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地方志工作规定》(2015年1月19日省政府令第107号公布).docx
《《青海省地方志工作规定》(2015年1月19日省政府令第107号公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省地方志工作规定》(2015年1月19日省政府令第107号公布).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青海省地方志工作规定(2015年1月12日青海省人民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5年1月19日省政府令第107号公布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全面、客观、系统地编纂地方志,科学、合理地管理和开发利用地方志及相关地情文献信息资源,发挥其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根据地方志工作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地方志的组织编纂、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适用本规定。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地方志,是指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地方志工作是指组织编纂、管理、开发利用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以及相关地情文献等活动。第四条编纂地方志应当遵循存
2、真求实、忠于史实、据事直书的原则,全面、客观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与现状。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地方志工作机构,加强地方志工作队伍建设,将地方志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强地方志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逐步建设地方志资料库和地方志网站。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地方志工作,其办公室(以下简称地方志工作机构)具体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地方志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志工作机构履行下列职责:(一)组织、指导、督促和检
3、查地方志工作;(二)拟定地方志工作规划和编纂方案;(三)组织编纂地方志书、地方综合年鉴及相关地情文献;(四)组织搜集、整理、保存地方志文献资料;(五)开展地方志学术交流,推动地方志理论研究;(六)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及相关地情文献信息资源,推进地方志数字化、网络化。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做好地方志相关工作。按照规划承担地方志编纂任务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下简称承编单位),应当确定负责编纂工作的机构和人员,保障经费和办公条件,并接受同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的工作督查和业务指导,按照质量和时限要求完成编纂任务。第八条省地方志工作机构拟定省地方志编纂总体工作规
4、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国家地方志工作指导机构备案。市(州)、县(市、区、行委)地方志工作机构根据省地方志编纂总体工作规划,拟定本行政区域地方志工作规划,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并报上一级地方志工作机构备案。第九条以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由本级地方志工作机构按照规划组织编纂,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编纂。地方志书每20年左右编修一次。地方综合年鉴每年一卷,逐年编辑。第十条地方志书编纂实行承编责任制度,按照下列规定签订承编责任书:(一)以省、市(州)级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书的承编单位应当与省人民政府签订承编责任书;(二)以县级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志书的承编单位应当与
5、市(州)级人民政府签订承编责任书。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志工作机构应当建立资料征集制度,向有关单位及个人征集地方志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提供支持。地方志资料所有人或者持有人提供有关资料被采用的,应当给予适当报酬。第十二条在地方志编纂过程中收集的地方志资料以及形成的地方志文稿,由县级以上地方志工作机构指定专人集中统一管理、妥善保存。编纂工作完成后,依法移交本级地方志馆或者档案馆。承编单位撤销、合并或者注销的,应当将所存地方志资料移交本级地方志工作机构;承编单位承担编纂工作的机构或者人员发生变化的,应当向承编单位移交所存地方志资料。资料移送前,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将地方志资料据为己有或者损毁、出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海省地方志工作规定 青海省 地方志 工作 规定 2015 19 省政府 107 公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75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