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地通道施工设计说明.docx
《人行地通道施工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行地通道施工设计说明.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地通道施工图设计说明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述港城工业园是2002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园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江北区境内,南邻长江黄金水道,北临重庆出口加工区,东接铁山坪森林公园,西至大佛寺长江大桥。总体规划建设面积11平方公里,分为A、B、C、D四个片区,其中:A片区6.18平方公里、B片区2.15平方公里、C片区1平方公里、D片区1.67平方公里。A、CD片区用于工业生产,B片区依托重庆寸滩深水港、重庆铁路货运编组站等大型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仓储物流产业。其中重庆市港城工业园A区位于重庆长江北岸、江北区唐家沱镇上坪、庆坪、胜利村境内,是重庆市主城北部城区唐家沱
2、组团的部分。规划区南靠渝长高速公路(319国道),北邻渝北区、东接桂花湾立交,西止于赖溪河,总面积约4.90平方公里。港城园区1号路道路拓宽改造工程,为南北向道路,即现状港城西路(石港大道)的一段,道路起点南接在建五里坪立交,道路走向自南向北,道路终点顺接现状渝北段石港大道,全长约1960m。本次设计的地通道位于港城园区1号路与港城南路平交口,港城园区I号路拓宽改造后平交口改为下穿的简易立交。地通道具体情况详见下表:车行地通道编号桩号范围长度(In)结构形式港城园区1号路地通道K0+330K0+42090箱型1.2.卷册划分及本册设计内容本册设计内容为港城园区1号路地通道箱涵结构。1 3.上阶
3、段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初步设计阶段设计须修改完善的意见修改回复:1、在其初步设计总说明中应补充完善该项目的地灾及环评、专项论证等重要依据;注意采用现行最新版规范标准,另宜补充砌体结构通用规范(GB55007-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2)s城市道路交通项目规范(GB55011-2021)、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221-2015),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册土建工程(JTG33701-2018),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072010)等新版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规范、标准,另须特别注意已废止的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回复:按意见修改,补充地
4、灾、环评等重要依据,说明1.6节中补充相关规范.2、补充完善车行地通道的主要技术标准;另宜明确本工程的场地环境类别,以指导其结构耐久性设计。回复:按意见修改,说明7.1.2节补充技术标准和环境类别等内容。3、未见本工程超限深基坑支护方案设计的可行性评估报告,请补充完善,并严格执行其评审、修改意见。回复:按意见修改,补充基坑支护可行性评估报告内容。4、地通道进出洞口平、纵线形不满足城市地下道路设计规范(CJJ221-2015)第5.2.6条的要求,请核实,并进行适当优化调整。回复:按意见修改,调整道路平面线型,地通道及进出口段全部位于直线上.5、初设文本中存在部分缺漏或多处不一致(如框架形式、施
5、工缝防水措施及侧墙装饰板材质等),请核实修改。回复:按意见修改,修改文本结构形式与图纸统一为下开口框架结构,修改施工缝防水措施及装饰板材质与图纸统一。6、地通道的截面裂缝验算是否有误,请核实修改。回复:按意见修改,复核重新计算例墙裂缝。初步设计阶段建议修改完善的意见修改回复:I、地通道平面布置图中宜补充地质钻孔、剖面及地层岩性分布。回复:按意见修改,补充地质钻孔,剖面及地层岩性分布.2、车行地通道的结构断面宜作适当优化调整(充分考虑恻墙装饰板厚度等),并核实是否需设置电缆沟。回复:按意见优化中隔墙厚度,建筑限界到结构内边线最小距离25cm,装饰板厚度不大于15Cm厚,限界到结构边线大于IOcn
6、u满足规范要求.已核实地通道两侧不设电缆沟,不设检修道.3、本工程桩板挡墙的桩基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适当提高。回复:按意见修改,提高桩板挡墙的桩基混凝土强度等级.O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16-2014)2018年版混凝土结构防火涂料(GB28375-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饰面型防火涂料(GB12441-2018)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2019版)(GB50688-2011)O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7、GB50208-2011)O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14-202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2.2.2交通部规范O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l-2014)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2019版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O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O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一册土建工程(JTG3370.1-2018)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交通工程及附属
8、设施(JTGD70/2-2014)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bD70-201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O公路隧道抗震设计规范(JTG2232-201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366(2020)O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JTGD70/2-02-2014)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JTGD702-012014)O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D71-2004)公路工程混凝上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33102019)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12-2015)1、在下阶段应特别注意加强安全防护工程(明确其护栏防护等级)和抗震设计,确保后期运营安全。回复:按意见修改,下
