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区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docx
《大丰区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丰区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docx(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大丰区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大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江苏经信智库咨询有限公司2022年12月前言建材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能源资源消耗型产业,同时又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绿色低碳的重点行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十四五”时期是建材工业转换发展动能、改变发展方式,重点转向高端、高附加值、产业链发展,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全方位地进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建材产业是大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十三五”期间,全区围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行业集聚布局、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产业质效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22-2025年是
2、“十四五”规划重要阶段,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指引下,科学编制大丰区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对厘清未来三年大丰建材产业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任务、加快产业集聚、指导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建材产业实现超越引领战略迈上又一个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是在大丰区预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布点规划(2019-2030)基础上,依据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江苏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江苏省散装水泥促进条例江苏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盐城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盐城市“十四五”建材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要求进行编制。目录前言I一、建设背景1(一)发展基础11
3、、规模总量稳步提升1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13、龙头企业发展迅速14、产业布局多点分布25、绿色安全全面推进2(二)外部挑战和内部问题31、面临挑战32、存在问题4(三)建设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意义51、推动产业集聚,实现资源整合共享52、构建循环链条,促进产业绿色发展53、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6二、发展定位7(一)总体定位7(二)发展原则7(三)发展目标8(四)发展重点9三、空间布局15(一)布局原则15(二)布局优化建议161、一园:大丰港经济开发区建材产业园162、一片区:盐城南刘庄镇东联村建材片区18四、主要任务20(一)加快化零为整,推进集聚发展20(二)推动环境治理,打造低
4、碳园区22(三)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新型建材25(四)加强智改数转,促进创新升级26五、保障措施27附件:规划编制依据的政策文件相关内容节选28一、建设背景(一)发展基础1、规模总量稳步提升建材产业是大丰区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全区围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行业集聚布局、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等重点工作,全面推进产业质效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21年全区建材产业全口径实现开票销售收入约27.3亿元,同比增长22.3%;实现利润3.55亿元,同比增长10.2%。从具体产品看,2021年水泥产量达到86万吨,同比增长4.1%;混凝土产量达到248万立方,同比增长24%。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大丰区逐步
5、优化建材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产品不断向高附加值、低能耗方向转变。“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关闭烧结砖瓦生产企业28家、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2家、加气砌块生产企业3家、琉璃瓦生产企业1家、各类砂石厂10余家。截至2021年底,全区散装水泥产量50.5万吨,散装率达到95.3%;获得省级备案的预拌砂浆企业1家;拥有新墙材认证产品5项,2022年新申报产品1项,主城范围内建设项目新墙材使用率接近100%o3、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大丰持续培育龙头企业,截至2021年底,大丰拥有规上建材企业10家,其中超亿元企业8家。龙头企业中,新丰水泥厂拥有年产水泥120万吨的产能,产品历年被评为“盐城市质量信得过产
