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松树遗传资源保存利用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DB45T-松树遗传资源保存利用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45T-松树遗传资源保存利用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广西地方标准松树遗传资源保存利用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广西地方标准松树遗传资源保存利用技术规程编制项目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3年广西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23)2257号)批准立项。本规范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项目序号:2023-1014,起止年限:2023.08-2024.11o主要起草人及分工如下表。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分工杨章旗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总体方案制定吴东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试验设置和测定陈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试验设置和测定冯源恒广西壮族自治
2、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试验设置和测定黄永利南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教授级高工试验设置和测定谭健晖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标准申报和撰写谢俊康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工程师试验设置和测定龚桂芳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工程师试验设置和测定颜培栋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试验设置和测定唐生森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工程师试验设置和测定安琪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试验设置和测定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广西是我国马尾松的中心产区,也是最重要的优良种源区,马尾松林面积达3475万亩,其中天然次生林1575万亩,人工林面积1900万亩。广西在全国马尾松
3、改良协作攻关中,为南方各省市区育种群体的建立提供了大量的优良种质材料,是最重要的育种研究基地和育种材料供应源。松树遗传资源是松树长期育种的基础,遗传资源不仅是培育新品种和良种的物质基础,也是多目标高世代育种的基石。全国松树遗传改良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经过“六五”至“十三五”的科技攻关,遗传改良进入高世代育种时期,其中育种目标均以生长和产脂两大数量性状为主,无形中使马尾松群体和个体的遗传基础变窄。“十二五”期间,松材线虫病出现全国范围内的大发生大流行,被我国列入对内、对外的重大检疫对象,病害已经在我国十多个省区造成了大面积松树死亡,现有9亿亩松林正面临着松材线虫病大流行的威胁,累计致死松树达数
4、十亿株,疫区数量、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还在迅速扩大。这一现象警示我们,松树优良品种的选育不仅应具备优良的经济性状,同时也应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防患于未然,为有效避免松树育种进入“无米之炊”的困境,加强遗传资源保存利用成为育种工作的首要内容。广西松树研究团队历时近40年,系统开展了松树遗传改良研究,“六五”作为我国第一批部省林木种子园建设单位建成南宁市林科所、藤县大芒界种子园、贵港市覃塘林场三个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共计3000亩,此后的20多年里,这3个种子园为广西乃至我国南方的马尾松良种化进程的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上述良好的遗传改良基础,广西松树团队持续加强优异种质资源的挖掘、收集、保
5、存和利用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保存、收集和评价了6115份松树种质资源,并建成了国内最大松树种质资源库。上述研究基础为遗传资源保存利用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对松树多目标高世代改良具重要意义。三、主要起草过程广西松树研究团队历时近40年,支撑了南宁市林科所、藤县大芒界种子园、贵港市覃塘林场、广西派阳山林场4个马尾松国家级良种基地以及西林县王子山林场、百色市百林林场、环江县华山林场、昭平县富罗林场、苍梧县天洪岭林场、广西国有博白林场、合浦县林科所、全州县咸水林场等10处自治区级松树良种基地,至“十二五”先后配备和完善了采穗圃、种质资源库、种子园、子代测定林和区域试验林等相关设施,标志着松树种质
6、资源保存和利用实现良性循环和高效产出。建立了系统完善的松树多目标高世代遗传改良体系,收集了大量原始数据。并访问了大量林农,座谈了国有林场、个企等松树林经营生产单位。2023年8月标准项目下达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开始实施标准项目的组织协调和标准编制工作。标准编制小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标准化工作导则汇编、标准制定有关文件资料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管理规定要求,详细学习了GB/T1.1-2020.GB/T1.2-2020等基础标准,研究确定了标准编写的原则和技术路线,根据项目计划进度要求,确定了标准编写的原则和技术路线,并有序地组织开展标准的编制工作。(一
7、)工作组讨论稿(第一阶段)标准各项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主要来自多年来起草单位执行的“广西马尾松育种体系建立与应用”、“马尾松高产脂良种选育及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马尾松大径材及高产脂林定向选育及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科研成果以及有关松树高效培育等方面发表的论文专利等,并参照了国内已经发布的有关标准。2023年8月至2023年9月,编制组在松树遗传改良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资料进行汇合、分析和总结基础上,对松树遗传资源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完善、补充和进一步整理,确定了广西地方标准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并经过编制小组成员反复研讨,形成了标准的编制原则及纲要。以试验数据、调查材料为依据,对收集的资
8、料进行分析研究和处理,经反复讨论和修改,不断完善,形成了工作组讨论稿。(二)征求意见稿(第二阶段)1、征求意见稿第一稿2023年10月9日,召开编制小组第一次会议,通过标准编制工作方案,明确编制小组成员,确定任务分工以及进度安排。会议对工作组讨论稿的框架、条款、技术参数等进行了讨论,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第一稿。2、征求意见稿第二稿2023年10月13日,以项目组长期松树产脂性状高效培育研究为主要依据,参考文献资料对松树遗传资源保存利用的研究成果及技术参数,向林木育种技术专家咨询意见,并组内讨论提出完善修改意见,形成了征求意见稿第二稿。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与有关国家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45T 松树 遗传 资源 保存 利用 技术规程 编制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85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