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学生版).docx
《专题0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学生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学生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考点Ol两宋的政治和军事1考点02辽夏金元的统治11考点03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15考点04辽宋夏金元的文化26(按住Ctrl,点击目录里的考点,可直接跳到对应考点)考点01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嘴2023年高考真题1. (2023年湖南卷)宋仁宗下诏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谏官范仲淹等以“后无过不可废”,跪求奏对。仁宗遣宰相吕夷简告知他们皇后应废的理由。事后,孔道辅等遭贬黜,朝廷诏令御史、谏官不得“相率请对这反映了宋代()A.皇帝家事不容外朝官员置疑B.士大夫政治降低了皇帝权威C.御史与谏官职能有混通趋势D.宰相已沦为君主专制的工具2. (2023年海南卷)有学者认为,宋代的识字率相对较高
2、。真定府的一处摩崖石刻显示,山区牧羊人也有能读会写者;南方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北方,如建州“耕且读者十家而五六”,邵武军的许多村落”皆聚徒教授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书院制度日趋完备B.雕版印刷相当普及C.崇文兴教渐成风尚D.文化重心已经南移3. (2023年湖北卷)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材料一中国古代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西周“六艺”重视射、御。唐代设立武举,测试骑射、负重等。两宋至明代都延续武举,并设置武学。就武举而言,两宋“以策(论)为去留,弓马为高下“,凡武举,始试义、策于秘阁,武艺则试于殿前司,及殿试,则又试骑射及策由于统治者重文轻武,宋代士人有能力应进士举者,不
3、屑于应武举。明弘治六年(1493)规定,武举“六岁一行,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许崎射”。然而明代武职多荫袭,武举只是补充形式。就武学而论,宋代武学”设教授以文武臣熟知兵事者充任视看人材、试脸弓马,合格者始许入学其教学内容除弓马武艺外,尤其重视“习诸家兵法,教授纂次历代用兵成败、前世忠义之节明代武学则增加了论语孟子等作为主要教材。据宋史明史等材料二“以弧矢定天下”的清王朝,武举渐以骑射、技勇为重。嘉庆年间改策论为默写武经百余字即合格。而武官选任则以行伍出身为正途,武举出身次之。就军事教育而言,清廷不再专设武学,而是在官学设立武学教习教授生员。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先后创办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
4、学堂、湖北武备学堂等新式学堂。其课程主要教授数、理、化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新式炮台和营垒的构筑方法等工程技术。编练的新军按才学品行优劣、训练勤情、考核成绩高低决定赏罚,排以上的军官须由军事学堂出身者担任。摘编自中国大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明武举的共同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述从宋明到清代军事人才培养与选任的变化及原因。唯2022年高考真题1. (2022年全国乙卷)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A.规范地方行
5、政B.防止武人干政C.提升军事能力D.削弱州府权力2. (2022年江苏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王安石变法与他早期在浙东的施治经历多有关联。北宋时,浙东负山近海,河渠淤塞,深受海水倒灌与干旱之苦。当地民众常将田地质押给“豪右”,靠借高利贷维持生产。王安石到任后,深感当地生财无道,地方无可用之才,学校无教导之官,不利风教,遂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成效显著。有诗赞日:荆公(王安石)宰吾邦,学校振土风。留心及水利,经游详记中。旱涝切民痍,往返劳行踪。当时青苗法,实惠遍村农。摘编自岑华潮王安石与浙东的崛起(1)据材料概括当时浙东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所借鉴的浙东施治措
6、施。(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王安石在浙东的施政原则。国替2021年高考真题1. (2021年北京卷)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区大量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又将很多税场升为县,其分布状况见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由场升县绝大部分发生在宋代增置新县与移民聚集密切相关该地区西部经济比东部更繁荣国家对该地区的控制渐趋深入A.B.C.D.2. (2021年全国乙卷)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土者也。“郑至道说,土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二从中可以看出宋代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B.重农抑
7、商政策瓦解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3. (2021年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明治以前,受朱子学影响,日本思想界多批判王安石及其新法。明治时期,日本对王安石的关注提升。有人认为,当时日本国势与赵家相类,外患不在辽夏之下。后来,随着国家主义思潮膨胀,思想界对王安石的评价发生根本变化,贽扬其辅佐神宗,务在富国强兵。有人将宋神宗比拟为振兴王权、宣扬国威的路易十四,将王安石比作法国重商主义的典范范柯尔贝尔。更有留学西欧的学者引王安石为知己,认为其经济政策一改中国传统的退守主义,变为扩展财源的积极主义;取市易、青苗、均输等干涉主义手段,使国家握有利权;义取之以道,兴实利与人民,令
8、国民不被其害。破空前古,正与当时泰西经济观念相同。摘编自张呈忠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王安石变法研究等(1)据材料概括说明明治时期日本思想家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上认识产生的原因。4. (2021年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开封:仅据天下之冲,还是奠万世之基?材料一(976年,宋太祖西巡洛阳,有意迁都于此,甚或迁都长安,并就此与大臣展开了一场讨论。)李怀忠曰:“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洛阳),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开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晋王亦日:“迁都未使。宋太祖臼:“迁河
9、南未已,久当迁长安。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晋王又曰:“在德不在险。宋太祖日:“晋王之言固善,今姑从之。不出百年,天下民力弹矣。”摘编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材料二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3+2+1O T-2-3年代朝代中国古代气温变化曲线图黄泛区示意图据邓小南等宋:风雅美学的十个侧面分析说明北宋继续以开封为都城的利弊。疆2020年高考真题1. (2020年北京卷)宋代自然灾害频发。王安石认为“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他希望培育农民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以下措施反映其救荒思想的是实行均输法
10、兴建水利工程鼓励百姓养马低息借贷钱谷给农民A.B.C.D.2. (2020年山东卷)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3. (2020年全国11卷)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4. (2020年全国I卷)阅读材
11、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宋史:文治昌盛与武功弱势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5. (2020年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学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以力相并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
12、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从此“无复领支郡者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6. (2020年全国I卷)【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熙宁二年(1069年),宋廷开始精简军队
