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学第二版-陶晓风.docx
《普通地质学第二版-陶晓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地质学第二版-陶晓风.docx(6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1章绪论7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7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7第一节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7第二节地质学的研究特征及研究方法7第三节何谓普通地质学8第2章地球9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9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9第一节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9第二节地球的物理性质9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极半经为(c)6356.8km9二、地球内部的重力、密度和压力9三、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变化9四、地球的磁性和电性10五、地球内部的温度10第三节地球的外圈层特征10一、大气圈10三、生物圈11第四节地球的内部圈层11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11二、地球内部圈层的物质组成和物态11第五节地球外表的形态特征123、复习题
2、12第3章地壳的物质组成13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13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13第一节元素13第二节矿物13第三节岩石15一、岩石的分类15二、岩石肉眼鉴定的主要特征15三、各类岩石的划分及命名原那么18第四节矿物和岩石的利用矿床的概念183、复习题:19第4章生命起源与地质年代学20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20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20第一节生命起源与演化20一、前寒武纪时期(6亿年前)20二、古生代时期(62.25亿年)20三、中生代时期(2.250.65亿年)20四、新生代时期(0.65亿年以后)20第二节地版年代学20第5章构造运动22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222、教学内容和重点
3、知识解析22第一节构造运动的根本特征22一、构造运动的方向性22二、构造运动的速度和幅度22三、构造运动的周期性和阶段性22第二节地质构造22一、水平构造23二、倾斜构造23三、褶皱构造23四、断裂构造24第三节构造运动的其他证据24一、地貌标志24二、地质证据24第四节板块构造25第6章地震作用27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27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27第一节地震的根本特征和概念27第二节地震的分类27一、成因分类27二、震源深度分类27三、地震震级分类27四、震中距分类27五、发生时代分类27第四节地震地质作用28地震造成的灾害:28第五节地震活动的规律28一、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28二
4、、地段活动的时间分布规律:时间上的周期性。28第六节地震预报和预防28二、地震的预防29三、地震的控制和利用29第7章岩浆作用30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30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30第一节岩浆及岩浆作用的概念30第二节火山作用30一、火山喷发现象30二、火山机构30三、火山喷出物30四、火山喷发的方式30五、火山岩的特征:31六、火山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开展规律31第三节岩浆侵入作用31一、岩浆侵入方式及其产物31二、侵入岩特征31四、侵入岩的空间分布规律和侵入作用的历史开展规律32第四节岩浆的演化32第8章变质作用33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33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33第一节变质作用方式
5、33一、重结晶作用33变质结晶作用33交代作用33变质分异作用33构造变形作用33第二节变质作用原理(影响因素)33三、化学活动性流体34第三节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34第四节变质岩特征34第五节变质作用的根本规律34第9章风化作用36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36第一节风化作用的类型36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39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39第一节暂时性流水地质作用39第二节河流的地质作用40第三节构造运动对河流地质作用的影响41第11章地下水的地质作用43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43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43第一节地下水的运动特征43一、地下水运动的条件43二、地下水的来源43三、地下水的赋存及
