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建筑智能化设计专篇.docx
《八、建筑智能化设计专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建筑智能化设计专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设计原则智能化系统应在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几者之间进行优化组合,以综合布线作为基础,实现通信自动化、建筑设备管理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达到“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智能化的总体设计思想:总体设计与德设应当综合考虑系统的先进性、开放性、实用性、经济性、舒适性、高效性、安全可靠性和易管理维护性的平衡,本着从需求的角度出发,遵循投资合理、统一规划、立足现状、适度超前”的设计建设思想,既满足目前的应用需求,又考虑今后技术的发展趋势O具体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实用性系统设计时,应结合仙桃数据谷建筑特点和理念,各系统的选择以实用、适用为标准,符合项目实际情况。各类产品的选型要充
2、分考虑性价比,关键性产品应以性能的先进性为主要考虑因素,提高系统的整体水平,非关键性产品则以实用性为主。 前瞻性方案总体规划一次到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先进性本系统要求对各子系统进行集成,融为一体,互相补充,交互联动,有机协调,管理系统具备多层次、全方位的措施,充分体现整体系统先进的数字管理技术。产品必须选用技术上具有适度超前,便于扩展和升级,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先进性的产品,能够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增加系统工作的灵活性和可扩性,简化系统日常维护,满足系统升级和更新的需求。 可靠性与高可用性本系统要求具有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稳定性能。系统的整体结构及其关键部件均考虑采用容错技术,具有足
3、够的冗余能力,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同时具有高速响应,及时处理楼宇机电设备各种突发情况的特点,能有效预防各种设备、人身、财产等事故的发生,减少各种直接和间接损失。 开放性和扩展性为了满足系统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必须追求系统的开放性,要求系统具有国际标准的开放平台,统一的开发标准,支持系统拓展或升级,提供标准化和开放性的接口协议,实现楼宇特有功能的二次开发和与其他系统的互连。 安全性在系统设计中,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针对不同的系统应用和环境,采取探测设备的防护、对操作人员实行权限制约、配合安防管理制度、控
4、制内部和外部的入侵和破坏、定期对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等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安防系统设计应符合重点部位布控监视的设计规范原则,满足公安和八、建筑智能化设计专篇1智能化设计目标信息基础设施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优化;基本形成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产业体系;园区管理运行更加精细化。智能化系统在结构、服务、管理及几者之间进行优化组合,以综合布线作为基础,实现通信自动化、建筑设备管理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达到安全、高效、舒适、便利、节能的建筑环境。智能化的总体设计目标:总体设计与建设应当综合考虑系统的先进性、开放性、实用性、经济性、舒适性、高效性、安全可靠性和易管理维护性的平衡,本着从需
5、求的角度出发,遵循投资合理、统一规划、立足现状、适度超前”的设计建设思想,既满足客户目前的应用需求,又考虑今后技术的发展趋势。安全:完善安全保卫工作,提高整体管理水平、降低管理人员劳动强度、节省运行能耗、物耗。节能:将设备节能工作落实到实处,充分发挥每台设备的最高效率,同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达到国家、地方及部门对节能的各项要求。舒适:建设信息服务平台,为商户及客户提供的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人性化管理和服务:创造人性化的办公、经营、服务及购物环境,使用户享受人性化的智能服务。为实现以上设计目标,本项目智能化工程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项目总体目标系统配置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
6、配置,力求做到突出重点,将实用的、能够取得较好效果的子系统做深、做好。品质优良产品技术成熟、可靠、稳定性高,为业界主流品牌;能提供良好、完善的售后服务产品;选择国内、外具有良好品质、功能、服务、性价比的知名品牌产品,在保障系统稳定性同时,也保障设备的档次、品质、外观、功能等能够与本项目实际需求相匹配。内容丰富智能化系统的建设内容从安全、便利、快捷、舒适、丰富等多个方面为业主考虑。同时通过系统的配套优化,为本项目提供智能化的物业管理,最终为业主提供更好的服务。分步实施及扩展功能“设计一步到位、管线敷设一步到位,建设实施一步到位,智能化系统实现功能到位一片,具体子系统可以视本项目建设情况分步实施和
7、功能扩充展”。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50065-2011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公共暖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建筑节能评价标准GB/T50668-20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国家和地方其它相关的现行标准和法规。国际标准及设计手册(参考)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公布
8、的笫十七版电气装置规例(IEEWiringRegulations,17thEdition)ISO/IEC11801用户建筑综合布线(第二版)2002年(IS0/IEC11801GenericCablingforCustomerPremises,2ndEdition,2002)以上所列标准若有新标准则以新标准为准,凡与本项目有关的国家、地方及国外工程技术规范标准都应遵守。在国内外规范标准发生矛盾时,以国内规范标准为准。3.3重庆市及建设委员会有关地方管理规定。3.4满足智慧园区对各建筑智能化系统的需求定位和功能要求4设计范围与智能化系统设置整个园区功能规划:一期:主要公共及配套设施德设,分三栋:
