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兵家军事伦理思想探要——兼辨传统和当代军事伦理思想的关系.docx
《先秦兵家军事伦理思想探要——兼辨传统和当代军事伦理思想的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兵家军事伦理思想探要——兼辨传统和当代军事伦理思想的关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先秦强仑理思想探要翻璃缔11当代军事像军事伦理学在我国作为伦理学研究领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并被应用于实践及学术研究,至今已走过了30余年的发展历程。总体来看,大多数学者认为它的对象和基本问题就是军事道德问题,然而究竟在什么范围、何种意义以及在何种价值取向上研究军事道德,一直未有定论。此外,在对其研究对象的具体认识和学科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学者对军事伦理和“国防伦理”“军人伦理”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上和军事伦理与军事法、军事保障等区别和联系等问题上也一直未能明确其概念和范围。同时,随着相关研窕的不断展开,近年来出现许多冠以“军事伦理”之名但实际上超脱了军事伦理研究的范畴,杂糅进许多牵
2、强附会之说,亟须为之正名。一、军事伦理之真正内涵研究军事伦理学,首先要弄清它的研究对象。军事伦理学相较于伦理学其他分支的应用和研究,其区别在于深入人类社会战争现象、军事活动以及相关环境,体现了人类伦理文化的一个独特视野。(1)顾智明等指出军事伦理学是研究军事道德的本质及其起源、发展和社会作用的学科。(2)赵枫也持这种观点,认为军事伦理学就是对军事道德相关问题的研究,但要注意军事道德和一般社会道德的区别。(3)而王联斌则从“武德角度对军事伦理学的意义进行了发微,他解释道,中国军事文化古老而文明,中国是崇尚道德的国度,故在军事文化中不可避免地就融入了礼仪之邦的文明。(4)武者,止戈为武,武是停止干
3、戈、消停战事的实力。德,以仁、义为核心理念,以上、止、正为行为操守的言行举止。所以,其表述虽然看似是以“武德”这个比较独特的视角,但其论皆本仁义而重德,实亦未脱道德概念之范困。国内伦理学界普遍认为伦理学的本质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科学,是道德思想观点的系统化、理论化。或者说,伦理学是以人类的道德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军事伦理学同时跨越军事学和伦理学,是一个二者交叉兼容的新学科。虽然伦理学和军事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都是与道德相关,但需要注意的是,研究中国占代传统军事伦理思想尤其是先秦兵家的传统军事伦理思想时,不能以当今对于道德定义的理解简单地带入到先秦时人的思想中去。在研究和考察时,不仅褥要注意古
4、今异同,还霜要辩证地看待这种区别和继承的关系。因为在中国伦理学史上,道德既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概念,又可以说是两个独立的概念。道是指行为上应该遵循的原则,德则代表了实际所体现的行为原则。而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时,道德不仅代表行为原则而且也有其具体运用。张岱年认为道德不仅是思想观念,而且必须有其实际的行为。若只有空言徒事谈论,行言不一就不能算是真正的道德。且就伦理而言,自古以来不仅有伦理思想,更有伦理实际,伦理实际就是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个人品德风范的综合。(5)张岱年指出,伦理学又可称为道德学,主要是研窕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学说,如论语述而:“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道指代行为应该遵守的原则,德则是
5、道在实际的体现,其他诸子最先亦是道、德分称而后合为一词,释义又有与懦家不同者。说明在先秦时,道与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有内涵差异的两个命题,同样在军事伦理学相关问题的研究中亦须注意。苏秦说齐宣曰: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境不守;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战国策齐策一)可见诸国地方守御之兵,都已征发出去充作战斗军队了。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全国皆兵的时期,怕莫若此时了。战争一方面倒逼了道德的发展,但战争对道德的发展同样有阻碍的作用。虽然战国时期有着军事伦理发展的时代和历史背景,兵家也有执行道德伦理的权利,但战争至此时已发展到了关乎国家危亡的剧烈程度,所以胜利才是作为一名将帅最基本的追求。同样,哪怕是
6、一名最普通的士卒,最强烈的愿望也是追逐胜利,因为只有战胜杀敌才能获得土地、财富和奴隶,“庶人之有爵禄(6)。对胜利的追求在战国时代已可称得上是上下同欲。当上下同欲时,就形成了势不可当的历史大势。换句话来说,或换个角度来看,世谚有云“成王败寇”,最通俗来说,战胜者就是合法的,失败者就是非法的,战胜一方可以继续执行他的理论实践及其思想,而若战败,不仅使国家危亡,而且其理论、其思想更会随波湮没。所以,道德在胜利面前,起码在战国而言,是“不值一提”的。那么战国时代的战争是否有伦理道德的约束呢?抑或是战国兵家最重伦理呢?起码在战时,人们的认识里应该是没有的,汉书艺文志日:“兵家者,王官之武备也自春秋至于
