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履行监督责任调研报告(共二篇).docx
《2022年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履行监督责任调研报告(共二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履行监督责任调研报告(共二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2年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履行监督责任调研报告(共二篇)2022年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履行监督责任调研报告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和纪检监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助基层党委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组织保证,是维护基层和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如何履行监督责任和能否有效履行监督责任是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落实及反腐败工作的顺利开展,关系到执政党的地位,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调研,结合*市纪委监委机关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履行监督责任的具体实践探索,分析当前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履行监督责任的问题短板,提出有效落实监督责任的启示建议,
2、力求提升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落实监督责任的效能,努力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监督工作格局,推动监督“有形”更“有效”。一、新常态下*市纪委监委机关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履行监督责任的实践和探索(-)强化互联互通,在循线拓面中拓宽监督渠道。一是“信访举报+蹲点调研”过筛。畅通信、访、网、电、微等举报渠道,办好“*市党风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加强对信访线索的日常管理,注重在信访举报件初核中发现连带问题。今年以来,共受理信访举报*件次,立案*件。制定*市纪委监委班子成员联村帮扶制度,班子成员带头下沉基层联系点,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利用“万人助万企”活动广泛深入一线开展调研督查,通过联村帮扶收集到意见建议及问题线索*
3、余个,及时进行集中研判、分类处置。二是“嵌入办公+专项检查”挖掘。深化派驻“嵌入式”监督,综合运用信访受理、谈心谈话、约谈提醒、参加民主生活会及“三重一大”事项研究等方式,把监督抓在日常、严在经常。今年以来,*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共发现并处置问题线索*个,立案*件。针对重点项目建设及群众关注度高的重点部门、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积极开展监督检查和专项治理,在发现问题中获取案件线索。如,聚焦保障高质量就业、发展优质均衡教育等*个重点整治项目,开展“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集中整治,目前已起底查摆各类问题*个。三是“巡察监督+部门协作”移送。发挥巡察利剑作用,通过组织谈话、调阅资料、民主测
4、评、明察暗访等工作方法,多方面、多渠道发现问题线索。在市委第一轮常规巡察暨涉粮问题专项巡察中,共发现各类问题*个,移交问题线索*个。积极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强化与公检法部门及其他行政执法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线索移送、信息互通、资源共享、通报会商等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收到市反腐败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移送问题线索*个,经核实给予党纪政务处分*人。(二)强化集成集约,在优势互补中增强监督合力。一是搭建网格,整合联动。探索运用“室组地”监督模式,制定*市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工作制度(试行),按照资源整合、协作联动原则,将全市*个乡镇(街道)划分为*个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个协作分区
5、、*个片区,*个纪检监察室对口联系,派驻纪检监察组结合职责机动开展工作,与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工作一体运行、力量有效整合,同时选聘*名村廉政信息员,搭建起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市乡村”三级联动监督网格。二是优化机制,提高效率。协作区内均按照“常规工作各监督单位推进”和“重点工作集中协作突破”的“双回路”运作模式,实行交叉检查、定期例会、重大问题会商、问题线索督办、联合办案等制度机制,由协作区统一归口受理、分转交办发现的问题线索,对疑难复杂的重要问题线索在市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的指导下交由相关专班办理,切实提高办理效率。今年以来,依托协作区开展联合监督检查*余次,处置问题线索*个。三是凝聚合力
6、,统筹推进。在搭建协作区的基础上,通过“专兼挂”并行监督,着力打通各环节之间的断点、堵点,推动监督力量贯通。“专”即各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街道)纪(工)委各自履行职责范围内的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职责;“兼”即通过交叉检查、协作办案等,履行协作区内工作职责;“挂”即根据各专项活动监督重点,将相关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街道)纪(工)委纳入专项活动工作组,承担具体工作任务。如,在供销合作社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中,各乡镇(街道)纪(工)委、有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发挥“专”的作用,协作区内统一指导调度,与市纪委监委专项整治专班形成合力,目前共处置供销系统问题线索*个,立案*件*人,清
