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支路片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居民出行道路改造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docx
《望江支路片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居民出行道路改造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江支路片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居民出行道路改造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望江支路片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居民出行道路改造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文字部分1.1 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21.2 勘察阶段41.3 勘察范围41.4 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51.5 勘察工作依据及技术标准51.6 勘察等级61.7 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布置71.8 勘察任务完成状况71.9 勘察工作质量评述82.1 地理位置、交通及施工条件102.2 气象及水文102.3 地质构造112.4 地形地貌112.5 地层结构112.6 水文地质条件132.7 不良地质及致灾地质体143.1 可拈性及适用性评价143.2 土层测试成果统计153.3 岩石测试成果统计163.4 岩体基本质
2、量等级193.5 岩土体地基承载力193.6 设计参数选用214.1 地爱224.2 地基均匀性244.3 环境水作用254.4 水、土的腐蚀性254.5 特殊性岩土254.6 边坡稳定性分析264.7 相邻建构筑物之间的影响554.8 场地/地基稳定性及适宜性554.9 天然地基分析/持力层选择554钻孔柱状图1:1003-1-3-1615动力触探试验曲线1:1004-14-6序号附件名称备注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略,单独提供2勘察任务委托书略,单独提供3勘察纲要含附图4室内测试报告(岩士波速)含合作协议、验收单5外业见证报告略,单独提供6岩芯照片略,单独提供5发包方/建设单位重庆长寿开发投资(
3、集团)有限公司6承包方/勘察单位四川名阳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我单位”7设计单位8勘察劳务单位重庆沙颍建筑劳务有限公司9室内试验单位重庆空港岩土检测有限公司IO外业见证单位中规地环勘测设计有限公司1.1.2工程概况根据建设工程勘察合同(附件1,下同)、勘察任务委托书(附件2,下同)和业主提供的建筑物总平面图(附件3的附图,下同)所知:本项目主要为拟建步道、栈桥、电梯等建筑组成。本次勘察用地面积约535O5.611本次勘察为一次性勘察。主要勘察范围为拟建步道主线沿线。拟建步道及栈桥西起肉联厂,东至地税小区下方,全线长约2.86km。4.10 基础型式建议554.11 成桩可能性、施工条件及其
4、对环境的影响564.12 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隆58m5K5.1 结论585.2 建议59序号附表名称页数备注1勘探点数据一览表22测量成果及测量说明3图切序号图件名称比例图号1总图例/02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1:5001-13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212541 .工程概况与勘察工作概述1.1 任务由来及工程概况1.1.1 任务由来勘察任务由来及项目信息详见下表LLl-Io表Ll.ll勘察项目信息1工程名称凤城街道望江路社区望江支路片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居民出行道路改造工程2工程地点重庆市长寿区3项目编号KC(2023)-17-0007001C验证码:ACFA4勘察阶段一次性
5、勘察拟建(构)物编号/名称+0.0高程(m)长度(m)跨度(m)最大高度(m)重要性等级结构类型拟采用基础型式异敏度差降程对沉感备注K2+269K2+483段步道267.5268.0214-三级/-敏感新建K2+483-K2+860段步道262.50267.50377-三级/-敏感新建垂直电梯1261.00-二级/桩基础敏感地下室高程为258.55m垂直电梯2286.00二桩基础敏感地下室高程为283.55m步道Kl960处至行知学校门口栈桥261.00317.608550-二桩基础敏感拟建K1+513K1+6OO段栈桥、垂直电梯1、垂直电梯2、步道K1+960处至行知学校门口栈桥均为桩基础,
6、单桩设计荷载为600KNm勘察区拟建步道全线发育陡崖,陡崖贯穿整个场地,总体走向由西南至东北,长度约2km,高度约3-296m.陡崖倾角约6780,部分为直立状态。陡崖安全等级为二级,岩体主要为砂岩,岩体较完整,岩体类别为III类。勘察区陡崖整体裂隙较发育,陡崖上发育12处危岩(编号依次为WYlWY12),陡崖及危岩评价详见4.6.2节。勘察区拟建步道、栈桥及垂宜电梯沿线均位于原始斜坡上,共发育6段斜坡(编号XPIXP6),斜坡地面坡度约2035,局部达40,坡体主要为块石土、填土。详细评价见4.6.3节。拟建垂直电梯位置按设计高程场平后将形成2.45m高的土质基坑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三级。拟
7、建工程按设计标高将在沿线形成高约19.3m填方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三级,部分利用原有便道段边坡已采取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详见4.6.4节。项目用地红线/建筑红线、0.00设计高程、环境地坪高程等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号1-1,下同)。场地内大部分为原始地貌,终点接已建市政道路,场地内分布大量地下管网,基础埋置深度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地基沉降允许变形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确定,设计方案无其它特殊限制,拟建物设计参数详见表1.1.2-1。表1.1.2-1拟建(构)物设计参数拟建(构)物编号/名称0.0高程(m)长度5)跨度(m)最大高度(m)级结构类型
8、拟采用基础型式异敏度差降程对沉感备注K0+400K0+900段步道246.00255.50500-三级/-械感利用现状便道K0+900K0+954段步道240.50245.7054-三级/-故感新建K0+954-KI+032段步道233.50240.5038-三级/-敏感新建Kl+032KI+081段步道229.00233.5049-三级/敏感新建K1+081K1+120段步道224.50229.0039-三级/-械感新建K1+120-K1+355段步道222.3230.8-235-三级/-敏感利用现状布道K1+355-K1+420段步道230.8233.5-65-三级/-敏感利用现状布道Kl
