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意见.docx
《“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意见.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进一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与针对性,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
2、、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具有本校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格局,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基本要求(一)建立全员育人新体系全校各级组织、全体教职工要树立全员育人观念,所有部门和所有教职员工都有育人职责,学校党政机关人员要做到管理育人,任课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后勤人员要做到服务育人。学校和二级学院协同联动,构建一体化全员育人工作体系,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实现全
3、员育人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动。在全员育人体系中,学校主要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构建宏观的一体化全员育人体系,着力打造思政名师团队和高素质辅导员队伍,落实党政领导联系学院、处级干部联系班级和支部制度,培养作用突出的学生骨干队伍,推进工作队伍一体化;二级学院主要根据学校宏观育人体系,推动全员育人工作的深入落实,进一步研究育人元素和育人逻辑,构建微观的一体化育人体系,着力凝练特色育人品牌,建设协同育人项目,推进课上课下协同育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建立全过程育人新机制全校各级组织
4、、全体教职工要落实好全过程育人,坚持育人问题导向,遵循过程育人规律,把破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目标指向,认真研究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过程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健全学校全过程育人机制。贯穿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四位一体”育人通道,精心规划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不同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重点和方法措施,分年级、分时段有针对性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落实落细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责任,实施育人职责清单制,将监督和考核融入整体制度设计和育人过程的各个环节。着力打通学校育人过程中存在的盲区、断点,加强各个环节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把各项
5、工作的重点和目标落在育人效果上,不断提高学校育人工作水平。(三)建立全方位育人新体制全校各级组织、全体教职工要高度重视全方位育人,立足新时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各部门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全方位育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科学认识并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定位,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整合各方育人资源,把促进学生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条
6、件和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和措施,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同时,着重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途径的育人作用,切实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校办学治校全方位之中。三、主要任务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一)统筹推进课程育人I.提高“思政课程”教学质量。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提高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针对性、有效性,充分发挥思
7、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2.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所有课堂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广大教师课堂育人的主体作用。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加强通识教育核心课和专业概论课建设,完善教学设计,梳理各专业、各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的有机统一。(二)着力加强科研育人1 .优化科研管理制度设计。改进科研环节和程序,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全过程。培养师生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
8、谨求实的科研作风。2 .加强学术诚信体系建设。健全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深入推进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宣传教育,将其纳入学生教育教学各环节,教育引导师生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三)扎实推动实践育人1 .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推动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军事训练等载体有机融合,形成实践育人统筹推进工作格局。整合各类实践资源,与政府、社会、企业等多元社会主体共同构建实践育人协同体系。2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及体制机制,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打造课程学习、项目实践、创业孵化、
9、以赛促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全流程服务平台,推动“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深度融合,构建信航特色的一体化“双创”人才培养新模式。3 .深化社会实践精品项目建设。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岗位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完善师生志愿服务评价认证和保障机制,建立社会实践精品项目支持制度,发挥实践育人示范作用。(四)深入推进文化育人1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实施中华经典、中国传统节日、优秀民俗文化等主题文化建设活动,培育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艺术文化成果,引导高雅艺术、非物质文化、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走近师生。2 .加强革命文化教育。挖掘革命文化的育人内涵
10、,开发“列宁号”红色资源,讲好“列宁号”红色故事,放大“列宁号”红色符号,弘扬“列宁号精神”,组织编排展演“列宁号”红色舞台剧、歌舞音乐、网络作品,利用重大纪念日契机开展革命文化教育。3 .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育人全过程。广泛开展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培育、选树和宣传先进典型,引导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4 .大力繁荣校园文化。研究制定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弘扬以“厚德修身,强技立命”为核心的信航精神,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教育作用,创新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特色校园文
11、化。支持师生根植“信航故事”原创各类文艺作品,培育一批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建设美丽校园,打造校园优秀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推动实现校园山、水、园、林、路、馆建设达到使用、审美、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积极开展文明校园创建,以文化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五)创新推动网络育人1 .大力推进网络育人平台建设。统筹谋划网络建设、网络管理、网络评论等方面的建设工作,提高建网用网管网能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建设完善校内思想政治工作网站集群和校园网络新媒体矩阵,激发网络育人活力。2 .打造网络育人精品项目。丰富网络育人内容,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大学生优
12、秀网络文化作品评选,及“培育建设网络育人工作室”“网络育人优秀作品推选展示”等师生网络文化建设活动,着力打造一批“两微一端”网络育人精品项目,丰富正面舆论供给,发挥网络育人示范引领作用。3 .加强师生网络素养教育。强化网络意识,教育引导师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养成文明网络生活方式。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条件、评奖评优依据。培养网络力量,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网络工作队伍。(六)大力促进心理育人1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和工作体系,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开展宣传活动,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育人 工作 实施 意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81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