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辨析题.docx
《马克思主义辨析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辨析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三、辨析题绪论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开展规律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它能够合理地解决哲学根本问题。2.人的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3 .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符合逻辑的。4 .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5 .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6 .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机器思维将取代人类思维。7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8 .在辩证思维中,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就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9 .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10 .并非所有的现象都表现本质,偶然的、零碎的、稍纵即逝的现象就无本质可言。11
2、 .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12 .斗争性是绝对的,因为它不需要任何条件。13 .开展具有永恒性和普遍性。14 .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会导致唯心主义。15 .人们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 .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成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2 .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获得感性经历。3 .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会犯经历主义的错误,但可以防止犯教条主义的错误。4.辨析感亦须待有物,有物那么有感,无物那么无感中所包含的认识论倾向。5.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6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必须使用有实践
3、力量的人。7 .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就是最坏的见证人。8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9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认。10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完毕真理。11 .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含义是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与阶级立场无关。12 .一切从实际出发,关键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开展真理。13 .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主观世界。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开展规律1 .在信息时代,社会的根本关系表现为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 .在文化的作用问题上,有人认为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3 .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不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4 .是否成认社会历史
4、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5 .地理环境越来越成为社会开展的决定力量。6 .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7 .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8 .经济根底是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9 .只要物质文明上去,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10 .人类开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思想开展的历史。11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12 .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出现的。13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14.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15、在社会开展过程中,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居作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16、历史开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
5、果,其中不包含个人意志。17、在人们的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18 .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19.一个完善的人,必定具备思维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维力是认识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心力是爱,因此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力。20 .在历史转折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历史的必由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作出正确的选择,就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21 .人的价值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并非就是市场经济。2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变化就是价值变化的表现。3 .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
6、有价值。4 .现实中,商品的市场价格常常与价值不符,是对价值规律的否认。5 .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6 .在知识经济时期,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7 .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8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个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卖不掉,他的生产就无法继续进展。9 .劳动是一切社会财富使用价值)的源泉。10 .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11 .劳动力和劳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为商品。12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按照等价交换原那么购置工人的劳动力。因此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是一种自由、平等的交换关系。13 .货币和生产资料都是资
7、本。14 .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15 .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16 .考察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资本有机构成。17 .平均利润形成后,各企业都按照平均利润率获得平均利润,超额利润就消失了。18 .资本创造利润、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19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效劳于资本主义制度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内容的。20 .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进展社会管理。21 .与奴隶制、封建制相比,资本主义国家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表达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一大进步。22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效劳的。23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为资本
8、主义经济根底效劳的。24 .人权高于主权。第五章资本主义开展的历史进程1 .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对立物,因而垄断消灭了竞争。2 .垄断价格说明垄断者可以脱离价值规律的制约。3 .、二战后兴旺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持续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出现了变化。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开展1 .苏联模式可以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2 .社会主义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是一种反常现象。3 .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开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倒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4 .吸收来自于其他阶级和阶层的具备了党员条件的人人党,会影响党的先进性。第七
9、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 .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同历史的开展成反比的。2 .自由王国是在必然王国中自由时间积累的结果。3 .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社会开展。答案:绪论1 .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立的理论根底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立的理论根底是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这一说法不准确。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根本观点、根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开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
10、步丰富和开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只有用开展了的理论才能指导开展了的实践。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这一说法是错误的。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开展的,并努力提醒这种运动和开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开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
11、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作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根底。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梦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留下的唯心主义的印记说明,在有关历史和时代的重大问题上,资产阶级哲学大师们的建树不能不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