9、+420K1+513段步道233.3093-三级/-敏感新建Kl+513Kl+600段栈桥233.30254.50876/10-二级/桩基础敏感新建K1+600K2+269段步道256.0269.50669-三级/-敏感利用现状便道3总建筑面积超过IOoOOIn:的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或长度大于500米的隧道。不属于不需要4主跨跨径15Om及以上的斜拉桥、悬索桥等缆索承重桥梁以及拱桥,立体交叉线路为3层及3层以上(不计地面道路及地道)的大型互通立交桥梁。不属于不需要综上,本项目不需要进行选址勘察和初步勘察,可以进行直接详细勘察。1.3勘察范围根据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暂行规定
10、(渝建2013345号)文件要求,本项目勘察阶段及勘察范围判定见表1.3-1。表1.3-1勘察范围判定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边坡定果判结环境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对于无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倍边坡高度。大于1倍边坡高度满足2对于有外倾结构面控制的岩上边坡,勘察范围线应根据组成边坡的岩土性质及可能破坏模式确定,且勘察范围不应小于外倾结构面影响范围。大于外倾结构面影响范围。满足3对于可能出现土体内部滑动破坏的土质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坡顶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倍边坡高度。大于1.5倍边坡高度。满足4时可能沿岩上界面滑动的上质边坡,勘察范围
11、线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缘边界,且还应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前缘边界(即剪出口位理)。大于可能沿岩土界面滑动的土质边坡后缘边界满足基坑边坡及其影响区域1岩质基坑边坡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1倍无满足2土质基坑边坡勘察范闱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Q无满足3当需要采用锚杆(索)支护时,勘察范围线到基坑边线外侧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其基坑深度的2倍。无满足1.2勘察阶段根据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阶段暂行规定(渝建2013346号),本项目勘察阶段判定见表1.2-1表1.22表1.2-1t勘察判定判定款项判定条件
12、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项目判定结果建设场地1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危岩发育,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小于50%不需要2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抗震危险地段建设场地。非抗宸危险地段不需要建设项目1投资20亿元以上的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不属于不需要2大型工矿企业厂区整体迁建。不属于不需要3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大于100Onl的越岭隧道和跨越长江、嘉陵江、乌江等江底隧道和大型桥梁等需进行多方案比选的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不属于不需要表1.2-2初步勘第黑判定判定款项判定条件对应判定条件的场地及工程指标判定结果
13、场地及项目1在复杂场地上建设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熨杂场地,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三级不需要他设地其建场1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等不良地质作用较为发育,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30%及以上的建设场地。危岩发育,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小于30%不需要2场地地形坡角大于30的自然土坡或地形坡角大于60的自然岩坡,且其影响面积占建设场地50第及以上的建设场地。部分自然土坡地形坡角30,部分岩坡地形坡角60,其影响面积小于建设场地50不需要3三峡库区175m蓄水位(吴淞高程)岸线外侧水平距离100米范围内的建设场地。不属于不需要4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且采空区或地卜洞顶距离拟建工程最
14、底面小于2倍洞跨的建设场地。不存在矿产采空区或地下洞室不需耍他设目其建项I总建筑规模大于50万且高层建筑规模占总建筑规模的比例超过70%的大型住宅小区。总建筑规模W50万/不需要2建筑高度大于200m的超高层建筑。建筑高度W200m不需要8、对场地特殊岩土进行评价。9、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为地基/基础设计提供依据。10、判明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抗震地段等,提供抗震设计参数。11、评价边坡的稳定性,提出开挖支护措施建议及设计参数。12、评价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和建筑的适宜性。13、根据场地条件和施工条件,合理选择基础持力层,提供承载力代表值,并对基础型式提出经济合理的建议。14、对成桩可
15、能性、桩的施工条件及施工对环境影响评价。15、分析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并提出处理措施建议。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对勘察无其它特殊技术要求。1.5勘察工作依据及技术标准151勘察工作依据1、建设工程勘察合同:2、勘察任务委托书;3、勘察纲要;4、业主提供的建筑物总平面图/立面图(1:500)、设计说明。1.5.2主要技术标准根据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勘察任务委托书及现行技术标准,本次勘察主要执行现行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1、 工程勘察通用规范(GB55017-2021)2、 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本项目勘察范围为拟建建构筑物及其影响范围,勘察范围满足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
