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改革开放2023年度报告.docx
《中国金融改革开放2023年度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金融改革开放2023年度报告.docx(4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附录2023年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大事记2023年,中国发生了一系列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大事件,不仅包括政策上的关键调整与政府组织层级的改革,还见证了多家机构的首次落户。其中,政策及制度层面的调整旨在构建更完善、高效且国际化的金融体系,而多家金融巨头的首次落户则为中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年在政府、金融机构和其他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描绘出了中国金融市场更加成熟、稳定和富有创新力的崭新篇章。我们挑选了2023年中的部分金融业对外开放大事记并在下表中列示。2023年1月I多家国际金融巨头在华设立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管理* 1公司42023年2月5 五部门联合发布前海金融30条”2023年2月国家外汇局发
2、布关于上海市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外汇管理新政区扩大至全上海市2023年4月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2023年6月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发布,上海开设全球再保险分入业务交易市场2023年7月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推出全额;!l新功台2023年8月管理规模超万亿美元的黑石正式获得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资格2023年10月发布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2023年11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2023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3、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2023年1月渣打证券成立,成为国内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2023年2月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正式发布2023年3月进出口银行与沙特国家银行成功落地首笔人民币贷款合作2023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2023年7月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意见的实施方案正式发布2023年8月12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资投资力度意见发布132023年9月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推进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3中国金融改革开放2023年度报告2023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型双向开放稳步扩大。围绕境
4、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优化,监管层面陆续出台了拓宽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范围、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合作、提升境外资金投资内地便利度等扩大开放的务实举措。沪深港通根据中国证监会数据,截至2023年12月末,近一年内,沪股通日均成交额为502.00亿元,深股通日均成交额为577.64亿元;港股通(沪)日均成交额为144.43亿元,港股通(深)日均成交额为135.95亿元。近一年内日均交易额单位:人民币亿元港股通(深)136港股通(沪)L144深股通578沪股通502数据来源;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番港交易所,安永整理香港和海外投资者通过沪深股通所持有的内地股票总额不断攀升,已由2014年
5、底的865亿元人民币目前增至2.1万亿元人民币。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的持股总额也不断增长,增至2.3万亿港元。截至2023年末,沪股通累计净流入2.33万亿元人民币,深股通累计净流入2.25万亿元人民币。香港交易所与沪深两地交易所共同创建的沪深港通已经成为国际投资者进入内地股票市场的主要通道。基金互认2015年7月1日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机制正式实施以来,目前,已有39只香港基金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注册并发售,截至2023年10月末,内地与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销售累计净汇出约170亿元人民币。互认基金机制的实施,一方面促进了境外证券投资基金的引入,为境内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投资管理
6、服务,同时也有利于境内基金管理机构学习先进经验,促进基金市场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境内基金的走出去,有利于吸引境外资金投资境内资本市场,促进了境内基金机构与国际接轨,增强国际竞争力。债券通债券通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互联互通机制,旨在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的合作互通。其中,北向通和南向通是债券通的两个重要分支。北向通于2017年7月3日上线,南向通于2021年9月正式开通。债券通业务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境外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主流渠道。根据债券通公司数据,2023年11月,债券通北向通交易量为9,856亿元人民币,月度日均交易量为448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债及政策性金融债交易量最大,分别占月交易
7、量的48%和35%,入市投资者819家,月度交易笔数7,773笔,近一年内交易量达98.749亿元。截至2023年7月底,报价行已达59家。2023年债券通北向通月交易一单位:人民币亿元面换通2023年5月15日,内地与香港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简称“互换通”)正式上线运行。“互换通”境内外投资者可经由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机构在交易、清算、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安排下,便捷地完成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和集中清算。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截至2023年末,共有境内报价商20家,境外投资者51家,累计成交2.000多笔,名义本金超9,000亿元。互换通交易正式上线,象征着两地金融市场融合的又
