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农村住房(集中居住)风貌建设导则.docx
《2023农村住房(集中居住)风貌建设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农村住房(集中居住)风貌建设导则.docx(14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成都市农村住房(集中居住)风貌建设导则刖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村镇未能及时适应城乡格局的巨大变化,加之缺乏科学合理的引导,普遍存在村镇风貌特征趋同的情况。文化特色丧失、住房建设无序等问题,造成“天府乡愁”难觅、农居生活环境不佳的情况。因此,探寻一种适合村镇发展的住房风貌建设模式,合理应对村镇地区发展环境问题和民生问题,挖掘和展示乡土文化内涵,充分利用村镇特色资源条件进行风貌建设,体现“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满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要求。总则农房风貌建设目标与引导公共空间目标与引导现状风貌提升引导乡村文貌传承实施管控附件总则目的适用范围与主体理念及原则编制依据总则/L
2、l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部署,加大力度建设美丽蓉城宜居乡村标准示范,切实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方便村民生活生产,提升乡村风貌形象,提高村民生活幸福感。目前,成都市尚未形成关于乡村地区住房风貌及改造建设的系统化技术文件,基层建设管理部门对村镇地区存在的如住房风貌保护不足、改造建设不当等问题,未能做到有效管控。希望能通过导则的引导,将反映在集中农居的川西文化传承下去。总贝U/L2适用范围与主体空间范围:成都市城市(镇)规划区以外的集中居住农村住房或其他乡村社区的设计和建设。事项范畴:用于适用空间范围内集中居住农村住房或其他乡村社区的风貌建设引导。使用主体:导则使用主体包
3、括管理方:各级政府管理者;设计方:规划设计者、建设者;所有者:村民/居民。总贝U/1.3控制理念及原则人本为先、安全实用:尊重村民生活生产习惯,瞄准农房建设中存在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注重安全问题,以实用、耐用、好用为原则。彰显特色、传承文脉: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寻求特色差异,注重挖掘当地历史文脉、民居特色、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特色产业等元素,形成各具特色的集中农居环境。避免千村一面的呆板形象,让乡村文貌做到可读可感。总则/L3理念及原则弹性管控原则:风貌营造过程中应量力而行,根据各村经济情况及发展方向等选择适合自身的风貌营造措施,不做统Ta范。生态经济原则:风貌营造及微改造行为应充分尊重当
4、地自然生态环境特点,打造生态环境友好、富有农趣特色、整体风貌协调的风貌景观环境。总贝!l1.4编制依据编制依据: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T50445-2019)四川省农房风貌指引导则(试行)四川省村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四川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四川省农村居住建筑设计导则(2018)四川省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2017)成都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2019)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2018-2035)(2019)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2018)成都市新农村建设导则2017(试行)(2017)成都市城镇及村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
