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茶故事.docx
《李清照的茶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清照的茶故事.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李清照,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人。宋代著名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尤精诗词。李清照对中国史学的第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协助赵明诚纂修金石录并历尽艰辛将它保存下来。清道光济南府志列女传李清照中记载:“明诚作金石录,考据精确,多足证正史之失,清照实助成之J李清照与赵明诚在青州一同生活了十年的“归来堂”,见证了他们共同研究史学的经历,两人可谓是夫唱妇随既是事业上也是生活中的伴侣,由此还引出了夫妇两人关于“斗茶助学”的有趣故事。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日:“众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
2、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李清照和赵明诚在整理史料书籍时逐字逐句校勘,量大而枯燥。李清照才思敏捷突发奇想,推行与酒令相仿之茶令,与赵明诚互考史籍典故,说出典故出自某书某页之中,赢者可先饮茶,输者后饮。因茶而将枯燥之事变得趣味浓浓。“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这是李清照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赌书泼茶,甘心老是乡矣!待南渡饱经沧桑后,再想起这些往事,易安居土一定是感慨万千!南渡以后,茶令并未因李清照的落泊而绝迹,相反它在江南地区广为盛行。南宋龙图阁学士王十朋,精文通诗,又好茶令,他曾在诗中写道:“搜我肺肠著茶令还介绍行茶令的形式,注
3、道:“余归,与诸子讲茶令,每会茶,指一物为题,各举故事,不通者罚。”茶令之行,让女词人易安居士在中国的茶文化上开创了先河。李清照生活于两宋之交的年月,我们可从诗人的词中知悉北宋、南宋时期的饮茶习俗和风尚。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瓯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宋人将茶制成茶饼,饮用时须将茶碾成细末,然后煮饮。“碧云笼碾”即讲碾茶。“玉成尘”即指将茶碾细,形容了茶叶碾碎时的样子。陆羽在其茶经中列举了二十八种茶具。除煮茶、饮茶、贮茶的茶具外,碾茶的茶具称之为茶碾。茶碾有木质和石质两类。“留晓梦,惊破一瓯
4、春”,意为喝下这一杯春茶,睡意尽散,茶有驱睡之功效。李清照诗词里的分茶,何谓分茶?宋诗选注日:“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茶道,即以开水注入茶碗之技艺。宋代的文人雅土,以分茶为乐,李清照也不例外。她的诗词作品中多涉及分茶,如满庭芳有“生香薰袖,活火分茶”。晓梦有“嘲辞斗诡辨,活火分新茶”。而在摊破浣溪沙中,李清照更是流露了对分茶的温馨回忆。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豆蔻为植物名,种子有香气,可入药,性辛温,能去寒湿。茶性凉,与豆蔻性正相反,故道“莫分茶”,即不饮茶,当下只能饮用豆蔻熟水调理身体。病起、两鬓华、残月,等词点出诗人晚景的凄凉。分茶似乎成了对往事的追忆,也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李清照 故事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95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