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XAS-垃圾焚烧发电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docx
《TGXAS-垃圾焚烧发电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GXAS-垃圾焚烧发电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docx(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13.100CCSC78T/GXAS标准TGXASXXXX-XXXX垃圾焚烧发电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ImpIementationguideIinefortheconstructionofduaIpreventionmechanismforsafetyriskclassificationcontrolandhiddendangerinvestigationandmanagementofwasteincinerationpowerpIants(征求意见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 -XX-XX 发布XXXX-XX-
2、XX实施广西标准化协会发布本文件参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提出。本文件由广西标准化协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广西吉锐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广西应安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健、曾觉发、霍祥全、杨文芳、莫华、张峰、冯海的、韦涛、莫耀林、草炜秋。垃圾焚烧发电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指南1范围本文件界定了垃圾焚烧发电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
3、制)建设涉及的术语和定义,提供了垃圾焚烧发电厂双重预防机制基本要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文件管理、信息化建设、体系融合、持续改进等内容的建设指南。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T23694风险管理术语GB/T33000企业安全
4、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35181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3术语和定义GB/T23694、GB/T330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垃圾焚烧发电厂wasteincinerationpowerplants以生活垃圾为主要燃料,通过焚烧垃圾进行发电的发电厂。相关方relatedparty工作场所内外与企业安全生产绩效有关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单位,如承包商、供应商等。来源:GB/T330002016,3.433固有风险inherentrisk风险点(单元、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等)因其固有危险性(涉及危险物质或能量或其他情况)而潜在的风险。或者是在不考虑现有管控措施的情况下,风险点可能潜在的风
5、险。剩余风险residualrisk处理风险之后仍然存在的风险。注:剩余风险可包括未识别的风险。注:剩余风险还可被称为“留存的风险”。来源:GB/T23694,4.8.1.64总体要求4.1.1 企业应建立以主要负责人为核心的工作机制,保证全员参与,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全面辨识危险源,客观分析、评价风险,采取一切合理可行措施消除或控制风险,强化隐患排查、治理、验收闭环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持续提升安全绩效。4.1.2 已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或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企业,应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作为其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组
6、成部分,并在现行的安全生产体系的基础上,按本标准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工作。4.1.3 企业应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平台,包含管理端和移动端。4.1.4 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包括但不限于: 风险辨识、评估信息的录入及导出;风险分级管控信息的录入及导出; 支持风险点巡检; 风险公告栏及风险告知图的录入及导出;一一隐患排查任务推送;一一隐患排查任务和预警信息接收; 现场隐患排查情况实时上报; 隐患治理全程跟踪,自动形成隐患整改台账;一一数据统计及分析; 与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综合智能化平台预留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端口。49基本程序见附录A。5计划与准备S1成立组织机构应成立由
7、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设备、电气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健全双重预防机制责任体系,明确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的分管负责人、管理部门等各层级人员,负责双重预防机制运行的监督、考核,并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a)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b)分管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c)各耿能部门负责人及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cl)其他从业人员按照岗位职责负责岗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49制定实施