5、015)成都市公园城市城乡融合发展单元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及导则(初稿)其他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和导则农房风貌建设目标与引导农房风貌分类及概述整体形态引导建筑单体引导基础设施引导2.1农房风貌分类及概述模仿巢居四合院出现;商贸建筑出各地文化特夕课文化入吸取城市生民居建筑风现;建筑风征渗入,形侵,出现仿活特点,风建筑格、朴实、格趋向雄健、成客家建筑西式公馆格简约独特简练明朗硒QQ秦汉22农房风貌分类及概述/2.1.1风貌概述风韵独到兼收并蓄川西民居起源古蜀,兴盛于秦汉,丰富于历次移民文化融合。民居建筑演变经历了先秦、秦汉、唐宋、元明清、民国和现代六个阶段。先秦:穴居体系木骨泥墙”及干栏体系综合发
6、展;秦汉:风格朴实、简练;唐宋:风格趋向雄健,宏丽明朗;元明清:建筑规模及数量空前扩大,各地文化渗入;民国:外来文化入侵,出现仿西式的“公馆建筑;现代:吸取城市现代生活的特点,风格简约独特。古风遗意独创鼎新川西民居在建筑型制,形象和一些构造做法上,古风犹存的同时又表现出匠人的奇智巧思。屋顶形式特殊,造型手法泼辣。斗拱形态丰富浪漫。翼角虾须做法稳固别致。农房风貌分类及概述/2.1.1风貌概述植根民间质朴率真:川西民居植根民间建筑质朴率真、组合丰富,其细部、装饰、色彩均较为节制,虽然工艺精湛但不事铺张。善于适应复杂地形地貌,灵活多变而又用料精省。川西民居中最为常见的 穿斗木构建筑。成都地区炎热多雨
7、,故 而形成了大出檐、多层 挑、斜撑弓、山面喜加 眉檐等手法。川西民居用色及装饰较 为节制,虽工艺精湛, 但不事铺张。农房风貌分类及概述/2.1.2风貌分类传统川西传统Jll西风貌聚居示例,传统川西农房多自发集聚而居,建筑组合紧凑,整体色彩以灰、白为主调、木构装饰,建筑高度1-2层较多,山区依山而建,平坝聚集成林盘居所.建筑组合一般为传统合院式,即一正两厢传统J11西民居较多为木构房屋,粉墙黛瓦穿三合头”房。斗墙,撑拱吊挂长出檐。单体建筑屋顶建筑墙面建筑附属建筑小构件图示屋顶采用小青瓦坡屋顶,多为五分水悬山顶.建筑墙身一般为砖木结构,涂刷粉白色,保留穿斗木构印记。门窗、阳台等均为木质,镂空雕花
8、、传统川西民居有较多装饰构件,如雕花腿,垂花、制作精巧挂落,柱础及屋脊装饰等.成都市农村住房(集中居住)风晚风貌分类近代川西整体建筑群空间布局建筑组合建筑整体图示单体图示近代川西风貌建筑示例,近代川西风貌多见于公馆建筑,民居较少.近代川西风貌以青砖墙为标志,整体色彩以青灰、白为主调,建筑高度1-3层居多。近代川西风貌建筑示例,近代JlI西建筑特征为公馆式建筑,在传统川西的基础上融入了9味建筑样式。近代川西建筑单体大多为全青砖墙身,四周建筑围合院落.建筑屋顶建筑墙面建筑附属建筑墙身为全青砖堆砌,墙身多有雕塑装饰,同时加入风火墙元素.门窗及阳台护栏均采用木材,镂空雕花,极致考究.墙身雕花精巧.屋顶
9、依然采用传统青瓦坡屋顶形式,高度均质。整体JSSSiwiI建筑组合建筑整体图示单体图示切,更利于增加集中农居空间活力.建筑屋顶建筑墙面建筑附属落搭配。建筑墙面加马头墙丰富建筑层次,粉白+青砖墙面,同时增加了传统穿斗架构装饰,突出了川西风貌.门窗及阳台护栏均采用原木色系,提亮了整体建筑形象.现代川西风貌集中农居示例,单体建筑多采用拼接方式,形象灵活且节约用地.庭院每家每户均有独立庭院,庭院为顾青砖墙围合,兼做私密的同时也有一定的通透性.2.2整体形态引导-12.2.1一股规定I2.2.2建筑风貌I2.2.3建筑I2.2.4建筑高度I2.2.5空间布局I整体形态引导/2.2.1一般规定乡村风貌要素
10、主要由山、水、林、田、湖、草”等组成,其中乡村建筑是乡村风貌的重要载体。集中居住农村住房作为乡村建筑中数量众多的一部分,应遵循乡村自然形态,建筑群布局应更加自由开敞、灵活各异。建筑风貌控制上应遵循低楼层、紧凑型、川西式”的原则。集中居住农村住房人均综合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50-70平方米,并应根据坝区、丘区、山区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丘区、山区可取上限,坝区宜取下限。改、扩建型农村新型社区,其人均综合建设用地指标应根据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来确定。集中居住农村住房规划建设过程中如涉及文物保护单位及一般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展示利用,应按照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整体形态引导/2
