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弘与《举贤良文学对策》若干问题的考察-SeveralIssuesonGongsunHong'sJuXianliangWenxueDuice.docx
《公孙弘与《举贤良文学对策》若干问题的考察-SeveralIssuesonGongsunHong'sJuXianliangWenxueDuice.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孙弘与《举贤良文学对策》若干问题的考察-SeveralIssuesonGongsunHong'sJuXianliangWenxueDuice.docx(3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公孙弘与举贤良文学对策若干问题的考察SeveralIssuesonGongsunHong,sJuXianliangWenxueDuice作者:韦春喜作者简介:韦春喜,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发表过论文秦代文书行政制度与公文关系刍议等。原文出处:文学遗产:中文版(京)2019年第20196期第14-28页内容提要:公孙弘被武帝由太常下第擢为举首,是因为其举贤良文学对策释“术”为“智”,论述了“术”与儒学诸范畴的关系,使统治者对权术的政治、心理需求获得了一种理论正义;把儒家义理融入汉代法治之中,促成了律法儒学化。该文深受齐地文化影响,体现出融创变通、服务当下、崇尚谋略议论的齐地文化品格
2、。该文的文本立意与书写具有突破性、创新性,敢于打破策问限制,论题设计比较大胆新颖;且思路缜密,善用对偶手法,偶散结合,文风简约明切、冷静沉实。这种文风的形成与汉代文书行政制度的要求以及文吏职业特点密切相关,反映了汉代散文发展的新气象。期刊名称:中国占代、近代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20年03期关键词:公孙弘/对策时间/齐地文化品格/文风标题注释: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汉代仕进制度视域下的汉代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3BZWo44)阶段性成果。公孙弘(前200-前121)是西汉重要文人,在当时的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他登上历史舞台与其第二次参加贤良文学选拔密切相关,并借举贤良
3、文学对策一文脱颖而出。该文可谓汉代政论文中的经典,被誉为前代之明范”。目前学界对公孙弘及其文章的关注尚少,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考察。其中,厘清其籍贯问题,有助于把握作者所处的文化区域,探知区域文化传统对其文章创作的影响;辨析作品的创作年代,能够为我们把握文本书写提供精准的时间坐标;在这一时间坐标下,举贤良文学对策面对当时的政治、文化问题,究竟为汉代统治者提供了怎样的政治智慧与主张,从而使公孙弘由“太常下第变为武帝擢拔的贤良举首;在汉代散文发展过程中,该文又具有怎样的创作特征与意义,都是值得关注的话题。一、公孙弘的籍贯问题据史记本传:丞相公孙弘者,齐蓄川国薛县人也。汉书本传云:公孙弘,蓄川薛人也。
4、可知,两部史籍对公孙弘籍贯的记载本来比较明确。但自唐代开始,一些学者对此产生了怀疑。司马贞史记索隐云:薛县属鲁国,汉置蓄川国,后割入齐也。张守节史记正义云:表云蓄川国,文帝分齐置,都剧。括地志云:故剧城在青州寿光县南三十一里。故薛城在徐州滕县界。地理志云薛县属鲁国。按:薛与剧隔兖州及太山,未详。二人开始辨析薛地所属,从而引发了公孙弘的籍贯问题。其后,顾炎武日知录卷三一进一步指出:今考儒林传言:薛人公孙弘。是弘审为薛人,上言齐蓄川者误耳。”司马贞、张守节治学严谨,顾炎武更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影响颇大。他们的辨析致使后世学者对公孙弘籍贯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分歧,导致了今人“滕县南(即今山东
