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方案.docx
《公司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方案.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二OXX年X月(请在这里输入单位/组织名称)成本费用控制精细化管理目录第1章企业成本费用的构成31.1人力资源成本31.1.1人力资源成本构成分析方案31.1.2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管理制度5I.2生产成本91.2.1生产成本管理控制制度91.2.2生产成本核算管理办法131.3采购成本构成分析方案18I.4物流成本构成分析方案201.5质量成本构成分析方案221.6销售费用241.6.1销售费用构成分析方案241.6.2销售费用管理控制办法261. 7管理费用321. 7.1管理费用构成分析方案322. 7.2管理费用支出审批规定341.8财务费用构成分析方案35第2章人力
2、资源成本费用控制372.1取得成本372. 1.1招聘成本控制方案372. 1.2人才测评费用预算流程442. 2开发成本452. 2.1培训费用管理控制办法452. 2.2员工教育经费使用规定502. 3使用成本532. 3.1员工加班费用管控办法533. 3.2员工福利费用控制办法55第3章生产成本费用控制584. 1直接材料成本583.1.1材料消耗定额管理流程583.1.2原材料消耗控制方案593.2劳动定员定额管理办法613. 3生产用水节约管理办法644. 4保护用品管控制度66第4章采购成本费用控制715. 1订购成本714.1.1采购询价控制流程714. 1.2订购成本控制方案
3、724. 2存货持有成本控制方案78第5章物流成本费用控制825. 1运输成本825. 1.1物流行业运输成本控制方案825. 1.2销售企业运输费用管理规范845. 2装卸工作控制流程88第6章质量成本费用控制896. 1质量培训费控制方案897. 2废品损失费控制方案948. 3修费控制方案96第7章销售费用控制989. 1销售人员薪资控制方案9810. 2业务费用997. 2.1销售人员差旅费控制制度998. 2.2销售业务招待费控制办法1047. 3广告费用控制管理规定1057. 4公关礼品管理控制办法108第8章管理费用控制1108. 1办公费支出控制方案IIO8. 2招待费管控实施
4、办法1138. 3通信费管控实施办法1168. 4差旅费报销控制细则1198. 5工会经费控制办法1228. 6绿化环境维护管理规定123第9章财务费用控制1259. 1利息支出控制方案125第1章企业成本费用的构成1.1人力资源成本1.1.1人力资源成本构成分析方案方案名称人力资源成本构成分析方案受控状态编号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一、人力资源成本的定义所谓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以下简称为HR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日常经营管理所需的人力资源,并于使用过程中及人员离职后所产生的所有费用支出,具体包括招聘、录用、培训、使用、管理、医疗、保健和福利等各项费用。二、人力资源成本的构成根据人员从进入企业到离
5、开企业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力资源工作事项,可将HR成本分为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与离职成本四个方面,具体明细如表1-1所示。表1-1HR成本一览表一级科目二级科目三级科目人力资源成本1.取得成本(1)招聘成本(2)选择成本(3)录用成本(4)安置成本2.开发成本(1)岗前培训成本(2)岗位培训成本(3)脱产培训成本3.使用成本(1)维持成本(2)奖励成本(3)调剂成本(4)劳动事故保障成本(5)健康保障成本4.离职成本(1)离职补偿成本(2)离职前低效成本(3)空职成本三、人力资源成本各级科目说明(一)取得成本取得成本是指企业在招募和录取员工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招聘、选择、录用和
6、安置等各个环节所发生的费用。1 .招聘成本,指为吸引和确定企业所需内外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招聘人员的直接劳动费用、直接业务费用(如招聘洽谈会议费、差旅费、代理费、广告费、宣传材料费、办公费、水电费等)和间接费用(如行政管理费、临时场地及设备使用费)等。2 .选择成本,指企业为选择合格的员工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在各个选拔环节(如初试、面试、心理测试、评论、体检等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与决定录取或不录取有关的费用。3 .录用成本,指企业为取得已确定聘任员工的合法使用权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录取手续费、调动补偿费、搬迁费等由录用引起的有关费用。4 .安置成本,指企业将被录取的员工安排在某一岗位上的各
7、种行政管理费用,包括录用部门为安置人员所损失的时间成本和录用部门安排人员的劳务费、咨询费等。(二)开发成本开发成本是指为提高员工的能力、工作效率及综合素质而发生的费用或付出的代价,主要包括岗前培训成本、岗位培训成本和脱产培训成本。1 .岗前培训成本,指企业对上岗前的新员工在思想政治、规章制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所发生的费用,具体包括培训者与受培训者的工资、培训者与受培训者离岗的人工损失费用、培训管理费、资料费用和培训设备折旧费用等。2 .岗位培训成本,指企业为使员工达到岗位要求而对其进行培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上岗培训成本和岗位再培训成本。3 .脱产培训成本,指企业根据生产和工作的
