、头型选择适合的面罩或头罩进行测试。每套样品经过5个受试者测试。用收到样测试5个结果,用预处理后样品测试另外5个结果。一个受试者测试完后,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方法清洗、消毒呼吸器,并干燥,转交下一个受试者测试O6.5.3 检测设备和条件检测设备应满足GB26262019中6.4.2要求。6.5.4 测试步骤使用流量调节装置,调节安装在面罩上的采样管采样流量,流量控制在lLmin2Lmin范围o告知受试者,测试中允许受试者在测试过程中调整头面罩,但该动作需重新测试;受试者在测试过程中不应知道测试结果将测试用颗粒物导入检测仓内,使检测仓内颗粒物浓度达到要
40、求。受试者在洁净空气区佩戴好被测样品,对密合型面罩,应首先进行面罩佩戴气密性检查,然后连接采样管至检测器,测试受试者在检测仓外呼吸时面罩或头罩内的本底浓度,测定5个数据,取算数平均值作为本底浓度Cae令受试者进入检测仓内,并在避免颗粒物污染的情况下将采样管连接至颗粒物检测仪,并确保气密。待检测仓内检测介质浓度稳定后,顺序完成以下动作。a)头部静止不说话2minob)左右转头(约15次),类似在巷道内检查左右两侧墙壁2minc)上下抬头低头(约15次)2min.d)大声说话2mine)头部静止不说话2min在进行每个动作时,应同时检测检测仓和头面罩内呼吸区测试试剂的浓度;一般只测定该动作的最后I
41、oOS时间区段域,避免检测动作的交叉区段。对每个动作,应检测5个数据,并计算算术平均值作为该动作的结果。6.5.5 测试结果的计算采用NaCl颗粒物测试时,每个动作的总泄漏率按公式(1)计算:tl(-C.)X1.7IIcC/1、TIL劭作=100(1)式中:TIUf.一每个动作的总泄漏率,;C做各动作时被测面罩内颗粒物质量浓度,单位为亳克每立方米(mg?);Ca一被测面罩内颗粒物本底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rp3);Co一做各动作时,测试仓内颗粒物质量浓度,单位为亳克每立方米(mgm3).采用油类颗粒物测试时,每个动作的总泄漏率按公式(2)计算:TILs)作=-*100(2)C.式中
42、:TlLa作一每个动作的总泄漏率,%;C做各动作时被测面罩内颗粒物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r3);Ca一被测面罩内颗粒物本底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r);Co一做各动作时,测试仓内颗粒物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rp3)。每个受试者的总泄漏率按公式(3)计算:TIL个体=LWTlL动作(3)式中:TIL个体一受试者的总泄漏率,%;TlLa作一受试者每个动作的总泄漏率,%。6.6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6.6.1 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应符合GB26262019中6.9.2的要求。6.6.2 测试条件测试条件如下。a)呼吸机:呼吸频率25次min,潮气量2.OLeb)满足M
43、MDF条件,其他条件与GB26262019中6.9.3一致。c)头模:符合GB2626-2019附录D的要求。6.6.3 测试方法在满足MMDF条件下,按GB2626-2019中6.9.4进行测试。对开放型面罩或送气头罩,将面罩或头罩稳定安装在头模上,收紧密封拉带,在测试过程中确保头罩内正压O6.7呼吸阻力6.7.1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包括以下内容。a)呼吸机:呼吸频率范围为10次min40次min,潮气量调节范围为LoL3.0L.b)流量计:量程至少为0Lmin300Lmin,精度为3%,分辨率为lL/min。c)压差计:量程至少为0Pa1500Pa,精度为1%,分辨率为IPa。d)试验头模:在
44、头模口部安装有呼吸管道,具体要求应符合GB26262019中图4的要求。e)抽气泵:抽气流量不低于100Lmin6.7.2吸气阻力吸气阻力测试方法如下。a)将自吸式长管呼吸器的面罩佩戴在号型适合的试验头模上,调整呼吸机呼吸频率为25次/min,潮气量2.0L,测试口易区附近的、吸气阶段的峰值静压(Pa)。b)将连续供气式长管呼吸器的面罩或头罩佩戴在号型适合的试验头模上,调整呼吸机呼吸频率为25次min,潮气量2.0L,分别测试在流量调节阀处于最大开度和最小开度下口鼻区附近的、吸气阶段的峰值静压(Pa).c)将按需供气式长管呼吸器的面罩佩戴在号型适合的试验头模上,调整呼吸机呼吸频率为40次min
45、,潮气量2.5L,测试口易区附近的、吸气阶段的峰值静压(Pa)。6.7.3呼气阻力呼气阻力测试方法如下。a)将自吸式长管呼吸器或按需供气式长管呼吸器的面罩佩戴在号型适合的试验头模上,调整呼吸机呼吸频率为40次/min、潮气量2.5L,测试口鼻区附近的、呼气阶段的峰值静压(Pa)。b)将连续供气式长管呼吸器的面罩或头罩佩戴在号型适合的试验头模上,调整呼吸机呼吸频率为40次/min、潮气量2.5L,分别测试在流量调节阀处于最大开度和最小开度下口鼻区附近的、呼气阶段的峰值静压(Pa)。6.8呼吸导管6.8.1 呼吸导管的连接强度将呼吸导管连接到面罩、腰带或固定带上。按图2a)所示的箭头方向,对使用半面罩或开放型头罩的呼吸防护装置施加50N的拉力,对使用全面罩和送气头罩及按需供气式长管呼吸器施加250N、持续(10l)s的拉力。将呼吸导管连接到安装流量调节阀的腰带上,按图2b)所示的箭头方向施加250N、持续IoS的拉力。图2呼吸导管的连接强度检测示意图6.8,2呼吸导管的耐挤压性6.8.2.1 测试装置使用2块直径为(IOo2)mm、厚度至少为(10l)mm的圆形金属板,见图3,其中一块固定,另一块可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72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