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课程设计报告.doc
《混凝土课程设计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课程设计报告.doc(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目录绪言21 现浇楼盖尺寸及梁板布置32 梁板尺寸确定33 板的计算33.1 荷载计算33.2 计算简图43.3 力计算43.4 正截面强度计算54 次梁的计算64.1 荷载计算64.2 计算简图64.3 力计算74.4 承载力计算74.4.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74.4.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114.5 次梁构造125 主梁设计135.1 荷载计算135.2 计算简图135.3 力计算135.3.1 弯矩设计值135.3.2 剪力设计值145.3.3 弯矩包络图145.4 承载力计算165.4.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165.4.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195.5 次梁两侧附加的横向钢筋的计算19设计
2、总结20参考文献21. z.-绪言 混凝土构造设计原理是我们以后学习专业知识的根底,通过这门课我们学会了最根底的梁、板、柱的根本受力和如设计。这门课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而混凝土现浇楼盖课程设计就是对这门课的一次应用与复习总结。为了完成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必须反反复复的看混凝土构造和混凝土构造设计原理这两本书,这使得我们对这两本书的知识从新学习稳固了一遍。本次课程设计还用到了101图集的知识,让我们学会如识图如画图。这次课程设计主要是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梁的设计计算。我设计的是双向板楼盖通过从混凝土构造书中的例题来设计。梁我是通过混凝土构造设计原理这本书中的配筋设计来配筋的。板的配筋是用101图集
3、的平标法来表示的,梁也是运用101图集的平标法制图的。 混凝土构造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是教育方案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根本技能,启发学生对实际构造工作情况的认识和稳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1了解钢筋混凝土构造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容,为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实际设计、管理工作奠定初步根底。 2复习稳固加深所学的根本构件中受弯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梁板构造等章节的理论知识。 3掌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一般设计法,诸如:1 进一步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构造布置、荷载传递途径和计算简图;2 掌握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的设计法;3 掌握力包络图的绘制法;4 了解构造设计的重要性,掌握现浇梁板的
4、有关构造要求;5 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施工图的表示法和制图规定;6 学习书写构造计算书;7 学习运用规。1 现浇楼盖尺寸及梁板布置 根据本课程设计要求,为22号,。楼面标准使用活荷载为8.0kN/mm2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这样主梁和柱可形成横向框架,横向抗侧移刚度大,且整体性较好。2 梁板尺寸确定 板厚:根据规规定:板的跨度与板厚之比: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不大于 30,且;则,取; 次梁:梁高按h/18/12=400600mm,考虑建筑模数,取h=500mm,梁宽按b=h/3h/2=250,取b=200mm;图1 梁板布置图 主梁:梁高按h=L/15L/10=560 720mm,
5、取h=700mm,梁宽b取为300mm。3 板的计算,应按单向板设计按塑性理论法设计楼板3.1 荷载计算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 15mm厚天花板抹灰 恒荷载标准值 活荷载标准值 荷载设计值: 恒载控制: 活载控制: 则 取3.2 计算简图 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一样,且跨度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将9跨连续板视为5跨连续板计算,次梁截面尺寸,板厚 板的计算跨度: 边跨 中间跨 平均跨度为 跨度差 可以采用等跨度连续板退出的弯矩系数计算板的弯矩。图2 板的计算简图3.3 力计算表1
6、板力计算系数支承情况截 面 位 置端支座边跨支座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中中间支座中间跨中A1B2C3梁板搁支在墙上01/11两跨连续:-1/10三跨以上连续:-1/111/16-1/141/16板与梁整浇连接-1/161/14梁-1/24梁与柱整浇连接-1/161/14板的力计算见下表表2 板弯矩计算截面位置边跨中B支座中间跨中中间支座弯矩系数3.4 正截面强度计算 取b=1000mm,=c+10=30mm, =100-30=70mm;=14.3N/mm2, =270N/mm2。考虑中间区格板穹顶作用,其弯矩折减20%。这是因为板的支座在负弯矩作用下上边缘开裂,跨中截面则由于正弯矩作用下边缘开
7、裂,这使板的实际轴线成拱形。因而在荷载作用下将产生平面的推力,该推力对板的承载力来说是有利的。为计算简便,在力计算时,对中间支座及四与梁整体连接板的中间跨的跨中截面的弯矩乘以0.8的折减系数以考虑此有影响。对四与梁整体连接的单向板的边跨跨中截面及支座截面,角区格和边区格的跨中及支座截面弯矩不予折减。表3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截面边跨中B支座中间跨中中间支座在平面图上的位置5.-5.3.213-3.6725.45.43.2873.770284.92284.92174.1.67选用钢筋实际配筋面积/314314251251计算结果说明,支座截面的均小于0.35,符合塑性里重分布的原则。满足最小配筋率的
8、要求。4 次梁的计算按塑性理论法设计次梁4.1 荷载计算有板传来的恒载 1.23.22.1=8.064次梁自重 25 (0.5-0.1) 0.21.2=2.4次梁粉刷 0.015(0.5-0.1)2201.2=0.288恒荷载标准值 8.064+2.4+0.288=10.752活荷载标准值 10.42.1=21.84荷载设计值 10.752+21.84=32.5924.2 计算简图次梁为五跨连续梁,主梁截面尺寸为。计算跨度:边跨 中间跨 跨度差 可以采用等跨度连续梁推出的弯矩系数计算梁的弯矩。次梁计算简图见第6页图3.4.3 力计算用塑性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系数如下表所示:表4次梁力计算系数
9、支承情况截面位置端支座边跨支座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中中间支座中间跨中A1B2C3梁板搁支在墙上0两跨连续:三跨以上连续:板与梁整浇连接梁梁与柱整浇连接图3 次梁计算简图表5梁弯矩计算截面位置边跨中第二支座中间跨中中间支座弯矩系数表6梁剪力计算截面位置边支座离端第二支座左离端第二支座右中间支座剪力系数0.500.550.550.554.4 承载力计算4.4.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跨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取、三者的最小值,故取。除中间跨中和中间支座截面纵向钢筋按一排布置外,其余截面均布置两排。边跨中:梁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20mm,mm混凝土,;纵向钢筋采用HRB400
10、钢,故属于一类T形截面。令令选用2C12 ;实用钢筋面积226。选用受拉区4C20 ;实用钢筋面积1256中间跨中: 梁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20mm,;混凝土,;纵向钢筋采用HRB400钢,;故属于一类T形截面。令令选用2C12 ;实用钢筋面积226选用3C20 ;实用钢筋面积942离端第二支座:梁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20mm,mm混凝土,;纵向钢筋采用HRB400钢, 令令选用2C12 ;实用钢筋面积226选用4C20 ; 实用钢筋面积1256中间支座:梁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20mm,混凝土,;纵向钢筋采用HRB400钢, 令令选用2C12 ;实用钢筋面积226选用3C20 ; 实用钢筋面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课程设计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