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
《《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征求意见稿.docx(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 03. 20012DB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9612023代替DB61/T9612015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Specificationofruraltourismdemonstrationvillage,sassessment(征求意见稿)20XX-XX-XX 实施20XX-XX-XX发布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申报要求15评定要求36评定与监管5附录A(规范性)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分细则7附录B(规范性)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申请报告12附件(原标准DB61/T9612015)1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
2、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61/T9612015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与DB61/T9612015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一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5年版第2章):一更改了有关章条的内容,更改了“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示范村”的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5年版的第3章);更改了有关章条的内容,将“县(区)”改为“县(市、区)”,将“省局”改为“省厅”,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改为“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将“旅游局”改为“文化和旅游厅”;申报材料中将“反映村概况和主要特色的音像资料1份(时长不超过15分钟)”改为“反映村概况和主要特色的音像资料1份(时长
3、不超过10分钟)”(见第4章,2015年版的第4章): 增加了空间场地、经营管理、卫生要求、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相关内容,以合法依规、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品质提升为原则(见第5章,2015年版的第5章): 增加了评定要求相关内容(见第5章,2015年版的第5章); 更改了有关章条名称和内容,将“服务标识”改为“旅游标识”(见第5章,2015年版的第5章); 更改了有关章条名称和内容,将“服务人员”改为“从业人员”(见第5章,2015年版第5章); 更改了有关章条名称和内容,将“市场宣传”改为“市场宣传和营销”(见第5章,2015年版第5章): 将“示范村名称”改为“申报村名称”(见表B.1)。本文件
4、的附录A和附录B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文件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长安大学、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华、张薇、朱彩霞、胡粉宁、舒悦、郎婷、陈晶、马旭文、樊其月、崔萃、宋春慧、代笠、苗帅。本文件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负责解释。本文件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B61/T9612015o本文件联系信息如下:单位: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电话:029-85265253;地址:西安市碑林区长安北路15号;邮编:710061。DB61T9612023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的术语和定义、申报要求、评定要求、评定与监管。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
5、村的评定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GBGBGBGBGBGB289430953096383857498978GB/T 10001.1GB/T 10001.2GB/T 10001.9GB 13495GB 14934GB 16153GB/T 18973GB/T 31383GB 37487GB/T 39000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标志用公
6、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消防安全标志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饭馆(餐厅)卫生标准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旅游景区游客中心服务与设置规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乡村民宿服务质量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乡村旅游ruraltourism是以乡村空间场地和环境为依托,以农民(包括牧民、渔民等)为主体,以乡村独特的自然资源、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为主要吸引物,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康体、健身、娱乐和购物等的一种旅游方式。3.2乡村旅游示范村ruraltourismdemonstratio
7、nvillage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资源、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并形成一定规模,能够助力乡村振兴,村民普遍受益,在全省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行政村。4申报要求4.1 申报程序4.1.1 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申报,申报流程如图1所示。图1申报流程图4.1.2 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应按照附录A中表A.1的评分细则进行自评,自评得分达到800分以上者,可申报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4.1.3 创建单位填写附录B所示的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申请报告,经当地县(市、区)级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初审合格后向市(区)级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推荐。4.1.4 市(
