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赵武灵王到王昭君——战国秦汉时期河套地区长城防御体系的演变.docx
《从赵武灵王到王昭君——战国秦汉时期河套地区长城防御体系的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赵武灵王到王昭君——战国秦汉时期河套地区长城防御体系的演变.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从赵武灵王到王昭君_战国秦又时期河6区长硼御体系的融一、阴山山脉与河套平原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阴山山脉,是战国秦汉时期长城防御的重要依托。整个阴山山脉,东起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与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的交界处,西至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与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的交界处,东西横亘绵延。阴山山脉南麓,在“几”字形黄河的臂弯内外,形成了广袤的河套平原。河套平原可划分为前套平原、后套平原、明安川、鄂尔多斯高原等数个小的地理单元,前套平原又称土默特平原。如果进一步细分的话,前套平原还可区别为呼和浩特平原、包头平原,呼和浩特平原位于大青山山前,包头平原位于乌拉山山前;鄂尔多斯高原则至少包含了五类
2、地貌区,即中西部干燥剥蚀砂质高地、东南部多湖和沙丘分布的凹地平原一毛乌素沙地、北部黄河阶地库布齐沙带、西部桌子山、东部沟谷底薄覆黄土丘陵区。最晚到秦代,已经产生将阴山山脉分作阴山、阳山两个山系的观念,河南者为阴,河北者为阳。相对于当时后套平原的黄河主河道一北河,阴山在北河以南,阳山在北河以北。从阴山山脉东端点至乌拉山西端一线为阴山,从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坡根底村附近大青山至阴山山脉西端点一线为阳山。历史地理学者辛德勇先生,将阴山称作大青山一乌拉前山山系,将阳山称作大青山一乌拉后山山系1。乌拉前山即乌拉山,而乌拉后山则从东到西还可分为多个小的山系,包括大青山、色尔腾山、查石太山、罕乌拉山、小狼山、
3、大狼山、哈鲁乃山、雅布赖山等。二、战国秦汉长城的分布在阴山山脉及其以北的漠南草原之上,经实地调查,主要可见东西向分布的四道战国秦汉时期的长城线路,由南向北依次命名为阴山长城、阳山长城、汉外长城南线、汉外长城北线(图一)。阴山长城修筑于阴山南麓,东起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与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交界处,西至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山西端一带。阴山长城始筑于公元前300年前后,为赵国于武灵王在位期间修筑的“拒胡”长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朝大将蒙恬修筑“起临跳至辽东万余里”02886的秦始皇长城,对赵武灵王长城今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卓资山镇以西部分做了沿用,从卓资山镇向
4、南,秦始皇长城新筑于岱海一黄旗海东西一线。同年,蒙恬又于阳山之上“筑亭障以逐戎人3253,今天在阳山长城沿线偶尔可见秦代的当路塞、烽燧、障城等遗迹。西汉时期,河套及阴山地区的边疆发展变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西汉建国至卫青北伐:第二阶段,卫青北伐至徐自为修筑五原塞外列城;第三阶段,徐自为修筑五原塞外列城至汉罢外城;第四阶段,汉罢外城至王莽篡汉。第一阶段西汉建国至卫青北伐,匈奴强而汉朝弱,在阴山地区,汉王朝“缮治河上塞”4369,加筑沿用阴山长城,东起今乌兰察布市卓资县旗下营镇西侧的察哈少山,西至乌拉山西端。第二阶段卫青北伐至徐自为修筑五原塞外列城,自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开始,
