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监测手册.docx
《全球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监测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监测手册.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全球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监测手册世界卫生组织目录词汇表V缩略语viii1 .目的12 .免疫接种原理和疫苗知识32.1 免疫力42.1.1 主动免疫42.1.2 被动免疫42.1.3 群体免疫42.1.4 免疫接种如何发生作用52.2 疫苗62.2.1 疫苗的分类92.2.2 疫苗的其他成分(辅料)102.3 禁忌证和慎用证133 .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133.1 疫苗反应M3.1.1 按具体原因分类的疫苗反应143.1.2 按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分类的疫苗反应153.1.3 疫苗反应的预防和治疗163.2 免疫接种差错相关反应173.3 免疫接种焦虑相关反应203.4 偶合事件214 .免疫接种安
2、全监测系统254.1 目标254.2 免疫接种安全监测的分类264.3 建立免疫接种安全监测系统的步骤274.4 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在免疫接种安全监测中的角色和职责294.5 免疫规划部门在免疫接种安全监测中的角色和职责304.5.1 免疫接种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和职责304.5.2 地方层级免疫接种服务的角色和职责314.5.3 国家层级免疫接种服务的角色334.5.4 私营机构免疫接种服务的角色344.6 国家免疫接种安全专家委员会的职354.7 免疫接种安全监测系统的监督和评价374.8 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监测与其他医药产品不良事件监测的385 .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的报告435.1 何种事件应
3、报告435.2 何时报告455.3 如何报告455.4 大规模免疫接种活动中不良事件的报告475.5 影响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因485.6 私营机构的报告485.7 疫苗不良事件信息管理系统486 .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的调杳516.1 为什么要对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报告进行调查516.2 哪些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报告需要进行调查516.3 应由谁对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报告进行调查526.4 何时对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报告进行调查526.5 如何对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报告进行调查526.6 实验室检测:疫苗546.7 实验室检测:人体样本556.8 聚集性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报告的调查576.9 死亡
4、病例的调查597 .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的数据分析637.1 由谁来分析数据647.2 如何分析和解释数据657.3 如何确定原因688 .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因果关系评估718.1 不同层面的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因果关系评估728.2 科学依据: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738.3 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因果关系评估的病例选择748.4 因果关系评估开始前采取的步骤748.5 因果关系评估方法758.6 因果关系评估后采取的行动819 .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的后续工作859.1 患者照护859.1.1 疫苗接种后疑似严重过敏反应或休克的859.2 后续工作879.2.1 后勤支持889.3 疫苗安全培训和培训机