8、一重要里程碑。互换通将与债券通形成协同效应,为境外投资者开通更加便利、安全的渠道以参与在岸人民币利率互换,提升国家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释放境内资本市场的潜力。人民币国际化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开启了加速模式,2023年3月,人民币在我国跨境交易中占比升至48.4%,超过美元;7月,占比首次超过50%,升至51.1%。在一批重量级的国际交易中,开始用人民币结算。2023年2月22日,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伊拉克宣布与中国的贸易将直接以人民币结算。2023年3月28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完成了首次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采购。国家
9、级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取得了新的进展。2023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与蒙古银行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150亿元人民币/7.25万亿蒙古图格里克,协议有效期三年。2023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与沙特中央银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500亿元人民币1260亿沙特里亚尔,协议有效期三年。从货币的收支、储备、外汇交易等各个角度来衡量,人民币的全球地位正在稳步提升。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进展细分指标2023年(或最新可查数据)作为国际支付货币SWlFT人民币支付占比4.61%,超过日元上升至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仅次于美元、欧元、英镑作为外汇交易货币2022年4月,人民币在全球外
10、汇市场交易量占比2.44%,全球第5作为跨境投资货币2023年1-9月,证券投资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7%作为跨境交易结算货币2023年7月,人民币在我国跨境交易收入总金额中占据的比例为51.1%跨境支付清算基础设施截至2023年9月,央行授权境外人民币清算行共31家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截至2022年末,全球央行持有的人民币储备规模为2,984亿美元,占比2.69%,在主要储备货币中排名第5位在SDR篮子中份额2022年5月,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全球第3双边货币互换共与40个国家及地区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货币规模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债券市场制度
11、型开放稳步扩大除股票市场外,中国债券市场的规模也同样在不断扩大。根据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10月末,境内各类债券的余额合计155万亿元,较去年年末增加了11万亿元,增幅达到了8%。中国债券对外资的吸引力也在增强,截至2023年11月末,已有1,115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持债规模3.54万亿元,并连续1()个月净买入我国债券,累计净买入量超过1.3万亿元。2023年1月至10月,由国际机构新发行的债券总额已达1.285亿元,较2022年同期数据增加了486亿元,增幅达到了61%。2023年国际机构发行债券统计月Me数据来源中国证券监螫管理委员会,安永整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T
12、PS)功能不断丰富,网络覆盖持续扩大。截至2023年12月末,CIPS系统共有参与者1.484家,其中直接参与者139家,间接参与者1,345家。CIPS系统参与者分布于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实际业务覆盖全球182个国家和地区的4,400多家法人银行机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lpS)系统弁与者数单位:家数据来源:跨境支付清算有限责任公司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观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量近年来快速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处理业务达475.65万笔,金额88.08万亿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lpS)处理金额单位:人民币万亿元Ce3季度)敛据来源:中国人
13、民银行历年夕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3银行业对外开放质和水平进一步提高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后的开局首年,中国银行业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3月7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在原银保监会的基础上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银行业监管完成提级扩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际合作与外资机构监管工作相关负责人在2023年三季度数据信息发布会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继续推进银行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截至2023年9月末,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达到3.79万亿元人民币,相较2022年末增加了300亿元人民币。在华外资银行资产总额单位:人民币万亿元数据来漉中国根行业协会,安永整理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持续放宽,融入中国金融市场愈
14、发深入,成为近年来中国金融业深化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2023年已有2家外资银行分行和6家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被批准设立。2023年度外资银行累积增资及注资已达19.6亿元人民币。随着外资机构在国内加快投资步伐,外资银行占中国银行业的市场份额也进一步增加。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在2023年推出的“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中,共有7家外资银行上榜。百强榜单的发布是对境内外资银行经营规模盈利能力、运营效率、资产质量等综合能力的肯定.也是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又一里程碑。作为外资银行领头羊的汇丰银行,截至2023年三季度,在大陆及香港地区的税前利润已达150亿美元,占整个集团税前收入的51%。截至2023年9月
15、末,已有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202家银行在境内设立了机构,覆盖了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上榜外资银行资产规模单位:人民币亿元汇丰银行5,968.50渣打银行2,724.50花旗银行1,.884.68三0R1,533.94翔拉I1480.77施银行1,93244瑞藤银行1,380.08;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协会,安永整现在扩大业务范围的同时,外资银行在控制金融风险领域也交出一份满意答卷。截止2023年9月末,外资银行的平均不良贷款率为0949,为各不同种类银行的最低,同时平均资本充足率也达到了19.48%。低风险、稳经营已经成为了外资银行的代名词。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动荡的2
