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氏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尉氏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尉氏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4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尉氏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2011年到2015年是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时期。“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推动尉氏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阐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图,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明确政府工作要点,根据中共尉氏县委关于制定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总结经验、分析形势、调查研究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尉氏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本纲要是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的规划,是
2、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作为今后五年尉氏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第一章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十一五”时期,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强力实施工业强县和项目带动战略,尉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经济发展总量实现了翻番,工业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服务业水平显著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稳定,在探索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较好地完成了
3、“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并为“十二五”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预计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183.8亿元,比“十五”末的82.2亿元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7.5%;人均生产总值将达到24100元,比“十五”末提高了14500元,年均增长20.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3.9亿元,年均增长1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48.8亿元,年均增长20.l%o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十五”末的54%提高到76%;民营企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十五”末的73%提高到88%;全县一、二、三产业结构比由2005年的26.4:51
4、.6:22.0调整为20.9:56.9:22.2,二、三产业比重达到79.1虬比“十五”末提高5.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排序由“十五”末的二、一、三调整为二、三、一,实现了第二次产业升级。工业化进程加快。201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预计99亿元,年均增长2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十五”末的102家发展到251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75.2亿元,年均增长28.7%;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48%提高到54%,对全县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50%提高到58.4%,拉动经济增长10.2个百分点。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提升,已成为拉动尉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农村经济
5、全面发展。2010年农业增加值预计38.5亿元,年均增长10.2%,粮食总产量由“十五”末的8.4亿斤提高到10.3亿斤,粮食生产连续七年丰收。累计植树1300多万株,新植林网33万亩,完善林网81万亩,通道绿化率达到97%,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6%。规模养殖场发展到7050个,肉、蛋、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9万吨、10万吨、3.6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2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作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110.59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发展到85.43万亩,农田水利设施水平进一步提高。项目带动战略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4亿元,年均增长28.5
6、%,是“十五”时期的6倍。尉氏县纺织有限公司二期扩建、尉氏县久龙橡塑有限公司二期、三期扩建、河南华地肥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金田地农化有限公司、开封市旭梅香料有限公司、河南阿凡达精工家具有限公司、河南福甬针织服装工业有限公司、河南大营家居产业园、尉氏县龙腾皮具有限公司、金久龙橡胶科技园、尉氏县华誉木业有限公司、河南申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雏鹰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重大项目先后建成投产,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积蓄了后劲。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十一五”时期,新建了no千伏变电站、35千伏小陈和岗李变电站,改造了南曹等四个乡镇35千伏变电站,新建和改造35千伏线路89公里,新增供电能力3
7、.26万千伏安。新修和改造县、乡、村公路600公里,兰许高速公路竣工通车。农村安全饮水人口达到15万人。新修和改造了工业路、自由路、健康路、滨河路等县城道路,新建了县城污水处理厂、县城垃圾处理场、县城新汽车站、古塔休闲广场、滨河路休闲广场。县产业集聚区“八纵六横”60公里长的道路框架形成,水、电、仓储、学校、宾馆、商务服务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深入开展“爱我尉氏、清洁城乡、美化家园”活动,开展了村容村貌和市容市貌整治,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城镇化率预计达到38%。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果。积极推进乡镇机构、县直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粮棉流通、财政管理、行政审批等各项改革。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就,“
8、十一五”时期,引进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各类项目累计416个,引进各类资金累计12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8倍,利用外商投资累计2134万美元,是“十五”时期的2.5倍,外贸出口总额累计2572万美元,是“十五”时期的5倍。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建立县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科技型企业3家,实现了我县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零”的突破。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8项,国家授权专利115项,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05年的49.2%提高到49.9%。民生得到较大改善。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认真落实各项强民惠民政策,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就业再就业、教育、
9、文化、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生态环保等关系民生的各项工作全面发展。投入资金8061万元改善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投入资金3713万元,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巩固了“普九”成果,人均受教育年限由2005年的7.21年提高到8.3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9%;农村劳动力转移16.9万人,下岗再就业38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耗能比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6%。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061元、5622元,年均分别增长15.6%、13.9%;社会主义
10、精神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大局稳定。过去的五年,是我们经受考验、奋发有为、成就显著的五年,是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的五年,是人民群众获得更多实惠的五年,是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二、“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时期是经济结构加速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推进、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收入较快增加、经济社会全面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我县经济发展有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宏观政策取向看,国家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为我县发展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创
11、造了条件;省委省政府全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不断加大中原城市群建设力度,加快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区域集聚效应显现,尉氏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迎来了前所末有的重大历史机遇。从我县发展的实际看,作为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区域性副中心城市、全省经济管理扩权县、中原纺织服装工业基地和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县,具有发展的政策优势;尉氏位于郑汴产业拓展区、中原城市群经济隆起带,在国家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和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承接产业转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优势日渐突出,对外经济联系的自由度增强;尉氏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为大力
