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能源发展专项规划.docx
《新时代能源发展专项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能源发展专项规划.docx(3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时代能源发展专项规划目录前言1第一章发展基础2一、发展现状2二、存在问题6三、面临形势8第二章总体要求10一、指导思想10二、发展思路10三、发展目标11第三章重点任务14一、着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14二、着力增强能源安全供给保障18三、着力加快能源科技创新21四、着力提升能源现代化治理水平22第四章重大工程25一、清洁能源发展壮大工程25二、基础能源提质增效工程25三、电网互通优化加强工程25四、天然气进一步拓展工程26五、能源绿色智慧创新工程26第五章环境影响与评价28一、环境影响分析28二、环境保护措施28第六章保障措施30一、强化规划实施30二、强化政策支持30三、强化项目建设30
2、四、强化统计监测31五、强化宣传引导32刖百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血液。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绿色发展与高效发展将成为能源体系建设的未来方向。“十四五”时期是加快“四区”建设,统筹开展“五优”创建,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进步之星”“后起之秀”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确保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时期。为推动能源转型变革,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编制本规划。本规划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
3、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省“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市“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为依据,是未来五年县能源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也是指导各领域、各部门、各乡镇编制能源领域相关年度计划、行动方案和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本规划的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0年。第一章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一)能源发展总体情况1.能源消费结构持续向好“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
4、下,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战略目标,坚持“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培育形成新型建材、食品工业、生态木业、机械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172.73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54.57亿元,年均增长5%,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从能源消费总量看,2020年全县能源消费总量达61.18万吨标煤,“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4.12%,在全市排名位于中下游水平。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和最大用电负荷分别为13亿千瓦时、25.21万千瓦,“十三五”期间分别年均增长9.39%.8.373%;人均综合用电量约2857千瓦时,年均增
5、长9.3%。能源生产看,“十三五”期间,县能源生产以一次电力为主。2020年全县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生产总量约L8万吨左右标煤,“十三五”年均下降11.47%,能源自给率由2015年的32.4%下降至2020年的11.2%,后续随着垃圾发电、光伏发电等一次能源的大力发展,县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能源消费结构看,“十三五”期间,县能源消费以一次电力消费为主。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中煤炭、石油、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结构调整为16.41:3.19:14.33:66.07,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表1县2015年和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结构对比年份煤炭占比()石油占比(%)天
6、然气占比()一次电力及其他占比()201522.942.92074.14202016.413.1914.3366.072.能源绿色转型不断加快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大力发展太阳能被视为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推进农村能源消费升级,大幅提高电能在农村能源消费占比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期间,县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政策机遇,持续开展光伏扶贫,全县共推进23个村实施26个光伏扶贫项目,总装机809千瓦。随着华能()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在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光伏发电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天然气方面,“十三五”期间,实施安然LNG气化站门站、中晟燃气项目LN
7、G供气站等项目建设,能源战略物资储备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实施“双循环”战略打好坚实基础。目前,全县现有LNG气化站一座,市政管网铺设25.5公里(已运行8.3公里),庭院管网14.67公里,日供气量可达12万立方;中海油海西二线,已建设约9公里市政中压管线,并陆续随G355国道改造进行铺设,此管线可辐射到工业园区;省石油管道公司西气东输闽粤支线广州到环评报告已批复,项目处将建设天然气分输站,预计供气量为50万立方米/日,设计供气压力6公斤。3 .“坚强电网”建设稳步推进“十三五”期间,国网县供电公司总投资7.5亿元,先后建成投运了山格、安厚、民主、霞寨等4座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扩建35千伏南胜
8、变II期、崎岭变II期、大溪变II期,新建35千伏五寨变和双田、三五、九曲、秀峰配电化站等8个35千伏项目工程;累计新增3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58.35万千伏安、线路56.76公里,有效解决了安厚、大溪、国强、山格、芦溪、五寨、南胜、崎岭等乡镇用电缺口、低电压等民生问题,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1座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提升了电力保障能力。2019年,新建110千伏西蝉(上峰)变,续建110千伏文峰变,进一步满足工业园区、文峰镇等乡镇居民和企业的用电需求。4 .惠民利民工程成效显著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工作大局,县逐年加大农村配电网投资建设。“十三五”期间,完成配网投资4.1266亿元,投资额
