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老旧小区停车设施改造案例.docx
《2024老旧小区停车设施改造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老旧小区停车设施改造案例.docx(6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老旧小区停车设施改造案例目录1杭州翠苑一区案例32杭州塘河新村案例83上海新泾三村案例124上海新泾五村案例165杭州红梅社区案例196北京平乐园案例247北京中海雅园案例288北京曙光花园望塔园案例329北京天兆家园案例3510北京车辇店胡同12号院案例3711北京仓南胡同5号院案例4112北京车道沟社区改造案例4413北京八角南里案例4713万元),停车问题得到了缓解但并未彻底解决。4814上海福苑大厦改造案例4915杭州大关西苑案例5316北京东城区苏州社区案例5517北京晨月园案例5818杭州景芳园案例6019宁波琴桥立体停车楼案例6320北京内务部街案例67小区范围 一地面停车位华星
2、岩展大图图IT杭州翠苑一区小区建筑布局及停车设施分布1杭州翠苑一区案例(1)项目背景翠苑一区小区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于1985年竣工,是杭州市市区范围内较早的居住小区。小区南北长约500m,东西宽250m,区内共有69幢住宅,居民3146户,常住人口接近万人。:一路隧道。雀食馆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3次亲临该小区考察,做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的重要指示。小区作为杭州市创建未来社区的典型案例,进行过多轮全面的综合改造,老年食堂、邻里公园、小区活动中心、幼儿园、无人超市等设施齐备。停车方面,由于建设年代较早,未专门施划停车位。经过多轮的整治和更新工作,小区内停车位从无到
3、有,已经扩充至855个,全部为地面划线停车位。(2)停车改造措施在多轮地面交通环境及停车整治后,停车空间资源得到了充分挖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优化小区交通组织,保证绿化环境的前提下,对部分道路进行适度拓宽,使之兼具小区干路、消防通道和路内停车的功能。对于原有路幅宽度为7m的道路,拓宽至8m,可以满足道路两侧各平行停放一排车辆,中间仍有4m宽的消防通道空间;对于原有路幅为5m的道路,拓宽至6m,一侧用于路内停车,中间4m可以作为消防通道。由于拓宽幅度不大,沿路的行道树全部得以保留,在路缘石上的绿化空间或者地面上专门施划绿色通道作为行人通行空间。图上2道路单侧停车同时保留行人通行空间充分利用
4、住宅间空间。该小区内大量住宅为典型的6层左右砖混结构,充分利用住宅间的空间是停车位增量的主要手段。该小区利用住宅间空间施划停车位采用两种布局方式。一种为平行布局方式,将4m5m宽的宅间路空间一部分用作路内停车位、另一部分作为行车通道;另一种为垂直布局方式,将部分乔木之间的绿化空间置换为停车位,按照垂直于楼宇的方向布局。图1-3利用住宅间空间施划停车位小区内所有施划停车位均安装地磁装置,并设有“未来社区数智驾驶舱”(智能管理中心),可以实现对停车位使用情况的实时智能管理。图1-4停车智能管理中心对于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小区范围内设置了4处相对集中的充电设施停车位。图-5充电设施停车位尽管街道办居
5、委会已经对地面空间进行了最大化的利用,能够挖潜出的停车位资源仍然难以满足所有住户的停车需求。另外,小区采取差异化的停车收费标准,对于业主的第一辆车按照100元/月收费(先到先得,不保证有停车位),对于租户的第一辆车按照200元/月收费,对于第二辆车提高停车收费标准为每月400元。小区内的停车位白天可供社会车辆使用,收费标准为IO元h,18:00之后禁止外来车辆进入,所有非住户车辆不得过夜。因为小区内老年人比例较高,因此小区内还设置25个左右的“孝心停车位”,专为短时探访老人的车辆使用。使用需提前预约,可以享受一段时间内的免费停车优惠。止匕外,为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就近设置了8个无障碍停车位。图