8、区)级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初评合格后报省文化和旅游厅。4.1.5 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组成验收组进行评定。评定合格后由省文化和旅游厅统一颁发“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标牌并公告全省。4.2 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包括以下几项:一一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中报表一式2份(见表B.1);一一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基本情况介绍材料1份(约1500字左右);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自评表1份;反映村概况和主要特色的音像资料1份(时长不超过10分钟):对标得分支撑材料。5评定要求5.1 组织管理5.1.1 应设立职责明确的乡村旅游管理机构,下设旅游接待、安全管理、投诉处理等部门,并配备专兼职人员。5.1.2
9、 应有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或专项规划,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5.1.3 应有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市场运营效能良好。5.1.4 应建立旅游发展和服务质量相关制度,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旅游接待管理制度、旅游安全管理制度、旅游信息统计制度、旅游投诉处理制度等。5.1.5 应建立旅游业态、旅游人次、旅游收入、旅游从业人员等各项旅游信息的综合档案。5.1.6 应能实时向主管部门报送统计数据,上报突发事件信息及处理措施等情况。5.2 空间场地5.2.1 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城乡建设规划、镇(街道)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等。5.2.2 应符合世界遗产地、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
10、名胜区、地质公园、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湿地公园等保护规划(方案)和分区管控要求。5.3 经营管理5.3.1 乡村旅游使用的土地和房屋产权、使用权明晰,且合法有效。5.3.2 经营者应结合服务项目和内容,取得合法用地证明、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等有效证件。5.4设备设施5.4.1基础设施5.4.1.1通往村庄的道路应与干线公路相连接,具有较好的可进入性。5.4.1.2村内主干道硬化率应达到100%,路面宽度宜不小于4.5米;步行道路面应具有乡村特色。5.4.1.3应有规模与接待能力相匹配的停车场,户外停车场宜为生态停车场,宜有新能源电动车充电桩。5.4.1.4应按照中华人民共
11、和国消防法及相关规定,配备消防设备、器具,并保证消防设施的完好率达到100%o5.4.1.5应有完善的供水体系和给水设施,村内应24小时供水。5. 4.1.6应有完善的污水处理体系和排水管网。5.4. 1.7应有稳定的供电设施设备,村内应24小时供电。5.5. 1.8广播、电视、电话等公共通讯设施齐全,信号通畅。5.4.2旅游公共服务设施5.4.2.1应设立游客服务中心,建设、管理、服务不低于GB/T31383中的小型游客服务中心标准。5.4.2.2应设立村级警务室(人口较少的村可合并设立,乡镇派出所或社区派出所所在地的村可不设),有安全保护制度及安保人员,配备安保设施。5.4.2.3应设立村
12、级医务室(人口较少的村可合并设立,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地的村可不设),有相关管理制度及医护人员,配备日常药品及救护设施。5.4.2.4应设置满足游客需要的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服务不低于GB/T18973中11类厕所标准。5.4.2.5鼓励村级综合文化服务机构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功能融合。5.4.3旅游标识5. 4.3.1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共信息图形符号,且符合GB/T10001.KGB/T100OL2、GB/T100OL9的要求。5.4. 3.2应设置村庄游览全景图、交通导引标识、安全标志、消防安全标志等各类标识,安全标志应符合GB2894的要求,消防安全标志应符合GB13495的
13、要求。5.4.3.3禁止进入的区域应设置围挡和禁止标志;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应合理设置安全提醒或警示标识和相应安全保障措施.5.4.3.4各类标识牌应内容准确,图形符号清晰、文字规范,无破损、变形、变色或字迹图形不清等现象。5.5服务接待5.5.1餐饮5.5.1.1 应有与乡村旅游发展规模相匹配的餐饮场所和设施。5.5.1.2 餐饮场所功能布局合理,应有初加工区、切配区、烹饪区及就餐区等区域划分。5.5.1.3餐饮原材料、半成品来源应安全可靠,卫生状况良好。5.5.1.4餐桌、餐椅、餐(饮)具应配套齐全,干净卫生、无破损。5.5.1.5餐(饮)具应每日及时清洗、消毒,符合GB14934的要求。5
14、.5.1.6餐饮服务宜体现当地文化及特色。5.5.2住宿5. 5.2.1应有与乡村旅游发展规模相匹配的住宿场所和设施。5.5. 2.2客房应宽敞明亮、干净卫生、采光通风良好。5.6. 2,3客房内布草应做到一客一换,拖鞋、杯具等一客一消毒。5.7. 2.4客房区域内应有设计合理、与接待能力相适应的卫生间;卫生间环境整洁,设施与用品应配套齐全。5.8. 2.5住宿场所环境卫生应符合GB37487要求。5.5.2,6应按照GB/T39000的基本要求,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发展一定比例的民宿。5.5.3购物5.5.3.1购物场所应布局合理,建筑造型、色彩、材质与环境协调。5.5.3.2对购物场所、供货渠