9、位列全市前茅。特别是在2018年建成了小康用电示范县的基础上,加大了配电网的建设改造力度,全县实现至少双回线路与主网联络,所有乡镇实现至少双回10千伏及以上线路供电,10千伏及以下中低压配电网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投产10千伏配变容量136.06兆伏安,新建线路216.20公里,改造线路410.45公里。配网指标两率一户、供电能力、网架结构及装备水平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提升,10千伏线路N-I率由2015年的30.3%提升至2020年的77.52%;10千伏线路绝缘化率由2015年的33.52%提升至2020年的60%;户均容量从2015年1.76千伏安提高至2020年的2.66千伏安,推动农村
10、从“有电用”向“用好电”转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十三五”期间,我县持续推进能源领域保供应、调结构、控消费、提效率、惠民生等工作,能源发展转型升级初见成效,基本形成供应安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洁净高效的发展格局,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能耗总量增量。2020年全县能源消费总量达61.18万吨标准煤,较2015年增加16.16万吨标准煤,“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1%,控制在省、市下达指标内(11.1%)o“十三五”能耗总量增量控制在省、市下达的“十三五”增量目标内(25万吨标准煤)。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十三五”期间,县单位GDP能耗累计上升7.32%,主要
11、是2016年-2019年虽然能耗持续下降9.04%,但2020年单位GDP能耗上升16.36%,导致累计数未能完成市下达县下降5%目标。全社会电网综合线损率。2020年,县全社会电网综合线损率4.0%,较2015年下降5.02个百分点,控制在省、市下达的指标内。表2“十三五”县能源发展成就类别指标单位2015年实绩2020年实绩十三五年均增长或提高源费量结能消总及甲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煤45.0261.187.1%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8.313.09.39%用电最高负荷万千瓦12.8325.218.373%人均综合用电量千瓦时135421229.4%节能单位GDP能耗下降率%-0.1516.36
12、7.32全社会电网综合线损率%9.024.005.02注:L单位GDP能耗”将当年折合成2015年可比价进行比较。2.为五年累计数。二、存在问题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我县能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对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及能源高质量发展要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一)能源供应对外依存度较高我县一次能源种类单一、自给率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均依赖于外部供应,2020年能源供应对外依存度高达88.8%。水能资源基本开发完毕,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逐步加强。光伏发展迅速,但缺少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分布式光伏受可利用屋顶资源限制,增量有限。随着能源消费量的增加,自主供应保障能力不足的局面
13、将不断加深,对外依存度将不断提高。(二)能源储备体系不完善能源供应易受极端天气、突发事件、能源市场等外在因素影响。虽然西三线闽粤支干线和LNG外输管道联通工程天然气管道建设已经启动,但是建设进度相对滞后于我县储气需求增长进度,储气量低于国际气体联盟(IGU)建议的12%储备要求,油气商业化储备机制仍不完善。(三)源网荷储协调发展水平有待提升电力供应方面,用电负荷峰谷差不断拉大,电网调峰困难增加。受制于水力发电季节性和光伏发电间歇性特性以及电网网络约束,高峰负荷时段部分地区特别是工业企业电力供应紧张状况时有发生。随着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项目的逐步实施,电网调峰压力进一步增大。(四)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14、任务艰巨非清洁能源消费问题突出,2020年,我县规模以上工业煤炭、石油等非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依然高达19.6%,而天然气消费比重仅占14.33%。能源结构清洁化、低碳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还不完全匹配。能耗强度与其他先进县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五)现代能源管理体制有待完善现有的能源管理体制尚存在一些与能源发展新形势不完全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能源智慧化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能源管理统筹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乡镇能源管理力量有待进一步强化,能源统计监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等。三、面临形势从全球来看,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正在向绿色低碳转型,全球主要国家均加快推动能源转
15、型,减少对化石能源依赖,保障能源供给安全。与此同时,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兴起,能源产业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日益加深,技术创新持续推动能源变革,太阳能、风能、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成熟,大规模储能、氢燃料电池等技术有望取得新突破,能源利用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日益丰富,给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化。从全国来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格局的构建,我国超大国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将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加强区域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等建设工作孕育着巨大发展潜能。此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3
16、060”双碳目标,奠定了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发展主基调,我国能源发展将进入从总量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变的新阶段。从来看,能源低碳化、绿色化是主攻方向。煤炭消费总量、比重呈现双下降态势,天然气成为主体能源之一,电力消费将保持稳中有升、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保持下降趋势。“控火、强核、扩风、稳光、减水、增储、优网、补短”将成为“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我省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思路。从来看,我市是能源消费大市,“十四五”期间将大力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做强做大石化、大健康、大装备三大千亿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刚性的需求依然旺盛,将会给全市“双控”目标带来挑战。大力发展集约高效的能源利用形式