7、战国,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韩子亦云:“战阵之间,不厌诈伪。(7)”首先,军事战争首重胜败,尤其是在春秋“泓水之战后,兵不厌诈的理论早已深入人心,宋襄公“君子不重伤、不擒二毛”和“不鼓不成列”的“道德式”战争不仅成为后人的嬉笑谈资,.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于古为义,于今为笑,古之所以为荣者,今之所以为辱也(8),眉山苏先生古史评之亦以为可笑之甚,而且标志着自商、周以来以“成列而鼓”为主的“礼义之兵”退出历史舞台,意味着西周军礼和古典军事伦理的实际终结,昭示着新型的以“诡诈奇谋”为主导的作战方式的崛起。其次,义战”性质的战争逐渐变为“率杵食人”的野蛮兼并。孟子日:春秋无义战。”孟子认为
8、春秋时期就已经没有了合乎于义的战争,但春秋时各国尚且要尊王攘夷,起码在政治上还需借助于周天子的大义和名义,奉行的是合诸侯、朝天子的争霸战争,尚且有宋襄公这种愚蠢的仁义战争。而进入战国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9),战争形式也变为以兼并和统一为目的,不仅在实际上打破了周天子名义统治下的礼法制度和政治体制,而且也彻底摧毁了在旧体制和礼法保护下存在的道德体系。此外,兵家最事功利。兵家最重实际,故从不讳言利,尉缭认为军队务要发能中利,动则有功”,所以兵家看待问题的出发点都是“视利害,辨安危”,选贤任能也要“不时日而事利:在看待利这个问题上,孙武与尉缭高度致,
9、武子所说的“以利动”,也是指从事战争应当以利害关系为最高标准,有利则打,无利则止,一切以利益大小为转移。“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这些都是兵家的用兵原则。事利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因为它从根本上划清了与司马法为代表的旧“军礼”的界限。(10)由此来看,起码在战国兵家的战争观中,伦理道德还尚未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到了全社会都重视道德的今天,战争也是道德难以触及的盲区,更遑论数千年前。而在近年来的军事伦理学相关研究中,伦理学似乎有成为万能的趋势,其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无论中外,言必称军事伦理,如荷马史诗的军事伦理思想伯利克里的军事伦理思想黑格尔
10、军事伦理思想论析等;第二,无论古今人物,皆言其军事伦理思想,如孔子、老子、孟子、荀子、管子、诸葛亮和孙中山等人军事伦理思想的研究论文:第三,不论古今兵书,必言其军事伦理思想,如论述六韬商君书吕氏春秋司马法尉缭子等兵书的军事伦理思想,以上皆为王联斌一人所著。夸张的是,军事伦理思想的相关研究论文虽然较少,但王联斌一人所发表的论文就占据了将近总量的一半,而且绝大多数都由同一期刊所发表,且这一期刊连续数年每期必有王联斌的军事伦理思想研究的文章,甚至在一期就有不止篇。二、军事伦理学内涵探要明确界定军事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建构其学科体系的关键和基础,直接关系到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创设、发展和实际应用前景。
11、目前已形成的共识是认为现代军事伦理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属于应用伦理学范畴。现代军事伦理学是研究涉及军事领域道德相关问题的专门学科,不仅涉及军人主体自身的道德建设问题,还广泛地研究战争与和平、热核战争与常规战争、军队建设、国防教育,以及利益集团、政府以至世界范围内的许多与军事有关的道德问题。(11)在对军事伦理学研究对象的具体认识和学科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对“军事伦理”“军人伦理”“国防伦理”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至今尚有分歧,主要有三种观点。首先,什么是伦理?战国时人对伦理的理解与今人有何不同?老子认为道为万物本原,将德看作是天地间万物的本性。由此看来,道德是指体现在个人行为中的普
12、遍的道德原则,更多地意味着个人的德行。伦理一词见载于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12),郑玄注曰:“伦,类也。理,分也。叫仑”多代表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人伦”;“理”的本意为治玉,后来引申作分理意。二字连用时,后来常指人们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所遵循的准则。所以说伦理更多代表了社会伦理,庞朴根据出土的郭店楚简,也认为古代儒家思想有个体道德和社会伦理两部分,道德趋向于主观的个体道德,更多代表了实际的道德行为:伦理则意味着对客观社会关系的调整,有较多的理论趋向。(13)以此来看,就伦理本身而言,其实就包含了个体与个体、社会关系调整两层含义。有学者认为伦理即道德即先秦之军礼,并通过对司马法内容