5、会899.3.1 疫苗安全基础网络教育课程899.3.2 疫苗安全基础培训909.3.3 疫苗安全高级培训9010 .交流和沟通9310.1 与各利益相关方的交流和沟通9410.2 与媒体的交流和沟通9510.3 关键信息的准备9710.4 危机管理98附件1.常用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频率100附件2.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报告表103附件3.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调查表104附件4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病例列表108附件5.因果关系评估:步骤2(不良事件检查清单)109表和I表1疫苗的分类表2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原因分类(2012)表3报告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分级表4免疫接种差错相关反应表5部分国家婴儿免疫接
6、种1月、1周及1日内可能与免疫接种(如,DPT/PvV)存在时间关联性的偶合死亡估算数表6国家药品监管部门的关键控制职能(按疫苗来源)表7免疫接种安全监测系统检查清单表8应报告的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实例列表表9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监测最低要求报告信息的核心变量表10不同工作假设下不良事件调查的实验室检测表11选定的不良事件的人体样本采集指导表12不同原因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的聚集性特点表13调查期间保护公众的措施表14监测系统不同层级数据分析的目的表15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分母选项表16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时需考虑的因素表17标准化病例因果关系评估的用处和局限性表18不同层面的因果关系评估表19
7、因果关系评估检查清单表20可能误诊为免疫接种后严重过敏反应的情况表21完成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调查/因果关系评估后需采取的行动表22媒体传播计划图1免疫规划实施的层级、职责和监测活动图2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的调查步骤图3聚集性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原因的确定图4疫苗反应率、观察率和背景率图5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因果关系评估的适评条件图6因果关系问题图7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因果关系评估的算法流程图8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因果关系评估的分类词汇表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AEFI)免疫接种后发生的、不一定与疫苗使用有因果关系的任何不良医疗事件。不良事件可以是任何不利或意外的体征、异常实验室检测结果、症状或疾病。因果关系
8、致病(风险)因素与结果之间的原因结果关系。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也有时间关联性(即事件发生于疫苗接种后),但是有时间关联性的事件不一定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评估在AEFl监测工作中,因果关系评估是对AEFl个案数据进行系统性审核,以判断事件与所接种疫苗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可能性。聚集性发生与时间、地理位置(地点)和/或所接种疫苗相关的2例或2例以上相同或相似不良事件的病例。聚集性AEFl通常与某个特定疫苗供应方/接种者、卫生机构和/或某瓶疫苗或某批号疫苗有关。偶合事件*除了疫苗产品、免疫接种差错或免疫接种焦虑以外的其他原因所导致的AEFL禁忌证由于安全的原因,不允许采取某项特定治疗措施或操作步骤的情况,
9、例如某个特定疫苗的免疫接种。禁忌证可以是永久的(绝对禁忌证),如已知对疫苗某种成分严重过敏;也可以是暂时的(相对禁忌证),如急性或严重发热性疾病。注射安全涉及使用注射的各个方面(包括适当的供应、实施和废弃物处理)的公共卫生实践和政策,以便使注射操作者和接受者不暴露于可避免的不良事件的风险(如传染性病原体的传播),并防止产生危险性废弃物。所有注射,不论其使用目的,均涵盖于此术语(参见安全注射实践定义)。免疫力人体容纳“自身”物质(自体)和消除“外来”物质(异物)的能力。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将绝大部分微生物识别为外来物质,因此这种鉴别能力为机体免受感染性疾病的侵害提供了保护。免疫接种安全确保免疫接种各
10、方面安全性的过程,包括疫苗质量、不良事件监测、疫苗的储存、运输和处理、疫苗接种、锐器物处理和废弃物管理。免疫接种安全监测通过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调查和处理,确保免疫接种安全性的系统。一般AEFl不“严重”的、对受种者的健康无潜在危险的事件。对一般AEFl也应进行密切监测,因为这些事件可能提示疫苗或免疫接种有潜在的更大的问题,或通常可能会影响免疫接种的可接受性。安全注射实践确保注射过程风险最小的实践,不论注射的原因或所注射的产品是什么。严重AEFl导致死亡、危及生命、需要住院治疗或延长住院治疗的时间,造成持久的或严重残疾/失能,或先天性异常/出生缺陷的事件。任何需要采取干预措施以防止