9、阶段明确防撞栏杆防撞等级和抗震设计。1.1. 依据及规范标准1.2. 设计依据(1)业主与我公司签订的项目设计合同(2)重庆江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3)甲方提供的1:500地形图及地下管线探测。(4)甲方提供的工程规划许可证。(5)关于港城园区I号路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旦江发改投【2022】447号.(6)港城园区1号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重庆市高新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23.02。(7)港城园区1号路道路拓宽改造工程方案设计中设工程咨询(重庆)股份有限公司2022.07(8)港城园区1号道路拓宽改造工程路面评估报告四川振通检测股份有限公司(9)甲方提供的其它相关资
10、料。(10)与本项目相关的其他已建或在建工程的相关资料(三)重庆市江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港城园区1号路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1.3. 设计规范及标准1.3.1 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标准(GB50153-200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混凝上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2019)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2)序号项目技术标准4安全等级一级5防水等级二级6环境类别III
11、a7建筑限界净宽7.75m,净高5.Om8设计荷载城-A9抗震设防基本烈度VI度,采用VIl度进行构造设防10耐火等级一级11防火类别一类12场地类别I113最大漫上厚度限值不大于2m3.项目地区建设条件(本节内容摘自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1. 地理位置及交通拟建港城园区1号道路拓宽改造工程起于五里坪立交,终点接港城西路北延伸段。有市政道路可到达场地,交通便利,用地属江北区港城工业园区辖区范围.3.2. 气象水文沿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具冬暖春早、雨量充沛、夜雨多、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偏少等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8.3C,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5.7C,日最高气温
12、43.(C,日最低气温-1.8C。多年平均降水量1082.6mm左右,降雨多集中在59月,其降雨最高达746.Imm左右,多年平均日用大降雨量122.9mm,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2.1mm。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频率13%左右,夏季主导风向为北西,频率10%左右,年平均风速为L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7ms.另据现场调查,在拟建道路范围内地表未见池塘、河流等地表水体。公路路基地表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考虑场地内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0.6%,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参考区域水文地质调查资料(重庆幅)1:20万水文地质普查报告中的有关数据结合地形地貌特征、地表覆蛊层、裂隙发育情况,
13、场地区域汇水面积小。公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标准(JTG2120-2020)公路I:工试验规程(JTG3430202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F20-201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UTGFIO-201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17)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201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T3671-2021)公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TG“3512-2020)2.2.3建设部规范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13
14、年4月颁发)O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建标20202号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221-201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I69-20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l52-20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地方规范及行业标准重庆市建设工程费用定额(2006年)地质灾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B50/T143-2018)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107-2010)2.3.技术标准及荷羲设计值序号项目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主干路2设计速度5
15、0kmh3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L2(编号):10o/78,间距2.03.Om,走向延伸0.32.0m,倾向延伸Lo3.0m,微张,裂面较平直,结合程度差,压扭性裂隙,属硬性结构面。1.3(编号):180N85,间距0.53.0m,走向延伸3.010.Om,倾向延伸LO3.0m,微张,裂面较平直,结合程度差,压扭性裂隙,属硬性结构面。场地内未见其他构造迹线,构造作用对拟建场地影响小,地质构造简单。图3-1构造纲要图3.3. 层岩性经地质调查和钻探揭露,地层由新到老依次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层(Q)、粉质粘土(Qi,mi),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工SFs)、砂岩(J2S-Ss)组成,现将