5、汉朝大举北伐匈奴,将汉朝的疆域扩展至阳山,“复缮”秦代蒙恬所筑阳山亭障,并沿着这道线路向西,新筑了朔方郡长城。此后,顺着阳山一线向西,又新筑了西河郡长城、北地郡长城等。第三阶段徐自为修筑五原塞外列城至汉罢外城,起始年代为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汉武帝派遣光禄勋徐自为修筑五原塞外列城。五原塞外列城既有列城带围绕于阳山长城的外侧,起到护卫五原、朔方二郡的作用,亦有汉外长城北线从今大青山北麓起,向西抵达汉代庐胸山(今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北部与蒙古国交界处的洪果尔山)东麓。大约与修筑五原塞外列城同时,继续构筑阳山长城向西南方向的延伸,在阿拉善右旗境内,沿着雅布赖山一线修筑了后来隶属武威郡管辖的长城
6、防线。同时,派强弩都尉路博德开始修筑居延泽长城。在汉外长城北线遭匈奴破坏之后,汉朝为了有效地串联五原塞外列城与居延泽长城,之后又修筑了汉外长城南线与分布于今蒙古国境内的汉外长城,将匈奴彻底驱逐出漠南地区。五原塞外列城与汉外长城南线、北线,由光禄勋徐自为最早主持修筑,合称光禄塞。光禄塞属于西汉外城防线。第四阶段汉罢外城至王莽篡汉,起始年代为汉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在西汉王朝的不断打击之下,匈奴威胁减弱,汉罢外城,光禄塞亦在罢省之列,汉朝西北边疆防线退至阳山长城一线。这种状况一直维持至公元8年王莽篡汉。从以上四个阶段的西汉西北边疆的长城修筑情况来看,阴山长城使用时间最长,包含了整个西汉时期
7、;阳山长城次之,于二、三、四等三个阶段使用;汉外长城北线、南线仅使用于第三阶段。具体可由表1、表2体现出来:三、赵武灵王长城的防御体系“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是晋国在西周受封之初的立国之本。“疆以戎索”一词,既有对待戎狄等民族要因其俗而治的意思,也包含了向戎狄之地扩展瓠土的雄心。晋国三分之后,赵国邻北边,在“战国七雄”之中实力相对较弱。为了富国强兵,抗衡诸雄,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在位期间,选择戎狄作为突破口,发动了“胡服骑射”的变革。所谓“胡服骑射”,实质上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通过学习北方民族的长技,以达到民族融合、增强国力的目的。当时,河套平原活动的部族有林胡、楼烦等,均已发展到了游
8、牧阶段。公元前300年前后,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寒。而置云中、雁门、代郡。”02885赵国一举将前套平原纳入其统治范围,相对于赵国以前“属阻漳、溢之险”51806修筑的赵南长城,这道长城一般被称为赵北长城,亦称作赵武灵王长城。调查发现的赵武灵王长城的东端起点,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与河北省交界处,由此向西北方向延伸,贯穿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的阴山南麓地带,西端止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拉山大沟沟口东侧。乌拉山山峰高耸,为秦王朝首都咸阳的北阙,称作“高阙”,也是史记记载的赵武灵王长城的西段所在。赵武灵王长城墙体在内蒙古境内绵延长达
9、505千米。墙体多为土墙(图二),仅有长5千米多的石墙,还有15千米多的山险与山险墙。近代以来,阴山山前地区农耕发达,城镇、村庄密集,路网纵横,导致赵武灵王长城墙体损毁严重,消失部分达330千米多,占整个赵武灵王长城墙体的近三分之二。分布于乌兰察布市境内的赵武灵王长城东段部分,未被后代加筑沿用,所见遗迹较为单纯,沿线不见烽燧,调查的障城可总结出几点分布规律:其一,均倚长城墙体修筑,障城北墙即利用了长城墙体;其二,相邻障城之间的直线距离,大体在57千米之间;其三,障城墙体均系土筑,平面形制均大体呈方形或长方形,规模普遍不大,较大障城边长在50米左右,较小障城边长在30米左右。按此障城分布规律估算
10、,整个阴山长城沿线分布的赵国障城数量在90座左右。乌兰察布市境内的阴山长城沿线未发现烽燧,乌兰察布市以西的阴山长城沿线共调查烽燧126座(图三)。也就是说,时代单纯的赵武灵王长城沿线不见烽燧,而为秦、汉沿用的阴山长城沿线才见有烽燧。由于秦朝国祚短哲,存留遗迹极少,这些烽燧的时代应以汉代为主,两两相望、东西绵延于阴山山前地区。李牧为赵将守边时,常居代、雁门二郡,“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62450。赵国利用烽火传递军情,但烽燧并非赵武灵王长城沿线的必备配置。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长城,主要构成是近505千米的长城墙体,还有90座左右的障城。经正式考古发掘的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城卜
