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参考]地形图测绘技术标书.docx
《[实用参考]地形图测绘技术标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参考]地形图测绘技术标书.docx(7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正本】投标文件技术部分项目名称:1:500地形图动态更新项目编号:投标人名称:二C)一六年十二月二日优质参考文档技术文件目录优质参考文档1对本项目服务总体要求的理解1.l项目来源1.2任务划分1.3项目内容1.4项目工期1.5测区自然地理概况1.6服务定位2服务方案2.1已有资料情况分析2.Ll平面控制资料2.1.2高程控制资料2.L3地形图资料2.L4航摄资料2.L5数据库资料.2技术依据2.2.1定义与描述标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L2OPP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PP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PP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
2、据字典第1部分1:5001:10001:20PP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20258.1-20PP数字GGGG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规范2.2.2获取与处理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PP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73-20PP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更新规范GB/T14268-20PP1:5001:10001:20PP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6962-20PP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第1部分:框幅式数字航空摄影GBT27920.1-20PP数字航空摄影规范第2部分:推扫式数字航空摄影GBT27920.2-20PP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技术规范GB/T27919-20PP0
3、:5001:10001:20PP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7931-20PP0:5001:10001:20PP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7930-20PP1:5001:10001:2OPP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T15967-20PP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空中三角测量规范GB/T23236-20PP;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控制测量规范CH/T3006-20PP;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测图规范第一部分:1:5001:10001:2OPP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线划图CHT3007.1-20PP1:500、1:1000.1:20PP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20PP
4、2.2.3检验与测试标准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PP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PP;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17941-20PP1:500、1:1000、1:2OPP地形图质量检验技术规程CH/T1020-20PP2.2.4成果与服务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1:10001:2OPP数字线划图CHT9008.1-20PP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21139-20PP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CH/T1007-20PP2.2.5管理标准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1004-20PP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1001-20PP测绘作业人员
5、安全规范CH1016-20PP2.2.6其他测绘合同通过甲方批准的项目技术设计书国家或地方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2.3技术指标和规格2.3.1数学基础2.3.1.1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2.3.1.2高程基准GG高程基准。2.3.1.3成图比例成图比例尺:1:500。2.3.2DLG分幅与编号2.3.3基本等高距基本等高距要求:本测区大多为丘陵地形,一般情况下按0.5m等高距表示,个别图幅的丘陵地如0.5m等高线过密,影响图面表达时,可按1米等高距表示,同一图幅应采用一种等高距。地形类别划分如下表所示。地形类别划分表地形类别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地面倾斜角(度)252.3.4成果基本内容及格式
6、(1)数字线划图(DLG)数据为全要素数据,包含有定位基准、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境界与政区、地貌、植被与土质等要素内容。格式为DWG格式。(2)数据库采用OraCIelog+ArcSDE,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集成在Oracle数据库中,使用ArcSDE统一管理。2.3.5成果数据精度2.3.5.1像控点和空三精度要求(1)像控点精度要求像控点对最近基础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应超5cm,相对临近像控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15cmo像控点对最近基础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平地不应超过基本等高距的1/10,丘陵地不应超过基本等高距的1/8,山地、高山地不应超过基本等高距的1/6。(2)空三加密精度