11、上述任何一项结果出现的医学事件也可视为严重AEFL信号*(安全性信号)提示某一干预措施与一起不良事件或一系列相关不良事件之间,存在新的潜在因果关系或已知因果关系新的表现形式的信息(来自一个或多个来源)。对此类(提示极有可能存在因果关系的)信息需要进行核查。监测连续、系统地收集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传播,以做出决策和采取行动,保护人群健康。触发事件发生于免疫接种后并引发响应行动(通常为病例调查)的医学事件。疫苗提高针对特定疾病免疫力的生物制剂。除抗原以外,疫苗还含有多种成分(辅料),每种成分可能有其独特的安全性影响。疫苗药物警戒*与AEH和其他疫苗或免疫接种相关问题的发现、评价、理解、交流和沟通
12、,以及与疫苗或免疫接种后不良作用预防有关的科学和活动。疫苗产品相关反应.由疫苗产品的一种或多种固有特性引起或促发的AEFL这些特性可以是疫苗的活性组分或任何一种其他成分(如佐剂、防腐剂或稳定剂)所具有的。疫苗质量缺陷相关反应 来源:Defini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erms for vaccine phamacovigilance. Report of the CIOMS/WHO Working Group on Vaccine Pharmacovigilance. Geneva: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of
13、 Medical Sciences: 2012 (http:/www.who.int/vaccine_safety/ initiativetoolsCIOMS report WG vaccine.plfi 问日期:2014年7 月25日)。由疫苗产品(包括由疫苗厂商提供的接种器具)的一种或多种质量缺陷引起或促发的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疫苗接种失败*疫苗接种失败可依据临床终点或是否存在疾病保护相关物或替代标记物的免疫学标准进行定义。需区别原发性失败(例如缺乏血清阳转或血清保护)和继发性失败(免疫力减弱)。疫苗接种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接种操作失败(即因任何原因未正确接种所述疫苗)或(ii)疫苗未能产
14、生预期效果。疫苗反应由疫苗活性组分或任何其他成分引起或促发的事件,也可能与疫苗质量缺陷有关。疫苗安全通过对疫苗的生产、储存、运输和处理进行管理,保持疫苗最大效力、最小不良反应的过程。疫苗安全是免疫接种安全的一部分。缩略语AEFI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BCG卡介苗CIOMS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DT白喉一破伤风疫苗DTP白喉一破伤风一百日咳疫苗DTaP白喉一破伤风一无细胞百日咳疫苗DTwP白喉一破伤风一全细胞百日咳疫苗EPI扩大免疫规划HHE低张力一低反应发作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ICH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PV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LAV减毒活疫苗MMR麻疹一腮腺炎一风疹疫苗NRA国家药品监
15、管部门NCL国家质控实验室OPV口服脊灰疫苗PCV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VVDTP-HePB-Hib五价疫苗TSS中毒性休克综合征VAPP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PD疫苗可预防疾病WHO世界卫生组织Vlll监测(即系统地收集免疫接种目的免疫接种是保护个人和公众免受疫苗可预防疾病(VPD)危害的最有效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之一。免疫接种已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现代疫苗是安全有效的。然而,与其他医疗产品一样,疫苗不可能完全没有不良反应。疫苗极少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常见的反应较轻微且呈自限性。通过发现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AEFI)可以监测疫苗的安全性。AEFI有可能是疫苗反应所致,但通常情况下,特别是如果发生
16、严重的事件,多为免疫接种的偶合事件。其他事件有可能是由于疫苗的接种操作或处理不当所致。无论具体原因是什么,AEFI可能会引起公众对疫苗的怀疑,家长可能会拒绝再为孩子接种疫苗,使儿童成为疫苗可预防疾病(VPD)的易感者,而这些疾病可能导致残疾和危及生命。疫苗药物警戒,包括AEFI后重要医学事件相关数据,为调查提供信息,以便采取必耍的后续行动),应成为所有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部分,因其有助于维护公众对免疫规划的信任。本手册为免疫规划管理人员(以及其他负责疫苗安全和质量的工作人员)提供如下指导:1确保疫苗质量和安全性的策略和系统; 疫苗和免疫接种安全监测的目的; AEFI监测系统:报告、调查、因果关系
17、评估和新的AEFl原因分类; 了解疫苗反应,更好进行决策:监测数据的最佳利用;应对过程,包括与公众和媒体进行有关免疫接种安全信息的交流和沟通的策略。得益于有效的免疫规划工作,VPD已较少流行,而AEFI将更加受到公众关注。新疫苗正在不断加入免疫规划,免疫接种程序包含了更多的疫苗抗原,有些还是多价疫苗。例如,大多数国家现在已经开始使用四价(DTP-Hib或DTP-HepB)或五价(DTP-HePB-Hib)联合疫苗来替代三价(DTP)联合疫苗。随着新发疾病,如HlNl流行性感冒(流感)的出现,对季节性和大流行性流感疫苗的需求已在增长。疫苗接种数量的增加(例如大规模免疫接种活动)将导致更多的AEF