6、运动43第二节地下水的地质作用45一、地下水的机械地质作用45二、地下水的化学地质作用45第12章冰川地质作用47第一节冰川的形成和运动47一、冰川的形成的条件47二、冰川的类型47(一)冰川形态分类47(二)冰川的气候分类47三、冰川的运动47第二节冰川地质作用47一、冰川的剥蚀作用47二、冰川的搬运作用48三、冰川的沉积作用48第三节冰水地质作用48一、冰水的来源与分布49二、冰水沉积物与沉积地貌49第四节地质历史时期的冰期49第13章海洋地质作用50第一节海洋环境特征50一、海水的化学性质50二、海水的物理性质50三、海洋生物50四、海水的运动形式50五、海洋分带:滨海带、浅海带、半深海
7、带、深海带50第二节海水的地质作用50一、海水的剥蚀作用50二、海水的搬运作用51三、海水的沉积作用51第14章湖泊和沼泽地质作用53第一节湖泊的成因和湖水状况53三、湖泊的动力53第二节湖泊的地质作用54沼泽及其地质作用54第15章风的地质作用56一、风的剥蚀作用56二、风的搬运作用56三、风蚀地貌56荒漠化57一、荒漠化的特征及类型57二、土地荒漠化过程57三、荒漠化的防治57第16章重力地质作用59第一节重力地质作用特点59二、弯折倾倒59三、崩落59四、滑动作用59滑坡的形态要素59一、概述60二、泥石流的发育条件60三、流动作用的剥蚀与搬运60四、泥石流的堆积物60地面沉降与塌陷60
8、一、地面沉降和塌陷的表现及成因60二、地面沉降和塌陷的危害60重力作用的灾害及防治60第17章地球科学与人类活动62地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62地球环境变化的影响62一、地球环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62二、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62人与自然协调开展62一、人与自然的“危机”关系62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开展之路62地质学开展的趋势63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1)熟悉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及地质学一般研究方法,掌握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分科;(2)初步了解学习地质学应注意的问题,地质学的研究意义。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第一节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和构造、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和
9、演化。第二节地质学的研究特征及研究方法1地质学的特征:地质事件在空间上既有宏观性,又有微观性;事件在时间上既短暂的,又是缓慢的;地质事件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地质现象的四维性。2地质学的内容及分科:1)研究地球物质组成及变化规律的学科: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球化学等。2)研究地球结构及其变动规律的学科: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大地构造学、地质力学等。3)研究地球历史、演化规律及古生物演化特征的学科:地史学、地层学、古生物学、岩相古地理学、第四纪地质学。4)地质学应用方面的学科: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地震地质学、环境地质学。3地质学的研究思维方法:1)时空观:宽广
10、与狭窄相结合、大小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结合;长期和短期相结合。2)开展观(演化观):地质事件和有机界一样,也有其发生、开展和消亡的过程。3)活动观:地球、地壳是随时随地都在活动的。这种活动可以有缓慢的也可以有急速的。4)渐变和灾变观:地球开展的历史上,可以看作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也有许多地质事件发生在短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一个突变的过程。渐变不易觉察,但它容易被生物界所适应。而突变那么使环境突变,很难为有机界所适应,所以也称灾变。4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收集资料、系统分析、反演推理(将古论今提出假说。第三节何谓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介绍有关地球物质组成、结构和构造、地质作用原理及地球演化历史的地质学
11、入门根底课。重点知识解析:地质学的内容及分科。3、复习题(1)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第2章地球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1)熟悉地球的形状;地球外部圈层的特征、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特征;掌握地球的大小;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其研究意义。(2)初步了解内部圈层划分依据。2、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第一节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是太阳系中的1颗行星。太阳系由1个恒星、8个行星、33个卫星以及小行星、慧星、星际物质等组成(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于2006年8月24日宣布,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太阳系行星的数量由九颗减为八颗)。八大行星分为类地行星与类木行星两类。类地行星:指性质类似于地球的行星,包括水星,