8、方案企业应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工作要求、保障措施等内容,确定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分级、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以及持续改进等工作的原则和方法。K1建立健全制度企业宜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双重预防机制相关制度,形成一体化安全管理体系,应至少包含以下制度: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应至少明确风险辨识范围、风险评估方法、风险管控原则等;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应至少明确隐患排查范围、频率、人员等;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应至少明确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办法及奖惩等;一一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应至少明确风险告知形式、方式等;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考核奖惩制度,应至少明确考核奖
9、惩频次、层级、奖惩力度等;一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管理及考核制度,应至少明确管理要求及过程控制考核要求等;一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教育和培训制度,应至少明确培训计划、对象、内容及频次等;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持续改进更新制度,应至少明确定期更新频次、持续改进要求等。54收集整理资料企业应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一规划、设计、建设、投产和运行等阶段的相关图纸及文件资料;一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文件; 本单位规章制度与操作流程、工艺流程、设备设施和物料、机构、岗位、人员与职责设置以及区位、布局与平面布置等资料;一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演练记录; 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10、等材料; 安全三同时、职业卫生三同时等报告;一职业健康体检资料、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报告; 国内外行业内生产安全事故案例资料; 外来施工单位总体情况及其安全管理情况等;一一本单位危险源清单、重大危险源清单等;一一本单位各类安全检查台账资料; 本单位安全管理相关资料及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其他技术资料。S安全教育及培训5. 5.1基本要求企业应制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教育及培训计划,明确各级车间(部门)、人员的培训内容及考核要求,分层次、分阶段开展培训工作,并建立培训记录档案。6. 5.2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5.5.2.1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11、的知识与能力。5.5.2.2企业应定期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其具备岗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知识与能力。5.5.3从业人员5.5.3.1企业应通过专题培训、三级教育、日常班组会和业内交流观摩等方式开展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I,保证从业人员熟悉有关法规、标准和制度的要求,掌握本岗位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处置的知识和技能。5.5.3.2从事特种作业和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资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接受复审。5.5,3.3应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投入生产使用前,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教育培训,确保
12、其具备相应的风险评估及紧急情况应急处置能力。5.5.4外来人员5. 5.4.1企业应对进入本企业从事服务作业、检查、参观、学习的外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和风险告知,并保存记录。6. 5.4.2培训和告知内容应包括: 企业安全规定;一一作业安全要求; 作业或活动可能接触到的风险; 风险等级及管控措施;一一应急知识等。6安全风险分级管控A1基本要求企业应自主开展风险划分、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风险分级管控及风险告知,定期检查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分析风险管控效果,完善管控措施。企业应自主制定管控方案或措施,对于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管控体系复杂的管控方案或措施,可聘请外部机构或专家指
13、导制定给出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基本程序。A9风险划分7. 2.1风险区域划分垃圾焚烧发电厂企业在开展风险评估前,应根据工艺流程、生产工段、储存罐区、作业场所、平面布局等划分风险区域(风险分析单元),建立垃圾焚烧发电厂企业安全风险区域划分登记表,见附表B.1。8. 2.2风险点划分风险点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根据垃圾焚烧发电厂企业各风险区域建立风险点登记台账及相应的设备设施清单、作业活动清单,见表B.2、表B.3、表B.4。A?风险辨识9. 3.1基本原则垃圾焚烧发电厂企业应根据评估目的,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选择适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对生产准备、实施、
14、维护和终止等阶段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危险源或潜在事件应按照GB/T13861开展辨识。事故类别应按照GB6441的规定进行划分。10. 3.2辨识对象及范围6.3.2.1垃圾接收、储存及投料系统:地磅房、垃圾运输车辆的运输;垃圾分选系统和设备;倾倒垃圾、卸料平台作业;垃圾仓;渗滤液收集池或渗泄液收集沟道作业、渗滤液输送;垃圾吊运,排渣破碎机;临边作业等。6.3.2.2垃圾焚烧炉系统:焚烧炉启动、运行、停止;润滑油系统、柴油/天然气等辅助燃烧系统操作、锅炉液压油系统、焚烧炉和辅机检修,高空区域的巡视检查:锅炉堵灰处理作业、锅炉人工放渣作业、锅炉打焦和积灰清理作业等。6.