11、.2.1一般规定集中居住农村住房选址应避让地震断裂带、滑坡区、洪水淹没区、泥石流易发区等各类灾害易发区;应避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城市水源保护区、城市生态廊道;应满足燃气管线、高压线等各类市政管线,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的安全防护距离要求;应做到不挖山、不填塘、不改渠、少砍树、不改路、不夹道、不占基本农田,充分与林盘、水系、山林及农田有机融合,注重对传统民居、林盘院落以及古树、古桥、古庙、古井、古祠堂等历史人文要素的保留与利用;坡屋顶;翘角屋脊;叠砖脊饰农趣挂件墙饰;仿青砖墙;独立院落;仿古镂空防盗窗;涂刷白墙+仿青砖墙裙;朱红铁门;木质镂空门头
12、;对称坡屋顶;叠砖脊饰;翘脚屋脊不对称坡屋顶;粉刷白墙+仿青砖勒脚;栅栏门+统一门帘;仿抬梁结构涂刷;仿古镂空防盗窗;露台+镂空青砖围栏;小菜园;整体形态引导/2.2.2建筑风貌集中农居农房建筑风貌宜采用现代川西风貌。鼓励各村根据自身禀赋、文俗传统等在农房建筑中融入自身特色,避免千村一面。不得以城镇居住区为模本,不宜建成多层单元式住宅。尊重各地原有资源禀赋或发展需求,允许其他与乡村环境相协调的建筑风貌存在。在缺乏地域文化支撑的区域,原则禁止仿欧式风貌集中农居。坡屋顶+翘脚屋脊仿红柱式贴砖白色面砖+青绿贴砖墙裙淡黄涂刷墙面露台+仿古色金属护栏暗红防盗门+坡檐覆瓦门头 独立院落成都市农村住房(集中
13、居住)风貌去整体形态引导/2.23建筑色彩建筑色彩宜朴素淡雅,以冷色调为主,主色调应突出川西民居建筑意蕴。农房建筑主基色宜选用白、灰、淡黄等色系,辅助色及点缀色以茶褐色或木质色系暖色为首选。可以传统立面色调为底色,局部通过色彩与装饰的变化提升农房建筑形制的丰富性,但不宜过度,单栋建筑色彩不宜超过三种。主基色:辅助色:点缀色:主基色:辅助色:点缀色:整体形态引导/2.2.4建筑高度集中居住农村住房住宅建筑原则不大于3层,建筑高度不应超过12米;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高度不宜超过12米,根据方案合理性可达18米;农业设施建筑高度不应超过12米。若涉及特殊生产要求的,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要求执行。建筑群体
14、应遵循前低后高、显山露水”的原则。建筑高度应与乡村环境相协调,天际线景观宜起伏错落,以塑造舒缓有序、林木簇拥的空间形态。平坝区:平坝区集中农居农房建筑群体相邻建筑高度宜变化有度,丰富建筑轮廓层次。山区、丘区:山区、丘区集中农居农房建筑群体,应Jl顺应地势,根据地形起伏对建筑做相应的高低处理。反面案例平坝区山区丘区彳尤势:集约用地、BES劣势:排布呆板、形式单调、识别性差组团式:优势:适应地形、形式灵活、尊重乡村风貌 劣势:相较行列式不够集约用地整体形态引导/2.2.5空间布局空间布局应以环境条件为基础,因地制宜、灵活设计。以展现乡村活力、与自然和谐共生。注重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营造,布局时加
15、强对居住群体、当地文俗及发展方向等特殊性的关注,避免空间布局趋同化、模式化。集中居住农村住房建筑应以组团式布局为基础,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应充分利用林盘、水系、山林及农田等,同自然环境相融合。结合地形、因地制宜,形成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的街、巷、院的空间结构体系。单个集中居住农村住房项目一般规模宜控制在300户以内,组团间宜留有足够的生态距离,其间距最窄处不宜少于50米。整体形态引导/2.2.5空间布局集中农居组团规模适度、间距合理,避免兵营式或过度图案化的布局方式。平坝区:平坝区集中农居空间布局宜选择团状组团布局形式;滨水区:滨水地区集中农居可依岸线形式带状布局居住组团,以突出集中农居因地制宜