18、L其中有些可能与疫苗或免疫接种有关,而其他的可能与之无关(即系偶合事件)。免疫接种差错相关反应(以前称“免疫规划差错”)也会相应增多。通过AEFI报告和调查可确定和纠正免疫接种差错相关反应,并可能有助于区分无关的偶合事件和疫苗反应,以及其他免疫接种相关事件。AEFI监测可对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进行妥善管理,避免对报告的AEFI的不恰当反应和由其产生的危机感。例如,如果没有免疫接种安全监测系统,有可能将偶合事件误认为疫苗反应,而导致不适当地暂停免疫规划工作。公众通过互联网络、电视和其他媒体获取的信息日益增多,有关疫苗安全的意识不断增强。此外,由于加强了AEFI监测,卫生保健工作者对疫苗安全的警惕性
19、也在提高。因此,人们更加关注疫苗的质量和安全性,公众和免疫规划工作人员都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在这种日趋复杂的情况下,要确定疫苗是否与AEFI存在因果关系或者只是偶合发生,需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因果关系评估。为了保持和提高公众对国家免疫规划的信任,所有卫生保健工作者都应了解AEFI相关知识,并做好准备回应公众的担忧。及时回应公众对疫苗安全性的担忧并迅速进行交流和沟通,可保护公众,维护免疫规划的公信度。本指南的总目标是提高AEFI监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并以此巩固国家和区域免疫规划工作的质量,确保所有疫苗受种者的免疫接种安全。本手册的使用对象本手册适用于免疫规划管理人员、国家和地方的国家药品监管部门(
20、NRA)工作人员、医疗卫生机构和现场的免疫接种工作人员、药物警戒中心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与免疫接种工作有关的人员。免疫接种原理和疫苗知识2.1 免疫力免疫力是指人体容纳“自身”物质(自体)和消除“外来”物质(异物)的能力。由于人体免疫系统将绝大部分微生物识别为外来物质,因此这种鉴别能力为机体免受感染性疾病侵害提供了保护。对微生物的免疫力通常表现为有该微生物(抗原,免疫原)的抗体存在。免疫力通常是非常特异性的针对单一的微生物或一组密切相关的微生物。获得免疫力有两种基本机制: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2.1.1 主动免疫全球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监测手册主动免疫是指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抗体)
21、和细胞免疫,后者是与细胞相关的免疫保护功能。主动免疫通常能维持很多年,甚至终生。获得主动免疫的一种方式是感染可导致疾病的病原微生物并存活下来。当再次暴露于相同抗原时,免疫记忆细胞就开始复制并迅速产生抗体以重新获得保护。更加安全的产生主动免疫的方法是进行疫苗接种。疫苗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通常会产生类似自然感染的免疫反应,但不会使受种者发生疾病和可能的并发症。很多因素会影响对疫苗接种的免疫应答。这些因素包括母传抗体、抗原的特性和剂量、接种途径,以及添加到疫苗中提高免疫原性的佐剂(例如含铝物质)。宿主因素,如年龄、营养状况以及遗传和共病(合并存在的疾病)等也可能会影响免疫应答。2.1.2 被动免疫被
22、动免疫是将人或动物所产生的抗体输注给另一个人。这个过程可能是自然的(母婴传递)或是人工的I(将针对病原体或毒素的高滴度特异性抗体输注给无免疫力的个体)。被动免疫最常见的形式是婴儿从母体获得保护力。从母体获得的抗体可保护婴儿一年内免受某些特定疾病的侵害。然而,母传抗体可干扰疫苗病毒增殖,抑制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的成功免疫。例如,麻疹减毒活疫苗需要在婴儿母传麻疹抗体衰减后的适当年龄(通常在9月龄)才可以接种。人工被动免疫只能提供暂时的抗感染保护(可短至1-6周),这是因为抗体会随着时间衰减。2.1.3 群体免疫群体免疫是指对部分人群(“群体”)进行疫苗接种,可为未接种个体提供保护2。群体免疫理论认为
23、,对于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来说,当人群中大多数人免疫后,其传播链就很难维持。因此,人群中免疫者的比例越高,易感人群接触到传染性病原体的可能性就越小。从理论和实践来看,疾病通常会在接种率水平达到100%之前就消失了,这正如人们在天花之所见,而脊髓灰质炎有望也是这样。“群体免疫阈值”是指免疫者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达到某个数值及以上时,疾病可能不会再持续传播。该阈值随着疾病的病原毒力和传播力、疫苗的效力和总体疫苗覆盖率、高危人群疫苗接种率,以及人群接触参数而不同。2.1.4 免疫接种如何发生作用疫苗有多种不同的类型,但其作用途径类似,即调动免疫系统来抗击感染。每种疫苗均含有与感染性微生物或病毒或多或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球 免疫 接种 不良 事件 监测 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83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