16、各层分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1)素填土(Q.n,):杂色,主要以砂岩、泥岩碎块石为主,含粉质粘土,局部地段含碎砖和建筑垃圾等。松散-稍密,稍湿,粒径一般6-80Cnb含量约20-55%。大部分为原压实路基,局部地段钻进中垮孔,回填时未经分选分层碾压夯实,系无序抛填,厚度变化较大,均匀性差,时间大于5年。钻探揭露厚度0.2m45.5m,普遍分布于道路全线。(2)粉质粘土(QLD:红褐色,主要为粉粒、粘粒组成,夹少量砂岩和泥岩碎石块和碎屑,可塑状,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为坡残积层。钻探揭露厚度0.3m0.4m,零星分布于分布、ZK24、ZK280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
17、aS)(D泥岩紫红色、暗紫色,主要矿物为粘土矿物,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含砂质较聿,夹砂质条带、灰绿色团块。强风化层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岩质较软:中风化层岩芯较完整,呈短柱状、柱状,岩质较硬。岩体结构类型为层状结构,互层规律为不等厚层,结合程度差。该层广泛分布于整个场地,为本场地主要岩层。(2)砂岩(J2s-Ss):暗灰色、灰白色,主要矿物为长石、石英、云母等,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含泥质较重,钙泥质胶结。强风化层风化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中风化层岩芯较完整,呈短柱状、柱状,岩质较硬。该层零星分布于整个场地,呈夹层状和透镜体状,为本场地次要岩层。3.4. 基岩顶面及基岩
18、风化带特征场地处于丘陵斜坡地带,基岩面形态与地形基本致,平台或平坦地势部位土层相对较厚,斜坡部位的基岩面随地形起伏。按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将场地揭露范3.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1 .1地形地貌勘察区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场地周边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原始地貌被破坏,已不可辩。沿线地形呈现舒缓起伏,场地内最低标高约244.86m,最高标高约271.53m,相对高差约26.67m,总体地形坡角约5-15,场地现状填方土质边坡坡度30-34。受到人类工程建设影响,勘察场地周边因为平场作业,在Kl+120-Kl420段右幅存在高约7.0T0.0In的填方土质边坡,坡度约3
19、0-34;在K1+420-K1+620段右幅存在高约11.0-13.Om的填方土质边坡,共分两阶,第一阶近直立,第二阶坡度约36-40。;在K1+620-K1+959.881段右幅存在高约10.013.Om的填方土质边坡,近直立。综上所述,勘察区地形、地貌条件中等豆杂。1.2 地质构造据区域资料与现场调查,区域地质构造位置属南温泉背斜东翼,岩层呈单斜状产出,无区域性断层通过,构造地质条件简单(见图3T)。根据现场调查结合周边项目勘察资料,本次港城园区1号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岩层产状分为两段:(1) K0+000Kl+060段岩层产状为105/36,砂泥岩层面裂隙平直,微张,局部有钙质薄膜或粘土充填
20、,延伸长度10.015.0m,裂隙间距1.03.0m,贯通性好,层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经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岩体中主要发育3组构造裂隙,为共挽“X”裂隙:1.l(编号):12/78,间距1.87.0m,走向延伸2.05.0m,倾向延伸1.03.0m,微张,裂面较平直,结合程度差,压扭性裂隙,属硬性结构面。1.2(编号):2950/25,间距1.02.0m,走向延伸2.06.0m,倾向延伸1.03.0m,微张,裂而较平直,结合程度差,压扭性裂隙,属硬性结构面。1.3(编号):93/59,间距2.04.0m,走向延伸7.020.0m,倾向延伸1.03.0m,微张,裂面较平直,结合程度差,
21、压扭性裂隙,屈硬性结构面。(2) K1+060-K1+959.881段岩层产状为95/40,砂泥岩层面裂隙平直,微张,局部有钙质薄膜或粘土充填,延伸长度10.035.0m,裂隙间距0.22.5m,贯通性好,层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经工程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岩体中主要发育3组构造裂隙,为共挽“X”裂隙:1.l(编号):265/65,间距1.04.0m,走向延伸2.06.0m,倾向延伸1.03.0m,微张,裂面较平直,结合程度差,压扭性裂隙,属硬性结构面。残坡积层(隔水层)控制,素填土中地下水微量顺着第四系残坡积层向沙溪庙组强风化基岩径流、补给:在纵向,绝大部分地下水受原始地形地貌条件所控制,
22、顺着素填土中的径流通道,向地势低洼处排泄。综上所述,勘察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3.6.水土腐蚀性分析根据相邻建筑资料及周边环境判定,场地邻近不存在污染源,根据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D(2009年修订版)判定,场地环境类型为用类,场地内土层、水对建筑混凝土结构、混凝土中的钢筋结构有微腐蚀性。3.7.路基干湿类型评价拟建港城园区1号道路拓宽改造工程为城市主干路,根据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路基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根据勘察区内水文地质条件,按路基上部土层处于地下水或地表积水毛细影响区内进行判断,K0+000-K0+160路基干湿类型为中湿,K0+160-
23、K0+260路基干湿类型为潮湿,K0+260-K0+540路基干湿类型为干燥-中湿,K0+540-K0+680路基干湿类型为潮湿,K0+680-K0+880路基干湿类型为中湿,K0+88(HU+580路基干湿类型为潮湿,K1+580-K1+620路基下湿类型为中湿,K1+620-K1+740路基干湿类型为潮湿,K1+740-K1+780路基干湿类型为中湿,K1+780-K1+959.881路基干湿类型为潮湿。对潮湿、过湿路基建议采取翻晒、换填、改良或设置隔水层等措施。3.8. 不良地版作用根据现场调查,场区内及其周边未见滑坡、危岩、泥石流、断层破碎带、岩溶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也未见有油气管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道 施工 设计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88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