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 道路及配套管网部分 )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 道路及配套管网部分 )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 道路及配套管网部分 )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5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道路及配套管网部分)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述1.1 项目名称、地点、项目业主项目名称: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道路及配套管网部分)项目地点:工程业主:项目背景:巴南位于,是重庆生态之城、人文之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与涪陵、南川接壤,南与泰江相连,西与江津、九龙坡、大渡口毗邻,北与南岸、江北、渝北、长寿交界,8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会,铁路东环线贯通南北,佛耳岩码头连通长江黄金水道,区位优势突出。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花溪街道道角片区。本次设计为不改变原道路平、纵面线形及既有路面、人行道宽度,开挖敷设综合管网后重做路面及人行道结构。具体道路详情如下:1)道角
2、街:全长1315.616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为20kmh,路面宽度5.0米-7.0米,人行道宽1米-3米(大部分路段无人行道),其中AK0+000-AK0+080段,为起点改线新建段,设计为单车道,路面宽度5米,无人行道。2)工具路:全长392.154米,道路设计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为20kmh,路面宽度6.0米-6.8米,既有人行道宽度0.5-5米(大部分路段无人行道),3)临时道路:全长200米,道路设计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20kmh,道路本次设计考虑沿现状道路敷设综合管网,应相关部门及业主需求,除临时道路双侧布置雨污水外,另外道角街及工具街考虑单侧布置雨污水管网,其余给水、
3、燃气、电力及通讯管网均考虑单侧布置。具体布置方式详道路横断面图。本次设计电力及通讯排管均为土建部分,电力线境及通讯线缆的顺接需要业主委托相关产权部门实施。本次设计给水管线仅考虑道路消防使用,如管道需要生活用水、输水功能,需要业主单位委托给水产权单位复核实施。本次设计燃气管道仅考虑预埋通道,现场是否实施需要业主单位提前加调燃气单位攵核。1.2 编制依据1)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委托书及合同。2)业主提供设计范围内的1:500带状地形图;3)花溪道角片区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地形管线图4)业主提供的现场测量的物探资料(综合管线物探和雨污水管线物探)。1.3 现状情况分析本次设计道角街及工具街为现状
4、道路,道路两侧均有现状居民、商户及厂区,道路人行道宽度受到限制,且局部位置受限严重,不具备修建人行道条件,所以道角街及工具街人行道,综合考虑将给水、燃气、电力布置于人行道下,仅在有条件位置将雨污水及通讯布置于人行道下。标准路幅宽度为26米,双向四车道,起点展宽段为路幅宽度为34米,双向六车道。1.4 工程建设条件气象水文、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等工程地质条件均参照道路工程。13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15)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8.03.01重庆市规划局16)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
5、0805-2012)17)山地城市内涝防治技术标准(DBJ50/T-427-2022)18)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宸设计规范(GB/T50032-2003)19)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50/T-296-2018)20)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逋用规范(GB55002-2021)21)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l1836-2009)2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019年版)(渝提安发(2019)27号)2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93号)2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建部令第37号)25)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
6、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26)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建发(2019)10号2019年4月3日)27)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28)市政配套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J50/T-329-2019)29)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设计变更管理办法30)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GB55027-2022)31)山地城市室外污水管网建设技术标准(DBJ50/T-374-2020)32)城镇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BJ50/T-431-2021)33)