9、第1栋,办公区,功能:产品展示、材料孵化器、客户中心、会议室、培训室。第2栋,产品区,功能:研发中心、测试中心、生产中心。第3栋,研发生产配套。包括:厨房+员工餐厅;健身+娱乐+学习;员工宿舍(2人间120套,35平米/套,专家和高管宿舍40套,35平米/套),洗衣房等。二期:根据应用方向,分区瓮设汽车电子、光电、微电子、显示材料等产业企业生产区,计划建设3栋生产、办公合一的建筑,面积约7000平米/栋4.1总体要求1)系统覆盖面要求应保证信息管理、网络建设和各种专业应用软件和硬件设备覆盖整个项目可持续的使用周期,为各种业务环节提供技术支撑和工作环境。2)系统集成度要求信息集成度包括以下方面的
10、要求,即建筑物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和项目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之间实现信息共享、网络互通、功能协同和子系统协调联动控制。3)系统稳定可靠相关要求。易管理和维护本系统工程设计范围广,通信介质多种多样,采用的技术也较先进,应通过设备的合理规划,在满足系统需求的前提下,降低投资成本,满足楼宇以后的扩容,避免重复投资。要求管理界面图形化、设备模块化,充分利用系统资源优化设计,合理造价,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和较低的维护成本,操作简单,显示明了,维修方便,经久耐用,能够适应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素质,为用户提供强大的系统管理功能和便捷的日常维护。3设计依据3.1 重庆纳米电子材料产业园暨创建国家纳米电子材料(西南)
11、检测中心项目设计招标文件;3.2 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德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规范DBJ50/T-175-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范DBJ50-164-2013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GB503
12、11-2016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26-2010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2008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799-2012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6352010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JGJ/T334-201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95-2007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2011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
13、系统软件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具有可持续性和扩展性,便于智能化系统的多次升级和支持新硬件产品的应用。4.2方案设计智能化系统设置根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t按项目内建筑类型进行分类设计,内容如下:智能化系统建设主要包含以下子系统:信息设施系统部分:包括信息接入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含无线网络全覆盖)、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运营商实施,预留通道)、信息导引及发布系统、无线对讲系统、会议系统(包括各会议室扩声系统、会议系统、视频显示系统、控制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会议录播系统等);信息化应用系统部分:包括公共服务系统
14、、智能卡系统、物业管理系统、信息设施运行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系统、通用业务系统及专业业务系统(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配置);智能化集成系统部分:智能化信息集成(平台)系统、集成信息应用系统、公共安全系统部分:安全技术防范综合管理(平台)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人脸识别)、电子巡更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部分: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建筑能效监管系统;机房工程部分:包括信息接入机房、有线电视前端机房、信息设施系统总配线机房、智能化总控室、信息网络机房、消防控制室、安防监控室、智能化设备间(弱电间);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包括智能化综合管路、智能化
15、系统电源、智能化系统的防雷与接地;5项目智能化系统设置重点及难点通过上述对本项目的建筑特点和功能需求分析,以及我们多个类似项目的智能化设计经验。本项目的智能化设计应满足“设备先进、技术完备、功能齐全、配置合理、节约资金”。智能化系统设置应围绕以下几点为重点:实现本项目智能化服务于建筑工程的定位,智能化根据需求建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满足整个项目经营及面向顾客服务对智能化系统的要求。整体智能化系统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和先进性。功能上实现对整个项目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统一监控、调度和管理;并在充分发挥各功能子系统作用的基础上,使整个系统在日常运作中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诊断的智能分析能力,在确保整个
16、系统合理、高效运作的同时,具有对系统需求不断调整和响应随机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创造良好的通信环境,提供快捷有效的信息服务,满足本项目各功能区域对数字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应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实用性强,安全性高,故障率低。4)操作简易设置简易友好的用户操作界面,使用户操作简便,并可在网络安全认证的条件下,通过网络远程实现智能化系统综合信息的查询。系统的兼容与扩展:1)计算机平台的兼容性:包括计算机主机及终端、网络硬件、操作系统软件;2)软件支撑平台的兼容性:包括数据库、网络支撑软件和应用系统开发工具;应用系统的兼容性:包括项目物业管理系统,安保及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身份识别“一卡通”管理系统,