6、品”和“盐城市重点保护产品”,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1.80亿元,同比增长5%o腾龙建材拥有年产水泥138万吨的产能,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1.57亿元,同比增长3%,被评为“江苏省绿色节能优秀建材企业”“江苏省产品信得过企业”。大丰恒盛商品混凝土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35%,已经发展成为大丰规模最大的建材龙头企业之一。江苏德和绝热科技是国内知名的绝热节能工程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年产泡沫玻璃18万立方米,2021年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14.9%o4、产业布局多点分布大丰建材产业主要集中在大丰经济开发区、大丰港经济开发区、新丰镇。大丰经济开发区是全区建材产业规模最
7、大的区域,2021年,经开区建材产业实现开票销售62877万元,同比增长19.1%,占全区30.2%,实现利润总额7632万元,实现税收5017万元,同比增长28.5%,集聚了大同建材、上海岩棉新型建材、德和等龙头企业,形成了以预拌混凝土、保温材料为主的产业体系。新丰镇是产品类别最为丰富、规模第二的区域,形成了覆盖水泥、新型墙体材料、预拌砂浆、预拌混凝土的建材产业体系。2021年实现开票销售44020万元,同比增长9.5%。大丰港经济开发区是全区预拌混凝土产业主要集聚区,2021年,预拌混凝土实现开票销售35575.45万元,同比增长25.8%o5、绿色安全全面推进大丰贯彻建材绿色转型发展方针
8、,深入推进水泥产能等量置换政策,持续实施混凝土专项整治行动,积极推进城乡“禁粘”工作,认真组织“回头看”,推动建材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全区加快水泥、混凝土、新型墙材(板材)等领域的节能改造,推行绿色生产模式,积极创建绿色工厂。加大对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对企业安全生产进行督导,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安全生产负责人,及时发现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并整改落实,将各项安全防范措施落到实处。(二)外部挑战和内部问题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要求。在环保政策趋严和
9、市场环境变革下,建材产业面临节能环保政策、城市发展空间约束和行业转型挑战,但是现阶段大丰建材产业依然存在环境问题突出、空间发展分散、企业规模较小、新型建材比重较低等问题。1、面临挑战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大丰建材产业面临以下主要挑战:一是节能环保政策趋严,低碳减排任务加剧。随着“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碳”的转变,高耗能高污染的建材产品和粗放式生产方式逐渐被政策限制,大丰建材产业亟须转变发展方式,走节能减排、资源节约、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二是城市发展加快调整,“散乱小”空间布局难以为继。随着城镇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居民对城市生活质量的要求日趋提高,扬尘、噪音等问题难以解决,传统的建材产业分
10、散式发展模式受到诟病,大丰建材产业亟需向土地资源相对充分、资源能源集中、环保设施齐全的工业园区、开发区转移。三是行业转型势在必行,产业链面临调整。在国内房地产业整体陷入低潮后,建材产业依赖基建投资的发展模式面临考验,同时伴随着原材料、土地、能源、人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低质低价的建材产品市场竞争力逐步下降,大丰建材产业面临结构调整的紧迫任务,产品亟需向新型建材转型,向价值链高端延伸。2、存在问题从全区建材产业发展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环境问题相对突出,企业环保意识薄弱。建材产业总体生产方式仍然较为粗放,扬尘污染、噪音污染、污水排放不能彻底杜绝,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加强,环保基础设
11、施投入不足。二是空间布局分散,尚未形成集聚效应。目前,全区的建材和砂石企业分布广泛,大丰经济开发区、大丰港经济开发区、新丰镇建材企业相对集中,西团镇、三龙镇、万盈镇砂石厂数量较多,但在刘庄镇、草堰镇、南阳镇也均有建材和砂石企业零星分布,整体布局混乱,集聚效益滞后,企业上下游之间缺乏协同效应。三是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具备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全区的建材产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具备产业链整合实力的领军型企业。四是新型建材占比不高,产品结构有待优化。低水平重复建设、低档次产品占比高,绿色新型建材比重低,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高品质需求。五是综合循环利用技术滞后,资源能源利用率有待提高。在利用粉煤灰、煤研石
12、、尾矿、废弃塑料、生活垃圾等可再生资源方面推广力度不大,绿色技术发展滞后,产品能耗有待下降,综合利用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三)建设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意义为加快破解大丰区建材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打造适用于大丰产业特色,绿色、节能、环保的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具有重要的意义。1、推动产业集聚,实现资源整合共享通过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引导产业集聚发展,能够优化调整产业布局。一方面使得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发挥集聚效应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吸纳作用,形成产业链间的相互配套、分工协作的上下游关系,推动产业链横向耦合、延伸发展、生态链接,提高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同时地理位置的靠近可以降低企业间的物流成本、沟通成