12、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展了彻底的改造。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展了革命的改造。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制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这一说法不正确。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开展的规律进展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
13、级关系进展了初步探讨。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思想精华。同时又批判地改造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指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时暴露了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批判他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同时,又竭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锋利冲突,断然否认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批判他们在历史和时代开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开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在这个根底上,马克思创立了提醒人类社会生产关
14、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从社会根本矛盾运动中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提醒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开展趋势。4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是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是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观点正确。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第一,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是其学说的最有价值和最有生命力的局部,它为后人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批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珍贵的思想材料。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分析社会开展史的过程中,在猜测和论证未来社
15、会的根本原那么的过程中,萌发了许多进步的、引导人类历史开展方向的思想。但是,空想社会主义有很多局限性,主要在于:空想社会主义否认历史开展的必然性,苍白幸运的偶然性;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阔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和谈论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意义在于: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开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第二,提醒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即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群众通过社会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统治;第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一无产阶级。所以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是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5 .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效劳
16、的。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效劳的这一说法不对。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开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说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立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开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
17、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6 .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完全、彻底地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贯彻下去,不允许一丝一毫的修改。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完全、彻底地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贯彻下去,不允许一丝一毫的修改这种说法不对,这种说法外表上强调继承和承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实际上是封闭马克思主义的开展,教条主义地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就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理、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而言的。而随着时代的开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
18、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的根底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开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与开展是统一的。只有坚持,才能开展;只有开展,才能更好地坚持,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侬是对
19、马克思主义开展史根本经历的总结,也是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所提出的根本要求。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开展规律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它能够合理地解决哲学根本问题”,这一说法不准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它合理地解决哲学根本问题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实践观。哲学根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和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是通过人类长期实践证明的;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即世界是否可以被认识的问题是建立在实践根底之上的;通过实践,思维反映存在又反作用于存在,实践是思维和存在的对立和辩证
20、统一的根底。实践是驳斥唯心论、不可知论和旧唯物主义的武器。2 .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人们进展活动的动机和实现动机的意志对于活动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人们进展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即能否取得预期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人们的动机和意志。只有人们的动机和意志符合客观实际及其开展规律,并具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条件,才能保证人们活动的目的得以实现。否那么,即使动机善良、意志坚强也会事与愿违。3 .这是列宁在意识起源问题上的正确论断。反映特性是一切物质形态都具有的属性,它是物质形态在同他物的相互作用中复制、再现他物属性并留下痕迹的属性和能力。非生命物质的反映特性表现为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反响,包含
21、着开展出生物反响形式的可能性。生物出现后,那么具有了刺激感应性这种反映特性,动物那么先后产生了各种感觉和动物心理这种反映形式。高等动物的长期进化那么产生了人类和人的意识。这说明人的意识这种高级反映形式不是凭空突然产生的,是自然界长期开展的产物。列宁的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的论断不仅是符合逻辑的,而且是符合事实的。4 .意识是人特有的精神活动”是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特征问题上的一个正确的论断。意识固然从非生命的机械、物理、化学反响,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和动物的感觉及动物心理长期演化而来。但它和其他物质反映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的感觉不同于动物的感觉心理活动,它是在社会
22、实践根底上形成和开展的,人类感知能力在个别方面不如某些动物,但在整体水平上确实是任何动物不能比拟的。更重要的是人的意识的本质是抽象思维,能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开展的方向趋势,提出改造世界的目的和蓝图,并通过实践创造世界,这是动物所没有的。如果认为动物、甚至一切非生命物质都是具有意识,那会犯物活论的错误。5 .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符合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正确论断。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包括正确的意识或思想,也包括错误的意识或思想,它们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
23、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歪曲的、颠倒的反映。错误的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指:第一,错误的思想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型,如神、鬼等错误观念的客观原型就是人自己,是人这一原型的主观变形。第二,错误思想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由其产生的客观物质根源,在阶级社会有阶级根源。第三,错误思想也随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在分析和克制错误思想时,就要分析这种错误的思想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前提和根源。6 .随着科学技术的开展,机器思维.将取代人类思维”是一种片面夸张电脑作用的机械论观点。机器思维即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的某些脑力劳动,在某些特定方面甚至可以超过人脑的功能,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同人类思维有着本
24、质区别。人工智能是人工制造的机械物理电子装置;它没有自己的思维,只是对人脑功能的局部的近似的模拟;它的思维过程是机械式的,是由人事先设计、制造的,没有创造性;他只是执行指令而不顾社会后果。人类思维那么以人脑为物质承担者,它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开展,是人类自身特有的精神活动;它具有能动的创造性、随机灵活性;它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因此,无论科学技术开展到什么程度,电脑将永远是人脑的工具,只是人脑功能的局部的近似的模拟和人类智慧的反光,它不会取代人类思维。7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与体和局部的关系是从不同方面反映事物不同关系的两对范畴。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 辨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04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