8、需要,允许员工脱离工作岗位接受短期(一年内)或长期(一年以上)培训而发生的成本,其目的是为企业培养高层次的管理人员或专门的技术人员。(三)使用成本使用成本是指企业在使用员工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工会费、存档费和残疾人保障金等。1 .维持成本,指企业保持人力资源的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费用,主要指付出员工的劳动报酬,包括工资、津贴、年终分红等。2 .奖励成本,指企业为了激励员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对其超额劳动或其他特别贡献所支付的奖金,包括各种超额奖励、创新奖励、建议奖励或其他表彰支出等。3 .调剂成本,指企业为了调
9、剂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使其消除疲劳、稳定员工队伍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员工疗养费用、文体活动费用、员工定期休假费用、节假日开支费用、改善企业工作环境的费用等。4 .劳动事故保障成本,指员工因工受伤和因工患职业病的时候,企业应该给予员工的经济补偿费用,包括工伤和患职业病的工资、医药费、残废补贴、丧葬费、遗属补贴、缺勤损失、最终补贴等。5 .健康保障成本,指企业承担的因工作以外的原因(如疾病、伤害、生育等)引起员工健康欠佳不能坚持工作而需要给予的经济补偿费用,包括医药费、缺勤工资、产假工资和补贴等。(四)离职成本离职成本是指企业在员工离职时可能支付给员工的离职津贴、一定时期的生活费、离职交通费等费用
10、,主要包括解聘、辞退费用及因工作哲停而造成的损失等。1 .离职补偿成本,指企业辞退员工或员工自动辞职时,企业所应补偿给员工的费用,包括至离职时间止应付给员工的工资、一次性付给员工的离职金、必要的离职人员安置费用等支出。2 .离职前低效成本,指员工即将离开企业时造成的工作或生产低效率损失的费用。3 .空职成本,指员工离职后职位空缺的损失费用。某职位出现空缺后可能会使某项工作或任务的完成受到不良影响,从而造成企业的损失。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1.1.2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管理制度制度名称人力资源成本预算管理制度受控状态编号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合理安排
11、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资金,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费用使用,在遵循企业战略目标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目标的前提下,依据公司预算制度,特制定此制度。第2条预算职责分工1 .人力资源部是人力资源成本(以下简称HR成本)预算的主要执行部门及本制度的制定部门。2 .公司预算委员会负责审查、核准HR成本预算,并提出修正意见。第3条范围HR成本预算的编制、执行与调整均须遵循本制度的相关规定。第4条工作期间规定人力资源部应于每月28日前编妥下个月的各项HR成本支出预计表,并于次月15日前编妥上月份实际与预计比较的费用比较表,呈总经理核阅后一式三份,一份自存,一份送总经理办公室,一份送财务部。第5条制定依据1 .董事会
12、确定的经营发展规划及人力资源战略规划。2 .历年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实际费用情况及本年度预计的内外部变化因素。第2章HR成本预算的编制第6条HR成本所包含的内容具体如表1-4所示。表1-4HR成本构成一览表费用项目费用内容构成工资成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职务工资、加班工资、补贴福利与保险费用福利费、员工教育经费、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招聘招聘广告费、招聘会会务费、高校奖学金人才测评测评费培训教材费、讲师劳务费、培训费、差旅费调研专题研究会议费、协会会员费辞退补偿费劳动纠纷法律咨询费办公业务办公用品与设备费残疾人安置残疾人就业保证金薪酬水平市场调查调研费第7条HR成
13、本预算编制流程如图1/所示。图1-1HR成本预算编制流程示意图第8条人力资源部在制定预算时,应考虑各项可能变化的因素,留出预备费,以备发生预算外支出。第9条人力资源部做好年度预算后,编制年度预算书,并于三个工作日内上报预算委员会进行核准、审批。第3章HR成本预算的执行与控制第10条HR成本预算的执行1 .人力资源部在收到预算委员会批复的年度预算后,应按照计划实施。2 .人力资源部应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簿,按时填写预算执行表,按预算项目详细记录预算额、实际发生额、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和累计差异额。第11条HR成本预算执行控制1 .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对预算内的项目由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
14、进行控制,预算委员会、财务部进行监督,预算外支出由总经理和财务部经理直接控制。2 .下达的预算目标是与业绩考核挂钩的硬性指标,股来说不得超出预算。根据预算执行的情况对贲任人进行奖惩。3 .费用预算如遇特殊情况确需突破时,必须提出申请,说明原因,经财务部经理及总经理的核准后纳入预算外支出。如支出金额超过预备费,必须由预算委员会审核批准。4 .若HR成本的预算有剩余,可以跨月转入使用,但不能跨年度。5 .预算执行中由于市场变化或其他特殊原因(如己制定的预尊缺乏科学性或欠准确、国家政策出现变化等)时,要及时对预算进行修正。第4章HR成本预算修正的权限与程序第12条预算的修正权属于预算委员会和公司董事