13、本。另一方面,园区的发展可以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科技服务、工程设计、检验检测、工程总承包、人力资源等相关服务业的集聚将会增强产业配套,推动园区在产品、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的资源整合,给园区企业带来更多便利,实现产业链的合作共赢。2、构建循环链条,促进产业绿色发展随着生态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建设绿色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成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必然之举。通过建设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可以进一步提高行业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环保治理水平,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现新型建材产业园的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建立起环境友好型的建材循环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能够统一规划绿色制造环保设施,配备能耗监测设备,推行合同能
14、源管理,健全固废无害化资源化装置,从严控制源头污染和过程治理,从而全面提高园区的绿色发展水平。此外,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建立有利于企业间的资源循环利用,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进精深加工,在水泥、混凝土和墙体材料等领域提高产业废弃物消纳能力,实现资源的综合集约利用和废弃物协同处置,形成多产业耦合发展的体系,提高全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3、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通过建设新型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引导大丰建材产业集中布局,规范企业入园发展,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从而为壮大绿色建材产业,带动产业规模扩大提供了驱动力。一方面,建设新型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着力培育一批具有产业基础、市场
15、潜力较大的新型建材重点企业,通过集中优势资源、实施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手段,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调整产业存量,扩大产业增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扩大新型墙材的产品比重,提高供给质量,坚持优化增量,提升产品质量,打造精品建材,提高中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而带动产业的量质提升,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二、发展定位(一)总体定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建材产业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大丰建材企业集中集聚,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健全
16、建材产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打造具有大丰特色的建材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形成具有创新引领性、生态可持续性的新型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二)发展原则坚持市场调节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政策等手段,引导企业稳妥有序逐步退城进园。落实企业搬迁各项激励政策,促成企业在园区做大做强。坚持集约集聚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建材企业向园区及集聚区集中,构建立体化、协同化的产业园区和聚集区。支持建材龙头企业加快兼并重组,推动产业链整合延伸,培育集团化、规模化的建材链主企业。坚持产能置换供需平衡。推动建材产业从“增量扩能”向“存量调整、增量优化”转变。
17、严格执行国家产能置换政策,限制水泥熟料、粉磨新增产能,压缩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落后生产装备和落后生产工艺。加强砂石与水泥、混凝土等上下游企业耦合发展,形成供需适配、协同紧密的产业链,增强高品质、定制化建材产品的保障能力。坚持绿色低碳节能环保。聚焦建材产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高行业绿色发展水平。鼓励建材企业生产线配套建设抑尘收尘、水处理和降噪等污染防治以及水土保持设施,砂石堆场全部采取棚化密封或其他有效覆盖措施。以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为核心,支持城市垃圾、工业废渣、建筑渣土等原料在建材领域的应用。(三)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大丰区新型建材产业持续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力争到
