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通信智慧多维感知数据分析系统建设规划项目采购需求.docx
《XX市通信智慧多维感知数据分析系统建设规划项目采购需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通信智慧多维感知数据分析系统建设规划项目采购需求.docx(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市通信智慧多维感知数据分析系统建设规划项目采购需求.项目概况1.L项目背景围绕贯彻国家信息化战略之电子政务战略行动计划和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强化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推进电子政务物联网工程,构建移动政务平台,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为核心,以关键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以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为保障推进电子政务物联网平台建设,加强基础数据资源、政务信息资源建设,推动各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贯彻落实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国家战略,全而落实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意见(X府(2021)31号)关于建设
2、高水平“数字政府”、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的工作部署,根据XX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要求,结合XX市当前工作现状和迫切需求,启动“XX市通信智慧多维感知数据分析系统建设规划项目”建设,按照“完善前端感知、加强数据分析、提升后端实战”的整体思路,进一步推进XX市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维护XX市社会安全稳定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XX提供坚强保障。1.2. 项目目标按照“抓统筹、强基础、补短板”的总体建设思路,扩容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新建多维感知数据分析系统,主要实现以下目标:1.2.1.感知采集前端系统通过“XX市通信智慧多维感知数据分析系统建设
3、规划项目”建设,按需增补多维感知数据采集点,完善建设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进一步提升XX全域智能化、增强全市及重点区域动静结合、地空一体的全息感知力量,实现“数据无盲点、场景全覆盖、重点有突破、数据全保存,提升XX市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能力。1. 2.2.数据应用后台系统数据应用后台系统由多维感知数据分析系统和平台设备组成,根据XX“数字政府”政务云XX市节点和XX数字政府”部署实施方案的具体规划和实施要求,为“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改变当前集约化程度不高、标准规范不统一、统筹管理力度不足、应用支撑水平较低的现状,推动全省政务基础设施均衡发展。本项目以“数字政府”为载体,促进各部门精细化管理,推动“
4、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多维感知数据分析平台将实现XX“数字政府”省市一体化安全运营的目标,满足“全局统筹、跨网联动、多维感知、智能闭环、安全可视、合规运行”的网络安全新时代要求。通过建设XX市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多维感知数据分析系统、数据接口共享数据等,分域分类汇聚各类基础、动态数据资源,完善XX政务大数据生态体系,为XX政务服务业务提供智能化“大基座”,实现政务服务数据跨网、跨域获取或访问计算资源、数据资源、服务资源、应用资源,为XX建设保驾护航。1.3. 项目内容项目内容包括:1. 3.1.感知采集前端系统XX市10个镇、1个街道,各乡镇主要出入口分别建设4套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
5、,共建设41套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2. 3.2.数据应用后台系统在XX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部署一套多维感知数据分析系统和平台设备。1.4项目模式为了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最大限度兼容原有系统、硬件设备等设施资源,尽量减少财政投资,提高系统建成后的服务质量与功能,根据相关工作部署,本项目采用货物采购模式。在建设期内中标供应商提供方案深化设计、设备采购、设备安装、施工实施、系统集成、联调测试、试运行和项目验收等专业化服务;在质保运维期内中标供应商提供系统运行、系统管理、系统维护以及培训等专业化服务。3. 5.产权说明合约期内产权归中标供应商,合约期满后无条件移交XX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租赁运营