5、枣庄市薛城区北、滕县南)一说的产生。这一说法是值得怀疑的。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司马贞、张守节、顾炎武等人提到的薛地的归属问题。薛的历史颇为悠久,为方便辨析,暂且以“古薛”称之。据通志氏族略:薛氏。任姓,黄帝之孙颛帝少子阳封于任,故以为姓。十二世孙奚仲,为夏车正,禹封为薛侯。奚仲迁于邳。十二世孙仲虺,为汤左相,复居薛。旧云鲁国薛县,今徐州有薛城,在滕县东南五十里是也。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任姓薛国为齐所灭,田婴、田文父子相继封于该地。秦灭齐,设薛郡。汉高祖六年(前201)z薛郡属刘交之楚国。吕后六年(前182),楚之薛郡被分于鲁国,以封外孙张偃。吕氏败后,鲁国除,薛郡又归属楚国。景帝三年(前
6、154),为打击诸侯王特别是楚王刘戊势力,以薛郡置鲁国,徙淮阳王刘余为鲁共王。从此,古薛归属于鲁一直延续到西汉末期。汉书地理志载:鲁国,故秦薛郡,高后元年为鲁国。属豫州。县六:鲁,伯禽所封。户五万二千。有铁官薛,夏车正奚仲所国,后迁于邳,汤相仲虺居之。可以说,整个西汉时期,古薛从未有划入齐地的史实。司马贞史记索隐“后割入齐”之说,不知何据。若某人籍贯为薛地,当书鲁国薛人.如汉书儒林传:颜安乐字公孙,鲁国薛人,建孟姊子也因此,公孙弘的籍贯不可能是鲁国的古薛。其次,为选拔人才,探求治国方略,自文帝时,汉代开启了贤良文学一科的选拔。如,文帝前十五年(前165)故诏有司、诸侯王、三公、九卿及主郡吏,各
7、帅其志,以选贤良明于国家之大体,通于人事之终始,及能直言极谏者,各有人数,将以匡朕之不逮;宣帝本始四年,郡国地震,诏令三辅、太常、内郡国举贤良方正各一人;永光二年,以日食诏令内郡国举贤良方正各一人;(建武)七年四月,诏曰:.公卿、司隶、州牧举贤良方正各一人,遣诣公车,朕将览试焉。按照制度规定,各郡国均有举荐贤良的职责与权力。公孙弘曾两次参加武帝时期的贤良选拔,推荐郡国为蓄川。若公孙弘为古薛人,当由鲁国而非笛川国举荐。这样看来,公孙弘为蓄川人是确定无疑的。但如何认识公孙弘薛县”籍贯问题呢?清沈钦韩汉书疏证认为:苗川治剧,薛盖剧字之误。QD剧地在今山东潍坊寿光南。现在的一些主流观点多据此认为公孙弘
8、为山东寿光人,但公孙弘是武帝时期红极一时的人物,官居丞相。司马迁(约前145-前90)虽年岁晚于公孙弘,但均为武帝时人。作为史学家,他不可能对公孙弘的籍贯不了解。又,史记儒林列传载:“今上初即位,复以贤良征固(指辕固生)。诸谀儒多疾毁固,日固老,罢归之。时固已九十余矣。固之征也,薛人公孙弘亦征,侧目而视固。(12)若史记本传薛为剧字之误,此处不当再书薛人。另外,班固以严谨著称,推崇儒学,对于西汉弘扬儒学的重要人物公孙弘,应当极为重视。若史记本传存在字误,他应当予以纠正,然其汉书本传也直承司马迁的说法。南朝宋徐广史记音义亦云:薛县在蓄川。(13)这些都说明公孙弘籍贯为薛县应是没有问题的,这就是说
9、西汉时有两个薛县。在汉代时期,县名相同者颇多。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一七县名相同条云:郡国县邑名同者,则加东、西、南、北、上、下或新字以别之。其无东西等字为别者,据钱大昭考得相同者亦甚多。有一县三见者,如曲阳一属九江郡,一属东海郡,一属交趾郡;建成一属勃海郡,一属沛郡,一属豫章郡;安定一属巨鹿郡,一属安定郡,一属交趾郡。有一县两见者,如剧一属北海郡,一属蓄川国;定陶一属济阴郡,一属定襄郡三县同名者三处,两县同名者四十八处(14)。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亦有汉地理志县名相同条,胪列西汉相同县名,指出“剧两见,一属北海,一属苗川(15)。西汉时期,为分封新诸侯,或为削弱比较强大的诸侯势力,统治者对相关