11、子障城,出土遗物较多;但大部分赵国障城,地表散布遗物普遍较少,有的甚至没有遗物。这种现象表明,赵武灵王长城的防御,虽然修筑了长城墙体、障城,体现了一种全面防御的战略;但由于兵力的不足,在实际中采取的却是一种局部防御,将主要军事力量集中于长城沿线的若干较大障城之中。赵国在赵武灵王长城沿线设置了云中、雁门、代三个边郡,其中云中郡在今内蒙古地区。经考古调查与发掘证实,云中郡旧址为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古城村古城。按照赵国的行政军事管理制度,往往于内地设县,边疆设郡。边郡的职能注重于军事,级别并不比县高,所以边郡之下不辖县。赵国云中、雁门、代郡管辖各自区域内的长城沿线障城,这些障城的军事建制为何种名称,
12、尚难以确定。战国秦汉时期,云中主要指今天的呼和浩特平原。而战国时期大约今天的包头平原,被称作“九原”,归属云中郡管辖。由于“九原”一名屡见于赵国拓边的史籍记载中,有时与云中并列,有的学者便认为赵国曾设置九原郡,这样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赵国的疆域范围“西至云中、九原的记载,应理解为西至云中、九原这两个地方,而不应该径直理解为西至云中郡、九原郡。赵国于云中郡之下并未设县,九原之地归属云中郡管辖,但是否建有名为九原的城邑尚无法得知。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这里的榆中,指今鄂尔多斯高原东北部沿黄平原地区。公元前297年,赵武灵王曾与楼烦王会于西河,并从楼烦王处借兵。西河主
13、要指南流黄河西岸一带。赵国北进阴山,略地是一个目的,更为重要的目的是试图从云中、九原地区南下攻秦。公元前295年,赵国发生沙丘宫变,赵武灵王饿死于沙丘宫。终赵之世,赵国只在南流黄河西岸建立了几个军事据点,并没有实现对榆中、西河的完全控制。赵国的北进,迫使林胡、楼烦退出云中、九原,或移牧于鄂尔多斯高原、后套平原、明安川一带,或北遁漠南草原。而部分归附于赵国的戎狄骑兵,则直接加入了赵国的对外战争。通过长城的修筑,赵国有效地抵御了北方游牧部族。但在与秦国的争衡中,自赵武灵王之后,赵国则步步走向失利。公元前260年,秦赵发生长平之战,纸上谈兵的赵国统帅赵括被秦国名将白起击败,赵军伤亡达45万之多,赵国
14、自此一蹶不振。自公元前272年开始,秦国通过修筑长城,逐步顺着西河北上。战国末年,秦国自西河、榆中出兵攻占赵国的云中、雁门等地,前套平原转入了秦国的控制之中。四、秦长城的真实面貌关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修长城之事,史记描述甚为详细。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三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三十四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3253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后秦灭六国,而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而通直道,自九原至云阳,因边山险堑溪谷可
15、缮者治之,起临流至辽东万余里。又度河据阳山北假中。”02886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秦己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跳,至辽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72566由以上记载可知,自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开始,秦朝加筑沿用了阴山长城,并于北假中之北的阳山之上新筑了亭障。以前的观点,多认为阳山长城的主体是秦长城。但在对阴山长城、阳山长城的深入调查中,却发现秦代遗迹极为罕见。阴山长城以战国、汉代遗迹为主,阳山长城以汉代遗迹为主,二者之中只个别可见秦代遗迹。如阳山长城最靠东的两座障城,由南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赵武灵王到王 昭君 战国 秦汉 时期 河套 地区 长城 防御 体系 演变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78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