6、商专网无线线路、光传输设备除外)。无论在合约期内,还是合约期满后,未经XX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允许,中标供应商不得以任何方式处置、挪用、变更该项目的所有设备。无论在合约期内,还是合约期满后,本系统所产生的数据信息、文本数据均属XX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所有,未经XX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同意,中标供应商不得对数据进行删除、更改等处理,或挪作他用。4. 系统总体要求2.1.系统架构本项目系统架构包括:感知采集前端系统、网络传输系统和数据应用后台系统。恩平市政务福务依累理局用旱布公安曷注:实线框内部分为本期项目实施内容2.2.感知采集前端系统本项目新建41个多维感知数据采集点,配备41套多维感知数据采
7、集设备,实现各大运营商目标终端数据信息采集。2.3.网络传输系统本项目41个多维感知数据采集点分别采用无线传输线路。通过租用运营商无线VPN专网实现传输,租赁41个采集点前端至XX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专网线路3年。前端采集点通过无线VPDN卡,配置设备白名单定向流量传输,VPN专网接入交换并汇聚到XX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2. 4.数据应用后台系统在XX市政务数据机房搭建多维感知数据分析系统和平台设备,并将多维感知数据同步共享给XX市公安局。2. 5.网络IP本项目建设的后端处理应用系统设备运行在电子政务网中。本项目建设的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采用运营商无线VPDN卡通信,VPN专网接入XX市政
8、务数据机房,网络交换机和后端服务器等IP地址由XX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统一规划。3. 系统具体要求3. 1.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本项目新建41套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用多制式、多频段、多运营商融合的新技术方案,缓解长久以来运营商和政府职能部门在设备部署上的冲突。设备应用创新性融合技术,集合各运营商4G5GNSA网络频段,将所需要的捕获率指标做到极致。设备可通过软件切换频段,进行选择合适频段配置,一个设备一个腔体箱,支持宽频组合配置。满足不同环境下,解决出现在某个运营商多频段建设组网带来的重重困扰。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室外型大卡口设备可实现单台设备多频段组合工作,实现4G5G
9、NSA各大运营商目标终端数据信息采集。 支持IMSI、时间日期、归属地、经纬度等信息采集。 加密存储,缓存记录数:不低于5000万条。 支持MaC地址采集。 采用4G5GNSA制式对终端进行信息采集,不存在压制干扰采集问题。 支持通信网络中断后,本地自动存储数据,网络恢复后自动续传数据。 支持升级为定位设备。 支持升级为管控设备。 支持远程配置、维护和远程版本升级。 采集峰值速率:800组/分钟/载波。 单载波最大发射功率10W,支持发射功率调节。 接收灵敏度:优于-104dBm 天线类型:外接定向板状天线。 覆盖范围:10米300米。(视功率设置大小与运营商公网环境而定) 同步方式:GPS同
10、步、空口同步。 快速移动采集率:采集率90%,60kmh左右(视运营商公网环境)。 终端回网时间小于3s。 采集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等手段传递到后端平台。3. 2.多维感知数据采集点分布多维感知数据采集点分布原则:主要道路出入口、市区交通要道、乡镇交通要道、人流密集区和城区重点场所位置。本项目新建41个多维感知数据采集点,分布在以下XX市10个乡镇和XX城区。10个乡镇每个部署4个多维感知数据采集点,恩城城区部署1个多维感知数据采集点,点位分布以深化设计方案为准。4. 3.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前端部署安装前端部署安装场景包括:室外高速公路卡口、收费站、十字路口和室外街道等人流、车辆流动性大的