7、要求优质参考文档内业加密点对附近野外平面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以图上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平面位置中误差单位为毫米项目地形类别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加密点中误差0.35O.50内业加密点对附近野外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实地不应大于下表规定。高程中误差单位为米项目地形类别(等高距)加密点中误差平地(0.5)丘陵地(0.5)山地(0.5)高山地(1.0)0.180.240.60阴影、摄影死角、森林、隐蔽等困难地区的内业加密点点位和高程中误差可分别按以上两表规定值放宽0.5倍。2.3.5.2数字线划图(DLG)(1)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平面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与邻近地物点的间距中误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8、图上距离)。平面精度表地区分类点位中误差(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mm)平地、丘陵地0.50.4山地、高山地0.750.6优质参考文档阴影、摄影死角、森林、隐蔽等困难地区的地物点点位中误差放宽0.5倍。(2)城市建筑区和等高距为O.5m的平坦地区的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应WO.15m。其他地区的高程精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高程精度表地形类别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高程中误差(m)13等高距12等高距23等高距1等高距森林、隐蔽等困难地区的高程中误差放宽0.5倍。(3)地物点平面和高程的最大误差为中误差的2倍。(4)丘陵地高程注记点密度一般地区为图上每格网812个,平地及地形简
9、单区域可适当放宽至L5倍,山地、高山地应适当加密。高程注记点应注记至厘米。(5)相邻图幅几何图形与要素属性都必须严格接边。2.4总体技术路线2.4.1总体技术路线包括如下步骤:1)确定更新范围。利用20PP年6月航摄成果,经拼接、粗纠正生成调绘DOM,然后与原图进行对比,确定变化区域。再利用调绘DOM实地进行全面巡视,确定更新范围。2)确定更新技术方法。相对于原图,若实地地物、地貌性质和属性发生较大变化,但与调绘DOM一致,则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法进行更新。相对于原图,若实地地物、地貌性质和属性发生变化较小,或者实地发生变化且与调绘DOM不一致,则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进行更新。3)更新测绘。采用全
10、数字摄影测量或者全野外数字测图方法实施更新。4)地形图编辑与入库。通过采用GGGG软件,完成变化区域内外业采集数据的制作与编辑工作,形成本项目成果数据库。总体技术路线如下图所示:优质参考文档图2-2总体技术路线图2.4.2遵循的原则2.4.2.1充分利用航摄成果2.4.2.2充分利用已有资料2.4.2.3充分利用新技术新设备2.5更新范围和技术方法确定2.5.1确定更新范围2. 5.2更新方法的确定2.1.1.1 出现下列情况时,宜进行重测更新:原图内的地物要素变化率超过40%o2.5.2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进行修测更新:1)地物要素变化率超过10%,但小于40%;2)原图内某种重要地物位
11、置发生变化。2.5.3更新技术方法的确定相对于原图,若实地地物、地貌性质和属性发生较大变化,但与调绘DOM(数字正射影像图)一致,则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法进行更新。相对于原图,若实地地物、地貌性质和属性发生变化较小,或者实地发生变化且与调绘DOM不一致,则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进行更新。巡视应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测区内每个角落走到、看到,在完成全面巡视的基础上,对重点区域实施重点巡视,确保建成区巡视到位,其为重点更新对象。2.6全数字摄影测量将拼接、粗纠正生成的调绘DOM与原图进行比对,结合实地巡视,相对于原图,若实地地物、地优质参考文档貌性质和属性发生较大变化,但与调绘DOM一致,则采用全数字摄
12、影测量法进行更新。全数字摄影测量法更新,外业作业流程如下图所示:2. 6.1像控测量3. 6.1.1像片控制点选点像片控制点应满足下列条件:1)像片控制点点位一般应布设在航向及旁向六片或五片重叠范围内。2)像片控制点的选取,其目标影像应清晰、易于判别,当目标与其它像片条件矛盾时,着重考虑目标条件。3)像片控制点应选在旁向重叠中线附近,离开方位线不小于3cm(23cmX23c像幅),当旁向重叠过大时应分别布点。因旁向重叠过小时,两点裂开的垂直距离在像片上一般应小于ICn1,困难时不应大于2cmo4)航线两端的上下对点,应选在通过像主点且垂直于方位线的直线上,相互偏离一般不应超过半条基线,最大不应
13、超过1条基线。全野外布点点位偏离该线不大于ICn1,最大不大于L5cm。5)像控点距像片边缘一般不小于L5cm(23cmX23c像幅),距各类像片标志不小于Imn1。6)区域网四周控制点要能控制测绘面积,遇自由图边应布于图廓线外4mm以上。2. 6.L2像片控制点的布设像控点采用区域网布设方案,遇平地、落水等特殊情况时采用全野外布点。像控点均布设成平高点。3. 6.1.2.1区域网布点区域网划分综合考虑成图比例尺、航摄比例尺、航摄分区、地形条件、图幅分布等情况,选择最优方案,力求图形呈方形或矩形。区域网的划分和布点以能满足空中三角测量精度为原则。区域网的大小和像控点之间跨度主要依据成图精度、航
