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寓言四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2课《寓言四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22课寓言四则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22寓言四则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知道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的有关文学常识。2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到文章的讽刺寓意,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3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寓言的特点,多角度理解本课四则寓言的寓意。4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指导学生自编或续编寓言。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熟悉寓言这种新的文学体裁。教学难点:领悟到盲目自高自大的可笑性。三、教学设想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以具体形象为支柱,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待发展,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各
2、方面的认知和发展,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四、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第一课时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一、新课导入安徒生的童话,古希腊的寓言,这都是人类文化史上闪亮的明珠。今天,让我们学习两则古希腊寓言,通过对这两则寓言的分析,去享受绮丽瑰宝一一寓言的无穷魅力。二、自学指导(一)一一预习与交流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赫拉(h。)宙斯(zhbu)庇护(bi)粘住(ZhGn)2 .文体知识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
3、借远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3 .作者简介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奴隶出身。他善于讲寓言故事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杀害。他的寓言经后人加工,成为伊索寓言,流传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感。4 .背景链接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古希腊神话人物:(1)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他的兄弟波塞东和哈迪斯分别掌管海洋和地狱;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
4、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尔墨斯,美神阿芙洛狄忒,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2)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3)赫尔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牧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他行走如飞,多才多艺,传说首创字母、数字、天文学、体育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树的技术传给人类。三、自学指导(二)一一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 .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概括这两则寓言的寓意。【交流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
5、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战胜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尖锐地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2 .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交流分析】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的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到了谷底。这些情节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
6、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也可以照此分析。3 .下面两则是改动情节后的寓言,讨论思考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没有变化,并说明原因。改动后的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J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J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蚊子和狮子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交流
7、分析】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如,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的价格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没有了。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象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象。(二)深层探究人物形象:试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Q【交流分析】(1)赫尔墨斯的性
8、格:赫尔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表现出他爱慕虚荣的性格;赫尔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又笑着问赫拉的值多少钱。他以为宙斯的雕像只值一个银元,赫拉的雕像也一定不值多少钱,表现他自以为是的性格;赫尔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表现了他自命不凡的性格。(2)蚊子的性格:蚊子向狮子挑战时说的那一番话,表明它对敌我双方的长短看得很清楚,并相信能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战胜对方,所以他很自信地“吹着喇叭冲过去”;“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表现出它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的话,表现出它
9、到死才明白自己的缺点。(三)语言品析仔细品味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1 .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交流分析】一个“笑”字,描写赫尔墨斯的表情,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形象生动。2.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交流分析】这里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蚊子在与狮子的较量中,毫不畏惧智取强敌,打了胜仗得意洋洋的模样。(四)比较阅读深入文本,比较两则寓言的艺术特色。【交流分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采用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正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
10、旺盛时,却遇到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语,陡转之下便戛然而止。文章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造成了出人意料的结局,讽喻之意已暗含其中。短短的一百多字,却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蚊子和狮子构思尤为精巧,短短的篇幅中,情节却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人们不常见蚊子战胜狮子,听蚊子的“宣言”还以为是吹牛,再一看,还真不假。人们常见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但是蚊子刚刚战胜狮子,正把自己看得无敌于天下时,却被打败了,这反而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再一想,却又毫不奇怪。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结起来,构成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耐人寻味Q第2课时【课时目标】1.理解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的文意,积累常见