6、1-6孝心停车位(3)经验总结老旧小区依靠小区范围内地面空间的挖潜,应以满足消防通道畅通、基本绿化不被破坏为前提,一般挖潜后能够满足30%50%的停车需求,夜间或节假日高峰时段停车需求较大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维持基本的停车和行车秩序。因此,老旧小区停车改造的前提是必须有健全的基层管理组织,包括业委会及物业等。仅施划停车位但缺少长效停车管理,无法缓解停车难的矛盾。对停车设施进行合理的收费是调控停车需求、覆盖基本停车管理成本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业主、租户、外来短期停车、外来白天长租停车应采用差异化的停车收费标准。2杭州塘河新村案例(1)项目背景塘河新村(包含邻近的余杭塘路社区)位于杭州市拱墅区,建于2
7、0世纪90年代,被余杭塘路、莫干山路、教工路等道路围合,总面积25hm2,共有4000多户居民,超过上万人口。2014年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的典型进行过一轮综合交通治理,其中重点内容即为增加停车位,缓解供需矛盾。至2023年,仍然基本维持上次交通治理的框架。图2-1塘河新村位置及封闭管理城市支路(2)停车改造措施该社区增加停车位全部为地面停车位,没有专门新建地下停车场库或机械式停车设备。交通组织改造的主要思路是“小开放、大围合”,将原本单独地块范围内封闭小区打开,以周边几条主要城市干路为边界,形成一体化的25hm2左右的“大社区”,将其中塘河路路、三宝西路、塘河二弄等3条支路作为大社区的内部道路,
8、进行半封闭式管理,加设收费道闸,但是保持24小时向社会开放的功能,15min穿过社区不得收费,对社会行人和非机动车保持开放。三条支路内部化后,采取单行组织,缩减道路上用于车辆通行空间的宽度,并适当将道路进行拓宽,节省和拓展出的空间,作为路内停车位,主要供社区内居民使用。据介绍,路面宽度拓宽至6m的道路,可以按照单排平行停车+单行组织;拓宽至8m的道路,可以按照双侧停车+单行组织;拓宽至IOm的道路,可以按照双侧停车(一侧为垂直停车、另一侧为平行停车)+单行组织。拓宽道路不应该破坏沿路的行道树,应保障4m的消防通道宽度,并保证人行道满足行人通过的宽度需求。图2-2路面宽度8m的道路横断面空间使用
9、示意图2-3路面宽度IOm的道路两侧停车现状图2-4路缘石向外挪移至行道树位置为止除了原有的城市支路作为主要地面停车位空间载体之外,调研发现,该小区的幢间空间基本维持原有状态,没有施划停车位,并未对住宅楼幢间空间进行改造利用。现状有少量车辆停在幢间绿化设施或步行空间之内。图2-5车辆自发利用幢间空间停放,非施划停车位空间(3)经验小结停车需求持续增长,仅靠供给挖潜难以完全解决。2014年实施改造后,该社区的停车位供给基本达到了供需平衡。经过9年左右的时间,在现场调研时发现,工作日白天施划停车位的路内停车位饱和度很高,仍然有部分车辆占用非施划停车位的空间停放,说明随着停车需求的增长,仅靠挖潜地面
10、空间很难一劳永逸解决停车需求。另一方面,路内停车中可见不少车辆上落有严重灰尘或覆盖车衣,说明车辆长期占用停车位的情况存在,停车设施的周转率不高。图2-6路内停车中覆盖车衣车辆塘河新村案例中改造的核心举措,就是将原本属于市政道路的部分支路进行“内部化”处理,利用市政道路空间停放住户车辆,属于利用外部资源解决内部矛盾。而翠苑一区和红梅社区等则大部分利用小区内幢间空间退绿空间施划停车位,属于利用内部资源解决内部矛盾。塘河新村改造方案的前提,是必须开展覆盖整个片区的交通综合整治规划与设计,并严格对拟进行内部化处理的道路进行全方位的交通影响分析,确保内部化城市支路的方案不会对该地区的整体交通组织产生负面
11、影响。3上海新泾三村案例(I)背景情况新泾三村小区位于上海市长宁区、中环路与外环高速之间,建设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迄今已经40余年。小区内总共有89幢住宅,建筑形式为典型的6层图3-1上海新泾三村小区建筑布局及建筑布局及停车设施分布由于建设年代久远,缺乏机动车停车位,改造前施划的停车位数量仅位250个左右,夜间停车压力极大,特别是节假日和周末时段,业主子女、亲友车辆集中到访,停车矛盾进一步突出。另一方面,随着电动汽车数量的增长,缺乏充电设施也成为促进小区停车改造的主要动因之一。(2)停车改造措施停车位扩容为了增加停车容量、规范停车秩序、净化小区内部交通环境,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中专门开展了针
12、对停车系统的改造工作,由专业规划设计团队出具方案,与小区多项改造项目同步实施。大型乔木保持不变,地面绿化适当调整;部分道路适度拓宽,挖掘地面可供停车资源,施划停车位;对小区内道路交通组织进行优化,明确消防通道等禁止停车廊道及重要路段。部分道路拓宽后,原有仅能路内侧方停车的空间得到扩充,可以采用斜放的方式,相同道路长度范围内停车位增加约20%o图3-2主要道路拓宽后沿路设置停车位经过整治,小区范围内划线停车位从250个提升至500个左右。大量宅前屋后空间被施划为地面停车位,是此次整治中停车位增加的主要空间。同时,根据就近原则施划若干无障碍停车位,便于残障人停车使用。图3-3住宅楼之间的空间用来布
