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瓶梅》为例浅析明代衣食住行中的吉祥寓意.docx
《以《金瓶梅》为例浅析明代衣食住行中的吉祥寓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金瓶梅》为例浅析明代衣食住行中的吉祥寓意.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以金相梅为例浅析明代衣食街亍中的吉祥寓意按照字面解释,“吉祥”就是“吉利”与“祥和”,意思是好运的象征,祥瑞的象征。庄子人间世: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说得简单易懂一些,吉祥意味着幸运、祥瑞、意得志满。吉祥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寓意的文化深深地根植于中华大地。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如果说对于物质文化的追求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生活,那么对于精神文明的创造,则是为了寻求心灵的满足。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就是背靠在这样的思想下形成的,它反映了中华民族那种广泛而恒久的“求吉”心愿,希望世间万物都可以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无形的语言、喜好,有形的服饰、器物,都展现出遍布广泛的吉祥寓
2、意。金瓶梅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本以家庭日常生活为题材的现实主义著作,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里程碑,也是研究明代的重要资料。与同时期的其他小说相比,金瓶梅更注重女性世界,通过大量的服饰与生活细节,塑造出丰富的女性人物形象,又通过描写西门庆的一个小家辐射到市井、官场和整个国家,让读者对明代的整体社会风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衣帽中的吉祥寓意巾帽名称中的吉祥名称中国男子成年之后,规定以巾冠为首服。巾帽除了御寒的实用需求之外,还具有重要的礼制内涵。历代王朝中帽子头巾使用最多的朝代就是明代,当时的巾帽种类繁多,使用的范围也非常广泛。金瓶梅中出现了很多巾帽,巾包括儒巾、方巾、东坡巾、唐巾、万字巾、网巾等十几种,
3、冠帽类亦有六合一统帽、忠靖冠、灯帽、瓦楞帽、乌纱帽、大帽等十余种,其中佩戴最普遍的便是四方平定巾和六合一统帽。方巾,又耦为四角方巾、四方平定巾。“四方平定巾”,听名字就可以知道,是借用帽子表达风调雨顺、国家稳健的愿望。一般用黑色纱罗制成,其形制方正平直,平顶四个角,可以折叠,展开时四个角的地方为方形,整体光素无纹,尺寸没有严格定制。这类方形巾主要用于明代士人在生活中佩戴,官员闲暇时也喜欢佩戴。因此,戴方巾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金瓶梅第五十四回,任太医来到西门庆家问诊时头上便穿戴着四角方巾驾马赶来。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描写到,先生看见匡超人头上戴着方巾,由此可以得知,这个人的身份是个秀才。六合
4、一统帽,后来一般称为“瓜皮帽”,这是一种有棱角的帽子,用六片扇形布片缝制而成,头顶中间有一个圆揪,人们用这种样式寓意天、地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下半部分另外制成一条细细的帽沿,这帽沿就象征着皇帝,寓意天地之间都统一由其一人管理。与四方平定巾一样,都有着国泰民安、江山稳固的寓意。金瓶梅第四十一回,西门庆因为不满意自家和乔家的结亲之事,向家中妻妾埋怨,表示自己作为堂堂一介官户不能和乔大户这种戴着小帽的人结亲。此处提及的小帽便是六合统帽。除了因为帽子的寓意被极力推广,此帽实用、小巧且方便,特别符合人类的头型,因此百姓纷纷佩戴使用,这种帽子流行的时间一直持续到解放之后,足见其影响之深远。服装纹样中的吉祥
5、纹样提到服装中的吉祥寓意,最好的样本便是皇帝身上穿的龙袍。中华民族心中那份独特的地位被龙的形象占满。古时统治者为了捍卫自己的地位,利用人们对于龙的尊崇,将自己誉为龙种。此种做法延续至明代,龙的形象更是成为皇室的象征,帝王独有的印记,其目的是利用人们对神明的崇拜心理,提高自己的威望以巩固地位。龙本就是世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动物组合成的形象,这种拼凑起来的四不像相较于其他的普通动物形象除了增添了一丝威严,还彰显出了帝王气质。发展至现代,龙风形象更多象征着荣华富贵、吉祥如意,父母常用龙凤,寄托对孩子的期盼。明代官职服饰中,补服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之-O补服俗称补子,始于唐、完善于明,延续至清代,用于辨
6、别身份,每一级别都有定制。明代规定文官绣禽,寓意他们拥有聪明的头脑和高超的智慧,以示文明。武官绣兽,则寓意他们拥有英勇无比的力量和高强的武力,以示威武。从此,便出现“衣冠禽兽”一词。但在当时是一种赞誉,穿着禽兽服装的官员走在街上,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戴。然而明代后期的社会发展,让平民百姓饱受摧残,衣冠禽兽这四个字便有了贬义。同时,明代社会逐渐形成僭越风气,官员穿着违反定制的现象时有发生。金瓶梅第七十五回,西门庆身为五品千户却穿着象征二品的飞鱼服,并在元旦这种隆重的节日里,当作最得意的衣服穿出来炫耀。见金瓶梅中各类官员穿的补服所带的图案:第三十一回,穿在西门庆身上的狮子补子;第四十九回,穿着解茅
7、绣服的宋御史与蔡御史:第五十一回,都穿着白鹤补子的安主事与黄主事:第五十五回,蔡太师寿辰时收到西门庆进献一件官绿龙袍;第六十五回,穿绣蟒的黄太尉:第六十八回,安郎中着云鹭补子;第七十回中,着红吉服孔雀补子的尚书张邦昌与侍郎蔡攸,蔡太师斗牛补子;第七十六回,穿白笏的宋御史;第七十八回,荆总制穿麒麟补服,西门庆着飞鱼。这些人物所穿着的补服,虽不符合定制,却传达出那个时代人人都想要升官发财的愿景。食品上的吉祥寓意明朝前期崇尚节俭,并不提倡吃喝享乐。明代建国皇帝朱元璋在登基之初,就曾卜令禁止种植造酒的粮食作物,然明永乐以后,经济逐步走向繁荣,国家稳固,商人群体不断壮大。这种生活的富足,使安逸享乐的思想
8、崭露头角,宴席的频繁和奢华程度便是由俭入奢的社会表现之一。宴会在明代中后期成为一种时尚,以宴会友,以食联谊,成为普遍现象。距笔者统计,金瓶梅大篇阔论的一百回章节,共有四章没有描述到宴会庆祝。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重视物质享受的家庭,小说中常用“吃了一日酒来总结西门庆一天的活动。明代对于宴会的认同感逐步上升,食物成为一种贵重的物品出现在赠礼中。比如金瓶梅第四十一回,乔亲家送给李瓶儿的寿礼,“两盘元宵,四盘细果,四盘蜜食。第六十七回,西门庆给乔家长姐送的生日礼,两只烧鹅,一副豕蹄,两只鲜鸡,两只照鸭,一盘寿面。第九十七回,吴月娘给春梅送生日礼,两只汤鹅,两盘果品,四只鲜鸡。”除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瓶梅 浅析 明代 衣食住行 中的 吉祥 寓意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78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