7、收历史欠账*万元。(三)强化共纠共治,在闭环管理中提升监督效能。一是精准化做实以案促改“堵漏洞”。把以案促改作为日常监督重要内容,根据监督发现问题情况,通过定期会商、约谈提醒、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督促案发单位党组织抓好问题整改、完善工作机制、堵塞制度漏洞。如,针对社保基金管理领域查处发现的问题,深入剖析根源,检视案件背后的体制机制问题,建立问题清单,督促相关职能单位对照查找制度缝隙、管理漏洞和监管盲点,推动纠正问题*个,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项。二是常态化开展整改情况“回头看”。对巡察组、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街道)纪(工)委监督发现的问题,建立专门台账,定期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
8、,按照片区、一定比例开展随机抽查、交叉互查,由联系的纪检监察室核查整改进度、质效及建章立制情况,切实防范纸面整改、敷衍整改,确保整改“全闭环”。今年以来,共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监督检查*次。三是立体化拧紧廉洁从政“思想阀”。充分发挥典型案例“活教材”作用,不断加强各级党员干部的廉政警示教育,结合查处的*起违纪违法案件,通报曝光典型案例*起,制作警示教育片*部,印发*市以案促改资料汇编,选取典型案例制成微视频和口袋书,在全市*个村(社区)开展学纪通法系列警示教育活动。今年以来,通过“清风*”微信公众号发布廉政信息*篇,“清风*”手机报发布信息*期,全方位、立体化营造崇廉尚廉浓厚氛围。二、新形势
9、下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履行监督责任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一)基层监督体制机制还需健全完善。各项监督之间贯通融合机制不够完善,统筹不够、衔接不畅的问题依然存在。如,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监督检查部门、派驻纪检监察组、巡察机构之间的工作沟通多限于一般层面,主动全面的沟通不多,贯通缺乏深度;各类监督成果运用不充分,有的日常监督、巡察成果转化为审查调查成案率的比例不高,有的巡察综合报告、政治生态报告、选人用人情况报告等成果,在监督检查部门的日常监督中没有得到充分运用。(二)加强“关键少数”监督还需下深功夫。个别派驻纪检监察组的“探头”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监督存在“宽松软”问题,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办法不多
10、;一些乡镇(街道)纪(工)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缺乏权威性和威慑力,乡镇(街道)纪(工)委和乡镇(街道)班子成员长期在“一个锅里吃饭”,一定程度上存在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的抵触心理,思想上有障碍,监督缺乏信心,尤其是长期在一个乡镇任职的干部,不愿监督的问题更加突出。如,*市*名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中,有*人是“原地提拔”,占*%;异地调任*人,仅占*%,压力传导层层递减的现象还未得到根治。(三)监督执纪方法手段还需改进优化。虽然在拓宽日常监督渠道上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方法手段仍然不够有力,受制于监督力量不足和经费保障不够等因素,日常监督的信息化运用上还远远不够,发现的问题面上的多
11、,高质量问题线索较少。同时,监督检查多停留在发现问题上,对发现问题的跟踪整改落实和督促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较少,监督检查成效还需继续提升。如,在对“四风”问题的监督上,采取的方式多是明察暗访,而随着少数“公款吃喝”转入“地下”,如不依赖群众群众举报,纪检机关限于人员精力和信息化水平不够,很难发现类似隐形“四风”问题。(四)基层纪检监察组织队伍建设还需持续加强。近年来,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不断丰富,部分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干部跟不上发展脚步,出现了业务知识不熟、工作职责不清的现象,开展工作缺少思路和办法,存在着日常监督“带电”不足,发现问题的精准度不高等问题。调研中发现,多数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街道
12、)纪(工)委主要承办上级转办交办案件,本级受理或主动监督发现的问题较少,发现有价值问题线索的能力不够;有的执纪审查欠缺刚性,有时存在查不深入、查不彻底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查调查公信力。三、新时期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有效落实监督责任的启示和建议(-)完善监督机制,确保监督有章可循。制度机制是凝神聚气的“经络”,只有打通堵点、连接断点、消除盲点,使周身“气血”顺畅运行,监督的“拳头”才能更加有力。探索建立健全推进“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办法,建立室与室“*+*”、室与组“*+N”衔接配合工作机制,完善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着力构建监督检查室牵头抓总、派驻纪检监察组前置延伸、巡察组定期体检、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基层 纪检监察 组织 履行 监督 责任 调研 报告 共二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09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