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认同的逻辑.docx
《论文: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认同的逻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认同的逻辑.docx(3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论文: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认同的逻辑摘要:文化自信概念既自设立场,即用自己的文化去引导和统摄其他文化,以化成天下;又期待他者的积极回应,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产生响应效应的必要前提。前者表明文化自信张扬“唯我”之确定性;后者呈现文化自信必达于“合群”的非确定性。从“唯我”到“合群”生成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认同的逻辑。这一逻辑生成的主要依据包括文化的地域激情、文化的主体性要求和天赋“相近”却“习相远”的人性;这一逻辑的建构既需要商品、制度、教育和仪式等形式条件,更需要信仰、价值、保守与开放性、非迫胁性和非引诱性等实质条件;这一逻辑的敞开必须凸显人性主义的族性诉求、世界主义的权利诉求、互为限度和边界的主体诉求
2、和行动对信爱的诉求。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认同的文化灵魂是个性与世界、差异与普遍的合生,它必须遵从以生生为原动力机制的本性的逻辑、以平等为本质规定的权利逻辑和主体逻辑,追求个体与整体、民族与人类、国家与世界的共生存在。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认同必以诚信和信义为行动起步,以达成理解的同情和慈悲的博爱为目标方向。唯有信义天下,世界才有善;唯有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偏激的爱国主义之同情理解和慈悲博爱,才能点亮人类共存和世界大同的火炬。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族性取向;权利逻辑;信爱要求近年来,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从整体观之,其讨论呈现很强的主体诉求和实践要求。但从研究的对象本身言,更可从客观
3、的学理入手,考察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认同的自身依据、条件与内在逻辑。本文愿为之尝试,以就教大家。一、文化自信及自身构成讨论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认同的自身逻辑,需先理解文化自信的概念内涵及指涉范围和功能边界。文化自信是指对文化的自信。“文化”一词,其西语culture的本义是指农夫对土地的耕作,并因其耕作土地而定居生活,亦有培育、训练以及敬神等含义1;正是在此意义上,汉语将“文化”理解为“人文化成”2。合言之,文化指人化自然的同时化成自我,使之与他者(土地、自然、他人、社会)共在。人化自然的同时化成自己所结下的整体性硕果即“文化”,能够为人们提供如下3个方面的存在条件和生存智慧:首先,为人的共生存在提供
4、信仰和知识、风俗和习惯、艺术和才能、法律和道德及由如上诸内容会聚生成的整体性柔性结构体系。其次,为人的共生存在提供刚性结构体系,即政治和经济制度,以及由此形成的组织和结构,这些构成人的共生存在的基本保障。其三,为人的共生生存提供理想、神话、自由的空间。文化的如上功能为人们自信的族居存在提供自信全部的可能性。(一)文化自信的双重指涉文化使人自信,既相对人类文化学言,也相对社会文化学言。从前者论,面对浩瀚广袤的宇宙自然和存在世界,文化可以使弱小卑微的个人变得坚强和充满希望,也使整体的人类变得强大和高贵;就后者论,文化始终是民族的,它不仅体现种族气质,更呈现地域特征和历史惯性3。在具体的生存语境中,
5、文化自信被广为关注和探讨,主要不是源于人类文化学的要求,而是基于社会文化学需要。从社会文化学观,文化自信概念中的“文化”是民族文化学和国家文化学意义的,它是指民族国家文化。文化自信的实质诉求是指对民族国家的文化的自信。所以,文化自信实在地预设了“民族国家”这一在场的主体:民族国家必须对自己创造的文化充满绝对的自信。在这一语境规定下,文化自信的话语主体就是民族国家成员。无论从哪个角度审视,“主体”始终在主体间性中产生,并在主体间性中呈现。“一个事物是主体间的,如果对于它有达于一致的途径,纵使这途径不可能独立于人类意识。主体间性通常是与主观性而不是客观性相对比,它可以包括在客观性的范围中通俗地讲,