11、区域;也可步行街、城中村出入口、车站、出入口等人流密集的小范围场景。本项目利用XX公共视频监控系统前端监控杆件,将前端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借杆加装到监控杆上。由中标供应商负责协调接入工作,满足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的安装、使用要求。5. 4,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前端供电施工本项目利用XX公共视频监控系统前端原有供电系统,对接监控杆供电系统。由中标供应商负责协调接入工作,满足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的供电要求。供电线路施工要求:电源线敷设应符合室外电线电缆的敷设标准和规范,并满足市政的相关要求。供电线路若采用埋地穿管的敷设方式,敷设深度一般不低于500mm。供电线路若采用墙壁走线或架空敷设方式,敷设高
12、度一般不低于5.5米。6. 5.多维感知数据分析系统7. 5.1.平台功能(一)功能模块包含五大主要功能:系统管理、设备运维、设防预警、软件升级、数据分析。1、系统管理该功能主要是对用户的操作(添加,修改,删除,权限分配等),以及记录每个用户在系统上的操作信息。除了admin管理用户外,其他用户在使用前需要admin管理员登录并进入用户管理添加一个用户并为该用户赋予相应的权限。2、设备运维该功能主要是对前端采集设备的维护工作(如参数的变更),以及全局设备的状态监视,当设备出现掉线或其他异常时,其状态就会在设备的状态监视及告警内显示,管理员便可通过该提示对设备进行维护。具体使用方法请参照设备管理
13、使用说明。3、设防预警该功能主要是管理者要求对重点区域或重点人群进行管理,在确定重点区域或重点人群确定后可以对目标进行跟踪排查,目标出现告警,越区告警等。4、软件升级该功能主要是对前端采集设备的软件版本进行管理和升级。5、数据分析该功能主要是将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到的信息(IMSl等数据)进行一个归纳汇总,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是整个系统数据分析输出的核心)。按照采购人需求进行相应的筛选,而后得到一个可靠的信息数据输出,提供给管理者针对不同问题快速制定相应的管理或应对措施。数据分析功能具备下列通用模块,采购人可以依据需求,进行其他模块的定制化服务:(1)景区及重点交运站点人流量统计分析;(2)
14、旅居客源分析;(3)常驻人口管理;(4)临时人口甄别;(5)人群过密告警预警;(6)人群热力图。(二)通用数据分析版块功能1、景区及重点交运站点人流量统计分析功能要求:对设备安装地点景区及重点交运站点人流量统计分析,采集地点和时间范围的侦码进行人流分析。统计人流信息:在人流分析界面,输入采集地点,时间范围,点击查询,可查询出目标人流量统计。实时人流:对前端感知设备安装位置点进行实时人流分析。包括设备数量、号码数统计,上号量分析等。输入采集地点和时间,点击查询,查看指定地点和时间范围的人流信息;支持一天、一周、半个月的查询。(1)设备数量和号码数统计(2)上号量分析2、旅居客源分析通过多维感知数
15、据采集设备收集的数据,对进入相关景点、酒店等旅居场所的客源分析。感知设备获取的归属地来源对目标人群进行针对性服务。可统计分析出客源来自的省-市。3、常驻人口分析管理常住人口分析,在指定的区域内(可选择多个区域)选定某个时间段,通过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出现次数或地点个数统计分析。选定时间范围,点击常驻分析即可得到分析结果。4、临时人口甄别临时人口甄别和常驻人口分析是相对应的指标参数,在指定的区域内(可选择多个区域)选定某个时间段,通过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到的数据出现次数或地点个数进行统计分析,经常出现或多次数出现的可按阈值设定为常驻人口,其余的为临时人口,针对临时人口数据统计结果
16、,为管理者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选定时间范围,点击分析即可得到分析结果。5、人群过密告警预警通过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到的数量、地点、时间点等参数,对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安装区域人数进行实时流量统计,并设定告警阈值。支持景区、园区进出人数实时统计。通过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采集的数据,分析某一时间段,某区域内人流的高峰期,进行提前预警,防止踩踏事件发生。人流密度检测,在人流量统计基础上,通过人流密度检测算法,得到某时间段,某区域内人流分布情况,结果以热力图展示(展示图需要相应同时配置Al摄像机才能实现)。可设置人流密度阈值,超过预设阈值时则进行报警,应用于对重点区域的监控;当前点位覆盖区域内人流
17、统计以及热力图实时呈现。6、人群热力图区位优势判断:通过人流聚集时间,人员聚集地点,分析变化趋势,便于运营者调整景区布局和引导客流。实时统计景区内各主力店铺的客流情况。明确客流分布情况,区分旺区及非旺区,并加以改善。安防预警:支持设定告警阈值,合理安排安保人员。通过大数据分析,分析某时间段,某区域内人流的高峰期,进行提前预警布控。(三)定制化平台扩展接口预留定制化数据共享接口,实现采集汇聚的多维感知数据与省政数一网共享平台数据共享。通过定制化平台扩展接口,实现采集汇聚的多维感知数据与公安业务系统数据共享,可实现:1、扩展构建人工智能基础能力,2、扩展汇聚通用算法模型能力,3、扩展构建Al业务流