16、、灵活自如的风貌;山区、丘区:地形较为复杂的山区及丘区应尊重地形,顺应等高线或沿乡村道路,形成树枝状组团布局或带状组团布局形式。平坝区一团状、簇状布局滨水区带状布局成都市农村住房(集中居住)风晚整体形态引导/ 2.2.5空间布局集中农居建筑组合宜按照多样式原则,灵活布局错列布置,建筑立面应做到进退有度、层次丰富。可采用围合式、半围合式、错列式、自由式等手法,形成活泼多样的平面形态。农房建筑不宜采用单调呆板的行列式或简单联排拼接。错列式是在行列式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建筑间距形成交错错列式:围合式看似封闭实则开敞,通过农居建筑的围合布局, 形成公共活动空间。能有效的营造归属感与安全感。排列、单元错拼
17、的更加灵活的组合方式。能形成更多的邻里空间,增加互动,平添活力。卜231卑体政计I2.32建筑屋顼I2.33建第墙面fI2.3.4建筑细部及附属I2.3.5庭院I2.3.6建造新技术|建筑单体引导/2.3.1单体设计平面布局:成都乡村地区住宅平面布局形式可大致分为三个类型,一字型、L型及凹字型。集中居住农村住房可在传统形制的基础上改进创新,依据实际情况恰当选型及改进。招商商孵麻联葡入房基底形式可以多样化建筑布局B居住空间弹性空间II庭融间基础户型模式增加弹性功能空间模式增加弹性规模空间模式弹性功能空间弹性规模空间庭院空间建筑单体引导/2.3.1单体设计有条件的乡村可弹性化、模块化设计集中居住农
18、村住房,既能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丰富农房建筑形态。也能体现自由多样的乡村空间特质。弹性化设计:弹性化划分农房基底占地形式,基于其多样化基底形式,灵活布局农房空间。模块化设计:划分居住空间、弹性功能空间、弹性规模空间等,依据不同家庭人口、不同需求,多样化组合设计。杭州市东梓关村农房形制各异单双坡屋顶组合坡屋顶露台组合建筑单体引导/2.3.2建筑屋顶集中居住农村住房屋面形式应采用坡屋面形式,应以人字形加悬山坡屋面方式为主。鼓励采用错坡双坡屋顶、单双坡屋顶、坡屋顶露台组合等设计手法,丰富屋顶组合形式。建筑单体引导/2.3.2建筑屋顶屋脊宜采用凸脊形式,鼓励各村根据自身文俗传统对屋脊样式进行创新,如加
19、翘脚、脊饰、悬鱼等。翘脚、脊饰及悬鱼不宜过于繁复,可采用叠砖脊装饰、叠瓦脊饰或专有图腾等。屋面材质可采用传统材质如灰筒瓦,烧制小青瓦,亦可采用压制水泥瓦、合成树脂瓦、素烧陶瓦等新材料制瓦。屋面色彩应以青灰色为主,可衍生青褐色或青黑色。色彳相暖灰无彩色冷灰明度84纯度2-1O1-3I墙身局部可通过色彩与装饰的变化来提升农居建筑的 独特性,但不宜过度。墙面形式墙裙形式仿青砖卵石铺砌青砖铺砌砖石堆叠青灰涂刷建筑单体引导/2.33建筑墙面建筑的立面设计应注意尺度及比例、材质的对比和色彩关系及建筑细部合理表达。在材料选择上应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就地取材,尽可能地利用传统乡土材料。墙身宜以粉白或淡黄色墙面
20、为主,搭配青灰色系墙裙/勒脚、暖木色涂刷装饰;色彩应整体满足川西民居的风貌特色。墙身宜在粉墙青砖的色调上灵活设计组合形式,不拘一格,丰富立面视觉景观。建筑单体引导/2.3.3建筑墙面彩绘元素示意鼓励将乡野元素及当地文俗传统等融入墙面装饰。墙面装饰可采用仿抬梁涂刷、仿木柱涂刷、墙面彩绘、墙面挂饰、墙面绿化等形式。墙面彩绘色彩宜柔和淡雅,不应大面积使用明亮耀眼的色彩,彩绘元素可选当地民俗,历史人物故事或农耕文化等。墙面挂饰宜采用竹、木、石等本土材料,形式应简单古朴,挂饰元素可选公益标语、唐诗宋词、年画农具、展示川西乡村特色。挂饰元素示意仿古深色系门窗、门窗套及翻板门仿古色系门窗及古朴门帘建筑单体弓
21、I导/2.3.4建筑细部及附属用房建筑细部:建筑细部包括门窗、露台/阳台、外露管线、外置机箱等。集中农居门窗设计总原则为简洁实用、统一协调。集中农居门窗宜使用安全易维护的现代材料,门宜使用防盗门或翻板门、窗宜使用铝合金窗或塑钢窗。色彩以仿古深色系或仿木质色系为宜;鼓励使用镂空花式窗框加以装饰。鼓励门窗使用川西风貌门头,门头宜简单大方,或门窗上方局部增加出檐代替门头、雨棚。避免卷帘门、不锈钢防盗窗等与川西风貌不协调元素。建筑单体弓I导/2.3.4建筑细部及附属用房阳台/露台:阳台/露台应设置护栏,护栏材质宜使用金属或砖石材质,色彩应与农房建筑立面风貌相一致。护栏形式应简约雅致,以青砖镂空或仿木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农村 住房 集中 居住 风貌 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81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