14、摄资料参数及对系统误差的处理等因素确定。(1)区域网内不应包括有像片重叠不附合要求的航线和像对,不应有大片云影、阴影等影响内业加密建网连接的像对。(2)平面网和平高网的航线跨度、控制点间基线数不超过下表规定;平地、丘陵地平高点应采用全野外布点。比例尺1:500航线数,条45式高控制点间基线数,条45高程控制点间基线数,条56区域网的控制点寸根据下列情况布设:1)当区域网用于加密平面控制点时,可沿周边布设6个或8个平高点,布设方案如图2-4、图2-5所示:卬图2-4:区域网布点法1图隽巧T域网布点-22)当区域网用于加密平高控叼寸,可遇周边布蓑干F或8个平高点,成图的定向点高程宜采用全野外布点,
15、采用内业加密时,其跨度应为24条基线,布点方法图2-6所示:3)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可采用不规则区域网布点:应在凸出处布平高点,凹进处布高程点,当凹角点与凸角点之间距离超过两条基线时,在凹角处应布平高点。(4)卫星定位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像控点布设方案应符合下列规定:规则区域网可采用四角两边或四角两线法;采用四角两边法时,应在区域网的四角各布设一个平高控制点,并应在区域网两端垂直于航线方向的旁向重叠中线附近各布设一个高程控制点;采用四角两线法时,应在区域网四角各布设一个平高控制点,并应在区域网两端垂直于航线方向敷设两条构架航线;不规则区域网像控点布设应在区域网周边增设像控点,并宜在凸角转折处布
16、设平高控制点,当凹角转折处为一条基线时,应布设高程控制点,当凹角转折处为一条以上基线时,应布设平高控制点;四角两边法四角两线法不规则区域网布点法图2-7:采用卫星定位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布点略图一平高控制点;一测图Ln一高程控制点;一构架二优质参考文档针对数码航摄实际情况,应考虑空三加密软件的特点和过去类似工程的经验,可将整个测区按照地形、面积分成几个加密区,作为相对独立的子区域按照区域网方案布设像控点。若本项目航飞过程中采集有POS数据,像控点以满足区域网空三加密需求、保证成图精度为原则,像控跨度可适当放宽进行布设。区域网间必须布设公共点,网间像控点尽可能公用。区域网角点可布设成双点,便于内业根
17、据情况进行取舍。测图区域外围的像片控制点必须布设在图廓线外,确保像片控制满幅。2.6.1.2.2全野外布点当有以下几种情况出现时考虑采用全野外布点:1)平地图幅2)内业加密精度满足不了测图精度要求时;3)像主点和标准点位落水影响到模型连接;4)航向重叠不够50%或旁向重叠不够15%的立体像对。优质参考文档图2-8:全野外布点图布点方法:每个立体像对要布设四个平高点。在主点附近加一个平高点,如上图所示。全野外布点时,应最大限度地控制测绘面积。2.6.1.2.3特殊情况的布点1)航摄区域接合处的布点:航区或航摄分区接合处,控制点应布设在航线重叠接合处,邻区尽量公用。如不能满足公用要求时,应分别布点
18、。2)航向重叠不够时的布点:航向重叠度小于53%,存在航摄漏洞时,应分别布点,漏洞处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的方法补测。3)旁向重叠不够时的布点:旁向重叠部分小于15%的重叠度时,应分别布点。重叠部分大于1cm,影像清晰,范围内无重要地物,可在重叠部分内加测23个高程点;影像不清楚或重叠小于Ien1,重叠不足部分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法补测数字地形图。4)像主点和标准点位落水的布点:点位落水时,应注意以下事项:a、点位落水(像主点或标准点位处于水域内,或被云影、阴影等覆盖,或无明显地物),落水范围的大小和位置不影响立体模型连接时,可按正常航线布点;b、像主点2cm范围内选不出明显目标,或航向三片重叠范围
19、内选不出连接点时,落水相对应全野外布点。5)水滨和岛屿的布点:水滨和岛屿地区,应按全野外布点,以能最大限度控制测绘面积为原则。超过控制点连线ICnI以外的陆地部分应加测平高点,困难时刻改为高程点。用航测方法难以保证精度时,采用全野外数字测图法补测。2. 6.1.2.4保密点的布设为检核内业加密点及地形图的精度,适当布设保密检查点,精度同平高控制点。保密检查点须选优质参考文档在明显的地物点上,位置应远离区域网点和全野外高程点,保密点成果单独整理交质量检查部门使用。3. 6.L3像控点的选点像控点目标选刺在影像明显、高程变化不大、正交的线状地物交角(交角约90度左右),小于0.Imm的点状地物。高
20、程急剧变化的斜坡不宜作为选刺点目标。当控制点刺在植被、高出地面或陡坎等地物边缘时,应说明点位落于坎上或坎下,量注其点位至较大参照地面的比高,比高量至Slm,并说明点位刺在何处,高程测至何处,注记在像片背面。并在实地打木桩或作出标记,必要时拍摄点位照片。选点目标应便于GPS或全站仪观测。点位实地的判刺精度为图上01mm。选择影像最清晰的一张像片作为刺点片,刺点误差和刺孔直径不得大于Slmm(刺孔要透)。像片点位刺孔应刺透。刺点位置刺偏时,应换片重刺或作说明。点位刺孔后要在实地与目标校核,并绘制略图及编写点位说明。4. 6.L4像控点的整饰可采用相纸输出的相片进行像控点判刺与整饰,相关要求按GB/
21、T7931执行;也可在数字影像上选点、标记,准确标示出刺点位置。控制片仅整饰刺点片。同航线和相邻航线公用点只进行转标,相邻区域公用点为避免转刺的误差,也只进行转标。像片控制点在像片正面用直径为7mm圆圈表示,高程点符号用绿色,点号与高程用分式表示,其它符号、注记用红色,像片正上方用黑色注明图号。像片背面实地绘制刺点略图,说明刺点位置,点号,刺点者、检查者及日期,略图大小为2cmX2cm,符号大小与像片正面相同,刺点位置、刺点略图、刺点说明三者必须一致,控制像片的正反面整饰参见1:500、1:1000、1:20PP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7931-2OPP中附录E、Fo优质参考文档采用
22、数字影像资料时,可采用影像预选点、放大打印影像选刺点的方法,整饰以判读为主,刺点为辅。2.6.L5像控点编号像控点应按自然顺序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前冠英文字母编写,平高点前冠P,高程点前冠G(如水准点),保密点前冠字母B”,如B1。全测区各类控制点编号统一分配号段编制,不得重复。2.6.L6像控点测量2.6.1.6.1采用的方法像控点平面位置联测采用连续运行基准站支持的RTK测量或全站仪测距导线测量。高程测量采用RTK高程测量加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精化处理或水准、三角高程测量。2.6.1.6.2像控点的精度1)平面控制点和平高控制点对最近基础控制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不大于5cm。2)高程控制点和平高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用参考 实用 参考 地形图 测绘 技术 标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73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