17、,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仍是今后须着力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从来看,“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探索、闽西南协同发展、厦漳泉都市圈建设等重大战略交汇叠加、深入实施,会对能源发展带来多方面挑战,也为能源发展提供了新机遇。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能源基础设施还有短板,能源保供、转型压力仍较大。“十四五”期间,加快“四区”建设,统筹开展“五优”创建,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进步之星”“后起之秀”,将推进能源产业能级、竞争力实质性提升。第二章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
18、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统揽,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为出发点,统筹能源发展和安全,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加快转变能源生产消费方式,不断优化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积极推动能源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逐步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智能创新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加快“新型工业集聚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文化旅游度假区、生态闲适新城区”四区建设,统筹开展“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省级文明县城、全域生态旅游示
19、范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五优”创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进步之星”“后起之秀”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二、发展思路多元保障,安全发展。构建多元安全能源供应体系,加强战略新兴能源开发和布局,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完善能源安全供给保障体系,着力增强能源供应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能源系统风险管控应对能力。清洁低碳,绿色发展。不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通过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非化石能源大力发展并举等手段,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持续扩大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一一智慧融合,创新发展。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增强能源发展的动力,带动能源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发展
20、,加强基础设施智慧融合,推动能源与信息、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的融合共建,促进能源发展转型升级。惠民利民,共享发展。以惠民利民为宗旨,加快能源惠民工程建设,着力提升能源普遍服务水质量,强化能源民生保障。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向农村覆盖,提高城乡居民用能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实现用能服务均等化。市场导向,高效发展。深入推进能源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能源行业和市场监管,不断创新能源管理模式,提高能源治理效能。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全县能源供应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清洁
21、化水平显著提升,保持能源消费增速和经济发展相匹配,不断改革创新能源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数字化变革,进一步提高能源基础设施和民生服务水平,更好地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源消费总量方面。按“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速为IL6%计算,到2025年,全县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05.91万吨标煤,单位GDP能耗和能源领域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支柱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力争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将达到18亿千瓦时,“十四五”年均增速6.72%能源供应安全保障方面。“十四五”期间,以县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为契机,开发分布式、户用光伏项目,辖区党政机关、学校、医院、工商业、农
22、户住宅等建筑屋顶将用于安装光伏发电系统,树立整县“1+X共享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模式、电网合作模式”等的模式标杆,项目建成后,直流侧装机容量预计将达300MW。通过开发建设,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推动县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能源服务和治理方面。预计到2025年,人均综合用电达到2990千瓦时以上,适度超前启动重要园区和重点发展区域布点及配套电网建设,紧盯“五个一批”等重点项目,衔接园区、增量配电区域供电需求,原则合理安排电网项目。加强农村配电网建设,配电网建设预计投资5.17亿元,重点将解决部分不满足“N-1”10千伏线路、配电自动化建设等问题。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完成45个贫困村改造,统筹推进低电压、
23、过重载、老旧线路设备和单电源大中型小区等项目整治,提升农村配电网供电质量。节能环保方面。制定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2025年,单位GDP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均控制在省、市下达指标内。全社会电网综合线损率控制在3.6%左右。2030年前后实现“碳达峰”。表3县“十四五”能源发展主要目标类别指标单位2020年2025年目标底“十四五”年均增速属性源产能生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万吨标煤1.85.5525.26预期性能源自给率%11.2197.8预期性源费量结句能消总及中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煤61.18105.9111.6%约束性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13.0186.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能源 发展 专项规划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97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