12、金星,地球和火星。它们一般具有体积小、密度大、卫星少、有固体表层,重元素多,距太阳近的特点。类木行星:指性质类似于木星的行星,包括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一般有体积大、密度小、卫星多,没有固体表层、轻元素多,距太阳远的特点。第二节地球的物理性质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极半经为(c)6356.8km赤道半经为(a)6378.2km平均半经为637Ikm扁率为(a-c)a1/298外表积510070100km2地球赤道一带稍微凸出,南北半球也不对称,加上外表凹凸不平,地球是一个不规那么的旋转椭球体。二、地球内部的重力、密度和压力地球的重力: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和地球引力的合力。地球的密度:地
13、球的平均密度:5.517gcm3;地表岩石平均密度:2.6gcm3;地心的密度:13gcm3o地球的压力:地球内部压力是随深度加大而逐渐增高的。深度每增加1km,压力增加27.5MPa(1MPa=1兆帕斯卡=106Nm2)深部随着岩石密度的加大,静岩压力增加得更快些。静岩压力在莫霍面附近约1200MPa,古登堡面附近约135,200MPa,地心处可达361,700Mpa,相当于360万个大气压力。三、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变化地震产生的振动可以在地球内部传播,即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二者合称体波。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的速度是变化的反映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和弹性性质是变化的。在固体
14、中纵波和横波都可传播,而在液体中因切变弹性模量为零,横波不能通过。大陆地区35km深度范围内以及大洋地区IOkm深度范围内。地震波速度突然发生大的变化。2900km是地球内部波速变化的最剧烈处。横波降到零。四、地球的磁性和电性(一)磁性:地磁场: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地球的磁场它有两个磁极,其磁北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磁南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但不重合,地磁轴与地球自转轴的夹角现在约为11.5度,1980年实测的磁北极位于北纬78.2度,西经102.9度(加拿大北部),磁南极位于南纬65.5度,东经139.4度(南极洲)。地磁三要素:磁场强度、磁偏角、磁倾角。磁场强度:为某地点单位面积上磁力大小的绝
15、对值。它是一个具有方向(磁力线方向)和大小的矢量,一般在磁两极附近磁感应强度大;在磁赤道附近最小.磁偏角:磁力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地理正北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地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磁偏角的大小各处都不相同。在北半球,如果磁力线方向偏向正北方向以东称为东偏,偏向正北方向以西称为西偏。我国东部地区磁偏角为西偏,甘肃酒泉以西地区为东偏。磁倾角:指磁针北端与水平面的交角。通常以磁针北端向下为正值,向上为负值。地球外表磁倾角为零度的各点的连线称为地磁赤道;地磁赤道到地磁北极,磁倾角由0。逐渐变为+90;由地磁赤道到地磁南极,磁倾角由0。变成-90%(二)电性:地球内部物质电学性质一般用电导率
16、或电阻率表达。地球浅部物质通过测量供电电压电流值,再经一系列计算便可得出地下浅部物质的电性分布。更深物质电性的测量,需要利用天然大地电磁场。大气层雷电活动、太阳活动抛出的等离子体流等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将产生大地电磁场,并在地球物质中产生大地电流。通过测量便可计算地下物质的电阻率变化。现已得到地球内部有一些高导层,如60250km的高导层。五、地球内部的温度地温:人们可以从火山和温泉意识到地下深处是热的,地球的温度总体上是从地表向地内逐渐增高的。在地表附近,由于太阳幅射热的影响,温度有昼夜变化、季节变化和多年周期的变化。这一-表层可叫外热层(或变温层)。外热层的深度一般在十几米.在其下界面附近,
17、地温常年保持不变,等于或略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该处称为常温层。常温层以下,受到地球内部热量的影响,温度逐渐升高。一般把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IoO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热增温率或地温梯度。这是由于地球内部热量通过向上热传导而造成的。世界上不同地区,地温梯度都不相同,地球表层的平均地温梯度为3C。海底的地温梯度一般为4-8C,大陆为0.95C。大陆的地温梯度一般来说是显著低于海底的。第三节地球的外圈层特征在固体地球之外还存在另外三个圈层,它们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它们是地球的重要组成局部,它们与固体地球休戚相关,共同演化,塑造着多姿多彩的地球。一、大气圈大气圈中的气体主要集中于地表以上18km