16、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范围判定表(表1.3-3),拟建物角点坐标及勘察范围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1.4勘察目的及任务要求本次勘察为一次性勘察阶段,应满足施工图设计的勘察要求。本次勘察目的是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条件,按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并对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具体方案提出建议。1、取得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构)筑总平面图,拟建物/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构)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可能的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对地基基础有特殊要求的有关
17、文件。2、查明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治方案建议与整治所需的岩土参数。3、查明建筑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结构/成因类型/分布规律及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4、对需要进行沉降计算的建(构)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构)筑物的变形特征。5、查明埋裁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裁物。6、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发育状况及活动规律,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并对地下水质作出评价。7、评价水及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1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50/T-229-2015)15、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文件
18、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16、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规定(2005年版)17、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0年版)18、工程测量通用规范(GB55018-2021)19、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72-2017)国家/行业/地方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现行勘察设计规范/标准/法规/条例等1.6勘察等级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第3.2.2条3.2.37条,工程重要性等级判定为二级三级;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第3.2.1条、第4.1.8条、第4.1.9条,边坡重要性等级最高为二级,建设场地地质环境复杂程度
19、为复杂场地(判定表详见表1.6-1);本项目拟建物勘察等级判定为甲级。表1.6-1场地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分类判定因素场地环境情况场地复杂程度地形、地貌丘陵斜坡地貌,地形坡角约10-35。,局部陡崖区域大于60复杂岩层倾角()8-9简单岩体完整性岩体较完整,裂隙较发育简单岩土特征种类较多,较均匀,有特殊性岩土(素填土)复杂土层厚度(m)最大19.6m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简单不良地质现象危岩发育复杂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活动强烈程度简单中等复杂综合确定复杂3、 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4、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规范(DB50T143-2018)5、 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
20、BJ50-174-2014)6、 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043-2016)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9、 建筑桩基础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DBJ50-200-2014)153其它技术标准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L2010)(2016年版)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6、 中国地震动动参数区划
21、图(GB18306-2015)7、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9、 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10、岩土工程勘察安全标准(GB/T50585-2019)11、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0)12、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2013)1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19)3、建构筑物一般性钻孔钻至预计设计基底以下且进入中等风化基岩以下6m左右终孔;建构筑物控制性钻孔钻至预计设计基底以下且进入中等风化基岩以下IOm左右终孔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4、采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望江 支路 片区老旧 小区 基础设施 改造 项目 居民 出行 道路 工程 工程地质 勘察 报告 一次性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01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