15、道、证照证件应进行规范管理,明码标价,无价格欺诈、假冒伪劣、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5.5.3.3应有能充分体现当地特色和文化的农副土特产品或民间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5.5.3.4应支持支付宝、微信等网络支付方式,宜提供快递服务。5.5. 3.5宜发展乡村电商。5.5.4娱乐5.5.4.1村内应有能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5.5.4.2应开展能够彰显地方历史文化特色或民俗风情的活动。5.6服务要求5.6.1从业人员5.6.1.1应具有合格有效的健康证明。5.6.1.2应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佩戴服务标牌。5.6.1.3应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能提供微笑服务,能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宜用普通
16、话。5.6.1.4应诚实守信,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5.6.1.5应尊重游客的民族习俗、宗教信仰。5.6.1,6上岗前应接受岗前培训,掌握村内旅游业态、项目和位置等情况,熟知相关法律法规、应急事件处置方案及投诉处理程序。5.6.2服务质5. 6.2.1应设立旅游投诉受理机构,制度健全,明确职责。6. 6.2.2应制定旅游服务满意度评价制度,可通过电话、信函、满意度调查表及微博、微信、旅游APP等互联网形式接受游客评价O516.2.3应在醒目位置公布收费项目及价格、投诉受理机构电话或网址。5.6 .2.4应诚恳接待游客投诉,认真及时地处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投诉必复,记录和档案应保存完
17、整。5.7 安全要求5.7.1 应根据不同自然灾害类型建立相应防灾设施和避难场所,并按相关要求管理。5.7.2 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规定突发事件预防和预警机制、应急管理组织指挥体系,应急事件处置程序等内容。5.7.3 应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配置有效的消防器材,保持消防通道畅通。5.7.4 应定期开展全员安全消防教育,定期开展消防培训和应急演练,记录并存档。5.7.5 村内特殊休闲设施应配备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救援及教辅人员。5.8 卫生要求5.8.1地表水水质应达到GB3838表1中I类要求,生活饮用水应达到GB5749的要求。5.8.2 村内无露天粪坑和简易茅厕。5.8.3 公共场所和经营场所
18、应秩序良好,无污水污物、无污垢积尘、无乱堆乱放现象。5.8.4 村内垃圾桶应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良好。5.9生态环境保护要求1 .9.1村庄内及周边无污染源或污染企业,环境空气质量应达到GB3095的要求;声环境质量应达到GB3096的要求。2 .9.2应优先选用沼气、太阳能、电能、风能等清洁能源。5 .9.3村内所有经营单位的污水排放均应达到GB8978的要求。6 .9.4村内生活垃圾应集中无害化处理率应达到80%以上。5.10旅游效益51Q经济效益5.10.1.1示范村的年接待人数应不少于5万人次。5.10.1.2示范村的年旅游收入应不低于200万元。5.10.1.3本村农民旅游收入应
19、占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含)以上。5.10.1.4带动本地农副土特产品、民间工艺品及旅游纪念品销售等附加效益应不少于50万元。5.10.2社会效益5.10.2.1直接吸纳劳动就业人数应不低于100人。5.10.2.2间接提供劳动就业岗位数应不低于100人。5.10.3生态效益5.10.3.1乡村旅游发展未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村容村貌建设性破坏。5.10.3.2乡村绿化较好,绿化覆盖率应不低30%。5.10.3.3村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较大的提高。5.10.3.4能引导游客绿色消费和文明旅游。5.10.4示范效应5.10. 4.1参与乡村旅游经营活动的本村村民比重应不低于20%o5.11
20、. 4.2有全省能起到示范作用的发展模式或经验。5.12. 4.3助力乡村振兴、村民普遍收益的效果明显。5.13. 场宣传和营销5.13.1 应积极利用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多渠道进行宣传和营销。5.13.2 宜利用网络提供线上咨询、预订、投诉等服务。6评定与监管6.1 评定评定按附录中表A.1进行。满分为1000分,分值高于800分(含800分)者通过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6.2 标志颁发对通过评定的乡村旅游示范村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统一颁发“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标牌。631fS6.3.1获得称号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应严格执行本文件的要求,并接受行业管理和社会监督。6.3.2省、市(区)
21、、县(市、区)级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获得“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的示范村进行监督管理。6.3.3市(区)、县(市、区)级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日常监督管理。不定期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检查,每年检查不少于1次。6. 3.4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复核检查,复核检查每3年1次。6.4违规处理6. 4.1对获得“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的示范村,在检查和复核时,发现其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下降,达不到标准规定的要求,由市(区)级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初步审查核实并提出处理建议意见,报省文化和旅游厅;由省文化和旅游厅审查核实并给予通报批评、取消称号等处理。7. 4.2对发生违反生态环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村旅游示范村评定规范 乡村 旅游 示范 评定 规范 征求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73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