13、的考察后认为其所言军礼虽然兼指法与道德,但其实还是更多的指道德而言。他还就此指出,司马法亦有将礼与法通用的迹象,所谓司马之法,也可称之为司马之礼(14)其实这种说法虽然看似无误,但还需斟酌,因为军礼有军法之意,但礼并不同于军法。左传载寡人之言,亲爱也;吾子之讨,军礼也,杨伯峻注曰:“军礼犹言军法也。”(15)军礼尚有“礼仪”之意,“将军亚夫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汉书周亚夫传);军礼还有军事典礼的意义,在周代一年四季的军事操练,春季的叫作振旅,夏日芨舍,秋日治兵,冬称大阅,这些都被称作“军礼(16)军礼亦有师旅操演、征伐之礼的含义,作为周代“五礼”之一的军礼,其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以
14、军礼同邦国”(17),即以大师之礼征伐那些不驯服的诸侯。所以军礼虽然与军法关系密切,也具有一定军法的意义,但并不完全等同于军事法。此外,周代军礼产生时就与一般意义上的礼制存在较大差异,必须加以区分而不能随意混淆,所以对于军事伦理思想的考察和研究,就要先弄清军礼、礼和伦理之间的辩证关系。周代立国之初,为配合和维护宗周统治的“封藩建卫”等政治制度,以周公旦为代表的统治者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了全面革新,将上古至殷商的礼乐进行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纳入礼”的范畴(18)。“既细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兴正礼乐,度制于
15、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史记周本纪)使其成为系统化的国家典章制度和具有实践可能的行为规范,并形成了孔子所景仰的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化,即礼乐成为一套遍及政治、教育、信仰等各领域的重要文化结构,并在其统辖范围内全面推行礼乐之治。礼乐文化及其制度不仅规定了个体的权利和义务,也调整了当时宗法制下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关系,是祀在政治上全面且系统的制度化。而“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反映在军事领域,则在以礼乐文化为指导的制度框架卜.形成了相辅相成、互为保障的军礼,并以军礼为指导,形成了相应的符合其时代特色的军事道德。因为军队道德建设离不开一定的道德环境,道德环境能够形成道德群体效应、舆论效
16、应和示范效应,而军事伦理学的创新和学科建设,则直接源于军事主体的道德实践,服从并服务于军事主体的道德实践。(19)道德环境的形成仰赖政治上的安定和统一,大一统中央政权统治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并影响道德环境稳定,进而影响并关系到军事领域礼制建设。换句话说,军事伦理的应用和教育具体表现为伦理道德规范的理论确立和实践遵行,其前提是政治制度的统一和稳定,军事伦理本身可以看作是具有强制性的道德规范,是“道德”成文了的法,也是道德律令。在统中央政权走向没落并解体的过程中,军事伦理同样在逐步瓦解,其解体的时间的过程稍后于政治体制,但军事伦理之建立亦在政治制度重新确立之后,以为新的军事伦理规范必须直至大一统政治制
17、度建立之后方能重新确立,并以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亦是该政体意识形态在军事领域上的反映。春秋时期,虽然有人认为当时的礼乐制度已经开始崩坏,但作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在政治上依然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相应地,反映在军事领域,则突出表现为西周军礼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得以延续,如在军事上对尊贵身份的尊重以及重视其作为军事统帅的影响力。上博简曹沫之陈载:人使,我使夫大夫;人使夫大夫,我使将军;人使将军,我君身进。此战之显道。(20)“人使将军,我君身进”,其含义并非要求君主必须以身作则、身先土卒,而是重在强调分封制下国君本身的权威,因为在时人看来身份愈贵重,其作为将帅的影响力愈大,所以曹沫认为国君最好能
18、作为直接将兵的统帅,因为只有国君亲自领兵作战,才能保证军队的和谐。(21)此外,在秉承周礼的宗法制下,贵重的身份和地位不仅为本国人尊崇,也为其他诸国所尊崇,这是周天子政治影响力尚存和政治体制尚能维系的体现,也是周礼在军事领域仍然发挥作用的具体实践。如鄢陵之战时晋国将军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见楚子,必下,免胄而趋风”,且对楚使三肃使者而退。晋国将军韩厥以“不可以再辱国君为由,停止了对郑成公的追击:同时,郤至以伤国君有刑,亦停止追击郑成公。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结构仍然是典型的重视血缘关系的宗法社会,在军事领域仍然是尊奉周礼并以军礼来指导战争实践。左传成公二年楚救齐,彭名御戎,蔡景公为左,许灵公为右。二君
19、弱,皆强冠之,昭公二十三年吴楚争,楚帅贱而不能整,无大威命,楚可败也”,皆是其证。军礼不仅是周礼在军事领域的反映和实践,同时也是政治体制的保障。吕氏春秋言:“古圣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兵之所自来者上矣,与始有民俱。”(22)且军队代表的是国家的威严,而威严就是国家的力量,“凡兵也者,威也;威也者,力也,所以古之贤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周天子令行诸侯,就是因为有强大武力作为后盾以确保其政令得以在全天下贯彻执行。西周时期有两支常备军,一臼宗周六师,屯驻于都城镐京;一日成周八师,戍守成周。实际上,西周立国之初,周室为了有效遏制诸侯势力,设立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各项等级森严的制度。当然,如果宗法制度没有强