18、2025年,初步形成结构合理、产能优化、技术先进、清洁环保、安全高效的新型建材产业制造体系和集约集聚、布局合理的建材园区。绿色发展水平提升。建材产业扬尘整治取得成效,砂石厂全部采取棚化密封或其他有效覆盖措施,物耗、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成一批绿色工厂、绿色搅拌站,培育一批绿色建材产品,与全国同步实现建材产业碳达峰。集约集聚效益明显。优化空间布局,依托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盐城南刘庄镇东联村,推进“一园一片区”空间布局,打造形成大丰区新型建材循环经济产业园、盐城绿色建材产业生产基地。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加快推进“产能置换,全区范围内水泥、混凝土等传统建材产品产量只减不增;技术创
19、新投入显著增强,新型墙材、装配式构配件等新兴产业和高端产品比重进一步加大。建成一批具有较强研发和转化能力的省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型企业。智改数转成效显著。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应用层次大幅提升,建成一批建材产业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四)发展重点1、绿色水泥选择依据:大丰水泥产业拥有新丰、腾龙两家重点企业,2021年规上产业规模3.4亿元,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水泥产业是混凝土、墙材、装配式构配件上游产业,也是建材产业中能耗水平最高的细分领域。加快水泥产业转型升级,开发绿色生态水泥,是大丰打造建材循环经济园区产业链的基础环节,也是大丰建材产业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环节。发展方向:依托
20、新丰、腾龙等企业,加快高端水泥产品研发应用,开发绿色水泥生产,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其中,高端水泥方面,提高42.5以上强度等级水泥产品比重,重点加强特种水泥产品研发,鼓励发展硫(铁)铝酸盐水泥、海洋工程等腐蚀环境用特种水泥、极地工程等低温环境用特种水泥,发展满足海洋、港口、核电站、隧道、高速公路等高端基建用特种水泥。绿色水泥方面,推广应用低碳水泥,推动水泥深度脱硫脱硝、化学团聚强化除尘、高效低碳节能等绿色新技术研发,提高水泥粉磨过程中固废资源替代熟料比重,减少水泥熟料消耗量。清洁生产方面,推广第二代新型水泥干法工艺、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等清洁生产技术。提升路径:一是产业结构
21、优化,严格执行水泥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严禁备案新增水泥熟料产能项目,运用产能指标置换等市场化机制压减过剩产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高端水泥产品。二是加快产业链延伸,鼓励水泥熟料企业延伸发展产业链下游的商品混凝土、水泥管、水泥预制板等水泥制品,不断拉长产业链,做大做强水泥制品环节。三是加快水泥行业装备工艺升级,推广低阻旋风预热器、高效烧成、窑炉优化控制、高效篦冷机、高效节能粉磨等节能技术装备,加快研发余热余压综合利用途径及技术,推广应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2、高性能混凝土及预拌砂浆选择依据:大丰混凝土及预拌砂浆产业2021年开票销售11.9亿元,是大丰建材产业目前规上企业数量最多
22、,产业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推动大丰混凝土及预拌砂浆产业加快创新研发,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是大丰打造建材循环经济园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发展方向:依托恒盛商品混凝土、大同建材、富恒建材等企业,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绿色预拌砂浆及绿色搅拌站。其中,高性能混凝土方面,重点开发建筑废弃物生产再生混凝土、新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等生态混凝土;加快高性能外加剂、超轻骨料等技术的研发,重点发展装饰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抗渗混凝土等功能混凝土及超高强、超高耐久、高阻抗等超高性能混凝土。绿色预拌砂浆方面,提高机制砂等再生资源在预拌砂浆中的利用率,优先发展防水、保温、隔热、防火、装饰等特种砂浆,重点发展干混砂浆。绿色搅拌站方
23、面,鼓励混凝土、预拌砂浆企业合理选用高能效设备,优化生产组织流程,加装高效除尘设备、砂石分离、污水压滤设备,实现全流程密封式生产,推广混凝土绿色生产工艺和绿色搅拌站。提升路径:一是提升研发检测能力,支持混凝土、预拌砂浆企业与高校院所加大产学研合作,开发高性能混凝土产品,鼓励企业搭建混凝土及砂浆性能检测实验室,配置中级以上专职检测人员,拥有全套硅配方试验和各种原材料的全套检验能力。二是发展大数据+混凝土砂浆,鼓励区域内混凝土、预拌砂浆企业依托建联智选、找砂石、砂车汇、磴智汇等平台,布局产业互联网,掌握更加全面的供需信息,降低原料采购成本。三是发展绿色搅拌站,支持搅拌站应用免基础搅拌站、片式粉料仓
24、、插接式布线、立体料仓等技术,推动高效搅拌机应用,加快浆水回收技术、砂石分离技术与管道电伴热保温技术等节能环保技术应用推广。3、新型墙材选择依据:大丰新型墙材产业拥有力通建材、沪邦建材、上海新型建材岩棉、德和绝热四家规上企业,2021年规上产业规模5.5亿元,新落地2个市级重大项目,是大丰建材产业发展最快的细分领域。新型墙材产业的发展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是大丰打造建材循环经济园区的重要环节,有望成为大丰建材产业发展重要的增量市场。发展方向:依托力通建材、沪邦建材、上海新型建材岩棉、德和绝热等企业,发展新型砌块、高性能墙板、高性能保温隔热材料。新型砌块方面,继续推进“禁粘”工作,支持发展装饰破/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丰 新型建材 产业 发展规划 2022 2025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93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