7、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2、排水工程2.1采用规范国家颁布的有关防治水污染的法规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86年3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1987年3月)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1988年3月)污水处理设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1989年5月)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11月)排水工程设计采用规范如下:1)室外排水设计标准(2021年版)(GB500
8、14-202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002年版)(GB3838-2002)3)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5)室外给水设计标准(GB50013-2018)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7)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8)检查井盖(GB/T23858-2009)9)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GB55032-2022)10)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2016)11)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17)12)城市内涝防治技
9、术规范(GB51222-2017)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雨、污水管网分别自成体系。2)雨水量计算:雨水量根据周边规划片区积水面积及使用功能进行道路各段雨水管道的计算。接线道路雨水管道负责收集、输送该路段道路路面、相邻地块及上游雨水管道转输的雨水流量。设计暴雨强度按重庆巴南区暴雨强度计算公式:_1898.460(1+0.867IgP)q=+9480)0709”U)(升/秒.公顷)进行计算;设计重现期P取5年,主干路及特别重要的地区P取10年,结合地区汇水面积等具体情况,各参数具体取值如下:综合径流系数=0.65降雨历时t=tl+t2其中地面集水时间tl=5分钟;t2为管渠内流行时间;排水管
10、道粗糙系数n取值: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n取0.010;汇水面积F分地块计算其暴雨流量按:Q=qF(L/S)计算。本项目管道以改建为主,主要原则为保证上下游管道顺接,保证管道过流能力不低于原改造前管道。经分析,工程范围内的雨污水管道汇水面积和径流系数未发生变化。3)内涝防治技术标准根据山地城市内涝防治技术标准(DBJ50/T-427-2022):易涝点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应根据城区类型、易涝点地形特点等因素确定,本项目位于中心城区,陡坡变缓坡路段按1020年设计,低洼路段按2O3O年设计,地下通道及下沉式广场等按3050年设计。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应根据城区类型、人口密度、积水影响程度等因素,经技
11、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本项目位于中心城区,按100年设计。34)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2.2设计原则(1)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2)水管布置应最大限度避免造成较大建、构筑物和管线拆迁,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对交通的影响。在街道上布置的优先顺序:人行道一慢车道一车行道。过街管尽量集中设置。(3)区域的污水管网布置要有一定的密度和足够的断面,方便下阶段支管接入的改造,最终能保证污水收集率。(4)规划区域的污水管网应充分适应安置房周边区域的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和再次改要;二三级管尽量沿道路两侧布置,以保证能对周边居民造成更小的影响。(5)污水尽
12、量采用重力流方式排水,对无法避免需提升的部分尽量考虑集中设置提升泵站。提升泵站应设置在对周边环境影晌小、便于维护管理的地方。项目污水收集处理基本思路应按照重力接入周边管网一集中提升至周边管网一新建临时污水处理站的思路进行方案比选。(6)为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改善工人操作条件。(7)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8)污水管道、合流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管道的下面。2.3 设计参数排水管道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2. 3.1雨水系统1)排水体制2.4 管道的材质及断面形式1、管渠的断面形
13、式根据本工程规模,确定采用圆形断面作为设计断面形式。管道均采用管顶平接。2、管道材质本次设计雨、污水管道及出户管均采用纤维增强聚丙烯(FRPP)加筋管。管径d4()0d800环刚度采用SN12.5,管径dl()00dl400、埋深4m管道或处于车行道上时,环刚度应大于SNl2.5。纤维增强聚丙烯(FRPP)加筋管应符合埋地用纤维增强聚丙烯(FRPP)加筋管材(QBzT40112010)的相关标准。排水管质量应符合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I43-2010)的相关规定。雨水口连接管采用U级钢筋混凝土管。若无特别注明,雨水口连接管为d300,以不小于0.01的坡度坡向雨水检查井,管道埋深
14、控制在1.0m。对于d3(X)雨水口连接管,待道路水稳基层碾压后,在雨水口连接管位置反挖沟槽,待管道安装后用C20素混凝土满包加固回填。2.5 管道设计2. 5.1管道平面布置由于本次设计范围内人行道较窄,除新建临时道路外,另外道角街及工具街均在车行道下单侧布置雨污水管道。新建临时道路人行道下双侧布置雨污水管道。污水管道共有2个排出口,分别位于新建临时道路和道角街与巴滨路交叉口的现状污水管道。四周污水根据现状道路坡度排入以上2个污水排出口。雨水管道共有3个排出口,其中2个排出口位于新德临时道路和道角街与巴滨路交叉口的现状雨水管道,另一排出口位于道角街K0+520处西侧雨水沟渠。四周内涝防治系统