10、诸侯国的地域范围不断进行调整。蓄川国本属齐国,高祖六年,其长庶子刘肥立为齐王。文帝前十六年(前164),齐国一分为七:“孝文帝以所封悼惠王子分齐为王,齐孝王将闾以悼惠王子杨虚侯为齐王。故齐别郡尽以王悼惠王子:子志为济北王,子辟光为济南王,子贤为蓄川王,子卬为胶西王,子雄渠为胶东王,与城阳、齐凡七王。(16)当时的齐国地域颇大,辖七十余城县,一分为七后,各分国所辖城县至少应当在十县以上。特别是蓄川国,地域较大。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地图十九比较直观地绘出了景帝二年时齐地诸国辖域情况(17),可参看。武帝时,笛川地比齐。天子怜齐,为悼惠王冢园在郡,割临蓄东环悼惠王冢园邑尽以予蓄川,以奉悼惠王祭祀(18
11、)。蓄即蓄水。可知到武帝时,以蓄水为界,蓄川国实际上又分得齐国临淄以东地域,辖域再次扩充。虽然汉书地理志所载笛川国较小,仅剧、东安平、楼乡三县(19),但所载为元、成以后之制,不能反映武帝之前的蓄川辖域范围。那么蓄川国薛县究竟在何地?宋罗泌路史卷三。国名纪杂国下云:薛,淄州南四十,谓之大薛,非滕南之薛。(20)元于钦,字思容,方志编纂家、历史地理学家、文学家,山东益都(今青州)人,撰有齐乘。”是书专记三齐舆地。”“钦本齐人,援据经史,考证见闻,较诸他地志之但据舆图、凭空言而论断者,所得究多,故向来推为善本。(21)该著卷六人物云:公孙弘,苗川人,开东阁以延贤人,亦足以为百世宰相之师,故载。自注
12、云:”路史:淄州南四十里大薛山,弘生处。”(四库全书,第491册,第795页)淄州即今淄博市淄川区,主要在蓄水以东,汉时为般阳县。至迟至武帝时,渝州可能属于蓄川国,并因其南部有大薛山,故设有薛县。今淄川区城南镇有公孙村,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已无公孙姓氏人家。据天一阁藏明代嘉靖淄川县志厢乡类所列公孙庄”条目(22)与该村所编村志(23),它应为公孙弘故里,因古人姓氏而得名。由此可进一步推知,此薛县在般阳以南。汉元、成帝以后,薛县可能遭到削废。对此,钱大昕云:蓄川本齐之故地汉志笛川国只有三县,无薛县,然高五王传青州刺史奏笛川王终古禽兽行,请逮捕,有诏削四县,安知薛县不在所削之内乎
13、?且汉志所载郡国领县若干,皆元、成以后之制,王国大者仅十余县,小者三四县,如蠡吾故属河间,良乡、安次、文安故属燕,隆城故属赵之类,赖有列传,略见一二,未可据志以驳传也。(24)由上述辨析可知,公孙弘的籍贯当为今淄博市淄川区,该地在先秦两汉时期为齐地核心文化区域。弄清这个问题,有助于深入认识齐地文化传统对其文章特别是举贤良文学对策的影响。对此,本文将在第四部分进一步分析。二、第二次贤良文学又蝶的时间贤良文学是汉代仕进制度中的重要科目,备受统治者重视。就科目程序而言,在获得丞相、公卿、诸侯王、州牧、郡守等的举荐,进入朝廷后,贤良文学之士需要参加策选,以对策入仕。通过对策考试,朝廷确实选拔了一批相当
14、优秀的人才,其中,公孙弘堪称代表。公孙弘曾两次参加贤良文学对策。史记本传载:建元元年,天子初即位,招贤良文学之士。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元光五年,有诏征文学,笛川国复推上公孙弘。弘让谢国人曰:臣已尝西应命,以不能罢归,愿更推选。国人固推弘,弘至太常。(25)除个别字词稍异外,汉书本传的记载与之相似。但史记孝武本纪云:后六年,窦太后崩。其明年,上征文学之士公孙弘等。(26)汉书武帝纪云:(元光元年)五月,诏贤良曰:朕闻昔在唐虞,画象而民不犯于是董仲舒、公孙弘出焉。(27)可以看出,公孙弘首次对策的时间相当明确,为建元元年(前140)。但
