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23届).docx
《吉林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23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23届).docx(5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璀”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吉林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23ReportofEMPLOYMEhn-QUALITY编委会编委会主任赵山编委会副主任李凤春贾晓辉冯彦杰白江薛雷编委(按姓氏笔画排序)牛泽左振鹏石雪菲冯彦杰刘岳安俊达孙卓李凤春杨波吴剑锋柴媛郑蕊鲁凯荣诗达赵爽曹雪CONTENT目录学校概况012.4出国(境)情况111.吉林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2.5签约就业情况151.1总体规模032.6重点领域、政策性岗位就业情况221.2毕业去向落实率033.吉林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1.3院系结构033.
2、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251.4民族结构053.2汇集优质资源,促进供需对接251.5生源结构063.3优化指导服务,深化就业育人262.吉林大学2023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析3.4强化就业统计,数据真实准确262.1总体毕业去向083.5推进就业反馈,加强协同联动272.2分学历毕业去向08附表28102.3国内升学情况学校概况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始终秉持“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
3、,坚持以“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开放活校、文化荣校为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让教职工引以自豪、让社会高度赞誉、让世界广泛认同的大学。到建校100周年时,努力把吉林大学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学校学科门类齐全,下设52个教学单位,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4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新兴
4、交叉学科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8个。19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5个学科排名进入全球前1%0o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6362人,其中教授2487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2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7人,外聘杰出教授4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专家3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6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入选专家152人。学校现有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6个,国家工
5、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4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1个,其他行业部委重点实验室24个。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产出了一批产业化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高新技术成果。学校已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在籍学生75954人(全日制72508人、非全日制3446人),其中预科生149人,本科生41856人,硕士生22930人(全日制19969人、非全日制
6、2961人),博士生9985人(全日制9500人、非全日制485人),留学生1031人。学校聚焦世界名校合作,逐步完善全球合作网络,目前已经与42个国家和地区的307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排名世界前100名的50所,前200名的69所。学校与12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了45个中外合作平台。学校校园占地面积735.79万平方米(其中珠海研究院150.3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83.95万平方米。学校在珠海市建有珠海研究院,占地面积150.35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各类藏书803.3万册,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IJS)东北地区中心,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
7、ADAL)项目成员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东北区域中心。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吉林大学将努力做到在关心国家命运、服务国家战略上有所作为,让党和国家满意;在勇担社会责任、满足社会对优质高等教育不断提高的要求上有所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校广大师生员工根本利益上有所建树,让广大师生员工满意。1 .吉林大学2023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1.1 总体规模吉林大学2023届毕业生共17154人,其中,专科毕业生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0.05%;本科毕业生996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8.10%;硕士毕业生612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5.7
8、1%;博士毕业生1053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6.14%o男毕业生9325人,女毕业生7829人,男女性别比1.19:1。1.2 毕业去向落实率截至2023年8月31日,吉林大学2023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6.62%,其中专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oo%,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5.43%,硕士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8.70%,博士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5.66%,详见表1o分学院及专业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情况详见附表。表1吉林大学2023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情况学历已就业国内升学出国(境)不就业拟升学其他暂不就业待就业毕业人数毕业去向落实率本科39814114420827675
9、58996785.43%硕士4658728484914629612688.70%博士889132149105385.66%专科88100.00%总计952848504818768313361715486.62%注:吉林大学自2019年起不再招收全日制高职(专科)学生,以下相关数据不含2023届专科毕业生就业信息,不作为专科毕业生招生、培养、就业等方面的反馈与参考;“”代表无该去向毕业生1.3 院系结构2023届毕业生分布在49个培养单位,毕业人数较多的学院包括商学与管理学院、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等,详见表2。表2吉林大学2023届毕业生院系分布
10、序号学院、培养单位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总计1商学与管理学院8056745615352通信工程学院7121279848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537189237494白求恩第一临床医学院148515777405汽车工程学院473224277246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551103577117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444239257088法学院264352406569化学学院(含理化所)2772031256051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3731312853211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2832172152112软件学院389120050913经济学院391971850614白求恩第三临床医学院117
11、2985246715物理学院2751226446116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1202773843517交通学院321661039718数学学院2521012938219外国语学院237128136620行政学院1381711532421建设工程学院249422932022生命科学学院1911101531623新能源与环境学院210861230824哲学社会学院1541201729125公共卫生学院1691011728726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196612328027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2094712268东贾钊新序号学院、培养单位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总计28马克思主义学院38181
12、4726629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142822725130药学院171641525031地球科学学院155682624932艺术学院17646022233白求恩口腔医学院87109820434动物医学学院91882320235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2655618736考古学院6576915037植物科学学院11224313938护理学院10529313739体育学院9734013140动物科学学院78271011541基础医学院068158342公共外语教育学院07207243公共外交学院(含国安院)392516544东北亚学院045105545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04264846人工智能学院03
13、703747古籍研究所01842248高等教育研究所01301349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研究所0202总计996761261053171461.4 民族结构2023届毕业生来自34个民族,其中汉族1553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90.61%,少数民族161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9.39%。少数民族毕业生分布详见图1o0.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满族3.33%蒙古族1.42%回族0.92%朝鲜族0.84%土家族0.51%维吾尔族0.50%壮族0.41%藏族0.34%苗族0.27%侗族0.12%瑶族0.10%彝族0.09%哈萨克族0.08%布
14、依族0.06%其他MMi0.40%图1吉林大学2023届毕业生少数民族分布1.5 生源结构2023届毕业生来自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生源人数较多的地区包括吉林省、山东省、河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等,详见表3。表3吉林大学2023届毕业生生源地区分布序号生源地区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总计1吉林省2149171239842592山东省63179210715303河南省8505678315004黑龙江省77945311113435辽宁省586344689986河北省514298388507山西省306375387198内蒙古自治区350241386299安徽
15、省26217025457序号生源地区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总计10湖北省2971151342511四川省287115841012江苏省2361421939713陕西省2781051339614广东省271114939415湖南省22969730516江西省194791428717甘肃省197691227818浙江省14711352651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8321024020广西壮族自治区19828523121重庆市17740622322天津市11027213923福建省10226913724贵州省10818413025云南省9722412326宁夏回族自治区10218212227青
16、海省841209628北京市76828629海南省691228330西藏自治区53205531上海市22713032澳门特别行政区500533台湾省110234香港特别行政区2002总计996761261053171462 .吉林大学2023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析2.1 总体毕业去向2023届毕业生去向以签协议、合同形式就业和国内升学为主,其次为科研助理及管理助理、灵活就业、出国(境)、基层项目等,详见图2o图2吉林大学2023届毕业生毕业去向分布2.2 分学历毕业去向本科毕业生2023届本科毕业生9967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5.43%,毕业生以国内升学和签就业协议、合同形式就业为主,其中国内
17、升学占比为41.28%,签就业协议、合同形式就业占比为19.59%,详见图3o国内升学科研助理、管理助理不就业拟升学等无就业意愿灵活应征义务兵签协议、合同形式就业出国(境)待就业基层项目自主创业图3吉林大学2023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硕士毕业生2023届硕士毕业生6126人,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8.70%,毕业生以签就业协议、合同形式就业和国内升学为主,其中签就业协议、合同形式就业占比为66.23%,国内升学占比为11.88%,详见图4。国内升学灵活就业不就业拟升学等无就业意愿出国(境)应征义务兵签协议、合同形式就业基层项目待就业科研助理、管理助理自主创业图4吉林大学2023届硕士毕业生毕业去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大学 毕业生 就业 质量 年度报告 2023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105258.html