6、所谓主体间性,指以自己为中心和目的的主体,由自身存在结构中的“他者”所界定,这种主体中的他者性就是主体间性。主体间性与主体性不同,“主体性”概念的核心语义是自我中心和自我目的性,强调主体的自为性;“主体间性”概念的核心语义是己与他者的关联存在,强调“主体”成为主体的他为性,即只有他者介入其中,或者只有当自己进入他者世界并由他者认同时,人作为主体才成为可能。“主体间性概念揭示主体生成的关联性和互生性:一个人在孤立的世界中根本不存在主体的问题,只有当人与他者发生关联时,主体或非主体性才发生。也就是说,只有当人处于与他者的关联状态下,他还因其以自己为目的而拥有自主性要求、能动性活力和创造性意愿时,他
7、就成为了实在主体。所以,主体是需要主体间性来标榜的”4o在狭窄意义上,主体指人,主体间性指人与人在相互关联的场域中呈现自己、敞开自己、确立自己。在广阔意义上,由人缔造出来的民族和国家,相对人类社会和国际世界言,它也是主体5。文化自信一语所表达的“对自身民族国家的文化的自信”,必置于本民族国家与他民族国家,或者本民族国家与整个人类世界、国际社会相互关联的场域中,才获得真实的显现,展示真实的意义。(二)文化自信的构成条件从根本讲,文化自信话题涉及个人和民族国家两个基本维度。就个人言,文化自信指不同民族、不同国籍的人在他民族、他国籍者面前彰显出文化自立性、独立性、独特性以及文化的优秀感或优越感;从民
8、族国家论,文化自信指一民族国家相对他民族国家、或任一民族国家在国际社会舞台上表现出来的文化自立性、独立性、独特性以及自身文化自强不息的精神、创造机制、创新潜力及其优越性。所以,文化自信不是盲目自大,而是在比较中形成。具体地讲,一种文化或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获得实实在在的自信的绝对条件,只能是自己给予的,是实实在在地存在的,不仅历史地而且现实地发挥着它自身的功能。这些条件有哪些呢?这还得从“文化”本身入手。整合人类学家、文化学家、哲学家们对文化的定义和理解,任何民族国家获得自身文化支撑的基本因素乃通过创造层累性所形成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或日物质性文化和精神性文化。但使民族国家获得充分自信的那些根
9、本性的文化因素却是其物质性文化之外的文化因素。这些文化因素呈开放生成的体系,其中最为根本的构成要素有五:一是滋养该文化的心灵-情感土壤,以及它所呈现出来的空间场域体现多大程度的开放性、世界性、人类性,以及对异质性的包容度;二是内稳文化的精神秩序,构成其精神秩序的基本要素是信仰、思想、知识,以及构成其精神秩序之信仰、思想、知识的完整程度、共生发力程度,以及由此生成建构的人文精神取向所呈现出来的包容性和创生性程度;三是国民凝聚力,它由其心灵-情感土壤、精神秩序和民族国家的基本行为导向模式三者共生性建构,以及其共生性建构呈现出来的内敛性与开放性张力;四是社会意识形态,以及它生成性敞开自身的历史向度及
10、基本取向;五是整合如上各根本要素所生成建构起来的政治价值观和生存方式。对任何一种文化言,其自信与否以及自信的程度取决于以上5个方面的根本要素的整合生成建构起来的整体性力量,具体地讲,就是其民族国家文化整体呈现出来的对外魅力和自我张力。二、文化认同的依据与条件讨论文化自信,我们应抓住两个要点:一是文化自信的自设立场;二是文化自信的期待回应。首先,文化自信的“自设立场”是指民族国家对自己创造的文化的自我判断、自我评价,突出或放大自己的文化的绝对优越性、完美性、先进性和普世化,然后确立“从我出发”并最终“回归于我”的这种感知理路。“文化自信”所生成敞开的这一感知理路的实质是希望“以我为准则”并“接受
11、我的引领”,即用自己的文化去引导和统领其它文化,以化成天下。从根本讲,“自设立场”是任何方式的文化自信感知产生及其自持的绝对前提。其次,所谓文化自信,就是要以我所持有的文化去化成天下,文化自信的这一自我立场期待他者的积极响应,必要牵涉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产生响应效应的必须前提。从根本讲,没有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无法获得实质性确立。所以,讨论文化自信的真正落脚点是文化认同。何谓文化认同?文化认同(Culturalidentity)的核心语义是“认同:“认同”与“身份”是同一个词identity,源自古法语identity和拉丁语identits,由于受拉丁语essentitS(亦或ess