16、023年,稳健运营让外资银行在应对风险时更为从容。保险业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保险业是中国金融行业中首批对外开放的行业。随着我国保险业陆续出台的多项全方位对外开放改革措施,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2023年6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2023年6月29日,广东、香港、澳门、深圳四地金融监管部门共同签署了粤港澳深地区保险纠纷调解工作合作备忘录;2023年12月13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开发布保险机构环境、社会和治理信息披露指南。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截止2023年三季度末,已有67家外资保险机构和73家代表处机构
17、设立在了中国境内,保险业的外资机构总资产已达到了2.33万亿元,较2022年末增加了700亿元。保险业对外开放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机构总数一总资产数数据来源:国家金融曲将管理总局,安永整理同时,外资保险机构在华的市场份额也在稳步上升.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外资保险公司在2022年末的境内市场份额已达8.33虬较上一可比年度增长了0.53%。外资保险公司在华市场份额实施细则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运营机制、增加保险人才吸引、鼓励产品升级创新等多方面提出改革措施。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将使用标准化的数据规范和交易规则,对区域内再保险交易进行统一登记、交易、清算和履约管理,还将对符合要求的中外资机构给予专
18、项扶持。相应市场机制的跟进让境内保险公司更便捷进行再保险交易的同时,交易规范也更加与国际接轨。截至2023年11月,已有15家保险公司获批设立上海再保险运营中心,包括中意财险、安盛天平财险、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3家外资保险机构。证券业高水平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外资对中国证券市场的青睐来自于国内证券市场日渐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不断规范的市场管理。根据证监会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末,沪深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总量已达到5.335家。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公募基金季报,Uird安永整理境外机构和个人持有境内股票市值由2022年末的3.2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6月末的3.33万亿元人民币,增幅达4.
19、06%。证券业高水平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对外资金融机构的持股比例放开政策在2023年加速运行。作为国内首家新设外资全资控股证券公司,渣打证券在1月获得证监会核准设立。此外,还有5家外资券商已经递交了设立申请。另一方面,外资券商获准的经营范围不断外扩,让外资有可能在各类券商业务实现全覆盖。3月8日,瑞信证券的全国范围经纪业务、投资咨询业务、自营业务牌照获批。7月28日,星展证券的另类投资业务牌照获批。10月31日,内地首家港资控股证券公司汇丰前海证券也开始申请保荐、融资融券等业务牌照。带着跨国金融集团的国际视野和商业理念,外资证券公司在中国证券行业将成为联通境内外优质资产和投资者的桥梁,在差异化的
20、细分领域开拓崭新格局。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进入高质发展阶段随着人均国民收入迈过1万美元门槛,中国已进入大资管时代。近两年各资管子行业的发展出现了结构性分化.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保险资产管理增速迅猛。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各类机构资产管理总规模由2014年末的56.9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2年末的132.96万亿元人民币,增幅近134舟。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中国境内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在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已达到了67.60万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了8.615亿元。其中,公募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增长最为明显,增长额为
21、14,489亿元,涨幅近6%。202昨三季度末各机构资管产品业务规模单位:人民币亿元效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防会,安永整理2014-2022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单位:人民币万亿元公募翦金公募基金专户基金公司子公司专户私募其金券商选产管理期货资产管理保险资产管理信托公司银行理财资料来源: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中国证券投资艇金业协会、Iind.安永分析近年来,我国金融业稳步推进深入对外金融开放。带着“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目标,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同时,我国为优化外资金融机构,相继推出多项金
22、融对外开放举措,如: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新设各类外资银行保险机构100多家。各种外资机构加速在中国市场布局,助力进一步提升中国市场吸引力和影响力,并有助于积极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银亍机构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从外资银行引入来看,截至2023年9月末,共有来自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的202家银行在中国设立了机构。其中包括41家外资法人银行、117家外国及港澳台银行分行以及131家代表处。外资银行的营业性机构总数达到895家,分布在中国的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41家117家_L31家895家外资法人银行外国及港澳台代表处营业机构总数银行分行2023年新增1
23、家外国及港澳台银行分行:大新银行有限公司,为全国首家“双牌照”境外银行,于本年8月落户于深圳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2023年第三季度,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0.94%,流动性比例72.52%,拨备覆盖率279.77%,高于其他类型银行,且从2018年至2023年连续六年保持在较高位水平,体现了稳健的风险抵御能力。各类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400.00%367.87%362.75%350.00%311.49*313.90301.96%300.00%279.77%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00%201820192020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金融 改革开放 2023 年度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77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