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案例赏析 论文.docx
《《平均数》教学案例赏析 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均数》教学案例赏析 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平均数教学案例赏析摘要:本课例旨在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因各地教学的差别,教材中出示的环保小组活动离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相差甚远,而近年来全国文明城市争创活动却深入孩子们的心灵,全体市民都在积极参与,老师们的志愿活动就在他们生活的小区。因此,创设“争创文明城市志愿者活动”的故事串式教学能使孩子们有更深的感悟,学习的积极性也更高。关键词:生活情境,故事串式情境,活动经验【课例背景】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是经过对客观现象的抽象和概括,逐渐形成的一种科学的语言和工具。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较难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而运用图画进行数学研究可以让抽象的数学
2、知识更加直观,容易理解。数学教材的编者对这方面特别重视,插入了大量的主题图增加数学课本的可读性与趣味性,为数学知识的呈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小小的一幅主题图,蕴藏的智慧非常多,但经过调查发现学生运用主题图进行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就对教师高效运用主题图开展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我们团队设立了基于学生素养发展的小学数学图画教学实践研究研究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很多的尝试和对比后发现对于中高年级的同学来说,合理、有趣、贴近生活的故事串式情境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数学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而发展全面的数学素养,使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得到良好提升,为未来
3、体系化的掌握数学知识、创造性的应用数学知识奠定基础。现以平均数一课教学设计为例,阐述故事串式情境教学的优缺点。【片段一】师:同学们,你们抓过娃娃吗?出示:师:你有什么办法让刘老师也能得一个?生1:可以向董老师借2个。因为董老师有7个,兑换完以后还剩下2个,正好和刘老师的3个凑成5个进行兑换。(此处有掌声)师:是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这种把多的给少的的方法,使大家变的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做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而这个同样多的数,我们又称为平均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案例分析】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是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公式法求平均数的基础,以往的教学设计中
4、老师们总是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去求平均数。在求平均数过程中去带领学生去“移多补少”并使用公式法进行教学。本课例旨在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抓娃娃是现阶段孩子们最流行的活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有“凑份子”兑换礼物的情况。正是这种常见情况,被老师带进课堂后,孩子们惊奇的发现,想办法凑数获得礼物的过程竟是一种数学方法。瞬间就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也深刻感受老师常说的数学就在身边的神奇。【片段二】巧借活动引发思考师:殷老师在干嘛?(志愿活动)对,去年,我们XX市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在“争创过程中,我们学校经常到联点共建小区一一豪宸俪景小区去进行志愿活动(清理垃圾、铲除小广
5、告、收集废品、清理僵尸车等)。争创结束后,我们仍然坚持每周一小次,每月一大次。你们想知道老师们都做了些什么吗?活动一: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师:我们一起去看看第一小组老师们参加活动时的场景,听听他们有什么问题带给我们。出示:师:殷老师他们收集到许多矿泉水瓶,通过这个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该怎样解决问题呢?请你画一画、算一算、写一写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1 .独立思考并尝试操作、完成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o师巡视指导,并实时用手机记录学生的操作结果)2 .汇报交流:理解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移多补少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回答,课件相机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公式法:总数量份数=平
6、均数师:刚刚我在巡视的时候还看到这样的方法。(出示:学生作业)他是怎样想的呢?(生观察并汇报)生L先算出4个老师一共收集了多少个(14+12+11+15=52个),然后除以4.师:哦!要先算出4个老师收集到的总数,也就是把所有老师收集的矿泉水瓶集中起来。然后再生齐:除以4师:为什么要除以4.生2:因为我们要想知道平均每个老师收集了多少个,就要让每个老师变得同样多。必须使用平均分的方法。除以4相当于把这些瓶子进行了平均分。也就能知道第一小组平均每位老师收集了多少个。(掌声)师:对,像这样先把每位老师收集的瓶子数量合起来,再平均分的方法,我们叫做“先合并再平均分(课件演示)边演示边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7、。师:先合并也就是同学们说的求总数(14+11+12+15),再平均分就是同学们说的(除以4)。相机板书:总数量份数=平均数。3 .对比异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师:移多补少和先合并再平均分的方法都找到了平均数13,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呢?师:找到的这个数一定是某个老师实际收集的个数吗?师:它与我们老师实际收集的个数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不是具体的哪个老师收集的个数,而是“相当于”把4个老师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得到的数。有的老师可能收集的比它多,也有可能比它少。它是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师:既然说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它代表了一
8、组数据的一般水平,那它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我们一起跟随志愿小组老师去看一看。【案例分析】结合城市现状及学校实际,从学生的眼中搜寻数学学习的基础。是这段教学的亮点。因各地教学的差别,教材中出示的“环保小组”活动离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相差甚远,而近年来的文明城市争创活动却深入孩子们的心灵,全体市民都在积极参与,老师们的志愿活动就在他们生活的小区。因此,孩子们的感触会更深,学习的积极性更高。另外,课前的“抓娃娃”引入的“移多补少”方法的渗透以及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的活动,更是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无论是动态的方法演示,还是理论的数字计算,都是在说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均数 平均数教学案例赏析 论文 教学 案例 赏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85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