12、ence,即存在、本质)影响,其可追溯的词根是idem,表“同一(same)6o由此,identity被理解为“在物质、成分、特质和属性上存有的同一的性质或者状态;绝对或本质的同一”,以及“在任何场所、任何时刻一个人或事物的同一性(sameness);一个人或事物是其自身而不是其他的状态或事实”7。对identity,国内有3种译法,即身份、认同和身份认同8。但人们更倾向将其译为“身份”或“认同”,所以“身份”“认同”乃一词两义。虽然“身份”与“认同”均“同一”,但也有区别:identity一词,“一是指某个个体或群体据以确认自己在特定社会里的地位的某些明确的、具有显著特征的依据或尺度,如性别
13、、阶级、种族等,在这种意义上是表示身份的意思。在另一方面,当某个个体或群体试图追寻、确证自己在文化上的身份时,identity可以叫做认同9。正是因为如此,词根同一且基本语义同一的identity,客观地存在政治学与文化学两个扇面,并呈现政治学和文化学的语义区别:identity大致处于纵横两个维度的张力之中:纵向,它偏重的是个体的差异;横向,它偏重的是群体的同一。鉴于此,行文时暂且将identity译作身份以彰显差异,认同以突出同一,身份/认同以强调整体概念”10。其实,这种区别只有当“认同(identity)做名词时才成立;作为动词时,认同有两义,一是主体(个体或群体)对自己身份的确证,特
14、别突出同一性;二是相对自己而言的客体(他人、他种群体等)对自己的承认、容受、接纳。这种承认、容受、接纳的不是“同一”,而是呈现独特个性的普遍性,或者说是差异中的普遍性。所以,当将identity译为身份,是突出身份的自我认同,在这个意义上,自信源于自我认同,文化自信源于对文化的自我认同。当将identity译为认同,是突出个性中的一般性和差异中的普遍性。这是文化获得他者认同的前提条件。综上,构成主体之自信达向他者对其自信的认同必须具备两个不同维度的条件,具体地讲,如果“自信”缺乏对自我身份的确证,或者没有使自己的感知与自己的身份同一,那就缺少他者认同的主体动机和动力;反之,主体自我确证的身份如
15、果只有个性而无一般性,只有差异性而没有普遍性,他者的承认、容受、接纳也变得不可能,因为认同之于他者言始终是你的个性中张扬的一般、差异中彰显的普遍,而不是与你的“同一”。如果你的自信所期待的他者的积极响应是要他者变成与你“同一”,除非暴力可以促使之部分的达成外,别无他法,但结果必定失败。因此,身份和认同是identity的基本语义;并且,以身份和认同为基本语义的identity,呈现3个维度的语义规定,即自我确证的同一性,他者承认、容受、接纳的差异中的普遍性和生成建构的连续性12。一旦明朗“认同”的语义内涵以及它与“自信”的内在逻辑关联,其指涉范围自然得到呈现:在能够指涉的功能意义上,“认同”概
16、念的语义大于“身份”概念,在生活里,认同的不仅是身份,更可指涉政治(政体、制度、法律及其由此形成的社会样态和机制)、经济(方式和市场模式)、教育(定位、理念、方式),更能指涉历史、传统、风俗、信仰等。以此看“文化认同”,其呈现3个方面的自身规定。首先,它指具体的文化主体(个体、群体、民族国家)对自身文化的确证,这一自我确证的实质是文化的自我认同,它构成文化自信的主体来源和内在动机;其次,它也指与之同在的他者(他人、他群体、他民族国家)对自我确证的文化的承认、容受和接纳;其三,自我确证的文化之所以能够得到他者的承认、容受和接纳,是因为自我确证的文化不仅发散出强烈鲜明的个性和独特性的风采,更彰显出
17、普遍性光芒。前者突出文化认同的秘密在于该文化本身的独特魅力;后者突出文化认同的秘密在于该文化自身的普世性、开放性和激励性。(一)文化认同的内在依据通过对词源语义的分析不难发现,文化认同的秘密不在于文化自信,而在于这种自信的文化中是否具有散发普遍性的个性,以及其个性张扬普遍的开放性、激励性的程度。讨论文化自信如何达向文化认同的关键环节,是厘清一种文化的自我确证(即自信)的真实性,以及真实性被认同的内在依据。从根本讲,文化认同的灵魂是差异性中的普遍性和普世性中的独特性。在文化认同中,其差异性和独特性生成的根源是地域和种族。文化始终是属于民族的。在多民族国家里,文化是以民族国家的复合方式呈现自身,但
18、它始终在经历着民族国家内部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即对抗中认同)。另一方面,以民族为基本单位的文化,其产生和发展总是基于存在敞开生存的地域空间,这种地域空间经历漫长的变化之后被固化下来,形成给定的地域条件。这一给定的地域条件,既原创了在该地域空间中谋求存在的民族文化,又成为发展民族文化的存在土壤和物理条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均以不同方式表达地域空间、地理特征和气候等因素总是影响民族性格、社会性质和政治组织的形成13。希罗多德曾鲜明表达“历史要和地理联系起来研究才有意义”的观点14。孟德斯鸠认为,“人类受多种事物的支配,就是气候、宗教、法律、施政的准则、先例、风俗、习惯”15(P305)o比如,“炎热