15、3.2.3烟气处理系统:脱酸药剂、脱硝药剂、烟气处理药剂的装卸作业,反应塔内、洗涤塔、气气换热器、活性炭吸附喷射装置、活性炭喷射装置、脱硝反应器内的作业,除尘器内作业,烟道内作业等。6.3.2.4灰渣及渗滤液处理系统:飞灰鳌合药剂与炉渣装卸、吊装、运输作业:渗滤液调节池清淤处理:渗滤液厌氧系统作业:生化池内、脱泥池内作业:厌氧/好氧冷却塔的作业:污水处理系统管道清淤。6.3.2.5汽轮机及汽水系统:汽水品质分析、承压部件和辅机检修,高处作业:吊装:密闭空间作业:投运及停运作业,高温高压的区域巡视检查,蒸汽烫伤,凝汽器酸洗作业。6.3.2.6电气设备系统:临时用电,电气照明,倒闸操作,设备停、送
16、电,变压器、互感器、开关柜、电动机等强电设备的检修,高压设备的交流耐压试验,直流耐压试验,接地装置的电阻测量,高压设备绝缘电阻测量,在高电压辐射区域巡视检查。6.3.2.7热工设备系统:锅炉安全监控系统,汽轮机保护系统,主要辅机联锁保护等。6.3.2.8化学设备系统:原水品质、除盐水品质水、循环水品质、生产废水系统,锅炉受热面化学监督,凝汽器化学监督,入厂药剂质量检验,卸酸碱作业,在线化学仪表等。6.3.2.9公用设备系统:消防系统,取供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采暖通风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等。6.3.2.10沼气利用系统:沼气系统投入操作,系统隔离后置换操作,沼气系统巡回检查,动火作业,沼气管
17、道与存储设备检修作业。6.3.2.11危险物质存储:乙快、沼气、天然气、氨水、汽油、柴油、浓硫酸、氢氧化钠、盐酸、活性炭、石灰等危险物质临界存储量鉴定按GB18218标准执行。6.3.2.12检修和改造:设备的检修、技术改造工作:厂房等建(构)筑物的检修。6. 3.3辨识方法企业可结合实际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辨识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风险点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对生产现场及其它区域设备设施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宜选用安全检查表法(SCL),见附录B表B.5;对作业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宜选用作业危害分析法(JHA),见附录B表B.6;对于复杂工艺,宜采用GB/T35320进
18、行辨识。6. 3.4动态管理当下列情况发生时,应重新开展风险辨识:一与风险评估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化的; 企业周边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 实施新(改、扩)建或关键设备、生产工艺、技术和材料发生变化的;一一应急管理和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的;一一企业合并分立、业务划转、组织机构变动的; 实施了重大风险或重大危险源治理后风险仍未降低的;一一同行业在近期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一企业发生人员死亡生产安全事故的; 企业经内部评估后认为有必要进行的。A4风险评价7. 4.1风险分析6.4.1.1企业宜根据GB/T27921选取适当的风险评估技术。6.4.1.2企业对风险发
19、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性进行定性、定量或半定量风险分析,风险分析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6.4.2选择风险评价方法企业应根据GB/T27921选取适当的评价方法,一般情况下宜选用以下风险分析方法:一一设备设施风险评价宜选择风险矩阵分析法(LS),见附录C.1;一一作业活动风险评价宜选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见附录C.2。6.4.3固有风险及剩余风险评价6.4.3.1企业应对辨识出的各项安全风险类型进行风险分析评价,分别确定其固有风险等级利剩余风险等级O6.4.3.2企业应编制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记录表及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表,评价内容应包括固有风险评价及剩余风险评价,
20、见附录B表B.7、表B.8。6.4.4重大风险判定标准6. 4,4.1企业参照GB35181,自行判定企业内存在的重大火灾风险。7. 4.4.2企业存在以下情形的,应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一一液氨储罐泄漏;一一燃油储罐泄漏;储氢罐泄漏;液氨充装未使用万向管道充装系统;未进行锅炉防磨防爆检查;符合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相关条款的;企业认为有必要判定为重大风险的风险点;风险评价后达到重大风险标准的风险点。6.4.5较大风险判定标准6. 4.5.1企业参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自行开展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对符合条件的较大危险因素应判定为较大风险
21、。7. 4.5.2企业认为有必要判定为较大风险的风险点。8. 4.5.3风险评价后达到较大风险标准的风险点。9. 4.6一般风险及低风险判定标准风险评价后达到一般风险、低风险标准的风险点。A4风险分级企业采用各种风险分析评价方法得出的安全风险等级应合理对应到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分别对应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见附录C表C.3、表C.7。AA风险分级管控10. 6.1基本原则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公司级、车间(部门)级、班组级、岗位级管控责任,尤其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
22、管控,管控原则包括:一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应同时负责管控,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应结合企业机构设置,分类、分级、分层、分专业,逐一明确各层级管控重点、管控责任和管控措施,合理确定风险的管控层级;一企业选择适当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按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相关文件要求,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实施分级管控;一企业要高度关注运营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当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后,原风险应提级管控,宜由公司级或车间(部门)级负责人进行直接管控。如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GXAS 垃圾 焚烧 发电厂 安全 风险 分级 隐患 排查 治理 双重 预防 机制 建设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7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