18、程闭环,4、扩展图码平台构建。3.5.2.平台设备本项目选用符合信创目标的设备,包括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安全服务和外设设备。1、数据库系统管理软件,符合信创要求。详见“多维感知数据分析平台数据库软件”技术要求。2、服务器操作系统,符合信创要求。详见“多维感知数据分析平台操作系统软件”技术要求3、硬件服务器,符合信创要求。详见“平台数据管理存储服务器”和“前置机服务器”技术要求。3. 5.3.接入和前置机1、接入说明前端采集点通过无线VPDN卡,前端配置设备白名单定向流量传输,通过VPN专网线路汇聚,数据接入到XX市政务数据机房,核心交换机、业务交换机等做好数据和接口配置,最终数据进入
19、前置机。前置机主要用于信息共享与信息系统之间对接,建立与信息共享平台的信息资源共享通道,实现自动化信息资源交换,信息资源提供和信息资源获取较为频繁的单位均需要使用前置机,支持定时、准实时、实时业务。4. 5.4.共享与数据服务数据的共享交换实现了对政府各部门的数据赋能,更好的解决各部门的业务难点问题,全面提升政府运行效能。基于数据资源管理平台,以统一门户为交互入口,依托资产目录、数据需求与数据服务,实现向各政务部门提供一站式数据共享服务。多维感知数据分析系统获取前端采集数据并通过数据治理,为政府管理和服务民众各项应用打好坚实基础。通过多维感知数据分析系统将收集到的手机IMSI数据,梳理数据间的
20、业务关系,可在后期政务大数据建设中快速准确定位数据需求,便于政府跨系统、跨部门之间多角度、多方位的数据交互、合作与展示,帮助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本项目中多维感知数据分析系统收集到的手机IMSI数据,通过防火墙打通政务网与公安网,将数据分享给公安各部门使用,适应现代侦查工作要求,提高办案效率和破案率,满足布控、防范、预警等不同的应用功能需求,能满足技侦特殊通信数据的综合分析研究应用需求,最终实现多源化的特征信息采集,共同为公安实战应用服务。5. 系统安全要求本项目系统安全建设要求,主要包括前端设备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及数据安全、数据中心机房安全等方面的安全要求,必须保证整体的系
21、统安全。5.1. 前端设备安全前端设备是整个多维感知数据分析系统的信息源,包括感知采集设备及配套基础设施,由于长期在室外,因此主要考虑其物理安全,应该采用以下保障措施:(1)感知采集设备、设备箱应安装牢固,保证安全。(2)采取国家相关防雷标准规定的防雷措施,包括安装避雷针、进行接地和防浪涌保护。4. 2.网络系统安全1、前端接入电子政务网多维感知数据采集点通过无线VPDN卡,前端配置设备白名单定向流量传输,通过VPN专网线路汇聚,数据接入到XX市政务数据机房,核心交换机、业务交换机等做好数据和接口配置,最终数据进入前置机。2、前置机数据交换前置机主要用于信息共享与信息系统之间对接,建立与信息共
22、享平台的信息资源共享通道,实现自动化信息资源交换,信息资源提供和信息资源获取较为频繁的单位均需要使用前置机,支持定时、准实时、实时业务。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收集到的手机IMSl数据,通过前置机摆渡进入多维感知数据分析系统,在存储服务器保存数据。3、数据分享公安部门多维感知数据分析系统将收集到的手机IMSI数据,通过防火墙打通政务网与公安网,将数据分享给公安部门使用。4. 3.应用及数据安全XX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负责手机IMSI数据的采集管理和数据存储管理,以及数据共享管理,通过多维感知数据分析系统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共享的权限管理,通过存储服务器硬盘RAlDl阵列执行数据备份机制;XX市公安
23、局负责手机IMSl数据存储管理和应用管理,通过图码平台实现数据存储、应用的权限管理,通过存储服务器硬盘RAlDl阵列部署,执行数据备份机制。5. 4.数据中心机房安全本项目数据中心机房安全分别由XX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XX市公安局负责,XX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XX市公安局分别建有数据中心机房,按照机房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执行。6. 5.信息系统等级保护本项目的数据分析平台系统按照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二级保护要求进行测评。7. 项目设备及服务清单序号分项名称技术要求单位数量备注(一)感知采集前端系统1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详见“多维感知数据采集设备”技术要求。套412设备标识牌定制标识牌套413借杆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通信 智慧 多维 感知 数据 分析 系统 建设 规划 项目 采购 需求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81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