19、国家的人民,就像老头子一样怯懦;寒冷国家的人民,则像青年人一样勇敢”15(P228)o梁启超认为,中国之所以两千年来实行专制而不衰,是因为有其地理环境的支撑:“凡一国之政治现象,与其地理甚有关系,不可不察也。夫在疆宇寥廓之大一统国,则恒非专制不足以为治,势使然矣。以中国之地势,欲求不一统得乎?中国则山河两戒,平原万里,天开一统之局,虽欲宰之而亦不能也。夫以天然一统之国,而境土如此其庞大,当畴昔交通机关百不一备之世,非专制政体何以治之?由此言之,我国二千年不能脱专制政体之羁朝,实地势与时势使然”16。不仅如此,他认为民族国家得以存在的地域环境,也影响其精神和文明的建构:“若夫精神的文明,与地理关
20、系者亦不少。凡天然之景物过于伟大者,使人生恐怖之念,想像力过敏,而理性因以减缩,其妨碍人心之发达,阻文明之进步者实多。苟天然景物得其中和,则人类不被天然所压服,而自信力乃生,非直不怖之,反爱其美,而为种种之试验,思制天然力以为人利用”17。冯友兰在谈到古希腊文明时说:“希腊人生活在海洋国家,靠商业维持其繁荣。他们根本上是商人。商人要打交道的首先是用于商业账目的抽象数字,然后才是具体东西,只有通过这些数字才能直接掌握这些具体东西。这样的数字,就是诺思罗普所谓的用假设得到的概念。于是希腊哲学家也照样以这种用假设得到的概念为其出发点。他们发展了数学和数理推理。为什么他们有知识论问题,为什么他们的语言
21、如此明晰,原因就在此”18。比较言之,古希腊文明与先秦文明根本不同的取向是“海天之像”和“地土之像”,但哺育这各不相同文化取向的原动力量却是地域环境:动荡不息的大海引发古希腊人关注自然世界,哲学以关注自然为开端,创造出了存在理性,开出人文宗教信仰和科学的双重精神方式,这是工业文明何以在欧洲产生的文化、哲学、思想、信仰原因;与此不同,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引发先秦人关注人伦世界,哲学以关注人伦为开端,创造出了实用理智,开出血缘宗法和崇拜鬼神的精神信仰方式。由于地域对民族国家的文化塑造,形成的文化始终烙印上地域性格和民族气质,但其地域性格和民族气质又成为文化走出地缘、登上世界舞台赢得认同的基本条件。可
22、以这样讲,没有独特个性和气质魅力的文化,很难获得他者认同;其独特个性度越低、气质魅力越弱的文化,获得他者认同的度也相应越低;反之,其认同度则更高。形成文化认同的第二个依据是文化的主体性程度。从根本讲,主体性程度越高的文化,越具有广泛认同的可能性;反之,主体性程度越低的文化,其赢得他者认同的可能性程度会更低。这里需要理解的是:文化虽然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但民族国家却由人所缔造。亚里士多德在论及城邦的起源时说:个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无法单独存在,也无法单独延续种类,相互依存的男女基于生理的成熟而结合,所以“配偶出于生理的自然,并不由于意志(思虑)的结合”而产生后代,形成血缘家庭,家庭的扩张形
23、成村坊,村坊的横向联合就形成城邦国家19。个人是民族的主体。民族进化向国家方向演绎的进程中,个体之人始终是主体,并且成为国家的主体,这是存在的事实。这一存在的事实能否获得文化上的确立,主要体现为民族国家的政体选择对国家的性质定位和政体选择对国家的目标定位。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即国家)作为最高级的社团,它本身就是善业的象征,因为人与人相向走近共同缔造城邦,就是将城邦国家建设成善业,以实现人人能在城邦里过上“优良的生活”20。民族国家的政体选择诉求“善业”并以使每个国民过上“优良的生活”为基本目的,人就是文化的主体。人一旦实实在在地成为文化的主体,文化就能获得被广泛认同的可能性;反之,如果缔造民
24、族国家的人不能平等地成为其文化的主体,那么该文化很难获得被广泛认同的可能性。文化认同的根本依据之所以是以平等权利为内涵规定的人必须成为文化主体,这是基于天赋“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21,它构成文化认同的第三个依据。人性,指人的生命本性,它是伴随个体生命诞生的生之朝向,对于赤裸降临于人世的个体生命而言,因为有了生命,就必须要活下去,为了要活下去,必须谋求生存,并生生不息地努力于解决存在安全和生活保障这两个根本问题,于是就有了人与人相向走到一起,互借智-力应对严酷的存在环境,共同劳动,创造物质资源,分享喜悦、快乐和热爱。所以,天赋人生朝向之生命本性的生存展开,必内生出利与爱的诉求、品质和价值观,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文 文化 自信 走向 认同 逻辑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8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