12、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近年来我县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河南福甬针织服装工业有限公司等一批项目相继落户尉氏,将会促进我县工业的快速发展;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改革开放意识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实现跨越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已经具备。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国家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区域发展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开封市各县竞相发展,尉氏面临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从我县自身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看:经济总量规模偏小,许多指标与全省先进县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农业大而不强,工业增长的质量和
13、效益不高,服务业发展缓慢;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外向度低,投资环境需进一步优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任务艰巨;促进就业再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民生任务繁重;公共服务水平低,社会事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增长,公共财力的保障能力有待提高。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攻坚意识,准确把握形势,拓展发展的新空间、开拓发展的新路子、形成发展的新活力,促进尉氏跨越发展。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根据中共尉氏县委关于制定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
14、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发展壮大工业规模、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扶持巩固现代农业、促进提升服务业为战略重点,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实践要领,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加快城镇化步伐,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二、发展原则“十二五”期间,要坚持靠改革消除弊端、靠开放集聚资本、靠发展破解难题、靠实力赢得尊重,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把握的基本发展原则是:一一坚持开
15、放发展。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强力实施开放引进战略,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坚持协调发展。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稳农业、强工业、促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提高科技水平,培养创新人才,完善体制机制,推动经济发展转入创新驱动轨道。坚持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和谐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
16、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一一坚持跨越发展。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重要发展机遇,建立有利于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体制机制和综合评价体系,促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三、发展目标(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之中,把尉氏建设成为中原城市群区域性副中心城市、中原纺织服装工业基地、橡塑制品生产基地、香精香料之乡、全省林业生态和林木加工业基地、全省畜禽养殖和加工业基地县。(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强力开发“一区五园(县产业集聚
17、区、新尉工业园区、泊川再生资源加工产业园、张市皮革制品产业园、尉氏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富士康配套产品加工产业园),重点实施两大战略(工业强县和项目带动),着力构建三大体系(现代产业体系、新型城镇体系、自主创新体系),加快推进三大进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做大做强六大产业集群(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再生资源加工、橡塑制品、机械制造、化工)。(三)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实现“一高一低双翻番两确保”,即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省市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和一般预算收入比“十一五”末翻一番,确保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不出大问题。(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全县生产总
18、值年均增长15%以上(一产5%,二产16%,三产19%),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8900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3:61:26,促进“三化”协调发展;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翻一番;城镇化率达到4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十二五”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降低1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达到上级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民受教育程度、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民主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第三章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工业强县”
19、战略,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力推进“一区五园”建设,重点发展六大产业集群,着力培育骨干企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到2015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6%。一、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县产业集聚区、新尉工业园区等工业专业园,是调整优化县域工业发展空间布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发展的基础工程,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支撑。按照“市场牵动、园区集聚、企业集群、民营主体、优势优先、优化环境、以商招商、项目带动”的发展原则,完善提高规划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围绕主导产业,通过资源的充分利用、产
20、业链的延伸和相互配套,促进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带动主导产业培育步伐、农业现代化步伐、新型城镇体系建设步伐。(一)县产业集聚区。县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省政府确认的优先发展的县级产业集聚区。规划开发面积18.8平方公里,布局为纺织服装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和综合工业产业三个组团。纺织服装业组团,要以河南省福甬针织服装工业有限公司、尉氏县纺织有限公司等纺织服装企业为龙头,以纺织服装为主导产业,围绕现有纺织服装产业的优势,有序发展棉纺,大力发展服装等终端产品,构建纺织一胚布一印染一服装一销售发展格局,延伸完善纺织服装业链条。建成省内一流的服装工业城、
21、中原纺织服装工业基地。农产品加工业组团,重点围绕农副产品加工进行技术研发,运用酶工程、生物发酵工程和真空冻干工程等新技术,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等无公害食品,促进现代食品加工业发展,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业生产规模。“十二五”时期,县产业集聚区新增投资150亿元以上,到2015年,县产业集聚区发展到15平方公里,区内总人口达到8万人,入驻规模以上企业150家以上,实现年工业产值300亿元以上,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45家、超5亿元的企业15家、超10亿元的企业3家、超20亿元的企业2家。建设成为主导产业突出、生产与服务协调、辐射带动有力、充满发展活力、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产业基地和人居环境优美的新城
22、区,进入全省县级先进产业集聚区行列。(二)新尉工业园区。规划面积8.8平方公里,该园区要突出家居产业特色,延长家居制造业链条,促进家居产业园的专业化、规模化、外向型发展,强力打造家居产业集群;发挥交通、区位优势,积极与郑东新区、开封新区的发展对接,融入中原城市群物流网络,建设家居产品交易物流中心、综合贸易和农产品物流市场,培育仓储物流企业,发展仓储物流业。“十二五”时期,新增投资40亿元以上,到2015年,园区面积发展到6平方公里,入驻规模以上企业100家以上,从业人员发展到2万人,实现年工业产值100亿元以上。建设成为中原地区有影响力的家居产业集聚区、仓储物流集中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三)
23、尉氏县清川再生资源加工产业园。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以再生资源加工为主导产业,突出集群特色,完善内部合作,建成整体与个体兼顾、生态与人文兼具的循环经济园。“十二五”时期,新增投资30亿元以上,到2015年,入驻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5家,实现年工业产值100亿元以上,建设成为河南省再生资源加工及制品生产基地。(四)尉氏县张市皮革制品产业园。规划面积2.54平方公里,以皮革制品为主导产业,坚持高起点,实行环保优先,延伸产业链条,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创造尉氏皮革品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皮革加工企业十二五”时期,新增投资30亿元以上,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发展到1.5平方公里,入驻规模以
24、上企业30家,从业人员发展到8000人,实现年工业产值60亿元以上。发展成为中原地区一流的皮革制品加工业基地。(五)尉氏县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规划区面积7平方公里,布局为粮油加工、畜禽加工、蔬菜瓜果加工和香料生产4个组团。“十二五”时期,新增投资20亿元以上,到2015年,入驻规模以上企业30家,肉类加工能力达到6万吨,禽蛋加工能力达到5亿枚,鲜奶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蔬菜水果加工能力达到28万吨,水产品加工能力达到3万吨,实现农副产品加工业年产值30亿元以上,从而带动发展150多个农业合作社。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六)富士康配套产品加工专业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尉氏县 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 第十二 个五年 规划 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94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