11、的文言实词。2 .理解寓意,从故事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教学过程】学习穿井得一人一、回顾导入,资料助读1 .回顾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则外国寓言,其实在中国文学宝库里,也有不少诙谐幽默的寓言。我们耳熟能详的有滥竽充数守株待兔握苗助长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则中国寓言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2 .介绍背景资料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则寓言的出处,一起来读一读资料。课件出示: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二、学习穿井得一人1
12、.师范读课文,正音明节奏课件出示:重点字音:溉汲(gdijI)重要句子节奏:家无井/而出溉汲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非得一人/于井中也3 .练读课文,理解词义生练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和参考资料,将重点词义批注在课文中。(见本课“字词清单”栏目)课件出示:及:待,等到。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居:停留。道:讲述。对:应答,回答。闻之于宋君:向宋国国君报告这件事。闻,听到,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4 .分角色朗读,解说文意(1)分角色朗读。师: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课文,全班同学读叙述者部分,推荐两名同
13、学分别读丁氏和“闻而传之者”的话。注意揣摩人物的心理,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提示:丁氏:高兴、激动;传播的人:惊奇、吃惊;国人:人云亦云;丁氏回答使者的语气:惊奇、惊骇。(2)解说文意。师:请同学们自由用白话演读人物语言,用讲故事的语气叙述故事。(全班展示,师酌情评点,明确文意)课件出示: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浇田,经常要有一个人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家里挖了一口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挖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J国都里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
14、不必再派人到外面去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5 .理读情节,探究寓意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理读故事情节。预设开端:宋之丁氏,穿井得人。发展、高潮: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结局: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师:向结果问原因。我们来探究一下: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局呢?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预设原因:丁氏对挖井后节省了一个人的劳力表述不清。闻而传之者未经调查分析就传播开去。国人以讹传讹,谣言越传越广。宋君不人云亦云,调查事件源头,获得真相。启示:对待传闻,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
15、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这个教学板块,组织指导学生用习得的学法自主开展学习活动,朗读课文,演读课文,译读课文,探究寓意,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将方法内化为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能力,同时得到智慧的启迪。【设计意图】针对这篇寓言的语言特点,本环节从朗读入手,以朗读为线,读准读顺,读懂读深。有了上一节课习得的学法基础,本课探究寓意环节,学生可以在老师的组织下酌情自主探究完成或合作探究完成。二、学习穿井得一人1 .导入新课看图片,猜成语。PPT展示四幅图片,请同学根据图片内容,说出对应成语,并大概说出其含义。握苗助长一一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亡羊补牢一一:羊逃跑丢失了再去修补
16、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掩耳盗铃一一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守株待兔一一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2 .了解文学常识引导学生说说列子,了解作家作品,共享课前搜集整理的资料。列子,名寇,又名御寇(又称“圄寇”“国寇”),战国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穆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列子又名冲虚经,是道家重要典籍。该书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等八篇。3 .朗读课文注意字音杞(qi)星宿(XiU)亡(Wli)耶(y6)充塞(s6)躇(Chii)
17、步S(ci)蹈舍(Sh1)然4 .理解课文意思崩坠:崩塌坠落晓:告知,开导亡:同“无”,没有行止:行动,活动奈何:为什么奈何:拿怎么办只使:纵使,即使舍:同“释”,解除,消除5 .复述故事(I)同桌及前后位之间互说故事。要求:在不改变基本意思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想象适当加入一些内容,尽量把故事讲生动。(2)互相推荐,选一两位学生讲述文中故事。师生评价。要求从内容的准确与否,想象的丰富与否,讲述的生动与否等方面评价。6 .文章结构故事起因一一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故事发展一一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故事结尾一一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7 .课文分析(1)杞人“忧”什么?“忧”
18、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明确: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舍然大喜。(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明确: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a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b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c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蹴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3)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明确: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毫无根据的瞎
19、担心。(4)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明确: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5)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忧虑,你是怎么看待这些忧虑的?人忧天不足取,庸人自扰没必要;忧虑烦恼心眼小,心底无私乐陶陶。有益身心书常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无益家国事莫为,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八、本课总结这则寓言通过写杞人担心天地崩坠而另外一个人对他进行开导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为没有必要或毫无根据的事情担忧。“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J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认真学习科学知识,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杞人忧天似的做法大可不必,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烦恼忧愁在所难免。如何更好地化解忧愁,笑对人生?相信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会有所感悟和启迪。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取之处:激发了学生的兴奋点,通过改编寓言让学生了解到原来寓言的写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取决于作者想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依照寓意来设置寓言故事情节。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不足之处:在学习后两则寓言时,我采取的是和学生合作一起翻译课文,先由学生翻译,出现问题时,再由教师纠正。可是,在最后一点翻译时,还是陷入了教师为主这个泥潭,出现了失误。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是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03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