15、会。第13条当遇到特殊情况需要修正预算时,人力资源部必须提出预算修正分析报告,详细说明修正原因以及针对今后发展趋势的预测,提交预算委员会审核并报董事会批准,然后执行。第5章HR成本预算的考核与激励第14条HR成本预算考核对象与作用HR成本预算考核主要是对预算执行者的考核评价。预算考核是发挥预算约束与激励作用的必要措施,通过预算目标的细化分解与激励措施的付诸实施,以达到引导公司每一位员工向公司战略目标方向努力的效果。第15条HR成本预算考核原则预算考核是对预算执行效果的一个认可过程,具体应遵循如下原则。1 .目标原则:以预算目标为基准,按预算完成情况评价预算执行者的业绩。2 .激励原则:预算目标
16、是对预算执行者业绩评价的主要依据,考核必须与激励制度相配合。3 .时效原则:预算考核是动态考核,每期预算执行完毕应立即进行。4 .例外原则:对一些阻碍预算执行的重大因素,如市场的变化、重大意外灾害等,考核时应作为特殊情况处理。第16条第17条公司要通过季度、年度考核保证HR成本预算得到准确执行。季度、年度预算考核是对前一季度、年度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或者在必要时修正预算,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第6章附则第18条本制度由人力资源部拟定并负责解释,经预算委员会批准后实施。第19条本制度自期年月日生效执行。编制H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1.2生产
17、成本1.2.1生产成本管理控制制度制度名称生产成本管理控制制度受控状态编号执行部门监督部门考证部门第1章总则第1条为加强生产成本的管理控制,确保生产效益不断提高,特制定本制度。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涉及生产成本管理控制的部门和个人。第3条生产成本主要由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三部分费用构成,其中制造费用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其他制造费用等。第4条生产成本管理控制是指在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对成本形成的各种因素,按照事先拟定的标准严加监督,发现偏差就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从而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资源消耗和费用开支限制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第5条生产成本控制权责规定1 .生产部负责对直接
18、材料的消耗指标、领用流程、投料程序、标准工时和加工单价等做出明确规定。2 .财务部负责对制造费用分摊做出规范,并核算生产成本及呈报生产成本绩效。第2章生产成本控制的一般性规定第6条生产成本控制程序如图12所示。图1-2生产成本控制程序图第7条直接材料费用主要通过领料单来统计、估算,据此编制材料耗用汇总表,如表1-10所示。表1-10材料耗用汇总表日期:年月日共页第页材料名称规格料号单价制造单号日期生产车间计划生产数实际生产数标准用量领用量退库量实际用量超用量超耗率(%)合计合计超耗金额(单价X合计超耗量)经理:主管:制表:第8条直接人工费用主要通过工时卡、计工单来统计、估算,并据以编制人工费用
19、汇总表,如表1-11所示。表1-11人工费用汇总表编号:日期:年月日部门别项目用人数本期上期差异期间差异目标差异产量本期上期差异期间差异目标差异每人平均产量本期上期差异期间差异目标差异说明第9条制造费用采用预定分摊率,各项实际制造费用发生的金额与已分摊制造费用有差异时,则以多、少分摊处理,并视状况转入成本或损益。第10条若采用分步成本制时,月底必须估算在制品的完工程序,以核算产品的产量,在此基础上统计、估算产品生产成本,并编制产品生产成本比较表,如表1/2所示。表1-12产品生产成本比较表产品别单位产量(八)直接材J14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总成本差异(C=AB)本月上月差异本月上月差异本月上月
20、差异本月上月差异(B)经理:主管:制表: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第3章制定成本标准与费用分摊准则第11条产品生产成本的控制,可采用标准成本控制法,其主要特点是把成本的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考核结合起来。第12条标准成本是在一定条件下制定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的控制标准,是进行生产成本控制的准绳,它应包括成本计划中规定的各项指标。第13条在确定生产成本控制标准时,必须先进行充分地调查、研究和科学的计算。第14条应选择合适的方法确定生产成本控制标准。企业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计划指标分解法、预算法和定额法三种。1 .计划指标分解法,即通过将大指标分解为小指标的方法来确
21、定。分解时,可以按部门、单位分解,也可以按不同产品和各种产品的工艺阶段、零部件或工序进行分解。2 .预算法,即用编制预算的方法来确定成本控制标准,如根据季度的生产销售计划来确定较短期的(如月份)的费用开支预算,并将其作为成本控制的标准。3 .定额法,即确定定额和费用开支限额,并将这些定额和限额作为控制标准来进行控制,如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等。第15条在确定生产成本标准时,需要正确处理成本指标与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如和质量、生产效率等的关系),从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出发进行综合平衡,防止片面性。第4章生产成本形成过程中的监控第16条监督生产成本的形成过程,即根据生产成本控制标准,在生产作业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司 成本费用 控制 精细 管理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90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