17、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等;设备与产品的兼容性:选型的设备及产品应具有模块化、互换性和可扩展性。5)系统硬件智能化系统的硬件包括:通讯网络设备、计算机、安防系统器材、计量仪表、检测仪表、执行器件等电子设备。系硬件应具有先进性,避免短期内因技术陈旧造成整个系统性能不高和过早淘汰。在充分考虑先进性的同时,硬件系统应立足于用户对整个系统的具体需求。应优先选择那些采用先进和成熟技术,具有可扩展及实用性强的设备和产品。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无论是监控系统设备器材,还是通讯网络设备,都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数字化的目的是实现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网络融合,功能协同,因此计算机和网络系统本身应具有开放性,并应
18、能够提供标准和开放的接口和通讯协议。用户可根据需求,对系统进行拓展或升级。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相关产品的选择要以先进性和适用性为基础,同时考虑其兼容性和扩展性。系统设备应优先选择采用国际标准设计、生产的标准化设备产品,避免因兼容性差造成系统难以升级或拓展。随着社会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智能化集成管理和物业及设施管理智能化系统的规模和自动化的程度会不断扩大和提高,用户的需求也会不断变化。因此,系统的硬件应充分考虑未来的可升级性。6)系统软件系统软件是智能化集成管理和物业及设施管理的核心,它的功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应用、管理和服务水平。系统软件包括:计算机及网络操作系统、系统集成软件、系统应用
19、管理软件,以及空B的榨软件等系统软件应具%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系统软件应采用多媒体技术,操作环境应采用中文图形化人机界面。系统软件具有处理声音及图像的能力。用机环境要适应不同层次管理和操作人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就可以实现对整网进行2-7层的安全防护,同时保证关键业务应用带宽,对内网的网络应用进行管理,杜绝非法应用。3)有线和无线一体化提供有线无线一体化解决方案,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可实现无缝融合。通过部署POE交换机,支持无线AP的信号传输与电力供给,实现一体化供电。通过部署智能管理中心的无线管理组件实现有线和无线网络的一体化管理。通过交换机提供AC控制器插卡,实现有线和无线网络一体化硬件。还
20、可以通过统一的EAD认证实现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接入的一体化认证。4)适应大型园区行业特色的无线方案大型园区园区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普通AP难以适应。本方案提供增强型无线AP或室外型AP覆盖密集区与空旷区域,适应行业恶劣复杂工作环境。在密集区域,采用三频大容量的AP设备,可对高带宽大容量业务无线接入。对于空旷地带广场区域,可通过室外型AP进行广覆盖,实现园区的全覆盖。对于办公大楼等室内的应用业界最先进的高速IIAC无线AP产品,提供最高130OM的无线高速接入。在本技术方案中,我们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范围一下几部分:智能化承载网:智能化承载网络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防防范系统、智能停车服务等系
21、统提供信息接入;无线网络:包括园区公众无线接入;以及园区无线办公接入5.2安全防范系统在计算机、信息发达的时代,安全防范措施不仅仅局限于靠人来完成,应该借助更多的辅助措施。公共安全系统侧是从技术的角度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去辅助人更好的完成整个的安全措施。人防、技防相结合才能更加有效的保证人身、财产的安全,从而有效的防范以及打击犯罪分子。项目公共安全系统主要包含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人脸识别出入口控制与门禁系统、电子巡更系统、无线对讲系统。在安全防范系统中除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可以直接对现场的情况进行监视外,其他所有分系统只能对被控区域进行探测而不能看到现场状况,这对及时合理地调配人员到现场处
22、理问题和保护有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是不利的。因此,以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为基础是设计安防系统实现功能结构的一根主线。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对监控点进行设置,实现对项目出入口、走道、周界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控。系统要形成完整的覆盖,具有足够的鉴别能力。一方面对各点的状况进行监视,另一方面在接收到其他系统报警后进行报警的视频验证。项目室外区域、通道、出入口、地下停车库的监控应采用低照度、高分辨率、有彩色/黑白自动转换功能的全天候摄像机。室外等由于监视范围大,要配变焦镜头和电动云台;防护罩还要具备恒温、防水、防湿等功能,以保证室外摄像机能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工作。对于人员密集的场所,可同时采用高像素摄像机进行全景监控
23、。室为运营管理单位、商户、顾客、工作人员和物业管理单位提供高效、安全、便利的建筑环境,提供高品质的信息服务。提高管理物业的办公效率和服务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实现建筑设备的自动化管理,节约能源和运行费用,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提高建筑科技含量,达到短期投资长期受益的目的。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本项目智能化系统设计的重点子系统包括如下:1)计算机网络系统2)安全防范系统3)智能停车服务系统4)蔑筑设备监控系统5)系统集成管理平台5.1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的重点及难点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智能化项目最基本的基础设施,被称为智能化系统的神经系统,是组建网络信息系统的物理基础。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瓮筑群或瓮筑物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智能化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83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