13、置为垂直停车式地面车位图3-4在残疾人楼前设置无障碍停车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在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方面,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布局充电设施停车位。根据小区内车辆充电特征,物业部门总结提出每68辆电动汽车配置一个交流充电桩的标准;目前按照该标准在小区内实施,基本能够满足现有规模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空间布局方面,在小区内集中设置一处充电专用停车场,配置8个交流充电桩;在小区内部分主要道路单侧布局的停车位附近,也设置了少量交流充电桩。图3-5电动汽车充电专用停车场为了提高充电桩的使用效率,小区内电动汽车车主构建了专门微信群,相互协调充电时间和停车使用情况,必要时物业人员会参与调配与调解,现阶段
14、运行状况良好。管理与收费根据小区内停车位数量发放500个左右停车证,收费标准为150元/月,年付可以享受减免一个月租金的优惠。停车位不固定,采用先到先得方式。对于业主亲友访客的临时停车,采用2h内免费,28h单次5元标准收费;工作日白天小区内停放车辆中约有10%20%为外来车辆,采用半小时内免费,0.5h4h单次10元4h8h单次20元,8h24h单次30元标准收费。(3)经验总结老旧小区停车设施改造应以整个小区的交通整治规划与交通组织优化作为前提条件,明确各类道路通道的交通功能与级配关系,进而对潜力空间进行拓展,动静态交通方案同步推进,道路标志标线,隔离、警示等设施应配套实施。根据小区电动汽
15、车使用情况及充电需求特征,摸索出现阶段每68辆电动汽车配置一个充电桩的配比标准,可通过构建微信群的方式在电动汽车业主之间充分调配使用需求,提高充电设施的使用效率。4上海新泾五村案例(1)项目背景新泾五村位于上海市长宁区天山西路,1994年落成,总户数1469户,共有72个楼组,实有人口5111人。房屋类型有动迁房、公房、商品房,属于综合型的老小区。小区内原有停车位不足,停车秩序混乱,老年人比例高,周末及节假日子女探访高峰时段,停车矛盾更加突出。T=三=*r0e木火4.Q驾愉-叼一MBCWieQQamKiiiHCct,天醇豁gPCMIiiI北野注索三小学图4-1新泾五村建筑布局及停车设施分布(2
16、)停车改造措施停车系统改造作为小区整体环境更新项目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随其他项目同步展开。该小区由专业设计团队对小区的道路交通组织进行优化,对部分道路进行适度拓宽,增加停车位供给。针对住宅楼之间的原有绿化用地,在不破坏高大乔木的前提下,利用零散空间进行布局,采用垂直停车和平行停车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的增加停车位数量。经过改造之后,小区内停车位由改造前的220个左右,扩容增加120个,施划机动车停车位共350个左右,全部为地面停车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并改善了停车和行车秩序。图4-2利用住宅楼间空间,对绿化空间调整,设置停车位对于电动汽车充电问题,灵活利用靠近小区围墙的停车位设置交流充
17、电桩,建立业主充电交流专门微信群,提高充电桩的使用效率。图4-3利用靠近小区围墙的停车位设置交流充电桩小区目前发放了约500个停车证,三证合一的业主(即房产证、户口以及车辆行驶证)享受100元/月的收费标准,但是停车位并不固定,为先到先得。白天小区停车位可以对外开放,按照300元/月的收费标准试行。停车收益全部作为小区公共收益,统一管理和使用。小区采用了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安装了310个地磁感应器,可以实时监测停车位的占用情况,并将信息同步至后台及小区主入口处的显示屏,引导进入小区的车辆快速找到停车空位,减少无效绕行,净化了小区道路交通环境。图4-4智能停车诱导显示屏(3)经验总结以小区整体交通