13、,压缩编制,到元丰八年(1085年)禁、府军总数减为80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熙宁七年,开始实行“将兵法”,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挥每将自2000多人至1万多人不等,通常为5000人左右,设正、副将为长官,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将士兵,以达到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将兵多数戍守本路,在本路臂区内更成,但也有一部分将兵到指定的别路更戌。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将兵法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将兵法改革。2019年高考真题1. (2019年浙
14、江卷4月)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选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A.建立世官制B.增设“参知政事”C.强化“外朝”D.实行察举制2. (2019年全国In卷)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土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3. (2019年江苏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清末民国时期,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学界和政界纷纷讨论王安石变法。梁启超和孙中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位。阅读
15、下列材料:材料一(宋)元祐以降,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日“恶法”,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吾常谓天下有绝对的恶政治,而无绝对的良政治。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梁启超王安石传材料二“王安石所行的新法,都是民生主义的事实。”(孙中山全集)清末民国时期,很多学界政界人士积极主张学习西方,但很快发现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问题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加以补充改进。姜锡东、周一星略论王安石变法的现代影响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与前人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2)王安石新法中“民生主义的事实历历可知。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免役法为例,指出王安
16、石是如何进行政策设计的,并说明其积极效果。(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学界和政界关注王安石变法的主客观原因。唯2018年高考真题1.(2018年全国m卷)下表是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此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唯2017年高考真题1. (2017年全国n卷)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
17、并宿于宫中;谏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2. (2017年北京卷)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关系正确的是结论A商鞅下令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了封国采邑制,强化了中央集权。B.孝文帝实行三长制,使地方豪强失去对大量依附人口的控制激化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C.王安石推行“育苗法既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又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D.康熙帝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西北段边界。3. (2017年海南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宋太祖赵匡胤本为
18、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奉命御辽。到达陈桥驿时,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陈桥兵变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纭,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讳”,“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今人研究认为,赵匡帆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机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
19、子。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唯2016年高考真题1. (2016年北京卷)“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A.分散宰相权力B.加强皇权C.加强军事实力D.增加财政收入2. (2016年全国I卷)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
20、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3. (2016年江苏卷)“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己。”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A.考试程序更加严谨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B.取土科目有所减少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唯2015年高考真题1. (2015年山东卷)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A.瓦解宗法体系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2. (2015年重庆卷)金史记载:“赞日: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
21、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这表明金章宗A.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B.开始推行内阁制度C.治国理政不如金世宗D.照搬金世宗时的律令3. (2015年海南卷)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作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4. (2015年福建卷)材料一自祖宗承五代之乱而又田制不立,田亩转移、丁口隐瞒、兼并伪冒者未尝考按,故赋入之利视古为簿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
22、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摘自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材料二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哪项法令?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法实施的目的。(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改革成败得失必须“深入到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2014年高考真题1. (2014年上海卷
23、)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为根本上解决问题他颁行了A,募役法和保甲法B.育苗法和农田水利法C.将兵法和均输法D.方田均税法和科举新法2. (2014年安徽卷)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变法措施结果A新联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奖励薪税和奖励军功“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4.乡邑大治”B王安石变法:市易法“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C戊戌变法I设立农工商总局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D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3. (2014年全国m卷)【中外历史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03 辽宋夏金多 民族 政权 并立 元朝 统一 学生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76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