15、在第二次对策的时间问题上,史记汉书所载均有出入:一为元光元年(前134),一为元光五年(前130)。其后的史籍多认可元光五年说,如,东汉荀悦的汉纪孝武皇帝纪二、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八汉纪一。、王益之西汉年纪卷武帝纪等均把公孙弘第二次对策系于此年。但毫无疑问,史记汉书所载第二次对策时间的出入问题是很明显的。对此,一些学者进行了考辨,支持元光元年说。宋王楙野客丛书卷二一董仲舒、公孙弘”条指出,汉书武帝纪所载于是董仲舒、公孙弘出焉,是史氏失于并书”造成的,二人对策时间不同,一为建元元年,一为元光元年;之所以把公孙弘对策之事系于此年,是因为武帝即位以来,凡两开贤良之科。一在建元元年,一在元光元年,而元
16、光五年但诏征吏民明当世务者,不闻有贤良之举;元光元年贤良制,正系弘所对者(28)。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卷三四全面认可了王楙的观点,在辨析史记本传“二岁中,至左内史句时,附按云:“徐广作一岁,是。弘以元光元年对策为博士,中更母服三年,盖元光五年仍为博士,即于是年为左内史,故公卿表言元光五年为左内史也。(29)那么,究竟哪种说法是正确的?虽然公孙弘在武帝时期政治影响颇大,但因其著述、作品较少,同时在思想史上其地位比不上董仲舒,他的相关问题自然很难获得学界的充分关注。其中,关于其第二次对策的时间,目前仅有刘国民董仲舒对策之年辨兼考公孙弘对策之年、李迎春公孙弘第二次贤良对策时间考二文(30)有专门分析。其
17、中,刘文认为公孙弘第二次对策时间为元光元年五月。李文重点针对梁玉绳的观点进行了辩驳,认为又蝶时间为元光五年。笔者认同李文的观点,认为元光五年说较为合理,以下着重从几个方面进行补证:第一,“元光元年贤良制是否是弘所对问题。王楙、梁玉绳认为武帝元光元年的策问贤良的制文是公孙弘所对。现在的一些学者受二人影响,更绝对地认为“元光元年五月诏与公孙弘元光五年对策诏内容是完全一致的(31)。事实上,这种认识是值得商榷的。汉书中武帝纪与公孙弘传分别载录武帝元光元年诏贤良元光五年策贤良制二文,兹录如下:(元光元年)五月,诏贤良日:朕闻昔在唐虞,画象而民不犯,日月所烛,莫不率俾。周之成康,刑错不用,德及鸟兽,教通
18、四海。海外肃慎,北发渠搜,氐羌徒服。星辰不享,日月不蚀,山陵不崩,川谷不塞;麟凤在郊薮,河洛出图书。呜厚,何施而臻此与!今朕获奉宗庙,夙兴以求,夜寐以思,若涉渊水,未知所济。猗与伟与!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休德,上参尧舜,下配三王!朕之不敏,不能远德,此子大夫之所睹闻也。贤良明于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于篇,朕亲览焉。“(汉书卷六武帝纪,第1册,第160161页)(元光五年)制曰:盖闻上古至治,画衣冠,异章服,而民不犯;阴阳和,五谷登,六畜蕃,甘露降,风雨时,嘉禾兴,朱草生,山不童,泽不涸;麟凤在郊薮,龟龙游于沼,河洛出图书;父不丧子,兄不哭弟;北发渠搜,南抚交趾,舟车所至,人迹
19、所及,践行喙息,咸得其宜。朕甚嘉之,今何道而臻乎此?子大夫修先圣之术,明君臣之义,讲论洽闻,有声乎当世,敢问子大夫:天人之道,何所本始?吉凶之效,安所期焉?禹汤水旱,厥咎何由?仁义礼知四者之宜,当安设施?属统垂业,物鬼变化,天命之符,废兴何如?天文地理人事之纪,子大夫习焉。其悉意正议,详具其对,著之于篇,朕将亲览焉,靡有所隐。(汉书卷五A公孙弘卜式兄宽传,第9册,第2613-2614页)应当说,两篇的文本书写有较一致的地方,即均从民风、德教、疆域、天象、符瑞等方面描绘儒家上古治世图景,并咨询贤良如何才能实现这种社会理想。一般来说,古代社会改革大多需要寻求一种深受社会特别是知识阶层认可的理想愿景
