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国际私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2008年1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国际私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1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国际私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08年1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国际私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准据法:是指按照冲突规范的指定援用来确定涉外民事关系当事人具体权利义务的特定实体法。2.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承认外国法院判决是指一国承认外国法院判决所确认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及其他事项在本国境内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执行外国法院判决是指在承认外国法院判决的基础上,依照本国的法定程序,与执行本国法院判决一样,对外国法院判决予以强制执行。二、判断题1.国际私法的核心任务就是要解决涉外民事关系中的法律适用问题。答案正确2.1989年6月,我国某外贸进出口公司与美国一船运公司签订一份运输合同,租用
2、美国船运公司的一条货轮将我国某外贸进出口公司从美国购买的面粉运至中国。合同规定,发生争议适用美国法律。轮船航行途中遇风暴,海水灌进船舱使货物受损。双方就损失赔偿问题协商未果,中方向广州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诉讼过程中美方提供若干美国司法判例请求广州海事作为划分双方权利义务的依据。在我国,判例不能作为判案依据,所以,我国法院不应把美国法院的判例作为划分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依据。答案错误3 .结果选择说是由意大利学者巴托鲁斯创立的。答案储误4 .台湾涉外民事法律适用法第29条规定:依本法适用当事人本国法时,如依其本国法就该法律关系须依其他法律者,应适用其他法律。如该其他法律更应适用其他法律者,亦同J这条规
3、定表明台湾承认转致。答案正确5 .关于法律规避的效力,英美法系国家法学家以诈欺使一切归于无效理论为依据,认为法律规避属于欺诈行为,应该归于无效。答案储误6 .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虽属于特殊的物,但发生物权法律冲突时,仍要适用物之所在地法解决。答案错误7 .调整国际航空运输的国际公约主要有1929年华沙公约、1955年海牙议定书、1961年瓜达拉哈拉公约,我国加入了华沙公约和海牙议定书。答案正确8 .美国在判定合同关系中的最密切联系因素时,采用的方法是特征履行说答案错误9 .离婚案件各国多适用法院地法,其主要原因是离婚法律多为强行法,涉及一国民族习俗、伦理观念、公共秩序。答案正确10 .外国人委
4、托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时,可以委托法院地国家的律师,也可以委托本国律师,这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制度。答案错误三.单项选择题1 .涉外继承中,对死者的遗产不分动产和不动产,也不论财产位于何国,其继承都适用一个统一的冲突规范,从而导致适用同一准据法,这种确定涉外继承准据法的方法在国际私法上称之为(八)。A.单一制B区别制C.分割制D.联合财产制2 .侵权行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这条冲突规范的连接点是(B)。A.侵权行为B.侵权行为地C.侵权行为法律D.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78条第2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涉外民事关系的案件时
5、,应当依麒民法通则第八章的规定来确定应适用的实体法J这条规定表明,我国(B)。A.采用反致B.不采用反致C.采用转致D.采用循环反致4 .当事人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籍,其中一个是内国国籍,这种情况下国籍的确定方法是(D)。A.以当事人最后取得的国籍为其国籍B.以当事人住所地国家的国籍为其国籍C.由法院确定当事人的国籍D.以内国国籍为其国籍5 .对商标权的取得,我国采用(八)。A.注册在先原则B.使用在先原则C.混合原则D.审查在先原则6.1985年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法律适用公约适用于(八)。A.营业地位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B.具有不同国籍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C.住所位于不同国家的
6、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D.管理中心所在地位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合同7 .在我国,侵权行为事实顺口侵权结果发生地不一致时,由(B)确定侵权行为地。A.当事人8 .人民法院C.致害人D.受害人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D)。A.丈夫的本国法8 .妻子的本国法C.夫妻双方的共同住所地法D.婚姻举行地法9 .死者遗产继承法律适用公约对反致制度的规定是(B)。A才非除反致、排除转致B.排除反致、允许转致C.允许反致、允许转致D.允许反致、排除转致10.仲裁机构对案件的管辖权来自仲裁协议和申请人的申请,当事人之间无仲裁协议或仲裁协议无效,则不得将争议提交仲裁,仲裁机构也无权受理案件,这
7、是仲裁协议(B)。A.对当事人的法律效力B.对仲裁机构的法律效力C.对法院的法律效力D.对执行仲裁裁决的法律效力四.多项选择题1.物之所在地法解决与物权有关的法律冲突,具体说来,物之所在地法(ACD)。A.决定物权客体的范围B.运送中的物品的物权关系C.决定动产与不动产的识别与区分D.决定物权的取得、转移、变更和消灭的条件2 .识别可以基于以下(ABC)原因产生。A.有关国家的法律对同一事实情况赋予了不同的性质B.有关国家的法律对同一事实情况划归不同的法律范畴C.与案件有关国家之间,一国法律上的概念是另一国家法律上所没有的D.受案法院法官对同一事实情况依与案件有关国家的法律作出了不同的解释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私法 2008 月国开 电大 法学 本科 期末考试 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79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