15、设计重现期下的地面积水设计标准应满足:中心城区最大允许退水时间为LOh,中心城区重要地区、交通枢纽最大允许退水时间为0.5h0居民住宅和工商业建筑物的底层不应进水,道路中一条车道的积水深度不超过15cmt,内涝防治系统的排涝能力应满足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下的地面积水设计标准,应结合源头减排设施、排水管渠和排涝除险设施整体校核。2. 3.2.污水系统污水计算采用城镇综合供水量标准按400LCapd计算,折算系数取90%,范围内人口密度按2.0万人/Km2进行考虑;本区内工业、企业医疗污水由各个单位自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才准排放:生活污水须进行生物无害处理后才能排入本系统。计算
16、公式如下:Qmax=QaveXKz+Qu(L/S)式中Qmax:设计污水流量(L/S)最高日最高时污水秒流量。Qave:平均日平均时污水流量(L/S),根据综合污水量标准q计算QaVe=qlX流域计算人口数(人)/(243600)(L/S)ql=城市综合供水量标准X90%(L/C叩.d)Qu:入渗地下水量(LZs),本次设计地下水位不高,取QaVeXKZX5%Kz:污水总变化系数,设计按照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中规定内插选取。表:污水总变化系数表污水平均日流量(L/S)-1002005001000总变化系数KZ2.72.42.12.01.91.81.61.5雨水根据现状道
17、路坡度排入以上3个雨水排出口。根据现状假设的满流推断的水力坡度i二(最不利点段上游地面高程Hl-(下具体详见平面布置图游管低高程h2+管高+1)/管道长度;2.5 .2管道纵断面布置污水管管道坡向与现状地貌坡向基本一致,污水管道流速大于06ms.在污水管网设计中已充分考虑了各类综合管线的竖向交叉。2.5.3水力计算控制管段水力计算如下表所示。非控制管段实际过流能力均大于控制管段。根据室外排水设计标准(2021)4.1.12规定,分流制污水管道应按照旱季流量设计,并在雨季设计流量下校核。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污水系统收集范围、管网质量,雨季设计流量可以是旱季流量的38倍,本次倍数取值为3。污水管道在
18、雨季设计流量下校核时,可采用满管流。住置管段敏务面积(hm2)设计流(ls)管径或尺寸(mm)坡度过流能力(ls)流速(ms)度临时道路短点排出DY-36Y-3712.52763dl2000.00327762.4满流f-361-37(旱季)12.51504000.003741.20.5:12.545D4000.0031481.2清流道角街K0*520雨水排出口Y-52*532.7597D8000.003941.51.8满流道角街起点排出口Y-7Y-726.21371D8000.0224314.8满流W-66xW-67(旱季)6.28D4000.01531.670.3,-66)-67(雨季)6.
19、224DlOO0.012702.1满流2.6 内涝防治设计城镇内涝防治的主要目的是将降雨期间的地面积水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根据室外排水规范(2018版)3.24B: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应根据城镇类型、积水影响程度和内河水位变化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按表3.2.4B的规定取值(本次设计取50年)。内涝的复核计算过程如下:根据Q=V*A得到该状态下的临界流量Qpo根据暴雨强度公式计算出在该管道的汇流面积及集流时间下的50年重现期下的暴雨强度q,用暴雨强度的值q乘以径流系数乘以汇流面积S,得到该时间内50年重现期下的设计流量Q50;用Q50-Qp得到差值4Q,用Q乘以本管段流行时间t2得到该
20、汇流时间下的溢流量Q溢,当100m3VQ溢V=IooOm3为低风险,1000m3Q50,满足防涝要求。按涝防治重现期为50年,经过复核计算建筑底层不会进水,路面积水深度小于15Cm满足规范要求;2. 7管道附属构筑物2. 7.1检查井雨水口过流能力校核:根据排水室外设计标准5.7.2雨水口和雨水连接管流量应为雨水管渠设计重现期计算,以及山地城市室外排水管渠设计标准(DBJT50296-2018)的要求,流量的1.5倍-3.0倍。本次设计取设计重现期流量的1.5倍。本次设计路幅最宽为临时道路,宽度约22m,单侧宽度11m,最大雨水口间距为30m,本次设计按道路最不利汇水面积进行计算:单侧路幅宽度
21、m雨水口最大间距m最大汇水面积112计现设重期设计流量QL/s设计流量QL/s的1.5倍管径D(mm)坡度雨水口泄水能力1.过流能力QL/s1130405516.1534.733000.013587.79经校核本次设计雨水口连接管满足过流要求。校核计算为最不利节点,其余雨水口均满足泄水流量要求。2.8管道沟槽、基础设计2.8.1 沟槽开挖管道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管道及构筑物沟槽开挖边坡应有一定的坡度以保证施工安全,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6850268-2008中4.3.3条执行,岩石按1:0.050.2,遇见外倾岩石根据实际情况处理。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
22、质情况确定,中风化岩石开挖放坡为1:。1:0.15,强风化岩石为1:0.20,粘土和粉质粘土为1:0.75,人工填土和娟积块石土为1:0.75o沟槽开挖边坡最陡值根据不同土质情况确定。如果现场条件不允许放坡,可采用钢管桩等临时支护措施,采取加支撑等措施,可由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基坑支护措施,并编入施工组织方案内,避免坍塌事故发生,具体沟槽开挖详见管道及沟槽开挖大样图。沟槽形式应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槽深、地下水位、土质情况、施工设备及季1)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2)人行道上采用轻型防盗型球墨铸铁井盖及盖座,按承载能力,最低选用C2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改造项目 道路及配套管网部分 管网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小区 配套 基础设施 改造 项目 道路 管网 部分 工程 施工图 设计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04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