20、,作为长久的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以便增强改革的合理性、合法性。由于汉武帝高度认可儒家思想,且有志于进行全面社会改革,因此他自然会把儒家带有强烈复古色彩的王道社会理想,作为大力提倡且需长久坚持的社会改革愿景。只要他认为的社会改革没有最终完成,这种提倡与坚持自然也不会停止。这是两篇文章在社会理想图景的描写方面存在一致之处的根本原因,但这两篇文章的行文差异更值得关注。由对比可见,后篇除描绘社会理想外,所问更为具体,涉及了天人关系、天命、符瑞、如何运用儒家仁义礼知进行社会治理等问题。在大一统背景下,就武帝而言,他只有解决了天人符命关系问题,才能够在社会哲学信仰上确立其君权神授、代天治民的正统性与合法性;
21、只有明确了儒家之义与社会治理的关系,才能把崇儒治国策略落到实处,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建元六年(前135),窦太后卒,欲图有为的武帝彻底摆脱了政治羁绊。但此时,他颇为年轻,年仅二十二岁,可能仅有一改弊政、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对如何进行具体的政治改革以及改革所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还没有清晰的认识。所以在元光元年的策问中,武帝仅就如何实现治世理想而发问。虽然其中的麟凤在郊薮,河洛出图书”句已反映出他对祥瑞问题的关注,但他显然还缺乏更深入的理性思考。到了元光五年,他对政治改革以及进行改革所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的认识愈发深入,其策问自然会更为具体,同时显示出很好的理论思考能力。因此,公孙弘的对策所应对
22、的是元光五年而非元年的策问。第二,关于举首问题。董仲舒曾两次参加贤良文学选拔,一为建元元年,一为元光元年。当然,针对这一问题,学界有不同的认识。但汉书武帝纪云:(元光元年)五月,诏贤良曰:朕闻昔在唐虞,画象而民不犯于是董仲舒、公孙弘出焉.”首列董仲舒,实际上已指明了董仲舒第二次对策的时间问题。就当代研究而言,岳庆平曾撰文详细辩驳了诸说,认为其第二次对策当在元光元年(32),论证极为严密。董仲舒在当时学士皆师尊之(33),为群儒首(34),在景帝时已为博士。在元光元年的对策中,他自然很容易地引起了崇尚儒学的武帝的注意。汉书董仲舒传载武帝专门策问董仲舒之辞云:今子大夫衰然为举首,朕甚嘉之。子大夫其
23、精心致思,朕垂听而问焉。张晏注云:”袁,进也,为举贤良之首也。(35)可知,董仲舒为元光元年的对策之首。而据史记汉书本传,元光五年,公孙弘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36)见为举首(37)。假设公孙弘第二次对策为元光元年,自然就产生了两个“举首。这当然是不可能的。第三,关于一岁中至左内史”问题。史记本传载,元光五年对策后,因“恢奇多闻,其行敦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公孙弘颇受武帝青睐,先任职博士,其后被迅速擢拔。上大悦之。二岁中,至左内史。(38)然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元光五年,”博士公孙弘为左内史,四年迁(39)。汉书本传:上说之,一岁中至左内史。(40)可知,公孙弘参加对策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举贤良文学对策 公孙 贤良 文学 对策 若干问题 考察 SeveralIssuesonGongsunHong sJuXianliangWenxueDuice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86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