18、的范围内,往上气体变得极为稀薄。主要成分为氮,78.09%;氧,20.94%;氨,0.93%;其他004%。(按体积计算)。由地表往上可分为五个次级圈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扩散层(外逸层)。对流层:平均厚度12km,含大量水蒸气和尘埃。表现为强烈的对流。风、霜、雨、雪、雹、雾等气象现象均发生于此层。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到地表以上55km的范围。大气呈水平运动。几乎不含水蒸气、尘埃,无天气现象。中间层:从平流层顶到地表以上85km的范围。大气呈对流运动。存在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热成层:从中间层顶到地表以上80Okm的范围。内部存在多层的电离层,也称电离层,强烈反射无线电波。扩散层
19、:从热成层顶到外层空间。物质多以原子、离子状态存在。是地球物质向宇宙空间扩散的部位。二、水圈水圈:是指地球表层由水体构成的连续圈层。其物态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体的形式有河、湖、海、冰川(盖)水蒸气、地下水等,并形成一个包裹着地球的完整圈层。地表上直接被液态水体覆盖的区域占地外表积的3/4。海水97.41%,淡水2.59%o在太阳能、重力的作用下,使得水圈中的水体周而复始的运动,形成水循环。水循环的方式有:海洋与大陆间的循环;地表与地下间的循环;生物体与周围空间的循环;水圈与大气圈间的循环。三、生物Be生物圈:是指地球表层由生物及其活动地带所构成的连续圈层。生物从高等到低等,从动物到植物,乃
20、至细菌和微生物等生活于地球外表一定范围的陆地、水体、土壤及空气中,构成了一个根本连续的圈层。目前的生物有近两百万个种。生物的演化开展受控于自然环境的演化,通过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化石的研究就可以知道地质演化的历史。第四节地球的内部圈层一、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有两个明显的波速突界面,这两个地球内部界面分别称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根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可将地球内局部为三个I级圈层:地壳、地幔、地核。二、地球内部圈层的物质组成和物态(一)地壳:是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其厚度变化在5-7Okm之间。其中大陆地区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3km;大洋地区厚度较小,平均约7km;总体的平均厚度
21、约16km。地壳物质的密度一般为2.6-2.9gcm30大陆地壳(上地壳)主要为富硅铝的硅酸盐矿物所组成,常称为硅铝层;大洋地壳(下地壳)主要为富硅镁的硅酸盐矿物所组成,常称为硅镁层,因其比重较大,主要分布洋底地壳或大陆地壳的下部。(二)地幔: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的一个巨厚圈层。其厚度约2850km。平均密度为4.5g/Cm3。根据次级界面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从莫霍面至地下IO(M)km,平均密度为35gcm3,成分主要为含铁镁质较多的超基性岩。在上地幔的上部100350km存在一个由柔性物质组成的圈层称为软流圈(地震波的低速带)。此软流圈之上的固态岩石圈层称为岩石圈。下地幔:地下1
22、00okm至古登堡面之间,平均密度增大为5.1gcm3,成分仍为含铁镁质的超基性岩,但铁质的含量增加。()地核:古登堡面以下地心的一个球体。半径为3480km。地核的密度达9.9812.5g/Cm3。其成分以铁银物质为主。根据其状态可分为外核和内核。第五节地球外表的形态特征地球外表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局部。一、陆地地形:地形按照高程和起伏特征,陆地地形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和洼地等类型。山地:海拔高程在500米以上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程大于200米的地区。海拔500米-100o米称为低山;IooO米-3500米称为中山;大于3500米称为高山。线状分布的叫山脉。丘陵:上下不平,相对高
23、程在200米以下的小山丘。平原:宽广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区.高原:海拔高程在600米以上外表平坦或略有起伏的地区。盆地:四周是高原或山地中央低平(平原或丘陵)的地区。洼地:陆地上高程在海平面以下的地区(如新疆鲁克沁洼地为-I55m)o二、海底地形:根据其根本特征,可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洋中脊。大陆边缘: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海沟和岛弧。大洋盆地:海洋主体。洋中脊:贯穿大洋中部的巨大海底山脉。重点知识解析:(1)教学重点:地球的物理性质。(2)教学难点: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3、复习题1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其研究意义;(2)地球内部圈层及其划分依据;第3章地壳的物质组成1、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 地质学 第二 晓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95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