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云楼书目》与钱谦益学术思想刍议.docx
《《绛云楼书目》与钱谦益学术思想刍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绛云楼书目》与钱谦益学术思想刍议.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绛云楼书目与钱谦益学术思想刍议绛云楼是明末清初江南最大的藏书楼,其所藏书籍种类与数量堪称一时之盛,而据此编纂的绛云楼书目继承和发展了四部分类法,对传统目录学和明末清初学术源流演变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民间藏书目录,绛云楼书目部次设置存在诸多疏漏,这与钱谦益个人经历和学术思想是分不开的。钱谦益:绛云楼书目;学术思想绛云楼书目又称牧斋书目,是钱谦益编纂的私家藏书目录。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江苏常熟人,明万历庚戌进土,后降清。钱氏时为文坛领袖,斯文宗主,他对书之爱已成癖,“不惜重资购古书用是所积充物,几埒内府”,晚年重加缮治,区分类聚,藏于绛云楼上,凡“大梗七十有三”,奈天有不测
2、风云,清顺治七年(1650)“其幼女中夜与乳媪嬉楼上,剪烛地落纸堆中,遂燧。宗伯楼下惊赴,焰已涨天,不及救”。“凡宋元精本,图书玩好,及所褒辑明史稿一百卷,论次昭代文集百余卷,悉为煨烬现存绛云楼书目抄本64种,刻本5种。通行本是钱谦益撰、陈景云注,193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依据道光三十年(1850)“粤雅堂丛书刻本刊刻的“丛书集成初编本”,分为四卷,书前有钱谦益弟子曹溶的序文,按照四部分类法分为73个类目,著录书籍3499种。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钱谦益个人经历及学术思想,对绛云楼书目分类部次设置原因展开讨论。一、绛云楼书目部次设置绛云楼书目除了按照四部分类法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外,还设
3、有本朝部。其中经部16类,史部10类,子部27类,集部14类,本朝部6类。书目流传版本甚多,当系各家传抄所致,造成各版本收录藏书数量不一。从目录学角度来看,“绛云楼书目并非如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题解那样的正式著作”,故绛云楼书目多有编纂草率之讥,张之洞认为“非切要”2,严佐之认为“其学术价值是不高的”网。论者主要从分类部次、类目设置、款目著录等方面考察绛云楼书目的目录学价值。就分类部次而言,书目分类混乱,标准不一者有之,以史部为例,将穆天子传汉武故事赵飞燕外传等志怪传奇小说列入“史传记类”,显得不伦不类。同一书籍被同时归入两类者有之,以子部为例,酒经同时归入“子农家和“杂艺类”,而
4、本应归入“子农家”的耒耙经蚕经种芋法却被归入“杂艺类”:款目粗陋,体例不统一,著录极其简单,除包含著者的书名外,只书册数,极少数的加上朝代,如“诗类”成伯筠毛诗指说,一册,唐;“礼类”丘葵周礼订正,二册,元人。重复排列者有之,道德经传在“子道家然出现两次;款目组织顺序杂乱,没有明确的排列原则,以“子道家为例,道德经传没排在最前,而处在老子唐斋口义庄子口义后面,更甚者,庄子郭象注几乎位列“子道家”最后,无论从时间先后还是代表性方面,都不应该如此排列。另钱氏偏爱宋元刻本,常常将宋元刻本排在最前面,本也无可厚非,但有时元版书却在宋版前面,以经部“礼类”为例,元版礼记注疏排在宋版礼记之前。总体而言,编
5、排似较为随意。绛云楼书目编纂如此草率,为何传抄如此之多,在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上地位如此之重,就不得不提起钱谦益。二、钱谦益与绛云楼书目绛云楼成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清顺治七年(1650)遭火焚,前后存七年时间。绛云楼书目编于何时及编纂过程,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绛云楼焚后钱氏暇日追思之作;另一种则认为书目编于绛云楼存世的时间段内,“自臧书之日起,随藏随录,随录随编”4,或“并非专意编纂,而是在顺治六年到七年一年时间内,出于治学需要和方便自己使用典籍而作的书目就“追思”说而言,实不大可能,即使钱谦益再博闻强识,3000多种书籍也不可能记得只字不差,“追思”说之出现很可能是传抄者对钱氏
6、大儒身份的附会,况绛云楼火焚本身对钱氏就是一大打击,其精神状态也不容许他回忆得如此清楚。“随录”说有合理的地方,不过是否自藏书之日起,则有待商榷。绛云楼落成后钱氏和柳如是搬入,才有可能系统地进行编目,“读书编目”说大致令人信服,可以肯定的是,书目的编纂时间跨度是很大的,大致来说,绛云楼书目是钱谦益事清失意辞官后到绛云楼遭火焚之间著就的,其愤懑情绪无处宣泄,唯有寄情于书阁,阅读大量书籍,“每及一书,能言旧刻若何,新板若何,中间差别几何,验之几悉不爽,盖于书无所不读,去他人徒好书束之高阁远甚”,并做了大量题跋,除去火焚之外,尚余二百六十多篇,其数量之惊人,可以想见。读书之时,自然分门别类的加以编纂
7、记录,实际阅读过程中,因阅读顺序有差及难以避免的疏漏,才会出现元版置于宋版之前、代表性书目重点不突出等情况,况钱氏编纂目录的目的,主要是为己所用,故他和柳如是才能“临文或有讨论,柳辄上楼翻阅,虽飘渺盈栋,而某书某卷,随手抽拈,百不失一”。修建绛云楼之前,钱氏一意迎娶柳如是,故有此楼之建。其结构为前堂后楼,左右厢房,堂供人住,楼供藏书。也就是这时,钱氏夫妇才对以前所藏之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再者,考察同时期之私藏书目,其编目分类也与绛云楼书目大致无差,作为非正式的家藏书目,我们不必苛之太严,另外,以清代成熟目录学体例来要求民间家藏书目,未免有失公允。钱氏尤好宋板书,“所收必宋元板,不取近人所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绛云楼书目 绛云楼 书目 钱谦益 学术 思想 刍议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74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