20、大武力作为保障政策执行的支撑的话,那么周礼所规定的一切便会成为一纸空文,“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23).因此,为了保持对下和对外的军事威慑,周王室便常备宗周六师、成周八师,来应对诸侯以及边患问题。春秋时期,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军事力量持续衰弱,故五霸迭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诸国互相征伐后胜者即为霸主,而维持霸主地位同样要依靠强大军事实力进行威慑甚至战争。“五霸”尊勤君王、攘斥外夷,归根到底还是霸主利用强大军事实力来约束各国尊崇周王的权力并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而进入战国后,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事件和战争形
21、势由争新转为兼并统一为标志,不仅表明周天子统治力的实际性衰弱,而且昭示了西周以来礼的秩序已全面崩溃,进入到“战国相攻,大伐有德”的兼并时代,而军事道德的建设又离不开稳定政治统治下有序的道德环境,所以在战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并无军事伦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西周以来的礼制和军礼秩序在进入战国后全面崩溃,时人对于统治方法的争论也Fl趋激烈,即“王新之辨王道和新道在本质上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政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平方略。当时概以仁义治天下为王道,以武力结诸侯为霸道,故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称美三代,认为“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而以商鞅为代表的法家则主霸道而贬王道。秦国在商君主持变法行霸道后迅速崛起,法家思
22、想和霸术则在秦国开始政治实践并获得阶段性胜利,结果就是最终秦扫六合而四海一,表明了这是个南道战胜王道的战国时代。而儒家王道思想理论终战国一世也未能成为任何一国的政治实践。虽然历代政权实行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内在指导思想是内法外俑,“汉家自有制度,本以新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但自汉武帝时儒学定于一尊后,王道政治至少获得了外在与形式上的“正统”地位。同时,孝武卓然罢黜百家也标志着战国以来用来约束社会各阶层的礼制崩坏后,伦理的重新法制化。法儒二家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不断地结合、互济,儒家为专制统治披罩了一层伦理劝导的仁德外衣,法家也为表面上的仁德统治提供了法律保障,故中华文化史指出:政治事
23、功与伦理劝导是中华文化所讲求的并行不悖的两大核心内容。”(24)在政治伦理重新确立后,军事伦理也在政治伦理的指导下形成,又因政治伦理的延续性,所以两千年来中国传统军事伦理思想均是在儒家政治伦理的框架下继承和发展的。也有学者认为,武德就是从武、用武的德行,指的是军旅生活中的一切道德现象及其与军旅生活相关的道德活动、品质和意识以及价值观念的总和,武德思想及实践是其两大主要构成部分,亦称军事伦理思想。但经考先秦文献,虽然该词原义及内涵较为丰富,但是否有指代军事伦理之义则值得商榷.“武德”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言: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武之有七德,既
24、是古人对战争本质的深刻认识,也是对战争目的和作用的总结和企盼。春秋时人认为,正义之战争应是禁止强暴、消弭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功业、安定百姓、调和大众、丰富财物,古人称其为七德(25),其中禁暴和戢兵是对战争正义性质的定义,保大、定功与安民是王者之军的理想追求,而和众并丰财则不仅既是王兵所追求的目的,而且是仁义之兵的前提和保障。和众、丰财之所以是兴军伐乱的前提准备,是因为王兵能使士大夫不离其官府、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非新国“臣妾人之子女、利人之财货”的掠夺之兵。春秋以来,随着列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如齐国“相地而衰征、晋国“作爰田、鲁国初税亩、郑国使田有封湖、魏国“尽地力之教和秦国废井田、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 兵家 军事 伦理 思想 传统 当代 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81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