18、组织优化为前提,充分利用既有地面空间,对绿化进行部分调整,置换为停车位,为小区停车位扩容的主要手段。采用停车诱导系统,快速引导车辆入位,净化了小区道路交通环境。5杭州红梅社区案例(1)项目背景红梅社区位于杭州市上城区闸弄口街道,建于20世纪末,共有居民2680户,常住人口超过6000人。该社区属于杭州市典型的老旧小区,长年受到车多位少问题的困扰。n2l,.次州天僚投资役公QQ友lfi而0 。M快递柜KB工商忸行OO小区范惘主要道路地而停车位地下停车席图5-1红梅社区建筑布局及停车设施分布(2)停车改造措施经过多轮改造,采用地面挖潜+新建地下停车库的方法,充分利用社区内空间缓解停车矛盾。改造后,
19、社区内共施划停车位680个,其中地下停车位60个。地面停车位与杭州市其他典型老旧小区类似,由于建设年代早,社区原本无施划机动车停车位,需要从道路拓宽和绿化改造中置换空间作为停车位使用。在保证消防通道宽度的基础上,在小区内干路单侧或者双侧施划停车位,小区主通道两侧绿化内专门开辟了行人通行路径。图5-2主通道两侧绿化开辟行人通行路径在不触动高大乔木的前提下,将住宅间地面绿化空间改造为停车位是该小区增加地面停车位的主要手段。对于幢间距比较充裕的空间,可以安排2排地面停车,其中一排为平行式、另外一排是斜列式。平行车位紧邻的一层单元天井处建有隔墙,斜列式停车位与另一幢住宅一层住户之间仍然有绿化阻隔,一定
20、程度上减少了车辆停放对于住户的干扰。图5-3斜列式停车位与邻近一层住户之间绿化阻隔地面停车位收费采取了与杭州市其他老旧小区类似的标准,对于三证合一的业主车辆,按照100元/月收费;亲友停车按照5元/h收费;外来车辆可以临时停放但不得过夜,18:00以后不得进入,价格随市场价格浮动变化。地下停车库利用社区红梅公园地下空间建设地下停车库,共有60个停车位,其中机械停车位35个,普通停车位25个。地下停车库属于人防工程,地下开挖一层,总体上属于自走停车库,单一出入口。车库顶覆土1.5m,还建为绿化空间。图5-4红梅公园地下停车库示意图停车库的产权并不属于该社区,目前由闸弄口街道办事处作为维护管理责任
21、单位,聘请物业公司进行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停车库层高已经达到5.5m,也设置了部分二层的升降横移停车架,但是所有二层停车架均处在停用状态,因为现有停车收费价格难以覆盖聘请立体停车设备操作专员以及电费、养护费用等。目前该停车库的收费标准为400元450元/月(根据停车位尺寸而异,立体停车架一层停车位价格相对便宜)。采用一年一摇号的方式决定哪些住户可以使用该地下停车位。图5-5地下停车库内部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本轮停车系统改造中,在社区内共增加了40余个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地下停车库6个充电桩),基本解决了住户电动汽车充电困难的问题。图5-6电动汽车充电桩(3)经验总结当前阶段,老旧小区停车设施的扩容改
22、造应以地面空间挖潜与交通环境整治为主要手段,内容包括交通组织优化及“绿化-停车”空间的精细化再利用。红梅社区经过多轮大规模的整治之后,地面施划停车位占社区内停车位总量的90%左右,如果考虑到夜间及节假日高峰期间在“灰色”地带的临时停车,则绝大多数的停车需求需要在小区的地面空间内得以解决。地面停车秩序的改善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完善标志标线、优化交通组织;2)保障步行和自行车通道的连续和安全;3)适当退绿,保持高大树木完整,综合绿化休闲空间品质不降低;4)需要有常态化的停车秩序管理队伍,制定合理的停车收费标准作为支撑。对于一般小区而言,开挖新建地下停车库需要充分考虑建设及运营
23、维护等全生命周期成本,因地制宜,可采用出让长期使用权等方式确保设施运营的可持续性。6北京平乐园案例(I)项目背景平乐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和南磨房路交叉口东南,位于东三环至四环间。小区内现有居民3100户,小区人口1万余人。据测算,户均需求为0.5个停车位,小区现状总体停车需求约1600余个,开展停车治理前,小区原配建指标较低,户均停车供给为0.23个停车位,现状缺口较大。小区内除划线停车位外,夜间仍有230余辆车占用宅间道路停放。止匕外,小区周边道路夜间违停140余辆,治理前总体停车位缺口约370个。小区内的合规停车位由物业公司统一租赁管理,未实行封闭管理,存在外部车辆占用小区停车资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小区 停车 设施 改造 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83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